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356-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4735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1356-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 T 1356-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 T 1356-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 T 1356-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 T 1356-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356 2016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2016 - 12 - 29 发布 2017 - 03 - 2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 督局 发布 DB41/T 1356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宣杰、蔡毓新、马凯、杨凡、贺兰胜、牛莉莉、唐艳领。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秀山、赵肖斌、程俊跃、赵德新、陈绘利。 DB41/T 1356 2016 1

2、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工厂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场所、育苗设备、种子、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包装和运输 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番茄工厂化育苗。 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2312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

3、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厂化育苗 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 ,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3.2 基质 能够代替土壤,为栽培作物提供适宜养分和pH ,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和根系固着力的混合轻质材料,组分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木屑、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树皮和菌渣等。 NY/T 2118 2012,定义 3.1 4 育苗场所 4.1 设施 应选用结构坚固、抗灾能力强的塑料大棚、大型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或玻璃温室。 4.2 结构要求 4.2.1 塑料

4、大棚 DB41/T 1356 2016 2 拱架材料宜选用镀锌钢管,采用拱圆形结构,高度 2.7 m 3.3 m, 跨度在 7 m 9 m 之间,以 8.5 m 为宜 ,长度 40 m60 m ,肩高 1.0 m 1.3 m,脊高 2.7 m 3.3 m,拱杆间距 0.8 m 1.0 m。 4.2.2 大型连栋温室 结构形式宜选用天沟连接多跨连栋,小圆拱顶结构。每跨上方应设计两排小圆拱,小圆拱跨度 4 m,拱杆长度 4.8 m,屋顶矢高 1.4 m,外遮阳高 1.6 m,肩高 3.0 m,脊高 4.4 m。 4.2.3 日光温室 跨度应在 8 m 12 m 之间,脊高应在 3.5 m 5.5

5、m 之间,长度 60 m 以上, 前屋面角 28 30,土墙基部宽 3 m,顶部宽 1.5 m 1.8 m。 4.2.4 玻璃温室 顶部结构采用文洛式小尖顶,跨度 8 m 12 m, 每跨上方设计两排小尖顶,顶高 4.7 m 5.0 m,天沟高 3.8 m 4.0 m,外遮阳高 5.2 m。 4.3 性能要求 风载应在 0.40 kN/m2以上,雪载应在 0.35 kN/m2以上,最大排雨量 140 mm/h。温度、湿度、光照及气体条件等因素人为可控。 5 育苗设备 5.1 催芽车间 应设有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及气体交换控制系统,温度可控制在 20 35 范围内,湿度可控制在 55% 90%范围

6、内。 5.2 苗床 宜选用热镀锌防腐防 锈处理的金属床架、钢丝网床面、铝合金边框的移动式苗床。 5.3 播种生产线 宜选用具备自动装盘、播种、覆土、喷淋等功能的播种设备。 5.4 行走式喷灌系统 宜选用整体热镀锌机架,不锈钢驱动轴,调速范围在 4 m/min 16 m/min,遥控距离在 50 m以上,抗老化胶管耐压力 8 kg,施肥比例在 0.4% 4%之间,具有防滴设计喷头,耐腐蚀材料喷嘴的行走式喷灌系统。 6 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中杂交种一级以上、常规种原种以上的要求。 7 育苗技术 DB41/T 1356 2016 3 7.1 设施消毒 7.1.1 硫磺熏蒸法 每

7、1000 m 3棚室需用 1 kg硫磺,每 100 m2 150 m2布设一点,加锯末后点燃,密封条件下熏蒸一昼夜。 7.1.2 高温闷棚法 选择夏季闲时连续晴好天气,密闭棚室两周以上,保持最高温度在55 以上 ,有效杀灭棚室内病原菌、害虫及虫卵。 7.2 基质 7.2.1 基质配制 应选用质轻、透气性好、含有一定量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一般草炭、蛭石及珍珠岩按3:1:1的体积比混匀。也可选用商品基质,质量应符合 NY/T 2118的要求。 7.2.2 基质消毒 7.2.2.1 高温消毒法 在夏季晴好天气,将配置好的基质在密闭棚室中摊开,厚度在 10 cm左右, 使基质中心温度达到 5

