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4917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北咸宁鄂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 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 “水世界 ”,体积是地球的 6倍。据推测,这个 “水世界 ”同样拥有大气层,且 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 1】 “水世界 ”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小题 2】天文学家推测 “水世界 ”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 球型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

2、行星距离太远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其 “距地球仅 40光年 ”,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距离太阳约 4.5*109KM,1光年约为 9.5*1012KM,说明太阳系的半径远小于 1光年,而银河系的半径约 4万光年,故判断其位于银河系。 【小题 2】材料反映该行星 “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而行星表面的温度由其距离恒星的距离决定。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 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况和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读该图判断,正

3、确的说法有: A图中四点气压: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等压面向上凸,气压较同一水平面上高;等压线向下凹,气压较同一水平面上低,故判断 四地的气压: = ; A错误;甲处高空气压较高,则近地面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故容易成云致雨, B错误;甲处盛行上升气流,判断近地面气温较高, C正确;甲处近地面为低压,乙处近地面为高压,故水平气流从乙处流向甲处,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面的应用和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面两侧气压分布的特征判断气压高低,结合

4、热力环流的原理: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相反;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考查点属于主干知识的考核。 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沙地。若此时 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夏季白天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风和东风 B西北风和东南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小题 2】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减少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避免城市出现 “热岛效应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 题分析: 【小题 1

5、】夏季白天,沙地的气温高于林地,故空白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阴影部分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故近地面的风由高压指向低压,并考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东南风和西南风。 【小题 2】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可以起到净化郊区进入城区的空气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外界风沙对城市的侵袭。由于人工生态林在郊区对城市出现的 “热岛效应 ”影响较小。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近地面风向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形成环流,近地面的风向还受到地转偏向 力、摩擦力作用,与等压线斜交,可画图分析。 齐民要术中说: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有霜。

6、此时放火作媪(媪:不见火焰的燃烧),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放火作媪 ”使 “必有霜 ”到 “免于霜 ”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D大气散射作用增强 【小题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 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放火作熠 ”增加烟雾(相对于云),加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从而起防霜冻的作用。 【小题 2】发出辐射

7、的物体温度越高,发出的辐射越强,故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大气的热力作用和读图画图能力。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结合锋面气旋图示,画图判断两低压槽处的锋面性质,结合画图更简单。 该图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 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 【小题 1】根据 “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 ”,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A B C D 【小题 2】观察该市 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 污染物扩散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污染源处应为污染物质的密度最大,且根据污

8、染物随风向飘向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判断该地区的污染源应位于 处。 【小题 2】对流层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规律 :越往上气温越低,故而对流运动旺盛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而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近地面出现逆温,则抑制对流运动而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四图中只有甲图的气温垂直分布没有出现逆温现象,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污染与风向和气温的垂直分布。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需要掌握污染物的扩散与风向之间的关系,和垂直气温分布对空气垂直运动的影响,本题还可结合当地的盛行风向设计试题。 该图中等值线为北半球等压线,且 a b c,则甲、乙两处风向和风力相比正确的是 甲处盛行偏北风 乙处

9、盛行偏北风 甲处盛行偏南风 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甲处风力小于乙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风向斜穿等压线。可画出甲、乙两处的风向,甲乙都为偏北风;甲图的比例尺较小,故表示的实际距离较大,故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应较乙图小,即风力较乙图小。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与风。 点评:本题学生只要准确读图,抓住气压高低的分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比例尺等基本信息分析即可,属于主干知识的考查。 该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 F处 (图中阴影

10、部分 )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等值线 “高于高值,低于低值 ”的原理, F处的气温较周边高,故不可能为山峰(地势高,应气温较周边低)。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与地形。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应用等值线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地形、湖泊和城郊环流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分析。 该图为 “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 的作用 B秋末傍晚施放烟雾能预防农作物遭受冻害是因为 的作用 C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大只是因为 的作用 D夏季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

11、的关系判断: 表示太阳辐射; 表示地面辐射; 表示大气逆辐射; 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属于 ; A错误;烟雾能预冻害是由于烟雾能增强 大气 逆辐射, B错误;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弱, C错误;夏季白天多云气温较低,是由于云层反射作用强,属于 ,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准确读图,判断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并结合实例分析,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 (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 7326), 【小题 1】该地

