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ICS 65.020.20 B 3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348 2016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6-12-29 发布 2017-03-2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348 2016 I 前 言 本规范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胡建斌、孙治强、王吉庆、李胜利、朴凤植、杨路明。 DB41/T 1348 2016 1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日光温室要求、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温室管理、田
2、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的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 河南省 日光温室冬春茬 黄瓜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23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瓜类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
3、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142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光温室 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特殊情况可适当补充能量,南(前) 面为采(透)光屋面,东、西、北(后) 三面为保温围护墙体,并有保温后屋面和活动保温被的单坡面塑料薄膜温室。 3.2 冬春茬 一般指冬季育苗,主要收获季节安排在春季的蔬菜栽培茬次。 3.3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用药至作物收获时应间隔的天数。 4 产地环境条件 DB41/T 1348 2016 2 日光
4、温室冬春茬黄瓜产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避开污染源。其土壤、灌溉水、大气等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 18407.1 的要求。 5 日光温室要求 5.1 结构要求 日光温室跨度 10 m 2 m,脊高 4.5 m 1 m,长度 60 m 以上,前屋面角 28 30。 砖墙温室墙体为 370 mm 粘土砖,外侧贴 80 mm 100 mm 聚苯板; 土墙温室墙体厚度 100 cm。采用透光率高的塑料薄膜覆盖,夜间覆盖厚度 6 cm 以上的草苫或保温被。日光温室结构 参数 应 符合 JB/T 10594 的要求。 5.2 性能要求 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冬季夜间可实现室内外温差
5、20 以上,连续 5 个阴天室内温度 8 以上。必要时能够进行临时加温。 温度性能 应 符合 JB/T 10594 的要求。 6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低温、耐弱光、商品性好、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 的要求。 7 育苗 7.1 育苗时间 12 月上旬至 12 月下旬播种育苗。 7.2 育苗方式 采用采用保温、加热、补光措施;采用穴盘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7.3 穴盘规格 采用 50 或 72 孔标准穴盘。 7.4 育苗基质 将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 3:1:1的体积比混匀,也可采用商业基质。基质质量应符合 NY/T 2118的要求。 7.
6、5 装盘 基质加水至相对含水量 30% 40%,均匀填装至穴盘每个孔穴,刮去穴格以上多余基质,使穴盘孔格清晰可见。用穴盘相对应的压穴器,在每个孔穴中央压成直径 1 cm、深度 1 cm 的播种穴。有条件可采用机械装盘。 7.6 播种 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将种子点播至每个播种穴,每穴 1 粒。播后覆盖 1 cm 厚的蛭石。覆盖后浇水至排水孔有水滴出现即可。 7.7 催芽 DB41/T 1348 2016 3 7.7.1 环境条件 催芽温度控制在白天 28 32 ,夜间控制在 22 25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90% 95%。 7.7.2 催芽方法 7.7.2.1 苗床直接催芽 将播种后的穴盘直接运
7、至育苗设施内,摆放到苗床上,覆盖微孔地膜或无纺布等材料保湿,当种子60%左右拱出时及时揭去覆盖物。 7.7.2.2 催芽室催芽 将穴盘运送至催芽室,并码放至催芽架穴盘隔板上进行催芽,当有 60%左右拱出时及时运送至育苗苗床。 7.8 苗床管理 7.8.1 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应掌握“两高两低”的原则。即:出苗前高、出苗后低;真叶显露后高、炼苗时低。苗期控制温度见表 1。 表 1 黄瓜苗期温度调控表 时 期 白天适宜温度 / 夜间适宜温度 / 最低温度 / 播种至破土(出苗前) 25 30 16 20 15 子叶平展至第 1 片真叶显露前(出苗后) 23 26 14 18 13 第 1 片真叶显露
8、至炼苗(炼苗前) 25 28 15 19 14 定植前 5 7 天 (炼苗期) 20 23 11 15 10 7.8.2 水肥管理 在幼苗发育不同阶段 ,使用 N-P2O5-K2O (20-20-20)+TE(微量元素) 、 N-P2O5-K2O (20-10-20)+TE(微量元素) 、 N-P2O5-K2O (12-2-14)+TE(微量元素) 以及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根据基质湿度进行喷淋、施肥,各种配比的肥料交替使用,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应 符合 NY 1428 的要求,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应 符合NY 1429 的要求 。苗期水肥管理指标见表 2。 表 2 苗期水肥管理指标 幼苗发育时期
