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4186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校联盟 20132014 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利用对生物性状的改造,可以得到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和生产人胰岛素的酵母菌 B利用染色体变异可以培育含糖量高的甜菜和三倍体无籽西瓜等 C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培育高产抗病小麦 D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转基因奶牛和超级绵羊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基因重组生产人胰岛素的酵母菌,故 A错误;含糖量高的甜菜是多倍体,所以利用染色体变异可以培育含糖量高的甜菜和三倍体无籽西瓜等,故 B正确;高产抗病小麦是通过杂交

2、育种的方法培育的,所以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故 C正确;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奶牛或绵羊,可培育出转基因奶牛和超级绵羊等,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故 A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 B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但等位基因位于同

3、源染色体中,故 C错;色盲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但色盲基因不决定性别,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甲代表 Y染色体,则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 子细胞是精细胞 B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16条 C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 8 D如果图中结构 3上某位点有基因 B,结构 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 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如果甲代表 Y 染

4、色体,说是明是次有精母细胞,则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故 A正确;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8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最多有16 条,故 B正确;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数是零,故 C 错误;如果 图中结构 3 上某位点有基因 B,结构 4 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 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血友病(伴 X隐性遗传)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

5、儿,该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 1 B 1/2 C 1/4 D 1/8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可知该血病儿子致病来自其母亲,因此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XHXh、 XHY,而所生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可能有:1/2XHXh 1/2XHXH,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A在 RNA聚合酶作用下 DNA双螺旋解开 B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相同 C图中现象可表示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D图中合成相关物质时,碱基配对方式有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 RNA聚合酶具

6、有将 DNA打开双链的功能,故 A正确;在多聚核糖体中,同一个 mRNA连接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相同,故 B正确;图中过程表明转录没有完成,就进行翻译,说明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生物中,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故 C 错;在转录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A=U,T=A, G=C, C=G;而翻译过程中, tRNA和 mRNA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 U=A, G=C, C=G,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三倍 体西瓜不结籽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 多倍体

7、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多倍体的形成可因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 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三倍体不是一个物种,故 正确;多倍体植物常见,自然界中几乎 没有多倍体动物,故 正确;八倍体小黑麦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故 错;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由于骡子不育,且马和驴都是二倍体,因此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蜜蜂中的雄峰

8、是由蜂王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因此雄峰是单倍体,故 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能形成多倍体,故 正确;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同时单倍体是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没有种子,故 错;获得多倍体植物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故 错,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 、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

9、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 100次实验后, Dd 和 AB组合的概率约为 1/2和 1/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甲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故AC 均错;实验中只需保证每只桶中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可,故 B错;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的结果为 Dd 占 1/2,根据自由组合定律,

10、乙同学的结果中 AB占 1/4,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 高产、感病; 低产、抗病; 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 3类品种: a高产、抗病; b高产、早熟; 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利用 、 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 a B对品种 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 b C a、 b和 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 中获得 c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高产和抗病的性状分别位于 、 中,因此可以采用杂交育种

11、的方法培育出 a,故 A正确;由于品种 不含早熟基因,因 此人工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不能得到早熟品种,故 B错;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因此可以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新品种,故 C正确;由于所给的小麦中没有抗旱性状,因此可以采用转基因技术奖抗旱基因导入 中,获得高产、抗旱品种,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有关 “生物进化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变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作用是选择留下种群中的有利基因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

12、有利变异的保存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且可以发生自发突变,因而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变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故 A正确;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环境的,是有利基因,故 B正确;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其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 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及生物进化实质等基础知识的 理解应用能力。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 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

13、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 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C 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中 F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性的,故 A错;据图可知, F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说明显性性状更适应环境,故 B正确;根据图中不能确定 FF和 Ff的存活率高低,故 C错;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 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设控制眼色的基因