12、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A 3:30 18:30 B 4:30 19:30 C 6:00 18:00 D 6:30 18:30 【小题 2】该地的经纬度是 A 135E, 40N B 120E,40S C 135W, 40N D 135E, 40S 【小题 3】关于该地的叙述 错误 的是 A 该地的昼长为 15小时 B B此日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现象 D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根据该地正午为北京时间的 11: 00,即当地时间较北 京时间早 1个小时,故计算当地的经度为 135E。故

13、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的 3: 30,即当地时间的 4:30;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的 18: 30,当地时间为 19: 30。 【小题 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位于正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排除 AC项,当地的经度为 135E, D项正确。 【小题 3】该地位于南半球,故一定位于北京的南方,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认真读图,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方位、正午太阳方位等);掌握正午太阳方位的特征和地方时计算的基本规律(当地正午为 12时)。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交点 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 PL为纬线, OQ为经线,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

14、若图中虚线 PQL为 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一年最冷的季节 【小题 2】若图中虚线 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 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 90o B此时 O地地方时一定为 12点 C P、 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D P、 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图中虚线 PQL为 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根据日影轨迹判断该日当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昼长为 12小时,即昼夜等长。 【小题 2】实线 PL为纬线, OQ为经线,虚线 PQ

15、L为晨昏线,则经线 OQ位于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其为正午 12时或 0时; AB错误; PO位于同一纬线上,故昼夜长短相同, C正确;图示 Q点为晨昏线距离纬线 PL最远的点,可能为极点,而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经 纬网的综合分析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读图理清题意是关键,解题的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能抓住图示的日出日落方向,判断昼夜长短;二是根据晨昏线图上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昼半球的平分线为 12时,夜半球的平分线为 0时。三是掌握昼夜长短、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基本规律。 该表为当 85N刚好有极昼的时候,北半球甲、乙、丙三地测

16、 1米高的物体影子,测得一天中影长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及影长(已知 tg150.268),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甲、乙、丙三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 A丙、甲、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甲、乙、丙 【小题 2】甲、乙、丙三地东西方向的正确叙述 A甲在乙偏东方,乙在丙的偏东方 B甲在乙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C乙在丙偏东方,乙在甲偏东方 D丙在甲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小题 3】关于此日正确的叙述 A在北京的偏东方的是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从高到低排列 :丙、甲、乙 C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丙、乙、甲 D夜长从长到短排列:甲、丙、乙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17、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当 85N刚好有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 5N。则故正午太阳高度自 5N向南北两侧递减,而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北半球,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正午的影长越长,反之,影子越长则纬度越高。 【小题 2】影子最短时应为当地的正午 12时,根据其出现的北京时间:甲地 12: 40分,则甲地的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 40分钟,即位于 120E西面 10,当地经度为110E;乙地北京时间 18: 00,当地为正午 12时,则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 6个小时,即当地经度位于 120E西侧 90,则当地经度为 30E;丙地北京时间

18、 2: 00,当地为 12时,则北京时间较当地时间早 14个小时,故当地经度位于 120E的西侧 210,计算当地经度为 90W,根据三地的经度位置可确定东西方向, A正确。 【小题 3】根据经度位置判断位于北京偏东的是甲、丙; A错误;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 B错误;越往东日出越早, C错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故夜长由长到短即 由南向北,(北半球)由低纬向高纬,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和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和正午太阳高度与经度、纬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

19、置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等知识。 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的是对流层 D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 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气在垂直方向上 “从下至上 ”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A错误;对流层的高度从高纬向低纬递增, B错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C错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课本关于地球大气的

20、垂直分层图示,归纳各层大气的特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读图、归纳能力的培养。 下列四幅地震波模拟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 A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横波和纵波传播特征的差异,横波无法通过液体。知识性试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地势最高的是 A B C D 【小题 2】若要修建一座水库,坝址最适宜选在 A B C D 【小题 3】沿 XY一线所作的剖面,最有可能的是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21、河流的流向判断等高线的高低分布,故判断 为山峰处,其 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 处。 【小题 2】水库大坝应建在峡谷地带,且上游为盆地的 “口袋形 ”地形处,则从工程量、流速和上游的蓄水面积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故 处符合。 【小题 3】根据图示 XY连线之间经过的局部地形区和相对高度的差异判断,比较选项中的地形起伏与连线之间的地形起伏变化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是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的典型性试题,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等高线分布 的基本信息,判断局部地形、地势落差、坡度和对水库建设的影响等内容,注意分析的全面性。 综合题 该图是 “冬至日当天北京时间 18时的太阳

