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4185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 选择题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加强城市涝灾午 缓解城市缺水 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 B C D 【小题 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

2、题 1】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地表径流,又能缓解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小题 2】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 点评: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水循环。 下图中甲中为一张长 12米、宽 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 A生物水 B雾气 C冰川融水 D雨水 【小题 2】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生物水是指在各种生命体系

3、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不能用网收集,A错;图中甲中为一张长 12米、宽 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说明拦截的是水平流动水汽, B对;冰川融水是冰川融化形成的,它可能形成地表么流和地下水,不能用网拦截, C错;雨水要集中不会用网, D错。 【小题 2】 地靠近海洋,沿岸为寒流,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雾,可以拦截形成淡水, A对; 地、 地和 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少难以凝结, BCD错。 点评:考察各类水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某考察小组在 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 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

4、,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答案: C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 A洪水径流量减少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C总需水量增加 D污染水量增加 答案: CD 读下表 ,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81% 1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36.5% 63.5% 水资源利用率 5.5% 63.8% 人口 (亿 ) 7 5.5 耕地占全国的 1/3 2/3 水资源前景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缺水 890亿立方米 【小题 1】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

5、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小题 2】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 5.5%和 63.8%,这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小题 3】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 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答案:【小题 1】 B 【

6、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长江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大,但是水资源占全国的总量少于北方地区,干旱、半干旱的面积广,所以人口少。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 5.5%和 63.8%,这主要是因为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只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 3】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 19%,说明长江以北地区适合发展旱地农业,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产量降低,粮食问题得不到保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

7、: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原因。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 利用率为 40。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 【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小题 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 【小题 3】河西走廊水资源

8、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根据图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最高,水面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黄河流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黄河流域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3】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灌溉农业区,所以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农业灌溉用 水量大。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

9、,但地球上的水只有 2.53是淡水。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 1】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 B亚洲大洋洲 C南美洲欧洲 D南美洲大洋洲 【小题 2】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小题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冰川、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B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D深层地下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10、B 【小题 1】根据图中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亚洲占 36%,为最多;大洋洲占 5%,为最少。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人均水资源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 人口资源分布。亚洲人口多,所以人均水资源最少。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3】本题考查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为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点评:考察根据图表分析世界水资源的世界分布 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汾渭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右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过度抽取地下水灌溉是导致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

11、地区的最主要原因 B长江三角洲沉降面积在扩大,但深度在变浅 C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高层建筑的增加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 D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将无法防 治 答案: C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_。 (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_。 ( 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 ( 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 _带,原因是_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2)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 3)水污染严重 ( 4)过渡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 1)结合我国的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自东南向西北递

12、减;读图即可。 ( 2)图示缺水带和少水带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少,主要从地理位置和气候角度分析。 ( 3)南方地区的缺水主要属于水质型缺水。 ( 4)我国因水资源短缺而明显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区主要是华北地区,主要从水资源总量少,和用水量大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和利用存在的地区差异。解答本题可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结合我国的水资源国情进行。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 “虚拟 ”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 “看不见 ”的水。图为 “2002 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 (单位: 109m3/a)”。

13、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ABCD中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 ) 【小题 2】图中信息表明( ) A D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 B C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 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 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从图中可以计算出 A、 B、 C、 D四地虚拟水资源流动量分别是:26.0、 19.2、 142.7、 144.4,故 D地区的流动量最大。 【小题 2】图示 D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西欧气候并不干旱,故A 选项错误;

14、 C 地区位于东亚、东南亚地区,农产品产量很大,故 B 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虚拟水资源并不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故 D选项错。由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的需水量不同,故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 C正确 。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人为因素是( ) A水的浪费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B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C洪水暴涨造成淡水浪费 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 B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居民收入 D发展淡水养殖业 答案:

15、A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小题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说明降水丰富,改变淡水供给不足说明用水量大。选 A项。 【小题 2】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开源,节流 ”。根据岛国,降水丰富的特征,

16、从节约用水,循环用水方面进行。选择 D项。 点评:地下水的过度利用易导致地表塌陷。 兰州水车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下图中箭头表示水车旋转方向。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当连接水车的输水道将水输往西南面的农田时,此河段的水流方向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 【小题 2】一年中,当河水位低于水车轮时,水车不能够发挥提水作用。此时,也是该地( ) A水土流失严重的时候 B沙尘灾害严重的时候 C粮食收获的时候 D经常烧土炕取暖的时候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

17、题。 【小题 1】浙江省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的原因是( ) 人口密度大 水资源污染严重 降水总量少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A B C D 【小题 2】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合理开采地下水 B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 D修建更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小题 3】水资源短缺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城乡一体化 B增加水稻播种面积 C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浙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丰富,故其人均水资源少,故是由于总量少,而

18、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大和水质型缺水。 【小题 2】注意要求节约用水的措施,故 ACD都属于开源措施,故选 B项。 【小题 3】水资源短缺故需要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产业,南水北调与浙江的缺水没有影响。 点评:考查水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双选题 双选 )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答案: BC 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

