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4899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实际距离为 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 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 1:6000000 B 1:600000 C 1:12000000 D 1:12000 答案: A 试题分析: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注意统一单位, 1200KM为120000000cm。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单位换算,知识性试题。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有( ) A气象灾害减少 B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C全球温度带北移 D海平面上升 答案: D 试题分析:受全球变暖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增大,

2、 A错误,由于部分极冰融化,故极地冰川面积缩小, B错误。由于全球变暖,是温度带向高纬地区移,其南温带应向南移, C错误。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低,但不仅要求学生能找出正确答案:,还能对其他选择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提高试题的利用价值。 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 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 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广东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A错误;陡坡发展种植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B 错误;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故 C 错

3、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适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 GIS B GPS C RS D RS 和 GPS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业网点的布局应综合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和交通状况等信息,故应利用 GIS系统,结合当地的人口分布、交通线路的分布等信息综合分析、规划。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 A云贵高原、四川盆

4、地、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B广东省、湖南省、广州市、湿润地区 C长江流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 D亚热带、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答案: A 试题分析: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山东丘陵都属于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A项正确;广东省、湖南省和广州市属于行政区,而湿润地区属于干湿地区, B错误;长江流域属于河流水系;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干旱地区属于干湿地区, C错误;亚热带属于温度带;中纬度属于纬度位置;亚欧大陆属于海陆分布;华北平原属于地形区,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抓住选项中的各区域的主要划分类型,属于知识性试题。 读 “堰塞湖形

5、成示意图 ”(图 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滑坡 B修建大坝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 用 【小题 2】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 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 B加固堰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 D一次性摧毁堰塞体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两图的对比可看出,堰塞湖是由于堰塞体堵塞河道而形成的,而堰塞体多是由于山体滑坡形成的。 【小题 2】堰塞湖形成后对河流下游的威胁很大,其应对的最佳措施是开挖泄洪通道,降低河道水位,从而解除溃坝造成的洪水威胁。 考点:本题考查湖泊的成因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

6、解题的关键是读图,能从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可直接分析堰塞湖形成的原因,而治理措施主要结合原因分析,两者具有相关性。 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 ) A樵采天然植被 B开发利用太阳能 C大力发展薪炭林 D加大煤炭的开采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开发利用太阳能,且清洁无污染。而樵采植被、开挖煤炭会导致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而当地气候寒冷,不利于薪炭林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源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青藏高原的区域自然 环境特征,判断不同的能源开发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优势显而易见。 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

7、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丰富,故形成水田,而北方降水量较少,而发展旱地农业;西北地区降水量最少,自然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故降水量的差异是导致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只有掌握我国相关地理区域的气候、农业生产等基本内容,结合选择逐一分析即可。 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危害起减缓作用的是 ( ) A西气东输 B苏州河治理 C南水北调 D沿海防护林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

8、燃烧矿物燃料而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而西气东输工程能减少上海的煤炭的使用量,故能减轻酸雨危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从成因分析相关措施是环境问题的一般分析思维。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西藏墨脱县,是我国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正在建设中的墨脱公路将于 2012年建成通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 1】墨脱公路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终年多雨 B植被茂密 C地质条件复杂 D公路设计等级高 【小题 2】该县境内雅鲁藏布江河段航运价值低,其主要原因是 ( ) A封冻期长 B落差大 C流量小 D含沙量大 【小题 3】墨脱公路建成后有利于 ( ) A

9、发挥该县的交通优势 B加强对外物资和文化的交流 C改善生态环境 D将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材料反映该公路建设于喜马拉雅山山麓地带,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地质条件复杂。 【小题 2】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流向南亚,地势落差大,故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 【小题 3】公路建设的意义主要从改善交通,促进资源开发与外界的交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交通线建设和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判断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并调用课本

10、关于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分析,属于常规考点,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 长江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 ) A航运、发电和灌溉 B利于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不利于抵御洪水 C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D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长江三峡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并兼顾发电、航运、灌溉等多项功能, A正确;水库具有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利于缓解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B错误;水库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带来不利影响, C、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开发与治理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调用课本关于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判断三

11、峡建成后的主要影响,要学会知识迁移。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 2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 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加重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小题 2】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B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C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D江苏能源结构多样,环境污染较轻 答案: 【小

12、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生态角度分析,风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减少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减轻大气污染。 【小题 2】目前江苏的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是建设风电站和核电站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资源的开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风能的主要优势: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角度分析;影响区域新能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应用。 读图回答问题 : 【小题 1】图中村庄在桥梁的什么方向 ( ) A东北 B西南 C北 D西 【小题 2】林地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 ) A东南 B南 C东 D

13、东北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指向标信息,从桥梁处看村庄,位于西南方向。 【小题 2】同上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低,学生只要注意读图,应用指向标来判断地图的方向即可。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 A、 B、 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问题。 【小题 1】比较 A、 B、 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小题 2】导致 B所在区域图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14、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三地的地理位置判断, A为三江平原; B为宁夏平原; C为华北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故雨热同期,光照条件较好, A正确;华北平原人口稠密, B错误;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于中温带, C错误;华北平原的土壤为黄土或黄棕壤,而不是黑土, D错误。 【小题 2】注意自然原因的要求, A、 D属于人为原因,而 B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为风蚀荒漠化,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

15、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我国 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应用。 为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用水不足问题,最可行的措施是( ) A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冰雪融水量 B限制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业 C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 D人工降雨,增加地表径流 答案: C 试题分析:针对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紧张,最可行的措施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利用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又利于保护环境。故 A项增加冰雪融化量会导致高山地区冰川减少,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A错误;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不利于经济发展, B错误;人工降雨,不符合持续性原则, D错误

