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图层。据此完成题。 【小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小题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大气污染 区域规划 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水文地质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题干中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涉及有水系、地形、土壤、居民点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 B选项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与这些图层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2、C选项商业分布和规划、 D选项学校布局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联系,只有 A选项耕地分类和评价与上述图层联系密切,故排除B、 C、 D项,本小题选 A。 【小题 2】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应明确:( 1)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涉及到土壤、水系、地形、土地利用及居民点分布,该 专题研究可能是耕地分类和评价。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等与自然因素关系不大。( 2)深埋垃圾场选址考虑水文地质和区域规划,而大气污染、造纸厂、印刷厂分布与深埋垃圾无关。 如下图虚线代表甲、乙
3、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题。 【小题 1】甲、乙两地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小题 2】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 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地影子一天都朝南,说明甲地位于北极点,且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乙地一天都有影子,说明也出现极昼,应在北半球。 【小题 2】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影子最长说明太阳高度最小,地方时应为 0( 24)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 23时,所以此地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
4、 考点:本题考查日影朝向问题。 点评:本题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甲地影子一天都朝南,说明甲地位于北极点,且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乙地一天都有影子,说明也出现极昼,应在北半球。( 2)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影子最长说明太阳高度最小,地方时应为 0( 24)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 23时,所以此地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上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 梯田层层稻花香 B 草原茫茫牧牛羊 C 翠竹青青有人家 D 山歌阵阵采茶忙 【小题 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 区水土流
5、失面积广大 C 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 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小题 3】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 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 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读 “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甲地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 2】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6、试题分析: 【小题 1】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地区,图示甲地,夏季降水量集中,雨热同期,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而乙地终年降水量少,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甲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地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小题 2】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主要从总量和季节分配分析。图中山脉以东的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山脉东西两侧的自然环境差异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因水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分条件较差的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草原畜牧业。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量信息准确
7、判断气候类型,并结合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规律技巧总结】某区域农业发展思路分析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农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红三角 ”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 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 “红三角 ”地区。“红三角 ”地区毗邻 “
8、珠三角 ”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小题 2】下列关于 “红三角 ”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地形和光照 B “珠三角 ”地区可以为 “红三角 ”地区提供充足的农林产品 C该地区应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该地区多流水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重要城市判断。中国铁路线主要的三横五纵是:三条横向铁路有:京包 -包兰线,陇海 -兰新线
9、,沪杭 -浙赣 -湘黔线,五条纵向铁路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 -成昆线。所以经过 的为京广线,经过 的京九线。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 “红三角 ”地区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丘陵地形不适 宜发展种植业,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壤是红色的酸性土壤为主,土壤贫瘠,所以该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形和土壤。 “红三角 ”和 “珠三角 ”相比经济落后,资源丰富, “珠三角 ”可以为 “红三角 ”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而 “红三角 ”可以为 “珠三角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丹霞山红色砂砾岩为沉积岩,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一个湖泊中
10、逐渐沉积,因气候比较湿热,岩层为红色,此后地壳抬升,流水下切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我国的铁路运输网。 另外解答本题还需注意:( 1)根据图示的城市分布判断所在省区为湖南和江西,故 铁路自南向北经过江西省,为京九线; 铁路自南向北经过湖南省,为京广线。( 2)该地区所属的地形区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和红壤广布,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 3)相对于珠三角而言,红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珠三角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读下图 “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图中阴影所示
11、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 2】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该阴影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该区是红土的主要分布区,红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粘性差。多是中低产田不适合农业发展。 【小题 2】图示地区多为山区,地势陡峭,环境稳定性差。一旦开发山区煤矿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违背了可持
12、续发展的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丘陵地区的自然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可以通过经纬度的定位推断出该区域,同时兼顾考查东南丘陵地区的相关自然特征。 读下图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题。 【小题 1】能正确反映图中沿 a b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图中的 【小题 2】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 B航运 C防洪 D灌溉 【小题 3】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 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
