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4185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 选择题 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小方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 ( ) A长江洪涝的问题 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 C水体污染的问题 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答案: D 读某地区 1月份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小题 2】在 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

2、都向南弯曲 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 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南弯曲,西岸向北弯曲 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变化方向,图中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图中河流的右岸地下水位比河流水位高,左岸地下水位比河流水位低。 【小题 2】图示地区为我国的江南丘陵, 6月份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位高,河流东岸附近地区的潜水受强烈的补给,潜水位比东岸其他地区高,造成东岸其他地区潜水位偏低,使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水和潜水的互补关系。 读下面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

3、题。 【小题 1】图中以 补给为主的区域内,有关该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部河流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 B北部河流水流平缓,利航运 C南部河流水位变化小,落差大,富水能 D北部河流水位变化小,冰期长 【小题 2】图中 、 、 、 代表的补给类型依次是( ) A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地下水 B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 D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图示 补给类型广泛分布在西欧,故判断为雨水补给;南部位于地中海沿海,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河流汛期为冬季,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大;而图示北部地

4、区为平原,主要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且无冰期,故利用航运。 【小题 2】图示 主要分布在西欧,为雨水补给; 主要分布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故河流水源的主要补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选 D项。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主要河流。 读下图,完成各题。 【小题 1】图中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大的省市大多分布在(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环渤海地区 【小题 2】图中江苏比山东海水淡化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江苏大部分处于半湿润区 B江苏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 C江苏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D江苏海岸线比山东长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5、 1】读图可知,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大的城市有辽宁、天津、河北、山东和浙江,其中除浙江外的省市都位于环渤海地区,故选 D。 【小题 2】江苏省是中国著名的沿海水乡,境内河湖纵横,水资源丰富,故江苏比山东海水淡化规模小,故选 C。 点评: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所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小题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小题 3】 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 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6、 ) A 早于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 早于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 晚于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 晚于 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所以A正确。 【小题 2】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5月 -10月),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所以 D正确。 【小题 3】结合选项,如果 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 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 早于 ,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所以 C正确。 点评:河流的补给类型。

7、 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析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完成下题。 流域 松花江 黄河 长江 珠江 雅鲁藏布江 i 降水量 (mm) 525 492 1055 1438 699 径流深度 (mm) 145 76 542 772 474 蒸发量 (mm) 380 416 513 666 225 【小题 1】上述河流中,径流系数最高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雅鲁藏布江 【小题 2】与其他四条河流比较,雅鲁藏布江蒸发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B地势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C地势高,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D降水

8、量多,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小题 3】与珠江比较,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A径流量多 B落差大 C地势高 D地壳稳定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1】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根据图示,雅鲁藏布江的径流系数最大。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蒸发弱。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雅鲁藏布江流量小于珠江,但是地势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有关地球上水资源危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世界气候越来越

9、干燥,导致水资源危机 B目前人们已控制了水污染的状况,但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 C水资源是非可再 生资源,故水资源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D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大增,产生了水资源的紧缺 答案: D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 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答案: A 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

10、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 D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 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 B C D 【小题 2】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乙曲线径流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较晚且较低,说明乙过程中径流

11、速度较慢且向地下下渗较多,说明形成于城市化前,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而甲则相反,长期下去会导致城市地下水不足,出现水荒。 【小题 2】城市化后硬化地面大大增加,植被覆盖率下降,水的下渗减少,有利于水的汇集。 点评:城市建设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蓝水足迹指人类消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灰水足迹指受人类影响而被污染的水资源量。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读图可知,下列国家的灰水足迹占本国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 A日本 B越南 C菲律宾 D印度 【小题 2】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应采取的措施是( )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

12、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减少污水排放量 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工业用水量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 2025 年,全世界 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题。 【小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小题 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 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人口急剧增长,工农

13、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小题 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及世界水荒的原因。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早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 D 我国水资