14、为 A、 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 B、 b。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AaXBXb、 AaXBY B BbXAXa、 BbXAY C AaBb、 AaBb D AABb、 AaBB 答案: B 试题分析:每对性状单独考虑:分析子代的长翅和残翅可知,雌雄中都有长翅和残翅性状,且长翅:残翅 =3:1,说明控制长翅和残翅性状的基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双亲都是杂合子,即 Bb;雌蝇只有红眼没有白眼,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位于 X染色体中,由于子代的雄蝇中有两种表现型,说明亲本的雌蝇是杂合子,即 XAXa,由于子代的雌蝇都是红眼,说明亲本的雄蝇基因型为 XAY,故 B正确。

15、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初级精母细胞变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 A染色体数目减半, DNA分子数目减半 B染 色体数目减半, DNA分子数目加倍 C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分子数目加倍 D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分子数目减半 答案: A 试题分析:初级精母细胞变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的数量都减半,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 ,AA、 Aa、 a

16、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 ,A和 a的基因频率均为 50%。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 ,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 ,但 其上升的幅度不同 ,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形成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可知,甲曲线,基因频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速度快,表示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隐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故 A正确;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表现型而改变基因型的,故 B正确;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

17、殖隔离的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故 C错误;隐性 基因可以在杂合子中存在,而显性基因能直接表现出来,有害的会直接被淘汰掉,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由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其中 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 答案: B 试题分析:红绿色盲是 X染色体隐性遗传, 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5号,由于 1号正常,所以 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2号,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

18、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图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 DNA变化相对值。下列有关 a c段(不含 a、 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 DNA数之比由 1:2变为 1:1 D DNA含量减半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 a 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和减二的前、中两个时期。 a c阶段着丝点没有分裂,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故 A正确;细胞中 a b段表示减一阶段,此段存在同源染色体,而 b c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因此没有同源染色体,故 B 错误;

19、由于此段时期始终有染色单体,因此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分子数的比始终是 1 2,故 C错误;此期的染色体行为形成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猫类中有一种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表现型有红色 (XA一 )、黑色 (Xa一 )、花斑色 XAXa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所生母猫均为花斑色 B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均可生出红色母猫 C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所生公猫一定不是黑色 D黑色母猫生出花斑母猫和黑色

20、公猫,小猫的父亲一定不是同一只公猫 答案: A 试题分析: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为: XaXaX AY,子代为 XaY(黑色雄猫)和 XAXa(花斑色雌猫),故 A正确;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为:XAXaX AY,子代母猫为 XAXa和 XAXA,都是红色;花斑母猫与黑色 公猫交配,为: XAXaX aY,子代母猫为 XAXa(花斑色)和 XaXa(黑色),故 B错;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或黑色公猫交配,子代公猫为 XAY(红色)和 XaY(黑色),故 C错;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为: XaXaX AY,子代为 XaY(黑色雄猫)和 XAXa(花斑色雌猫),父亲为同一只公猫红色公猫,故 D错

21、。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下面是关于果蝇细胞分裂的三个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e f段 B乙图染色单体为 0,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C丙图细胞对应图甲的 c d段 D甲图中, b c段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图中的 ce段,故 A错误;乙图中染色体单体为 0但染色体数和 DNA数为 8,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 B错误;丙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

22、裂中期图像,而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故 C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在图甲的 bc段,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图表示患有两种遗传病的一个家庭遗传系谱图,据此正确的判断是( ) A 1个体的基因型是: AaXBXb或 AaXBXB B 2个体的基因型是: AaXBY或 AAXBY C 1、 2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4 D 1、 2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16 答案: D 试题分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 1和

23、2号正常,生出 4号 aaXbY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Xb和AaXBY,故 AB均错;每对基因单独考虑, Aa 和 Aa 杂交,后代出现 aa的概率为 1/4, XBXb和 XBY杂交,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1/4,因此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1/41/4 1/16,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计算的能力。 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 B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

24、抗药性的突变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 A错;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 B正确;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因此四倍体和二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 C错;变异是不定向的,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DNA分子有不变的基本骨架,其构成是 ( ) A脱氧核糖和磷酸连结而成 B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而成 C由碱基遵循互补配对