16、。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最佳措施和分析原则。 读 “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 ”(图 7),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小题 2】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

17、小题 1】图示实线反映珠三角向广东边远地区提供的支持,应为珠三角的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而虚线为广东边远地区为珠三角地区提供的,应为珠三角地区所缺少的资源和能源。 【小题 2】石化工业主要传统工业,资源消耗量大,而环境污染严重,其影响应从对粤西和对珠三角两方面分析,对粤西地区而言,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 济的发展,但可能加大粤西地区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珠三角地区而言,利于产业升级和环境的改善,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联系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并学会知识迁移应用。 大洋

18、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 ( ) A 3S(RS、 GIS、 GPS的统称 )技术 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 C实时录像监控 D实地调查 答案: A 试题分析: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A 1:10000000 B 1:1000000 C 1:100000 D 1:10

19、000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分母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大,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 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比例尺大小反映的图示内容的差异,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A 1:4000000 B 1:16000000 C地图上 1厘米代表实距 20米 D 1:24000000 答案: B 试题分析: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即原比例尺 *1/2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比例尺转化的基本原则(比例尺

20、放大应乘以倍数,比例尺缩小应乘以分数),知识性试题。 周长 40厘米,宽为 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图示实际范围越少,比较选项中四国,明显新加坡的实际面积最小,故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则所应用的比例尺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大小反映的图示内容的差异,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读所给四幅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小题 2】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

21、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四图的垂直高差相同,故水平距离越小则表示的坡度越陡,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故选 B图比例尺最大。 【小题 2】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大,则图示内容最简单。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比例尺大小反映的图示内容的差异,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 A开发利用难度小 B燃烧效率低 C输送、使用方便 D对大气污染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天然气的开发难度较煤炭高;燃烧效率较煤炭高;输送、使用较

22、煤炭方便;对大气污染较煤炭轻。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能源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低,学生只要掌握天然气的主要优点:清洁无污染;运输、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即可轻松答题。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答案: B 试题分析: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能源资源供求关系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掌握我国能源资源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是解题的关键。 我国进

23、行资源跨区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其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不相适应,促进资源供求关系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掌握我国资源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是解题的关键。 关于天然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干净、清洁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低 价格比较低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天然气的开发难度较煤炭高;燃

24、烧效率较煤炭高;输送、使用较煤炭方便;对大气污染较煤炭轻。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能源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低,学生只要掌握天然气的主要优点:清洁无污染;运输、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即可轻松答题。其实采用排除法解题更简单。 有关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东部、南部较少 B 20世纪 60年代以来到现在,东北、华北一直是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工业基地,其储量、 产量仍在持续上升 C东部海上油气区成为我国油气区的新的的战略接替区 D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受限的因素主要是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的天然气 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部地区

25、,而东部、南部地区少, A 正确;目前我国开发利用天然气最多的地区是西南地区,以四川为代表,B错误;海上油气田的开发技术难度大、投资大,故 C错误;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受限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还较落后,技术、经济条件落后,故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分布和开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概况,基础性较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读我国 “西气东输 ”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 “西气东输 ”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小题 2】 “西气东输 ”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

26、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 “经济因素 ”的影响,地形条件不属于经济因素;图示西气东输管线多经过沿线的城市,可为沿线城市送气。 【小题 2】 “西气东输 ”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从而使晋陕地区成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补充气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和读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即可分析。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大量迁

27、入内地。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这种产业转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转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转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小题 2】香港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材料,制造业不属于第三产业, A错误;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B错误;促进了迁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C错误;但可能是有污染型工业,故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D正确。 【小题 2】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价、

28、劳动力工资的生产成本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可调用课本关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 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人工实地调查 答案: A 试题分析: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列各地中,最易发生

29、泥石流的是 ( ) A横断山区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泥石流的发生应符合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质破碎、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等条件,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并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综合题 ( 20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 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 1)简述 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线路。( 6分) (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8分)

30、( 3)目前 ,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6分) 答案: 【小题 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2分);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 2分);(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2分)。(或答: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 【小题 2】临海(地处沿海)( 2分);历史上著名的对外开放地区( 2分);临近港澳( 2分);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资

31、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分);国家政策优势( 2分)。(每点 2分,但总分不超过 8分) 【小题 3】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2分);加快工业化(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 2分);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2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分)。(有利影响 4分,不利影响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结合图例,注意先后顺序分析即可。 【小题 2】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理位 置、地价)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历史条件)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小题 3】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迁入地)的影

32、响主要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能调用课本产业转移、区位影响等相关内容分析。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20 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年遭遇 “石油安全 ”问题。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圈定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个石油储备基地。 材料二: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部分石油进口线路示意

33、图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一分析在浙江镇海、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 4分) ( 2)根据材料二中缅输油管道建设是我国发展多元化石油通道的主要战略方案之一,试分析制约该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 2分) ( 3)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原因是什么?( 4分) ( 4)根据材料三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5)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 “石油安全 ”的战略选择。( 6分) 答案: 【小题 1】海洋运输便利;经济发达,石油消费市场广阔。( 4分) 【小题 2】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 2分) 【小题 3】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小。(

34、 4分) 【小题 4】受石油资源限制,增产困难;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4分) 【小题 5】进口地区多元化;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市场国际化,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竞争;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等。( 6分,答出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影响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等因素分析。 【小题 2】影响石油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和地质条件分析。 【小题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可从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发展的不利条件分析。 【小题 4】对外依存度高,反映进口占消费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主要从我国的经济发展 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国内石油生产增长不大,导致了供需差距不断加大。 【小题 5】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应从开源(拓宽进口渠道、增加战略储备、加强对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等)和节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 点评:本题结合区域地理和我国的能源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学生应结合我国的能源消费概况和能源安全问题展开分析,注意分析的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