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4898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这里有阳光灿烂的海滩、五彩缤纷的珊瑚、独特众多的珍禽异兽 。据此回答题 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 B英国 C南非 D澳大利亚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目中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 ”可以排除选项 A B。因为印度所在的地形单元为印度半岛,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不属于古老的大陆。英国所在的地形单元为大不列颠岛,也不属于大陆。南非所在的沿海地区没有 “五彩缤纷的珊瑚 ”,故也排除。只有澳大利亚,是地处世界面积最小的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其东北部有大堡礁

2、属于珊瑚礁,由于该大陆长期与其它大陆分离,其动物带有明显的古老性与独特性,故选 D 考点:澳大利亚大陆的独特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澳大利亚大陆的独特区域地理特征,能区分大陆与岛屿、半岛之间的差异性,试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非洲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 的原因是 ( ) A赤道穿过其中部,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B非洲大陆整个轮廓南北对称 C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D因为有南北回归线穿过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非洲的相关地理知识可知,非洲的气候从赤道向南、向北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现南北对称的特点,这主要是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表现出了明显的

3、纬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考点:非洲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非洲的纬度位置特征,试题有明显的识记性,属于一般的识记性的题目 右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小题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十分贫

4、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其它相关信息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这里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其水热、交通条件不是相对的优势,而是相对处于劣势。如果以每年的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计算,因为这里最多一年一熟,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到三熟,所以这里的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地区高,这里之所以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这里

5、的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耕地集中连片分布,便于大规模地进行机械化耕作有关。故选 D 【小题 2】东北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我国的最大的、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产地,其粮食的商品高达 90%以上。 故选项 B的说法是错误,结合所学的中国地理知识或选修 3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判断出其它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故选 B 【小题 3】我国当年把 “北大荒 ”变化成如今的 “北大仓 ”,其中一个自然因素就是因为这里的土壤肥沃,故选项 A的说法是错误的。现代化的、大规模的、机械化开发,成本并不会太高 ,所以选项 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在目前我国粮食不是处于过剩状态,近些年粮食价格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故选项 C的说法也是

6、错误的。而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沼泽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生态功能。故选 D 考点:区域农业开发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考查考生对我国东北商品基地的开发条件的分析与理解,让考生明白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理,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20世纪 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充分利用当地便 宜的土地、住房 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的电子技术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而微电子装配工业则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它的转移是为了接近劳动力资源丰

7、富且价格低、投资建厂的土地租金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东南亚、墨西哥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并非是为了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这样崇高而又伟大的宗旨。故选 A 考点: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懂得电子装配工业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与电子技术工业不是同一类型的工业类型。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把工业企业的核心技术转移出去。试题设计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 “十一五 ”规划重要任务。下列做法与此任务相违背的是 ( ) A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B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 C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大力发展加工装配产业和粗放农业 答

8、案: D 试题分析:构建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的同时,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能再走粗放经济的老路,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故只有选项 D是与构建节约型社会相违背的。故 D 考点: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查考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题。 【小题 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消费市场广阔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较

9、高 【小题 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港口 B机场 C火车站 D商贸中心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食用油的加工生产虽然是属于劳动力指向企业,并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故首先排除选项 C。跨国公司来中国的投资建厂一般是看中的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二是 13亿人口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注意题目中 “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 ”的 “自动化 ”一词,说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并非完全是看中的是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格低廉这一优势,而更在程度上是看中中国 13亿人口这一潜在的市场。故选 B 【小题 2】从题目中 “在中国投资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

10、 ”这一信息可以知道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的是港口,故选 A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 点评:本组题中一定要求考生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自动化 ”、 “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 ”等,再结合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即可完成相关的要求。试题属于中高档 题目。 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小题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 A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B河流水量更大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1、( ) A森林破坏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季节性河流等相关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南部一带,图示区域城镇都分布在山麓地区,这里虽然降水稀少,但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为其生存提供了水源。故水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不仅影响了城镇的分布,还直接影响了城镇的规模大小。故选 B 【小题 2】从图中的古城遗址与当代城镇相比,出现了现代城镇明显向河流的上游迁移的特点。原因可能与人口数量的增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大,上游过度用水,下游因断流而无水可用,人们不得不向河流上游迁移。故

