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4185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步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 选择题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据图 ( )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小题 2】绿水 (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根据材料,结合图中箭头分析,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都是来自降

2、水, A对。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一般不相同, B错。蓝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C错。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 D错。 【小题 2】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地表径流,属于蓝水, A错。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是蓝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错。绿水渗到土壤中,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C 对。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大气降水多,土壤中不缺乏水分,所以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影响不大, D错。 点评:水资源的分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 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 A B C D 【小题 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

3、流,则 是( ) A风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 【小题 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为海洋水汽蒸发 水汽输送 陆地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台风应该属于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过程,选 B。 【小题 2】如果表示洋流中低纬环流圈, 代表日本暖流,选 C。 【小题 3】人类对于水循环能够影响的是地表径流,选 D. 点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和作用。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

4、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水的社会循环( )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 作用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小题 2】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小题 3】污水再生回用( )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B只适用于城市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D属于节流措施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水的社会循环是在自然循环的基础上,使自然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

5、径流变得复杂了,没有自然循环范围大, A错;是对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影响,使水的自然循环环节增加,速度变慢, B错;海陆间循环才能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C错;通过人类活动,会形成水污染,当然是负面影响, D对。 【小题 2】潜在回用水源来源于用户和污水处理厂的一部分,用户中一部分送到污水处理厂,可见不是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A错;不是从供水厂来的, B错;应当是污水处理厂的清洁水,不是中心, D错, C对。 【小题 3】污水处理可以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属于开源措施, A对, BCD错。 点评:本题考查水循环、污水处理和利 用。 下图为 “某观测站

6、某年 8月 1日至 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A 8月 1日 6时至 12时 B 8月 1日 9时至 8月 2日 18时 C 8月 2日 6时和 8月 3日 3时 9 D雨停后 15小时至 36小时 【小题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根据题意,出现险情应为洪峰超过

7、警戒水位,观察图分析,超过警戒水位的时间为 8月 2日 6时至 8月 3日 3时,所以选 D项。 【小题 2】降水量相同,洪峰水位升高,说明地表径流量大,可能是上游植被破坏覆盖率低, A错;洪水下降,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 B错;洪水位左移,说明短期内水量汇集多,速度快, D错;洪水位右移,说明水流汇集速度慢,可能是上游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径流汇集慢,所以选 C项。 点评:洪水险情出现条件;地理环境对洪峰位置及水量 影响。 2011年 8月 30日 ,持续强降水使海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此次降水量的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大体是 (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8、 C中间多四周少 D沿海多内陆少 【小题 2】此次海南降水的主要来源是 ( ) A亚欧大陆湿润空气南下 B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 C赤道湿热大气对流上升 D太平洋上的湿热空气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本题应当结合等值线图的一般判读方法,仔细读图,注意图中不同降雨量的图例及其分布差异做出判断。由图知此次降水的空间总体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在中部出现次高值中心。故选项 A正确。 【小题 2】来自亚欧大陆南下的空气一般具有干冷的性质;海南省地处我国南部沿海,距赤道较远,不会是赤道湿热大气对流上升形成本次降水;由题干可知 8月属于夏季,夏秋季节是我国台风多发季节,来自西北太平洋

9、的台风主要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形成强降水天气,故选项 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 ,图中选取的是台湾 江西 四川 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 D东南季风的影响 , 【小题 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河流的

10、径流深度主要与降水量有关,而我国降水量变化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河流径流深度也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变浅。 D对, A错。径流深度受植被、地表物质的影响较小, B、 C错。 【小题 2】根据经度判断,甲处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降水增加,径流深度变大, A对。该地位于内地,地形崎岖,土层薄,下渗能力弱, B、 C、 D错。 点评: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影响我国径流深度的因素。 读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看,莱茵河( ) 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流域的降水主要源自西风带 河水主要参与海陆间

11、循环 使西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促进海陆间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B C D 【小题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 A与莱茵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形成于海洋生物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海洋运输条件改善 D通过管道输送到英国及美国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 .图乙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甲中 R 1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 A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小题 2】图甲所示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产棉区 ,根据材料分析 ,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光照充足 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产棉区地形平坦 劳

12、动力丰富 A B C D 【小题 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 ) 土地沙漠化 土地盐碱化 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A B C D 【小题 4】 L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B 【小题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区为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主要的水源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 B对, A错。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是河水补给湖泊水, C错。地下水与河水是相互补给,不是

13、主要补给水源, D错。 【小题 2】根据图乙分析,该地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所以光照充足, 对。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对。产棉区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不是成为世界重要棉区的优势条件, 、 错。所以 B对。 【小题 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 对。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 对。该地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少, 错。植被破坏不是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错。所以 A对。 【小题 4】 L湖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减少,A错。气温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湖底盐分出露地表,盐尘暴频发, B对。湖泊面积减小,可能形成地下 水补给湖水,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或地面沉