25、原则形成 D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 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在我国载人航天实验过程中,科学家经常把一些植物种子送往太空,然后对他们进行性状变异观察,培育出新品种如太空椒等。这种育种方法主要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空中有许多导致 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射线,因此培育出的相关品种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故 B正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考

26、点:本题主要考查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三倍体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 12条,下图表示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生物的体细胞中,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根据题干可知,该生物是三倍体,共有 12条染色体,说明该生物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三条,共有 4种形态,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

27、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因此在进行杂交前,需要在开花前对母本去雄,故 AC 错、 D正确;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花大容易去雄,故 B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关于 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类中 ,每个人的 DNA分子都存在差异 B有两条染色单体的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 DNA分子

28、C在 DNA复制时,必须先完全解旋为两条单链 D心肌细胞的 DNA分子含有控制人体所有性状的整套遗传信息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分子的特性有多样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故 A正确;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1个 DNA分子,所以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中含有 2个 DNA分子,故 B正确; DNA复制的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故 C错;人体所有的体细胞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含有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假如有 10个基因型为 AaBbCcDd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

29、胞,已知四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那么,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最多分别是 A 2种和 1种 B 16种和 10种 C 16种和 16种 D 16种和 8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基因型为 AaBbCcDd的个体最多能形成 24=16种配子, 1个基因型为 AaBbCcDd的精原细胞能产生 2种精细胞, 10个基因型为 AaBbCcDd的精原细胞最多能形成 16种精细胞; 1个基因型为 AaBbCcDd的卵原细胞能产生 1种卵细胞,因此 10个基因型为 AaBbCcDd的卵原细胞只能形成 10种卵细胞,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0、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44+XY B 44+XX C 22+X D 22+Y 答案: B 试题分析:染色体组成的表示方法是常染色体数目 +性染色体的组成,所以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为: 44+XX,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已知双链 DNA中, A与 T之间有两个氢键, C与 G之间有三个氢键,下列DNA分子稳定性最强的是 ( ) A双链中 A+T占 24% B其中一条单链中 T+C占 18% C其中一条单链中 C+G占 52% D其中一条单链中 A+C占 30%

31、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在双链 DNA分子中, A+T占 24%,则 G+C占 76%; B和 D项中不能求出 G+C的和; C项中,一条链中 G+C的和占该链的比例 =占整个 DNA分子的比例,即 G+C占 52,由于 G和 C之间是三个氢 键,因此 DNA分子中, G与 C的碱基对越多,越稳定,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 ) A蓖麻籽种仁 B洋葱根尖 C菠菜幼叶 D蝗虫的卵巢、 答案: D 试题分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而 ABC中生物只能进行

32、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四分体,故 ABC均错;蝗虫的卵巢中能进行减数分裂,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 B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C碱基种类有许多种 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稳定性和差异性,其中多样性取决于 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 DNA分子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答案:

33、 A 试题分析: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知,甲、乙、丙、丁分别处于减 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 中期,故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图,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的 tRNA种类分别有:( ) A 20和 20 B 64和 20 C 64和 64 D 61和 61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码子有 64种,其中有 3种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种; 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 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61种,因此

34、tRNA有 61种。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密码子和 tRNA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下列人类的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患有遗传病的后代 ( ) 23+X 22+X 22+Y 44+XY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A 试题分析:正常人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为: 22+X或 22+Y,而 23+X的配子中多一条染色体,因此 和 或 和 结合都能出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故A正确。 44+XY不是生殖细胞,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人体

35、的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相等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 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相同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数目一直为 23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体细胞相同,基因肯定传给子代;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基因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机会为50%,故 A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 DNA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DNA含量的一半,故 B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6、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 C正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含有 46条染色体,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 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产生的变异是 ( ) A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 R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可遗传变异使用的生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7、某男患有色盲和血友病。经调查发现,其父色盲,祖父患血友病;其母及外祖父均正常。祖母与外祖母已故,无法调查 。你认为这位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答案: D 试题分析: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该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由于其外祖父正常,因此其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外祖母,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题 下表是豌豆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据上表回答: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_、 _。 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 A和 a分别株高的