12、选 A 【小题 3】在这干旱地区的城镇本身面临自然缺水 状态下的风沙的严重威胁,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这里降水和自然植被稀少,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的问题,故选 D 考点:区域环境的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在区域定位清楚的基础上,掌握西北内陆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去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第题。 【小题 1】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陆交通 【小题 2】关于鲁尔

13、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小题 3】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 A)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虽然都以煤铁为基础的传统工业区,但根据所学德国与美国区域地理及选修 2的相关 内容可知:德国的鲁尔区的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缺乏;而美国东北工业区是建立在煤、铁资源都丰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故选 A 【小题 2】鲁尔区是典型

14、的传统工业区,其产品具有 “长、大、粗 ”的特点,一般不会采用空运和管道运输。故说 “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D 【小题 3】鲁尔区的气候类型是受盛行西风(西南风)控制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了减少工业对城市的污染,工业区一定要布局在盛行风向(西南风)的下风向。故选 A 考点:工业布局与工业区位的对比分析 点评:本组题只要考生结合两个工业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对比,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相关要求,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从 20世纪 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 60亿元。据此回答题。 【小

15、题 1】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 B C D 【小题 2】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 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流域内的自然降水量本来就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游的用水量过大,浪费过多而造成下游无水可用

16、的现象。人工降雨不可能大量增加黄河的河川径流量。所以 “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是绝对不可取的。河流的开发利用不可能不用黄河之水。所以凡是含有 、 的选项都 是错误的。可以通过南水北调来增加黄河的水量,通过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黄河下游断流现象的发生。故选 C 【小题 2】根据所学的一般河流的整治模式可知,在河流的下游地段,地势平坦,不宜建水利工程,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水能开发。故凡含有 、 的选项都是错误的。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在中游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样有利于降低了黄河的含沙量。通过调整沿河地区农业

17、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增加黄河的下游水量,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故选 D 考点: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中国河流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黄河的相关知识方可完成,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 1】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 【小题 2】图中 B 、 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 D.沙漠侵吞,水面缩小 【小题 3】 A地农业特色相同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

18、( ) A新疆的绿洲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结合轮廓图可以判定图示区域是在尼罗河流域,其河口附近的著名古迹是指的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之类的,这里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区,这些文物古迹经过长期的日晒风化和风沙的磨蚀作用出现了严重的损害。并非人类活动所致,也不是河水冲蚀作用所为。故选 C 【小题 2】图中的 B指的是红海, C为 维多利亚湖,它们都处在东非大裂谷之上,由于地壳的断裂下陷,两侧不断扩张,这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故选 A 【小题

19、 3】 A地的农业是在沙漠之中利用尼罗河的水源进行浇灌的绿洲农业,这在我国新疆具有这种农业类型,故选 A 考点: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图示区域为尼罗河流域,明白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其下游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绿洲农业特点,试题难度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下图为 ”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题。 【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 ) A维多利亚湖 B大自流盆地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潘帕斯草原 【小题 2】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 3】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

20、,正确的是 ( ) A 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 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 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 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的经度数的分布特征,结合剖面图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是沿北美洲大陆的 30.50N 纬线所做的剖面。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之上,大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亚,潘帕斯草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只有科罗拉多大峡谷在北美西部的落基山脉内。故选 C 【小题 2】北美大陆没有热带雨林,其北部的(主要在加拿大境内)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 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温带落叶阔叶林在落基山脉的西侧 40

