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956-2014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48076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956-2014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1 T 956-2014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1 T 956-2014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1 T 956-2014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1 T 956-2014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9562014 代替 DB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 2014 -09 - 30发布 2014 -12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956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纤维检验局、郑州雪梦家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慧、陈智勇、肖兵、朱冬、李乐涛、茹蓓、张中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晓伟、施善祥、席丽娜、韩珑枝、梁锦、王裕欢。DB41/T 9562014 1 絮用纤维制品 热熔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熔胎的术语和定

2、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棉花和涤纶、毛和涤纶、化纤经过热熔制成的絮用纤维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03.1 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GB 1103.2 棉花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 GB/T 3923.1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 2910.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 GB/T 2910.4 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

3、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GB/T 2910.11 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1048-2008 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GB/T 14464 涤纶短纤维 FZ/T 21002 国产细羊毛及其改良毛洗净毛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熔胎 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经过热熔,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有隔热、保暖作用的絮用纤维制品。 3.2 低熔点双组分涤纶

4、纤维 皮层是熔点为熔点为100130的低熔点,皮芯型复合聚酯短纤维。 4 产品分类 4.1 按成分分类 DB41/T 9562014 2 4.1.1 棉涤热熔胎:由棉花、涤纶和低熔点双组分涤纶纤维均匀混合(棉花含量占50%)制成的热熔胎。 4.1.2 毛涤热熔胎:由羊毛、涤纶和低熔点双组分涤纶纤维均匀混合(羊毛含量占50%)制成的热熔胎。 4.1.3 化纤热熔胎:由化纤和低熔点双组分涤纶纤维均匀混合制成的热熔胎。 4.2 按用途分类 4.2.1 被胎:用于制成被子的热熔胎。 4.2.2 褥胎:用于制成褥子的热熔胎。 5 要求 5.1 原料 原料规格及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材料名称 规格及质量

5、要求 棉花 (被胎) 锯齿棉:41及以上、22及以上、13及以上;长度27mm;马克隆值3.5;棉花短纤维率20%;含杂率1.3 % 皮辊棉:四级及以上;长度27mm;马克隆值3.5;棉花短纤维率20%,含杂率1.7% 棉花 (褥胎) 锯齿棉:41及以上、22及以上、23及以上;长度27mm;马克隆值3.5;棉花短纤维率20%;含杂率1.3 % 皮辊棉:五级及以上;长度27mm;马克隆值3.5;棉花短纤维率20%;含杂率1.7% 毛 羊毛(洗净毛);品等2级及以上 涤纶短纤维 不允许使用再生涤纶纤维 低熔点双组份涤纶纤维 不允许使用再生涤纶纤维 5.2 质量要求 5.2.1 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

6、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5.2.2 产品的质量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包括质量偏差、纤维含量偏差、压缩回弹性能、热阻和抗拉强度;外观质量包括规格尺寸偏差率、均匀程度和外观疵点。 5.2.3 产品的内在质量要求见表2。 表2 序号 考核项目 计量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质量偏差 % -3.0 -4.0 -5.0 2 纤维含量偏差 % 5 3 压缩回 弹性能 压缩率 % 47 40 30 回复率 % 85 80 70 4 热阻a(克罗值) clo 5 3.5 2.7 5 抗拉强度 纵向 N/g 9 8 7 横向 20 18 15 a单位面积质量350g/m2。 DB41/T 956

7、2014 3 5.2.4 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见表3。 表3 6 试验方法 6.1 原料检验 6.1.1 棉花试验方法按照GB 1103.1、GB 1103.2执行。 6.1.2 羊毛试验方法按FZ/T 21002执行。 6.1.3 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按照GB/T 14464执行。 6.2 内在质量检验 6.2.1 质量偏差的测定 6.2.1.1 调温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 6529规定。 6.2.1.2 仪器:分度值不大于2g的衡器。 6.2.1.3 首先将产品放置6.1.1.1条件下平衡24h,称其去掉外包装的整件质量,精确到2g。 6.2.1.4 质量偏差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修约至

8、一位小数。 %100(%)001=MMMM (2) 式中: M填充物质量偏差,%; M0填充物质量明示值,单位为克(g); M1填充物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g)。 6.2.2 纤维含量试验方法按GB/T 2910.1、GB/T 2910.4、GB/T 2910.11执行(取样方法按附录A执行)。 6.2.3 压缩回弹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B执行。 6.2.4 热阻(克罗值)试验方法按GB/T 11048-2008方法B执行(取样方法按附录A执行)。 6.2.5 抗拉强度试验方法按GB/T 3923.1执行(取样方法按附录A执行)。 6.2.6 数值修约按GB/T 8170规定执行。 6.3 外观质

9、量检验 6.3.1 规格尺寸偏差率的测定 序号 考核项目 计量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规格尺寸偏差率 % 1.0 1.5 2.0 2 均匀 程度 被胎 - 中间厚两边薄,厚薄过渡均匀 中间厚两边薄,允许一处不明显厚薄过渡不匀 中间厚两边薄,允许两处不明显厚薄过渡不匀 褥胎 - 厚薄均匀 允许一处不明显 厚薄不匀 允许两处不明显 厚薄不匀 3 外观疵点 - 允许有2处不连续轻微拉毛,每处拉毛面积不大于100cm2,不允许有烘焦、板结,表面不允许有深色油污 DB41/T 9562014 4 6.3.1.1 工具:钢直尺。 6.3.1.2 将产品平摊在检验台上,用手轻轻理平,使产品呈自然伸