9、 基质相对持水量 /% 施肥浓度 /(mg/kg) 施肥频度 /(次 /周 ) 出苗至子叶展平 50 60 50 75 1 2 子叶展平至 2 片真叶 50 60 75 100 1 2 2 片真叶至 4 片真叶 50 80 200 300 2 3 定植前 7 天至定植 45 55 200 300 2 3 7.9 壮苗标准 株高 13 cm 18 cm, 4 5 片叶,茎粗 0.6 cm 0.8 cm,植株节间短,叶片厚,色深绿,根系发达而洁白且包裹整个基质,无病虫害。苗龄 35 40 天。 DB41/T 1348 2016 4 8 定植 8.1 棚室消毒 定植前 1 周进行温室消毒,每 667
10、 m2用 5 kg6 kg 锯末 与 2 kg 3 kg 硫磺粉混合,分 10 处点燃,密闭一昼夜后放风,也可采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消毒。 8.2 整地施肥 每 667 m2施腐熟优质厩(圈)肥 6 m3 8 m3或腐熟干燥禽肥 1200 1500 kg、三元素复合肥 N-P2O5-K2O( 15-15-15) 50 kg。施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其中 2/3 撒施土壤表面后深翻 20 cm 25 cm, 1/3在种植垄内集中沟施。 8.3 起垄铺膜 整地后起垄,双垄栽培。双垄宽 80 cm 90 cm,沟宽 40 cm 50 cm,垄顶高 15 cm 20 cm。两垄中间摆放滴灌
11、 管,垄上覆盖地膜。 具体做垄定植方式见图 1。 图 1 双垄膜下灌溉方式 8.4 定植时间 膜下 5 cm 地温稳定在 12 以上即可定植,一般在元月下旬至 2 月初,宜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8.5 定植方法 垄上定植,株距 30 cm 35 cm,每 667 m2定植 3200 3500 株,定植后浇透水。 9 田间管理 9.1 缓苗期管理 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32 ,夜间 16 20 ,最低低温在 15 以上。可在棚室内架设小拱棚或覆盖无纺布保温,促进缓苗。缓苗结束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白天 23 28 ,夜间 15 18 。 选 晴天上午灌水一次。 当植株长至 6 8 片叶时,在顶部拱架
12、上南北向拉铁丝,将塑料绳的一端系在铁丝上,另一端系在黄瓜的下胚轴上,及时缠绕,保证茎蔓不下垂。 9.2 缓苗后至根瓜采收前的管理 白天温度控制在 23 28 ,夜间 12 16 ,夜间不低于 10 。晴天午间温度高于 32 时,开天窗通风。若有阴雪天气, 当室内最低温度连续 2 天降到 8 以下时,应采取加温措施。 及时揭盖保温材料,尽量延长光照时间。阴雪天气也要揭苫,使植株接受散射光。 连阴雨雪天气过后,采取回苫、喷水措施,防止闪苗。 DB41/T 1348 2016 5 严格控制土壤水分,防止植株徒长。当根瓜长至 10 cm 15 cm 时浇一次水,并结合浇水施入尿素10 kg/667 m
13、2。 9.3 结瓜期管理 9.3.1 温度管理 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32 ,夜间 15 18 。进行变温管理,每天日出后及时揭开保温材料,以揭开后温度不降为宜。具体操作为:上午棚内温度保持在 25 32 ,超过 33 ,开始在棚顶由小到大放风;下午温度控制在 20 25 ,当温度降至 25 时,关闭风口,当温度降至 18 时,开始盖保温材料;前半夜温度控制在 15 20 ,后半夜控制在 12 15 。 9.3.2 光照管理 保持膜面清洁,白天及时揭开草苫。阴雨天气,在棚内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尽量揭开保温材料使植株多见散射光,每天让植株见光 4 h 5 h。久阴骤晴,应陆续见光。 9.3.3
14、水肥管理 肥水的供给以肥水一体化方式为主。 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 10 天左右浇水一次,并配合冲施复合肥,选择晴天的早晨或上午进行。每 667 m2冲施三元素复合肥 N-P2O5-K2O (20-10-20) 20 kg,也可辅助喷施一次叶面施肥。叶面肥采用 0.1%尿素和 0.2%磷酸二铵混合液,或含氨基酸水溶性肥 800 倍液,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应 符合 NY 1429 的 要求 。 3 月下旬以后,每 4 天 6 天浇一次水。浇水 2 次施肥 1 次,每667 m2冲施磷酸二铵 15 kg 20 kg 或三元素复合肥 N-P2O5-K2O (20-10-20) 20 kg。 空气
15、相对湿度控制在 70% 80%,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 9.3.4 增施二氧化碳 温室内发生二氧化碳亏缺时,在晴天上午 9:00 11:00 进行二氧化碳施肥,适宜浓度为 600 mg/kg800 mg/kg。二氧化碳施肥后 2 h 内不放风。 9.3.5 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至 30 节 40 节、龙头接近温室棚膜时进行落蔓, 一次落蔓高度 50 cm 左右,将蔓盘绕于垄 面上, 整个生长季落蔓 2 次 3 次。及时打掉老叶、病黄叶,摘除卷须 ,减少养分消耗 。 9.4 结瓜后期管理 5 月上旬以后适当加大放风量,并逐渐过度到昼夜放风。每隔 6 天 8 天浇一次水,每隔 15 天 20 天结合浇
16、水每 667 m2冲施三元素复合肥 N-P2O5-K2O (20-10-20) 15 kg,浇水宜在傍晚进行。 7 天 10天喷施一次 0.1%尿素和 0.2%磷酸二铵混合液。 根据植株长势及时疏花疏果,摘去畸形瓜,保留生长正常的瓜。 9.5 拉秧 一般于 6 月上旬至 6 月下旬拉秧、清棚。 10 病虫害防治 10.1 主要病虫害 10.1.1 苗期主要病虫害 DB41/T 1348 2016 6 猝倒病、立枯病、蚜虫、地老虎、蝼蛄等。 10.1.2 生长期主要病虫害 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根腐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菌核病、黑星病、根结线虫病、蚜虫、白粉虱、美洲斑
17、潜蝇等。 10.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 10.3 农业防治 10.3.1 抗病品种 针对主要病虫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1 的要求。 10.3.2 耕作制度 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 2 年 3 年。 10.3.3 生育环境 采用防雾棚膜、高垄地膜覆盖、滴灌、膜下浇水,严防积水,避免明水;每 667 m2植株数控制在3500 株以内,适当增大株行距,增加通透性;及时放风排湿, 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 12 时,可昼夜放风,使 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 50% 65%;