21、度以北的狭窄地带有一些分布,量不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美国的东南部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有一定的分布,量也不是太多。故选 A 【小题 3】图中的 是美国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 地处落基山脉,而其煤炭的主产区在美国的东北部 所在地区;故选项 A B D 都是错误,只有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的下游,是美国的主要棉花产区。故选 C 考点:美国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通过对沿 30.50N 纬线的剖面图的判读,考查考生对北美(重点是美国)区域地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 【小题 2】对上述地

22、形剖面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 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 600E的东西两侧都以平原为主,再结合所学的关于俄罗斯的相关地理知识可以判断图中的甲为东欧平原,乙为西西伯利亚平原。由此可以肯定图中的剖面是沿俄罗斯境内的某一纬线做的一个东西向的剖面图,再结合所结的选项,只能选 B 【小题 2】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甲为东欧平原,是其人口的主要集中区,而它的粮食主产区在其南部的顿河流域,军事工业区还有乌拉尔山

23、工业区和西西伯利亚工业区,故选项 A的说法是 错误的。乙为西西伯利亚平原,是其主要油田 秋明油田所在区域,故选项 B的说法是正确的。图中的 代表的伏尔加河,它是向南注入黑海,只有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是向北流,注入北冰洋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在美国的东部地区,不在此区域范围内。故选 B 考点:俄罗斯的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对俄罗斯的地形特征比较熟悉,通过剖面图的判读,确定图中的数字与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日本经济发达 ,但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据此完成题。 【小题 1】下图表示输往日本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联系 图 ,正确的是 ( ) A a图表

24、示铁矿输送路线 B b图表示石油输送路线 C c图表示小麦输送路线 D d图表示畜产品输送路线 【小题 2】有关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是太平洋西部的群岛国家 B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4 C气候冬暖夏凉 ,为海洋性季风气候 D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贫乏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日本也不可能从我国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的粮食都不能自给,所以也不可向日本大量出口小麦。故排除选项 B C 。日本的铁矿石的主要来源是从世界的三大主要出口国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进口的。故选 A 【小题 2】日本是一个以

25、山地、丘陵为主的国家,国土面积的 3/4是山地、丘陵,平原面积不到其国土面积的 1/4,故选 B 考点:日本的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区域地理特征,要求考生熟悉日本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及其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读下图,关于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完成题 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 B C D 答案: D 在世界地形图上,干流两次穿过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 A刚果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

26、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所给的四条世界著名的大河中,只有刚果河的干流是两次穿越赤道,赤道正好穿过亚马孙河的河口。其它的尼罗河和密西西比河都是在赤道以北,故选 A 考点: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的分布状况,试题属于识记性的题目,难度不大。 右下图为美国某次 “黑风暴 ”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污染 D土壤酸化 【小题 2】引起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A砍伐森林 B过度垦殖 C温室效应 D灌溉不合理 【小题 3】对于图示 “黑风暴 ”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 落基山区

27、 B土壤 红壤 C植被 草原 D土地利用 混合农业区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通过区域的轮廓图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美国本土,题目中所说的 “黑风暴 ”的实质就是指的沙尘暴。沙尘暴的发生一定会把当地的疏松土壤通过风力作用搬运起走,造成了当地的土壤的侵蚀。故选 A 【小题 2】沙尘暴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度垦殖造成大量的疏松沙源的存在,这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故选 B 【小题 3】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的 “黑风暴 ”发生在美国本土中央大草原地区,土壤是世界的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的中央大草原。故

28、选 C 考点:区 域农业开发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发生 “黑风暴 ”位于美国本土的中央大草原地区,明白 “黑风暴 ”的实质是因为人类过度地开垦草原而引发的沙尘暴天气。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下图:极点附近大陆大洋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大洲的洲界是 ( ) A白令海峡 B德雷克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小题 2】图中甲、丙两大洲的洲界是 ( )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乌拉尔山 D落基山 【小题 3】图中丁岛屿的名称是 ( ) A冰岛 B格陵兰岛 C纽芬兰岛 D台湾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29、: 通过 “图中的极点附近是以大洋为主 ”这一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圈俯视图,结合所学的世界的海陆分布相关的知识可以判断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亚洲、北美洲、欧洲和格陵兰岛。由此可以肯定图中甲(亚洲)、(亚洲)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甲(亚洲)、丙(欧洲)两大洲的洲界。 考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点评:本组题主要要求考生通过所学的世界海陆分布知识判断图示中心为北冰洋地区,熟悉世界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主要的半岛与岛屿等相关 知识。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下表表示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回答题。 国家 土地类型 甲 乙 丙 丁 耕地 24 15.3 55.