8、5以上,保持 7 d 10 d,消灭基质中的猝倒病、立枯病、黄萎病等大部分病原菌。 7.2.2.2 化学药剂消毒法 每立方米基质需用 100 g 200 g的 50%多菌灵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匀后需用塑料薄膜覆盖 2 d3 d ,揭去薄膜后待药味挥发后使用。 7.2.3 基质装盘 应选用72 穴或 105穴黑色标准穴盘,配置好的基质的含水量应调节至 30% 40%后进行装盘,每个孔穴都应装满基质,且装盘后各格室清晰可见。 7.3 种子处理 包衣或丸粒化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或丸粒化种子需采用温汤浸种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 NY/T 2312的规定执行。 7.4 播种 通过机械方式将

9、种子点播至每个孔穴内,播种深度应在 0.5 cm 0.8 cm,采用基质或蛭石覆盖,通过喷淋设备将覆盖后的穴盘喷透水,至穴盘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 7.5 苗期管理 7.5.1 温度 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气温保持在 26 27 ,夜间 18 23 。幼苗出齐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0 25 ,夜温 17 18 。 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至炼苗 ,白天气温保持在 23 25 、夜间13 15 。炼苗期应逐渐降低温度,白天气温保持在 20 左右、夜间 12 13 。 7.5.2 水肥 DB41/T 1356 2016 4 7.5.2.1 水分 播种后应浇透水,以利出苗。秧苗出齐后,基质水分含量应控制在 45%

10、65%。子叶展开到 2 叶 1心,基质水分含量应在 65% 75%之间。3 叶 1 心后,基质水分含量以 60% 65%为宜。 7.5.2.2 肥料 选用含微量元素的 N-P2O5-K2O(总氮 -有效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20-20-20 的水溶肥料。 出苗期至 2叶 1 心期,施用浓度范围为 0.1%0.15% ,每周施用 1 2 次。 2 叶 1 心期至成苗期,施用浓度为 0.15%0.2%,每周施用 2 3 次。 7.5.3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应保 持在 60% 70%,可通过洒水、喷雾等措施增加湿度,通过加热、加强空气流通等措施降低湿度。 7.5.4 光照 冬季短日照和低光照条件

11、下,秧苗嫩弱且易发生徒长,应通过补光系统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夏季为防止强光伤害秧苗,应加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番茄苗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白粉虱、烟粉虱、潜叶蝇和蓟马等。在防治过程中应遵循 “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 8.2 农业防治 选用 优良抗病品种,合理灌溉施肥,保持设施环境卫生,对育苗基质、种子、工具等 进行 消毒,避免发生或减轻病虫害。 8.3 物理防治 采用高温闷棚进行设施消毒。应在育苗设施所有 通风口及进出口处设上 40 目的防虫网防虫。可在苗床上方 5

12、0 cm 处悬挂 25 cm 40 cm 的黄色粘虫板诱杀粉虱、蚜虫,蓝色粘虫板诱杀潜叶蝇、蓟马,每 667 m2可悬挂 30 40 张。 8.4 生物防治 通过 施用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菌剂防治病害,利用藜芦碱、苦参碱等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害虫。 8.5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 GB/T 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1。 表 1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 害名称 使用药剂 施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猝倒病 立枯病 64%恶霜灵 +代森锰锌 72.2%霜霉威水剂 500 倍喷雾 800 倍喷雾 3 5 DB41/T 1356 2016 5 表 1 主要病虫

13、害化学防治方法 (续) 病虫害名称 使用药剂 施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灰霉病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 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 1500 倍喷雾 800 1500 倍喷雾 1000 倍喷雾 1 2 4 早疫病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47%春雷霉素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 喷雾 600 倍喷雾 800 1000 倍喷雾 15 7 4 白粉虱 烟粉虱 2.5%联苯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000 倍喷雾 2000 3000 倍喷雾 2500 5000 倍喷雾 4 7 7 潜叶蝇 2.5溴氰菊酯乳油 20氰戊菊酯乳油 2000 倍喷雾 3000 倍喷雾 3 12 9 成苗标准 株高 12 cm17 cm,茎粗大于 0.4 cm,叶片数 4 5 片,茎秆短粗,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根坨不散,整株秧苗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10 包装和运输 10.1 包装 可采用瓦楞纸箱、木箱、木条箱、塑料箱等包装 ,包装容器应有一定强度,防止挤压,避免对秧苗造成机械损伤。 10.2 运输 冬季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温、防止冻害;夏季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降温。 11 生产档案 建立番茄秧苗生产过程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