38、显、隐性基因, B和 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 _ _ 乙组合为 _ _ 丙组合为 _ _ 丁组合为 _ _ 戊组合为 _ _ 为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用的杂交组合是 _。 答案: ( 1) 高茎 红花 甲组合: AaBbaaBb 乙组合 : AaBbAabb 丙组合:AABbaaBb 丁组合: AaBBaabb 戊组合: AabbaaBb 戊组合 来源 :学 #科 #网 试题分析: 根据甲组合中,红花和红花杂交,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换对白花是显性;根据乙组合可知,高茎和高茎杂交后代出现矮茎,说明高茎对矮茎是显性。 甲组合中:红花:白花 =3:1,说明双亲中控制红花和白花的

39、基因都是杂合子,即 Bb,而高茎:矮茎 =1:1,说明一个是杂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故甲组合为 AaBbaaBb;乙组中: A_B_和 A_bb杂交,后代有矮茎白花( aabb),说明 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Aabb;丙组: A_B_和 aaB_杂交,后代都是高茎,且出现白花( bb),说明双亲的基因型是 AABbaaBb;丁组合中:A_B_和 aabb杂交,后代只有高茎和矮茎,且都是红花没有白花( bb),说明双亲的基因型是 AaBBaabb;戊组中: A_bb和 aaB_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根据 的可知,戊组合出现 aabb的概率最大,为

40、1/4.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模板是亲代 DNA的 条链。 (2) 过程表示 ,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3)逆转录酶催化 (填序号 )过程 ,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_ ;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 (填序号 )过程。 (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 (填序号 )过程 ,场所是 。 答案: (1) 脱氧核苷酸 两 (2) 转录 细胞核 (3) RNA 和 (4) 核糖体 试题分析:( 1) 过程表

41、示 DNA复制,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是亲代 DNA分子的两条链。 ( 2) 过程表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 3)逆转录酶是催化逆转录过程的酶,存在于 RNA病毒体内,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解旋酶在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发挥作用。 ( 4)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是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 (D)对小穗 (d)为显性,不抗病 (T)对抗病 (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品种进行的育种实验过程,

42、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 大穗抗病 小穗不抗病 小穗抗病 3 3 1 1,那么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 _。 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 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 _。 (3)对 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 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 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_。 (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 答案: (1)DDtt 1/16 (2)大穗抗

43、病 Ddtt 75% (3)DT、 Dt、 dT、 dt 秋水仙素 (或低温 ) 100% (4) 诱变育种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F1的基因型为 DdTt,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DDtt 和 1/16。 F1 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 大穗抗病 小穗不抗病 小穗抗病3 3 1 1,即大穗 小穗 3 1,不抗病 抗病 1 1,则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大穗抗病和 Ddtt;若让 Ddtt连续自交 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75%; F1 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都是单倍体,其基因型有 DT、 Dt、 dT、dt四种,单倍体幼

44、苗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是纯合子。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 和基因自由组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在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_。 _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_,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_。 答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 生殖隔离 自然选择

45、试题分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三个基本环节;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 (D和 d, H和 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 甲:野生型 白色 F 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 橘红色 F 1: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 橘红色 F 1:全部都是野

46、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_,甲组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 _。 (2)让乙组后代 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_。 (3)让丙组 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 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概率最大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 答案: 测交 1:1:1:1 野生型:黑色 =2:1 80 DdHhDdhh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甲中野生型的基因型为 DH 和白色( ddhh)杂交,后代有野生型、橘红色 D Hh、黑色 ddH、白色 ddhh,可知亲本中野生型的基因型为 DdHh,类似于测交实验,后代表型的比例为 1:1:1:1. 乙中,橘红色和橘红色杂交,后代出现白色,说明橘红色的基因型均为 Ddhh, F1中橘红色的基因型为 1/3DDhh或 2/3Ddhh,纯合黑色基因型为 ddHH,杂交后代出现 DdHh的概率为 1/3 2/31/2 2/3,ddHh的概率为 2/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