30、9 10.4 林地 19.5 45.6 9.3 13.9 草地 40.2 15.7 10.7 33.8 其他 16.3 31.4 24.1 41.9 【小题 1】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小题 2】表中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米产区 B乳肉畜牧业 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 3】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 国土面积小于丙国 山区面积广大 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31、【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所学的中国地理知识知道:中国的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 10%左右,结合题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肯定丁一定是代表中国。这样的答案:就是唯一的了。实际上结合所学的有关印度的耕地面积广、俄罗斯的林地面积广等相关知识都可以完成相关的判断。 【小题 2】结合上题的判断可知甲代表的是英国,其气候类型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其市场的需求量大,故其农业地域类型是以乳肉畜牧业,故选 B 【小题 3】我国的地形就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国家,山区面积点国土面积的2/3,平原面积狭小,而且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

32、稀少,多属于干旱半干旱。而印度地形是以高原(德干高原)和平原(恒河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大。故选 D 考点:土地利用类型的对比 点评:本组题首先要求考生熟悉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耕地比重小( 10%左右),在此基础上判断出表格中甲乙丙丁各自代表的国家,然后再结合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完成相关的要求,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关于右图中 C、 D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季风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 气候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朝鲜半岛,结合所学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其气候类型南部为

33、亚热带季风,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 A 考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定 点评:本题主要是通过区域定位,来判断所在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试题属于理解性记忆的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容易题 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 A群岛国家 B两国多地震,但日本无火山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 答案: A 试题分析:日本所在是日本群岛,印尼所在的是大巽他群岛,都属于群岛 国家;两国都处在世界著名的两大地震带上(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印尼处在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的富士山世界著名的活火山;日本的气候是以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尼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两国都产稻米,但日本

34、基本不产天然橡胶。故选 A 考点:区域对比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日本和印尼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综合题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_ 、 B_ 、 C _、 D _、 E_ 。 ( 2)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_气候和 _气候, 试分析这里气候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 ( 3)图中 C区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 ( 1) A棉花带 B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C乳畜带 D玉米带 E小麦带( 5分) ( 2)温带海洋地中海( 2分)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西风从太平

35、洋上带来的水汽。( 2分) ( 3)铁矿资源丰富;靠近煤炭资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 5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结合所学的美国农业分带的相关知识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 第( 2)题在美国的西海岸由于受高在的落基山脉地势的阻挡,使得西部海岸带上的地中海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都呈狭长分布 第( 3)题美国东北的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其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水源及开发历史较早,工业基础较好等因素有关 考点:美国本土的工农业生产特征 点评:本题以美国本土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美国的农业分带、西部海岸地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美国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试题具有较

36、强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中档题目 根据下图及表 2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表 2 月份 项目 1 2 7 8 气温 / 7 4 24 25 降水温 /mm 50 65 160 175 ( 1) 2002年世界杯中巴足球赛于 6月 8日 20时 30分在韩国西归浦(东九区)开赛。巴西(西三区)球迷应在当地 ( 时间)打开电视机准时观看。 ( 2)图乙中所示区域内,最适合停靠巨型货船的是 中的 处,其理由是 。 ( 3)图甲中 A、 B、 C、 D、 E、 F各地,拥有表 2资料示意的气候类型的是 。 ( 5)(多选题)近年来,图甲中 A省塑料大棚菜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A平原地形