19、表示意X国和 Y国 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表完成题。 国家 可更新水资源 ( 109 m3/年) 内部水足迹 ( 109 m3/年) 外部水足迹 ( 109m3/年) X 3.1 4.6 1.3 Y 1.7 2.2 6.4 【小题 1】根据表中资料可知( ) A X国水资源较为丰富 B X国水资源利用率高 C Y国水资源较为匮乏 D Y国水资源利用率低 【小题 2】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措施有( ) A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B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C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D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AB 【小题 1】根据表中资料可知, X国可更新水资源大于

20、 Y国, Y国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水资源匮乏,因而 X国水资源较为丰富, Y国水资源较为匮乏。 【小题 2】根据题干内部水足迹的提示可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密集型产品都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措施,出口水密集型产品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增加内部水足迹。 考点:主要考查了水资源的利用。 点评:主要考查了水资源的利用。 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X国和 Y国 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表完成题。 国家 可更新水资源 ( 109 m3/年) 内部水足迹 ( 109 m3/年) 外

21、部水足迹 ( 109m3/年) X 3.1 4.6 1.3 Y 1.7 2.2 6.4 【小题 1】根据表中资料可知( ) A X国水资源较为丰富 B X国水资源利用率高 C Y国水资源较为匮乏 D Y国水资源利用率低 【小题 2】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措施有( ) A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B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C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D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AB 【小题 1】根据表中资料可知, X国可更新水资源大于 Y国, Y国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水资源匮乏,因而 X国水资源较为丰富, Y国水资源较为匮乏。 【小题 2】根据题干内部水足迹的提示可知,发展高效节水农

22、业和进口密集型产品都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措施,出口水密集型产品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增加内部水足迹。 考点:主要考查了水资源的利用。 点评:要求 有较强的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双选)华北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条件。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 1】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 A旱涝灾害频发 B水土流失严重 C地面径流缺乏 D用水需求量大 【小题 2】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 A停止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答案:【小题 1】 CD 【小题 2】 CD 【小题 1】我国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缺水地区,其缺水严

23、重的主要原因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该地地面径流少,导致水资源总量较少。 该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对水的消耗量比较大。所以本地区缺水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小题 2】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水污染和浪费; 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所以本题选择 CD选项。 点评: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及其对策。 填空题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 和浅层地下水。 答案: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综合题 2010年 3月 22日是第十八届 “世界 水日 ”, 3月 22 28日是第二十三届 “中国水周 ”。经研究确定,今年我国纪念 “世界水日 ”和开展 “中国水周

24、”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_。 ( 2)图中水资源拥有量 10万 m3/km2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沿海的省区是_。 ( 3)图中所示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 _,该河流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_。目前该流域面临严峻的水危机,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_、 _。 ( 4)根据区域开发的原理,你认为上题所述该流域水资源开发机构可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2)河北 ( 3)黄河 夏秋多,冬春少 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严重 ( 4)

2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统筹安排供水抗旱防洪工作等 ( 1)结合图示的图例分布,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基本呈东南多,西北少; ( 2)读图只有河北省符合。 ( 3)图示三条河流中,黄河流域的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最少;黄河水量主要来自降水和源头的冰川融水;从降水和气温分析即可;造成缺水的主要人为原因,从水资源的利用和水污染等方面分析。 ( 4)根据该河流流域开发中的问题:水量少;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水污染严重,故结合这些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和合理利用。 阅读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北美洲 南美洲 总人

26、口占世界比重 /% 7.9 5.6 GDP占世界比重 /% 27.3 9.3 水资源总量 /km3 6 443.7 9 526.0 水资源年开采量 /km3 608.44 106.21 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 /km3 1451 332 水资源利用结构 /% 生活 9 18 工业 42 23 农业 49 59 材料二 ( 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 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 (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特点并比较南北美洲经济水平的差异。 ( 3)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_。 ( 4)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 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

27、因。 答案:( 1)少 高 ( 2)从开发利用结构看:南美洲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年开采量小,且主要用于农业用水;北美洲水资源总量少于南美洲,但水资源年开采量大,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量都很大。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北美洲经济发达;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低。 ( 3)南多北少,黄淮海流域严重缺水。 ( 4)华北平原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 降水年际变化大。 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万( 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万平方千米,其中生态面积约 500万平方千米

28、,地形单调,中间阶段不足 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千米。左图示意该国生态,右图为对应的气候条件。 (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 2)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 3)除建水坝外 ,请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短缺资源不足的办法,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

29、(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 3) 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 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 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国为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国(岛国)虽然多雨,需明白降水量多的国家,淡水资源不一定丰富,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的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再加之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 2)根据题干提示信息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可知大坝可以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 3)该国除建水坝外,还可以从邻国 (马来西亚 )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和废水 (污水 )回收利用等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