10、缩状态,用钢直尺在整个产品长、宽方向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测量,精确到1mm。 6.3.1.3 规格尺寸偏差率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修约至一位小数。 %100(%)001=LLLP (2) 式中: P规格尺寸偏差率,%; L0产品规格尺寸明示值,单位为毫米(mm); L1产品规格尺寸实测值,单位为毫米(mm)。 6.3.2 均匀程度的检验以检验人员双手触摸产品进行。 6.3.3 外观疵点检验时产品表面照度不低于600lx,检验人员眼部距产品约1m左右,以目光、手感进行。 6.3.4 数值修约按GB/T 8170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品种、同一规

11、格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 7.2 抽样 7.2.1 内在质量检验抽样方案见表4。 表4 批量范围N 样本大小n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 21200 2 0 1 12013200 3 0 1 320110000 5 0 1 10000 8 0 1 7.2.2 内在质量检验样本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 7.2.3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方案见表5。 表5 批量范围N 样本大小n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 11200 20 1 2 120110000 32 3 4 1000135000 50 5 6 35000 80 10 11 7.2.4 外观质量检验样本应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外包装应完整无

12、缺。 7.2.5 实施抽样时,当样本大小n大于批量N时,实施全检,合格判定数Ac为0。 7.2.6 抽样方案另有规定或合同协议的,按有关规定和协议执行。 DB41/T 9562014 5 7.3 检验分类 7.3.1 成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3.2 出厂检验项目按第5章规定,5.1、5.2.3除外。 7.3.3 型式检验项目按第5章规定。 7.4 判定规则 7.4.1 原料规格及质量要求按照5.1评定。 7.4.2 单件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分别按表2和表3中最低一项评定,综合质量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的最低等评定。 7.4.3 批判定时内在质量按表4执行,外观质量批判定按表5执

13、行。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Ac,则判检验批合格;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Re,则判检验批不合格。批判定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抽样检查中最低等评定。 8 标志、包装 8.1 产品使用说明应符合GB 5296.4的要求,产品应标明规格尺寸、质量、纤维名称及含量。 8.2 每件产品应有包装,包装大小根据具体产品而定。包装材料应选择适当,应保证不散落、不破损、不沾污、不受潮。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DB41/T 9562014 6 A A B(规范性附录)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取样方法 A.1 成分含量取样方法 随机抽取2份,每份不少于8处的通透取样,样品重量每份50g左右,手扯均匀混合,取

14、试样样品量每份5g进行。取样方法见图A.1,图中画圈圈的部位为成分取样部位。 A.2 被胎取样方法 A.2.1 压缩回弹性能、克罗值 试样应在距边25cm以上取样,取样方法见图A.1。 A.2.2 抗拉强度 试样应在距边25cm以上取样,取样方法见图A.1。 图A.1 图A.1 25cm 25cm DB41/T 9562014 7 B C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压缩回弹性能测试方法 B.1 原理 试验试样在一定时间、压强作用下,其厚度产生受压压缩后去掉负荷,回弹恢复,测定其不同压强时的厚度值,以计算试样的压缩和回复的性能。 B.2 设备和工具 B.2.1 砝码A,质量2kg。 B.2.2

15、 砝码B,质量4kg。 B.2.3 天平。 B.2.4 单位面积质量为0.5g/2cm2的材料制成的20cm20cm的正方形测试压片,其工作面应平整、光洁,无任何毛刺或伤痕。 B.2.5 工作台。用于放置试样,面积不小于20cm20cm,工作面应平整、光洁,与调试压片工作面接触时吻合平行。 B.2.6 钢直尺(标尺或指示表,其分度值为1mm)。用于测量指示测试压片的工作面与工作台工作面之间垂直距离。 B.2.7 计时秒表、剪刀以及用于清擦工作台、调试压片的柔软物品。 B.3 试验用标准大气与调湿 B.3.1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6529规定。 B.3.2 样品应在吸湿状态下调湿平稳,

16、可先置于相对湿度为10%25%,温度不超过50的大气中调温0.5h1h。 B.3.3 试验前,将样品暴露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24h。 B.4 样品 B.4.1 样品应按本标准所规定的取样方法抽取或按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 B.4.2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且不能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B.5 试样 B.5.1 取样方法见附录A,沿经向(纬向)剪取数块,每块试样面积为20cm20cm。 B.5.2 将每块试样用天平准确称量,使其组成质量约为70g的一组试样,共测试三组。 B.6 操作步骤 DB41/T 9562014 8 B.6.1 将每组试样分别整齐叠放在工作台上。 B.6.2 将测试压片放在试

17、样上然后再加上砝码A,30s后取下砝码,放置30s,这样操作反复3次后,去掉砝码放置30s后,测量试样从工作台到测试压片的四角高度,取其平均值为h0。 B.6.3 在测试压片上再加上砝码B,30s后测量试样从工作台到测试压片的四角高度,取其平均值为h1。 B.6.4 然后取下砝码B,放置3min后.测定试样从工作台到测试压片的四角高度,取其平均值h2。 B.7 结果计算 B.7.1 压缩率的计算按式(B.1)。 %100(%)0101 =hhhP (B.1) 式中: P1 压缩率,%; h0操作B.6.2后试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h1操作B.6.3加砝码B后试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B.7.2 回复率的计算按式(B.2)。 %100(%)10122 =hhhhP (B.2) 式中: P2 回复率,%; h0操作B.6.2后试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h1操作B.6.3加砝码B后试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h2操作B.6.4去掉砝码B3min后试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B.7.3 计算结果,求3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按GB/T 8170进行修约,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