14、降,C错。灌溉水源减少,农业减产, D错。 点评:考察了陆地水循环和对农业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 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小题 2】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图示屋顶流水可以表示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能表示地下径流,故 A说法错误,图示环节没有水分从地面到空中的过程,所

15、以说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故答案:选 B,该设计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不仅适合缺水地区,也可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可以节省能源,故答案: C、 D错误。 【小题 2】光照强近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有利于促进蒸发,风速大有利于水分子运动,也可以加速蒸发,而空气湿度大,多为阴雨天气,空气含水蒸汽多,甚至是达到饱和状态 ,不利于水分向空气中扩散,不利于蒸发进行,故答案:选 A 点评:水循环的实践意义。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题。 【小题 1】水位季节变化最大和最小的水体分别是 ( ) A河流、湖泊 B河流、 代表的水体 C

16、河流、 代表的水体 D湖泊、 代表的水体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时期河、湖水的补给形式为 ( ) A图中湖泊水此时不能得到潜水补给 B该河流能得到雨水、地表径流和潜水补给 C该河流既能得到地表水和雨水补给,又能得到 两层地下水补给 D该河水与湖泊水之间存在直接的互补关系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1】图中河流、湖泊属地表水体,水位季节变化大, 所代表的水体属地下水,季节变化小 【小题 2】此时,湖水水位明显高于潜水位,因湖泊得不到潜水补给;河流和湖泊之间没有联通,无直接互补关系。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说明此时为丰水期,能得到雨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 点评:陆地水体

17、之间的互补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B “三峡 ”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 C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 “可呼吸地面 ”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是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 “可呼吸地面 ”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 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 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 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 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答案: D

18、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示 DCBFG为水循环类型的( ) A海陆间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内陆水循环 D不能确定 【小题 2】在图示水循环中,人类主要可以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地下径流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 DCBFG实现了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海陆水循环中,人类主要可以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点评:考察对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下图是 “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下渗

19、 B 蒸发 C 水汽输送 D 降水 【小题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海陆大循环知识可知 地表径流 大气降水 水汽输送 蒸发,所以 C对。【小题 2】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和能量迁移,对于保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体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海陆间水循环及其意义。 下图为 “某地水循环示意图 ”,据图判断 分别为 ( ) A蒸发、地表径流、距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

20、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答案: B 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 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 答案: A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 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 A大气环流 B海陆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小题 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 【小题 3】下列地区循环最活跃的是 ( )

21、 A南极大陆 B长江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撒哈拉沙漠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包括了大气、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等圈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实现物质、能量的交换和循环。 【小题 2】河流水属地表水,和海洋水直接相连,更新周期最短。 【小题 3】亚马孙河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水流量大、流速快,能实现在各圈层的快速交换运动,为四个地区最活跃者。 下列所示为 “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 【小题 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 A大气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水汽输送

22、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加 【小题 2】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 ) A伐木樵采 B平整土地 C修建梯田 D修建水库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因此植被破坏后会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加大。 【小题 2】伐木樵采,破坏了植被,会使本地生态恶化,排除 A; BC两项有利于水资源的截留,对降水量无影响。修建水库后会使当地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降水的形成。选 D。 点评:陆地水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储起来;我国西部 干旱地区将收集和积储的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芝

23、加哥则利用收集、积储的雨水冲厕所和清洁车辆。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 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直接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小题 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种矛盾 ( ) A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的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双选题 双选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 a为海

24、洋 b为陆地 B环节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C环节 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 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小题 2】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 c、 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B 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C 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D 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小题 1】 BD 【小题 2】 AC 【小题 1】读图,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处有大气降水过程,为陆地, b处是海水蒸发,为海洋, A错。环节 是水汽输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B 对。环节 表示海水蒸发, C 错。环节 是地表

25、径流, 是大气降水,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D对。 【小题 2】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读图, c、 d 两地全年昼夜等长,说明位于赤道上。所以该大洋环流圈是南 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A对。 洋流为南赤道暖流, B 错。 洋流是寒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C对。 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热带或亚热带植被, D错。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双选)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B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

26、系的主要纽带 C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不能地塑造地表形态 D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能能起到传输的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答案: AB 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 (2)补画图中缺少的两个水循环重要环节,并注明名称。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 (4)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该水循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是 。 答案: ( 1)水循环在陆地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2) 缺少了海上内循环环节,海洋水汽蒸发的箭头向上,海洋降水箭头向下。 ( 3)水汽蒸发需要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4)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对陆地水资源起更新补充作用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其主要意义有: 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 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 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点评:考查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