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4135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长泰一中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 “公车上书 ” 答案: D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答案: B 倒幕派的主力是 A下级武士 B西南诸藩的大名 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 答案: A 19世纪后期, “脱亚入欧(仿效欧美) ”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开展工业革命 废除封建制度 实施 “大陆政策 ”

2、推行 “文明开化 ” A B C D 答案: C 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 推行征兵制 ,建立一支完全忠于天皇的军队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 B C D 答案: A 19世纪中期,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发展了资本主义。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A俄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 A 1874年,日本人将 “Science”翻译成为 “科学 ”,后于 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 /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

3、法 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答案: C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答案: D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利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改革派掌握政权,

4、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答案: D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答案: D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答案: A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答案: C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答案: C 戊戌变

5、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答案: C 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 B法官由选举产生 C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D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答案: D 明治维新中推行的 “文明开化 ”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答案: A 19世纪 6

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结果不同 D方式不同 答案: B 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答案: A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在这一改革中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 “解放 ”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 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 A B C D 答案: A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 “现在沙皇

7、政府遭到了惨败 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 ”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答案: B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答案: D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 答案: A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8、是( ) 北魏统一北方 民族融合 先进文化的吸引 民族矛盾尖锐 A B C D 答案: D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答案: D 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土地私有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答案: A 下列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 C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 D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 答案: C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

9、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制 答案: A 王安石曾写诗道: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这主要说明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 拮栽钙 偃 寮揖 洌 实鄱源舜蠹釉奚汀贡敝芫 甲硇挠诤何幕 脑 蚴 /p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答案:

10、C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答案: D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答案: D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造成资本的集中 B扩大了国内市场 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强化了中央集权 答案: D 之所以说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

11、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答案: C 俄国 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答案: C 亚历山大二世说: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

12、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答案: B 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 D 罗马城内有架 “圣梯 ”,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 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 利八世 D加尔文 答案: A 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对北魏社会的积极意义是 有利于清查户口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促进了民

13、族融合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 413), “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 “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 。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分) (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4分) (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14、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4 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分)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答出任何两条给 4分)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 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6分)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王安石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农民坏于差役, 又不为

15、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 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 ”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材料三 安石曰: “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 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 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 王安石传 材料四 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认为: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续资治通鉴卷

16、六十六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分) (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 3)材料三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2分)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2分) ( 4)你对材料四中王安石、司马光的理财之道的认识有何看法?( 2分) 答案:( 1)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历史现象; (2分 )根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导致的。 (2分 ) ( 2)改革科举考试,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实行将兵法,提高军队战斗力;实行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4分 ) (

17、 3)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2分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2分 ) ( 4)王安石的理财之道旨 在削弱大地主、大官僚的特权,企图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来富国。司马光是在不危及地主官僚利益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2分 )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

18、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分) (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 分) (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

19、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4分) ( 4)依据材料三,概括 “现代化 ”的基本含义。 (不得摘抄原文 )(2分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 ) 答案:( 1)材料一:明治维新;材料二:戊戌变法。( 2分) ( 2)内在联系: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分)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 1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 2分) ( 3)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 2分)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扩大了维新思想的影响。( 2分) ( 4)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换过程。 (2分摘抄材料不给分 ) 特点:国家的扶植与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