13、题分析: 【小题 1】由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可知 a海拔高度介于 500米至 1000米之间, b海拔高度介于 1000米至 1500米之间。总体 a海拔高度低于 b,加之图中 a b线先后两次跨越 1000米等高线。综合这些要素可知 B项符合题意。 【小题 2】由图可知本水利枢纽工程为三峡水电站, 它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小题 3】由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界处。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 ,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但当地 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考察经纬
14、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凸高为山谷。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洪。三峡地处 巫山一带经济发展水平低,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但当地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15、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小题 2】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 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东北平原是我国乃至世界黑土的主要分布区。黑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水土流失的现象,为合理利用黑土需实行科学的耕作制度,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肥,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 【小题 2】过度开垦湿地是导致东北地区湿地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
16、题考查东北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点评:本 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东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黑土上的草甸植被破坏,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对此实行 “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 ”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保护土壤来解决黑土流失的问题。过度开垦湿地是导致三江平原湿地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 “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 ”,读图,回答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M城市代表上海 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N城市代表武汉 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根据我国
17、经济格局布局, M是上海, b是沿海的京沪线, 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是正确的; d京广线经过武汉,所以 N就不可能是武汉应是重庆, c可能是长江,不可能是黄河。选择 A项。 考点:我国经济格局布局。 点评:本题通过 “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 ”考查我国的经济格局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明确:(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沿城市群,城市带分布。所以发展的核心是大城市。东部沿海地区交通、经济、科技等条件优越;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2)伴随西部大开发,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发展。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
18、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题。 【小题 1】图中 、 、 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小题 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小题 3】自 1985年至 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上图可知 19862002 年间, 线
19、代表的产业在三次产业重心变化中表现出产业重心向西转移的特点; 线代表的产业重心表现出向东转移的特点; 线代表的产业重心东西振荡但总体变化不大。结合我国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综合判断 线代表第二产业 线代表第三产业 线代表第一产业。 【小题 2】由右图可知 19862002 年间, 线代表的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重心变化中纵坐标即纬度变化最大线最陡。说明纬度方向上重心转移最快。 A选项错误明显易排除。 B、 D选项相对于 C选项都不能说最快。故选 C。 【小题 3】综合以上两图 19852003 年产业重心移动趋势是第一产业向西北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故 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
20、业发展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对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试题难度较大。此图横轴表示不同年份,纵轴表示产业重心的经纬度,也就是产业重 心随着年代的不同产生的转移。小题 1 从左图看 向西, 向东, 有向西的趋势。从右图看 向南, 向南, 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 向西南, 向东南, 向北。因此可以确定 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所以确定 为第二产业, 为第三产业, 为第一产业。小题 2 从曲线起伏趋势可以判断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小题 3 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 向西南, 向东南, 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
21、,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 综合题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 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 1是我国江南丘陵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 2是 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 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根据材料及图形信息,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5分) ( 2)指出图 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简述该图所示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 10分) 答案: ( 1)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山地丘陵,南部为平
22、原;河湖众多,水系发达 ;红壤广布;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2)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在河流开发的基础上,结合山地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同时可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特色加工业; 水量大,落差大,可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 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和湿地,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滑坡、泥石流,维护生物多样性,并防治水污染。 试题分析: 第( 1)题,自然地理环境从气候、地形、河流、土壤和植被等角度分析。 第( 2)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为坡地开垦;围湖造田。该图所示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在河流开发的基础 上,结合山地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同时可延长特色农产品产
23、业链,发展特色加工业;水量大,落差大,可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和湿地,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滑坡、泥石流,维护生物多样性,并防治水污染。 考点:主要考查了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河流综合开发的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河流的综合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从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4 分) B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试举例说明。(至少举出四个) ( 2)( 4分) C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地区的成功经验 该措施的作用是: ( 3
24、)铁路 C经过的平原开发较早,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8分) 答案: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 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流沙 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 光照充足,日较差大。 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试题分析: 第( 1)题,根据图中城市定位, B为贺兰山脉,是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5、。如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乌鞘岭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第( 2)题
