1、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其他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 B C D 答案: C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 ”发明 ”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答案: A “直到 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 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导致这一变化
2、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欧洲的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 A “又出新车了 !”, “又有车降价啦! ”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人 2008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 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 “看不见的手 ”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D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气机打出的天下 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
3、现的内容是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的世界霸权地位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 A 对右图中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电力 B石油 C煤 D核能 答案: C 如下图所示 ,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人均产量 中国( 1950年) 美国( 1950年) 印度( 1950年)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为克服上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
4、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答案: B 对右图中 b处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 B C D 答案: A 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答案: A 下图是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 20世纪
5、初陈寿亭从一个 “叫花子 ”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 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 “荣华富贵好心酸 ”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答案: C 吕氏春秋 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 (财产轻便 ),其产约则轻 (容易 )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答案: B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
6、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 C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 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 3倍;而从齐民 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 24200 倍,麦类则为 44200 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答案: B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 “公田 ”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
7、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答案: B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 美苏争霸 日本西欧崛起 中国的振兴 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 B C D 答案: D 1921年, 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 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哈默之所以能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B 选择题 2003 年,墨西哥取消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种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久,5万多农民因抵挡不住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在首都举行示威
8、游行。这一现象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该 建立贸易壁垒 增加科技投入 扶持弱势产业 提高产品竞争力 A B C D 答案: D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 “黄金时代 ”。 18501914 年是第一个 “黄金时代 ”,经济高速发展。 19501973 年是第二个 “黄金时代 ”,在此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4.9。文中:第二个 “黄金时代 ”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股份企业的扩大 “人民资本主义 ”和 “经营者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D 右图是取缔编结发辫告示,依据图片中的信息, 与当时这一现象的出
9、现有关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 C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对这两种制度的分析评价,正确的是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是作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政策 C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D是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 “左 ”倾错误 答案: C 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 “经纶天下,衣被群生 ”。题此对联的对象是 A汉阳铁厂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继昌隆缫丝厂 答案: B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
10、占比重 ( )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 27.5 9.1 6 1900年 19 13 12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C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 B 综合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图片反映了世纪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 图 1 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图 2 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材料二: 1930年 6月 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 75种农产品和 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 33提高到 40。结果导致德、意、加、西等国以牙还牙,纷纷高筑关税壁垒。激烈的经
11、济战使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萧条阶段被延长。 材料三 : 2008年美国的 “次贷危机 ”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 “金融海啸 ”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欧盟已开始倡导彻底检查全球金融体系,并提出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即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 10月 2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的金融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在当前这种合作表现在 领导人首先要高度重视。 金融网综合报道 请回答: ( 1)材料一图片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12、2分) (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际社会为应对这一事件采取什么举措 (4分 )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2分) ( 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面对 “金融海啸 ”当前亚欧国家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和建立 “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主要原因。( 4分) 答案:( 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2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分) ( 2)以邻为壑;构筑关税 壁垒,实施贸易保护。( 4)分 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2分) (3)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分) 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和
13、影响,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形成力量,克服金融危机( 2分)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多极化趋势加强,需要建立新的金融体系,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2分) ( 2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四幅图 ( 1)说明图 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2分)从图 2、 3所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 1 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 发生了什么变化?( 6 分) ( 2)从图 4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他们把大量棉纺织品和其他各种工业产品运到中国来销售,甚至把中国人民根本不使用的餐具刀叉之类以及钢
14、琴等等,也大批运进来 郭沫若中国近代史稿 (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现象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分) 材料三: 获取巨额利润的洋行也好,分洋行余利的买办通事也好,所有这些利润的来源,都是从出口生丝的生产者那里分取得来的超额 商业利润。而洋行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超额商业利润,则是由于他们的资本实力和垄断地位,使得他们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随心所欲的压价措施。中国丝厂因资本不足需要洋行周转资金而忍受洋行的压价勒索,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事实上,洋行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压级压价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通过生丝的检验以压低生丝等级降低生丝价格,就是洋行最常用的手法。 “以致在国外再检时
15、,常出现低级丝的质量反优于高级丝的现象 ”。 张迪恳:外国洋行垄断生丝输出对上海地区丝厂业的影响 材料四: 19世纪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 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 200 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官府给他扣上 “私设磨坊 ”、 “哄闹官署 ”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 “交刑部照例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中国近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特点。( 4 分) 材料五: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
16、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之 实现了新的复苏。 材料六: ( 5)材料五中荣氏企业的复苏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什么政策? ( 1分)结合材料六,分析荣毅仁被誉为中国的 “红色资本家 ”的原因。( 2分) 答案:( 1)长安、唐朝( 2分);突破了坊市格局空间限制;突破了坊市制的时间限制;出现了专门市场:商业活动频繁( 6分) ( 2)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两项写一项即,);( 2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或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 ( 3)影响:使中国传统经济逐渐瓦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17、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分 ( 4)特点:中国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或缺少资本的原始积累)( 2分)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2分) ( 5)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 1分)率先将产业公私合营,跨入社会主义行列。( 2分)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 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 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
18、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关于工业化问题 布哈林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 布哈林认为,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
19、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岳麓书社 ) 材料二: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基本思想是:要把 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主要内容是: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尝试,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三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
20、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 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十四大报告 请回答
21、: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提炼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观点 。 (3分 )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 (2分 ) (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与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活动有何成功之处?( 4分) ( 3)材料三表明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重大突破?( 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答案:( 1)消灭个体农业,实现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 ( 3分)发展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或斯大林模式 )( 2分) ( 2)认识到要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 发。 ( 4分) ( 3)突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