14、源在时间上的分配规律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多西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答案: C 下列关于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半球中海洋面积更大 B陆半球中,陆地的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 C北半球就是水半球,南半球就是陆半球 D南极洲位于陆半球上 答案: A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半球处在东半球的面积大 B陆半球处在东半球面积大 C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水半球处在北半球的面积大 答案: B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水资

15、源和耕地比重分配图。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小题 2】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 D “三北 ”防护林工程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是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我国耕地资源是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水土组合状况不好,故本题选 D。 【小题 2】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建设的

16、大型工程是南水北调,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地方,故本题选 B。 点评: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双选题 (双选) “母亲水窖 ”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严重缺水所实施的慈善项目,它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容器。下图为甘肃省水窖建设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该地区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降水以雪为主且冰冻期长 C水循环不活跃 D江河、湖泊污染严重 【小题 2】 “母亲水窖 ”的建设 ( ) A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 B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 C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现状 D根本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AB 【小题 1】因

17、该地区深居内陆,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因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循环不活跃;而因夏季气温高,降水的以雨水为主,且冰冻期不长。故选 AC。 【小题 2】 “母亲水窖 ”的建设,储存水资源,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缓解了水资源紧张,增加了该地区农民收入;而储存水资源有限,不会解决干旱缺水现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区贫困面貌。故选 AB。 点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 “虚拟 ”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 “看不见 ”的水。许多国家虚拟水资的进出口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表现出,每年全球商品中虚

18、拟水资的流动总量约达16250亿立方米。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虚拟水战略区划图。 ( 1)分析 A、 B两省同属虚拟水平衡区的原因。 ( 2)从虚拟水角度为 C省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 3)从水资利用的角度,说明虚拟水资流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 ( 1) A 为新疆, B 为江苏;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少,但人口稀少,生产生活消费小;江苏工农业发达 ,人口多,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所以 A、 B两省虚拟水平衡。 ( 2) C 为河北,水资源缺乏,对水资源需求量大,走可持续发展应从产业调整、开源

19、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 3)虚拟水可以弥补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提高利用率。 点评:水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性及其影响。 结合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 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 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 2007年 10月 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 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

20、水土流失严重的 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 2)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三个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陕西省外,另外两个是指( ) A湖北、河南 B河北、北京 C河南、河北 D湖北、安徽 ( 3)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 4)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鄂、豫、冀、京、津。优势: 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

21、运营成本低; 管道输水,沿线不易受污染; 水源 地水量充足,水质好。 ( 2) A ( 3)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提高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 实施和 “引江济汉 ”工程可使汉江下游枯水期流量加大,有利于保护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环境; 带动沿线地区的绿化、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和居民饮水质量; 该工程的兴建可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调水区、沿线区和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4)可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在丰水期把水蓄积起来,然后调水。 ( 5)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我

22、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 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_的措施来解决。 (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_的特点,产生原因是_。为解决时间上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_来解决。 (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_业。 ( 4)读图可看出,河南北部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为缓解河南北部的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两条) _; _。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 2)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修建水库 ( 3)畜牧 (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23、源 修建水库 ( 1)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措施解决 (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产生原因是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解决 (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畜牧业 ( 4)读图看出,潍坊市处于我国的过渡带内,为缓解 潍坊市的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修建水库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南水北调工程 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1)在图中找到并用实线描

24、画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参照对黄河的描述,在图中空白处完成对长江的描述。 (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 5)生活中,好习惯可以节水。请谈谈你在节约用水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答案:( 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 -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南方

25、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 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 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我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配合特点是: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北方不足南方有余,这种匹配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合理的。 (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种草;退田还 湖;兴修水利工程;建立洪水预警系统等。 ( 5)生活中在节约用水方面可以做的意义的事有刷牙时或淋浴中抹香皂时,关上水龙头;洗碗筷时,把水龙头关掉;不过量使用清洁剂;淘米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和冲厕所等。 点评:水资源空间分不均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