22、高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后请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 1) E地的地理坐标为 。( 2分) ( 2) C地位于 A的 方向。( 4分) ( 3) D地与 E地的时差 (小于或大于或等于) 2小时。( 4分) ( 4)请在下方框内画出长沙该日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并用箭头注明影子移动方向。( 4分) 答案: 【小题 1】 (2326S, 30E)( 2分) 【小题 2】西北 ( 4分) 【小题 3】大于 ( 4分) 【小题 4】画图略 试题分析: 【小题 1】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12点所在经线,根据此时北

23、京时间为 18: 00,则正午 12时的经线应位于 120E的西侧 90,即 30E。 【小题 2】图示 A、 C点都位于太阳高度为 0的大圆,即晨昏线,而图示 A点为晨昏线上南半球纬度最高的点,故 C点位于 A点的北侧,由于此 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 A点的地方时为 0时;而 C点表示当地的日落时间,且所在纬度没有出现极昼,故 C点位于 A点的西侧。 【小题 3】图示 DE所在的纬线为南回归线上,出现昼长夜短,故从日出到正午 12时,时间大于 6小时,太阳高度变化 90;而 DE之间太阳高度差 30,则推算其时间大于 2小时。 【小题 4】此时长沙为冬半年,昼

24、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即日出时物影朝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即物影朝正北;日落西南,即日落时物影朝东北;且从日出到正午物影长短不断变短,正午最短,而从正午到日落 物影长短不断变长,日出与日落时大致等长。 考点:本题考查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同学应结合图示和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计算和转化,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及南北两侧极点附近的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等内容,注意读图和画图分析。 读图回答问题。( 15分) (1)a、 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 _,理由是 _。( 4分) (2)在近 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

25、的是 _。( 3分)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分) (4)此时,北半球为 _季 (节 ),判断的理由是 _ 。( 4分) 答案: 【小题 1】 b 海拔较低( 4分) 【小题 2】海洋( 3分) 【小题 3】画图略(呈顺时针)( 4分) 【小题 4】夏 陆地气压较低,说明气温较低 试题分析: 【小题 1】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上,气压越低。 【小题 2】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弯曲: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 近地面陆地的气压较海洋低,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高空的风从陆地

26、吹向海洋。 【小题 4】结合上题分析,陆地气压较海洋低,即气温较海洋高,判断此时为夏季。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面的判读和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面的分布规律: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相反;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如图为等值线(面)示意图,且 abc,回答以下问题。( 21分) 【小题 1】若该图为等高线示意图,则 B处地形是 (山脊、山谷),若图中有一条河流,则该河流应在 处附近,流向 。( 6分) ( 2) A处气温比 C处气温

27、。( 2分) 【小题 2】若该图为等温图,则 ( 1)该地位于 半球(南、北),判断理由是 。 ( 4分) (2)若 A处是海洋 ,B处是陆地 ,则图示为北半球 季。( 3分) 若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地形所致,则 A 处的地形为 ,判断理由是 。( 4分) 若 B为陆地内部的某平原 地区, A地为大陆某沿海地区,则 A与 B的气温年较差相比? 答案: 【小题 1】( 1)山脊 A 由南向北 ( 2) 低 【小题 2】( 1)北 气温由北向南递减( 2)夏 ( 3)山脊 等温线与等高线分布一致,但数值相反,气温越低,高度越高, A地温度低,则海拔高于两侧地区,为山脊 ( 4) A小于 B 试题分析:

28、 【小题 1】( 1)若为等高线,且 abc则 B处 “凸低为高 ”,判断为山脊。河流分布于山谷中,则 A处等高线 “凸高为低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2) A处较 C处地势高,故气温低。 【小题 2】( 1)若该图为等温图,且 abc则越往北,气温越低,判断为北半球。( 2)若 A处是海洋 ,B处是陆地, A处等温线 “凸高为低 ”,即海洋上气温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故判断为夏季。( 3) A处等温线 “凸高为低 ”,即气温较周边低,若为地形所致,则 A 处应地势较高,判断为山脊。(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的热容量较陆地大,故海洋的气温变化较陆地小,故 B处的气温年较差大于 A处。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属于主干知识的考核。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并能结合地形的气温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对气温的影响等内容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