37、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 5)甲图中 B、 C、 F字母所在的三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区位选择的这种变化的原因 。 答案: ( 1) 6月 8日 8时 30分 ( 1分) ( 2) ( 1分) 处为 港湾,风浪小、水深 ( 2分) ( 3) BCF ( 1分) ( 4) CD ( 1分) ( 5) CBF ( 1分) 发达国家地价高,工资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地价和劳动力工资水平都较低。( 2分) 试题分析:第( 1)题巴西在西三区,韩国西归浦在东九区,时区为 12小时,且巴西的时间比韩国晚,通过区时之间的

38、换算即可计算出巴西的球迷应在当地时间 6月 8日 20时 30分 -12小时 6月 8日 8时 30分打开电视机准时观看。 第( 2)题根据所学的港口的选址原理可知,一般巨型船泊应该停靠在能避风、水深的港湾之内。从图上的等深线的分布特征来看, 处为港湾,风浪小,等深线密,水深。故最好选择停靠在 。 第( 3)题根据所学的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可以肯定表 2所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再结合所学的有关东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不难知道图示区域内的 BCF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 A D EF都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第( 4)题图示区域的 A为我国的山东,其大棚蔬菜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受市场和农业

39、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 5)题二战后劳动密集型产 业迅速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主要原因是按劳动力成本(即工人的工资)和地租两大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城市地价不断上涨,工人的工资水平较发展中国家高。故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东亚地区的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首先是从日本向韩国这样的当时的新兴经济体的转移,后向中国的转移这样一个过程。 考点:东亚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以东亚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东亚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试题设计难度较小,属于一般性的中低等题目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7分) ( 1)图中的 A是 河 ;B是 高原

40、 ;C 是 山脉。 ( 2) A河支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形的接触带上。 ( 3) A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 4)河航运条件优越的原因是什么 ( 5)与 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大洲上的一条大河是 。简要分析它在流向(总的趋向)、流量、水能、航运条件等方面与 A河的差异。 答案: (1)亚马孙 巴西 安第斯( 3分) (2)从山地和高原进入平原( 1分) (3)热带雨林气候 (1分 ) 此流域大部分在赤道两旁 ,终年高温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多对流雨。其南面是东南信风带 ;北面是东北信风带。在地形上 ,大部分是平原 ,以

41、南、以北是较低的高原 ,西面是高大的山脉。平原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沿岸有赤道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 ,汇集内陆 ,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 ,终年降水丰沛。( 3分) (4)A河中下游流经平原 , 水速平缓;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支流众多,航运里程长;无结冰期,可四季通航 ,通航条件好( 4分) (5)刚果河 (扎伊尔河 )( 1分) 因刚果盆地东边、南边较高 ,西部有缺口 ,所以刚果河向西流入大西洋。刚果河流域热 带雨林气候范围比较小 ,流量小于亚马孙河。刚果河下游多急流瀑布 ,所以水能资源比亚马孙河丰富 ,而航运条件比亚马孙河差。( 4分) 试题

42、分析:第( 1)题根据所学的南美洲的相关知识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 第( 2)题水能资源一定是集中在有一定的落差的区域,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来看一定是集中在从山地和高原进入平原的地区。这里河流的水量大,地势也为水能资源的存在提供了落差条件。 第( 3)题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其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东北、东南两个信风带从大西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的南、北、西面都 高,对来处海洋上和湿润气流的一定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东面的赤道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等有关。 第( 4)题河流的航运优越条件主要所处的地形、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流程的长短、河流有无结冰期进行分析。 第( 5)题与亚马孙河同纬度的另一世界性大河是指的刚果河。它与亚马孙河的流向基本相反;因为其流域面积较小,其河川径流量也较小;加之刚果河下游多急流瀑布 ,所以水能资源比亚马孙河丰富 ,而航运条件比亚马孙河差 考点:亚马孙河的水资源的开发。 点评:本题目以南美洲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亚马孙河的水资源的开发的条件。要求考生对本 区域的区域地理特征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