18、及时清洁田园,摘除病叶、枯叶,拔除中心病株,远离深埋,降低病虫源数量。 10.3.4 科学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10.4 物理防治 温室的放风口和门窗设置防虫网;育苗场所覆盖防虫网,进行避雨、防虫育苗,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蓝板诱杀潜叶蝇。 10.5 生物防治 保护或释放天敌,如利用瓢虫、蚜茧蜂、蜘蛛、草蛉、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蚜虫;利用苦参碱、鱼藤酮等防治蚜虫;利用潜蝇姬小蜂防治美洲斑潜蝇;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10.6 化学防治 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农
19、药安全间隔期。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 GB 4285、GB/T 8231和 NY/T 1276 的要求。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 A。 11 采收 11.1 采收要求 DB41/T 1348 2016 7 一般开花后 10 天 15 天,瓜长至长 30 cm 左右、重 200 g 300 g,即可采收。采摘直条、充实、无病虫害、中等成熟的绿色瓜条,并在阴凉处存放 。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运输上市。 产品应符合 GB 18406.1 的要求。 11.2 采收用工具和包装物 采收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包装物应整洁、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 12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认真记
20、录产品的基本情况、农药使用情况、肥料使用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DB41/T 1348 2016 8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 表 A.1 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 方法 安全间隔期 猝倒病 立枯病 50%多菌灵, 72.2%普力克, 50%立枯净 64%恶霜灵 +代森锰锌 每 l00 kg 营养土 30 g 50 g或 800 倍喷雾 500 倍喷雾 5 3 霜霉病 5%百菌清或 5%霜霉威粉剂 72.2%普力克水剂 58%甲霜灵锰锌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72%克露可湿性
21、粉剂 l kg/667 m2喷粉 800 10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800 1000 倍液喷雾 800 1000 倍液喷雾 7 8 3 3 2 白粉病 25%粉锈宁 (三唑酮 )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10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2 7 7 7 灰霉病 6.5%乙霉威粉尘 45%百菌清烟剂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2%武夷菌素水剂 l kg/667 m2喷粉 250 g/667 m2烟熏 1000 1500 倍喷雾 800 1000 倍液喷雾
22、 100 倍液喷雾 2 3 2 7 2 细菌性角斑病 10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 50% DT(琥胶肥酸铜) 40%细菌快克可湿 性粉剂 500 8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5 5 7 枯萎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恶霉灵水剂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3 5 kg/亩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 5 kg/亩 500 600 倍液灌根 500 700 倍液灌根 拌毒土撒施 3 3 根腐病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600 倍液灌根 800 1000 倍液灌根 3 7 疫病 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 75%百
23、菌清可湿性粉剂 64%杀毒矾 M8 可湿性粉剂 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8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500 6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5 7 5 3 2 DB41/T 1348 2016 9 表 A.2 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续 ) 主要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炭疽病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 1000 1500 倍液喷雾 800 倍液喷雾 600 倍液喷雾 10 7 10 3 病毒
24、病 83 增抗剂 20%盐酸吗啉胍铜 病毒 A 100 倍液缓苗后 1 次 500 倍液喷雾 800 l000 倍液喷雾 3 4 黑星病 5%百菌清 粉尘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20%氟硅唑咪 鲜胺 6%嘧菌酯百菌清 l kg/667 m2喷粉 600 800 倍液喷雾 600 800 倍液喷雾 500 600 倍液喷雾 15 7 7 7 根结线虫病 10%福气多颗粒剂 50%辛硫磷颗粒剂 1.8%阿维菌素乳油 2 kg/667 m2拌土穴施 2.5 kg/667 m2拌土穴施 1000 倍液灌根 2 蚜虫 2.5%溴氰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3000 倍喷雾 2000 3000 倍喷雾 2 10 白粉虱 2.5%联苯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 喷雾 2000 3000 倍喷雾 4 10 美洲斑潜蝇 3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1.8%阿维菌素乳油 1500 倍液喷雾 4000 倍液喷雾 10 2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