26、, C铁路途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在本区建设铁路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沙,治理流沙可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 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第( 3)题,铁路 C经过的平原为宁夏平原,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方面。宁夏平原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有气候干旱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另外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浪费也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
27、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地理事物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另外解答本题学生还需熟记中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 【知识小结】我国重 要自然地理分界线 1、大海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长江口北岸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2、地势阶梯界线 ( 1) 第一级阶
28、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 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 2)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云贵高原东坡)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 1000到 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 地形区界线 ( 1)内蒙古高原和 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 2)黄土
29、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 5)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限:横断山脉。 (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的界线:秦岭。 (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5、 河流 界线 (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 2
3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4、 气候界线 ( 1) 1月 0 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 2)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 3)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
31、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从经过的城市看本线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从经过的地形区看本线沿:大兴安岭西麓 -燕山 -大青山 -六盘山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 4)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 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 5)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从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乌鞘岭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
32、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 6)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 (山西境内稍偏南 )祁连山天山一线。 ( 7)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区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 ,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5、三大自然区界线 ( 1)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2) 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 3000米等高线。 ( 3) 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6、自然地区界线 (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
33、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 1月 0 等温线,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 4500 等值线)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 3200 等值线。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 7500等值线。 (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读 “华北平原地区气候 地下水埋深影响系统水盐垂直运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简述地表积盐分别与干燥度、潜水水位之间的关系及原因。( 9分
34、) ( 2)此图原理除适用华北平原外,对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有极大的指导性, 如宁夏平原。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分) 答案: ( 1)读图可知,地表积盐与干燥度大致平行,因干燥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在非雨季,地表积盐度与地下水位基本平行,进入雨季后,由于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补给,淋盐明显,则成反比。 ( 2)合理灌溉,排灌结合,杜绝漫灌、浸灌,可以人工调控水盐运动。 试题分析: (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地表积盐与干燥度大致平行,因干燥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在非雨季,地表积盐度与地下水位基本平行,进入雨季后,由于地下水位高,地表积水补给,淋盐明显,
35、则成反比。 ( 2)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应注意合理灌溉,排灌结合,杜绝漫灌、浸灌,可以人工调控水盐运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盐的垂直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华北平原地区气候 地下水埋深影响系统水盐垂直运动示意图 ”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表积盐分别与干燥度、潜水水位之间的关系及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岛最著名的盐场是 盐场,请分析这里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 5分) ( 2)该岛西部有我国八大铁矿之一:石碌铁矿,但海南岛的支柱工业中却没有钢铁工业,请分析原因( 3分)。 ( 3)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前身为中国发射亚
36、轨道火箭的测试基地,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该地建设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请分析其区位条件。( 5分) 答案: ( 1)莺歌海 处在季风的背风地带,晴天多;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 2)燃料缺乏,市场狭小,钢铁工业污染重 ,工业基础薄弱。 ( 3)有利:纬度低,获得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可以运输大型的机械设备;地势平坦开阔,面向大海,视野宽阔,有利于观察。不利: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考查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由图 可知,此岛最著名的盐场是莺歌海盐场,由于这里处在季风的背风地带,晴天多;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第( 2)题,本题考查钢铁工
37、业布局的条件。由于该区域燃料缺乏,市场狭小,钢铁工业污染重,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虽有丰富的原料,但没有形成钢铁工业。 第( 3)题,在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建设滨海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可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利:纬度低,获得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可以运输大型的机械设备;地势平坦开阔,面向大海,视野宽阔,有利于观察。弊: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考点:本题考查海南岛的环境特征与区域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海南岛地形和资源分布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盐场分布及原因、海南岛的支柱工业中却没有钢铁工业原因、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对于 “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 ”要分析气温降水两大要素。( 2)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可以增加发射的有效载荷;濒临南海,有利于大型设备通过海运到达发射基地;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降低造成危害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