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260-2017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61550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1260-2017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43 T 1260-2017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43 T 1260-2017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43 T 1260-2017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43 T 1260-2017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DB43/T 12602017 ICS 65.020B 30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Rules for the technology of cultivation of with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Agaricus bisporus 2017-04-17实施2017-02-17发布DB43/T 12602017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场地环境与管理 15 生长环境条件 26 栽培技术 27 病虫害防治 68 档案管理 7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常用药剂品种 8附录

2、B(规范性附录) 生产操作档案 9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投入品使用档案 10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物候期记载档案 11DB43/T 1260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汝晓、陆欢、徐宁、黄晓辉、王春晖、彭运祥。 DB43/T 12602017 1 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场地建设与管理、生长环境条件、栽培

3、技术、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菌糠为基质栽培双孢蘑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19171 双孢蘑菇菌种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

4、和定义 GB/T 12728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菌糠 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料。本标准适用于以杏鲍菇或金针菇菌糠为基质栽培双孢蘑菇,其它种类菌糠可参照执行。 4 场地建设与管理 4.1 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2375的要求。 4.2 建棚标准 菇棚面积(150200)m2为宜,棚体宜东西向,便于生产管理、运料和采收。 4.2.1 竹架式高棚 棚体宽8m,长(2024)m,脊高(4.04.5)m,内设(67)层床架,每棚占地(150200)m2。DB43/T 12602017 2用竹、木立柱,四周拉斜杠固定,防止风吹、雪压。棚顶及四周加盖工业废棉和阴阳膜等

5、防太阳光直射和保温。并在每排出菇架两端棚壁从上至下开(35)个边长(2025)cm矩形可开闭的透气窗,以达到通风透气及降温效果。 4.2.2 竹架式低棚 棚体宽8m,长(2024)m,脊高(1.82.0)m,内设(34)层床架,每棚占地(150200)m2。搭建方法与要求基本与4.2.1竹架式高棚一致,但透气窗开(13)个为宜。 4.3出菇床架 用竹、木沿菇棚横向搭建出菇床架,架宽(11.2)m,层间距(4555)cm,底层离地面不少于15cm,顶层离屋顶不少于150cm,架间距(6065)cm。 4.4 场地准备 场地准备应符合NY/T 2375的要求。菇棚建好后,平地开沟,沿菇棚四周挖深4

6、0cm、宽40cm排水沟。清洁整理后应使用符合NY/T 393要求的农药对场地进行杀虫和消毒。菇场内每间隔(1015)m左右安装6W杀虫灯一盏,高度1.5m左右,开始出菇后连续开灯。在1个菇棚的两端及中间出菇床架的最下一层中间分别悬挂一个CO2测定仪,同时配备(13)台CO2测定仪,流动监测各菇棚CO2浓度。 5 生长环境条件 5.1 温度 发菌期温度为(530),适宜温度为(2225);子实体形成期温度为(523),适宜温度为(1617);子实体生长温度(623),适宜温度(1418)。 5.2 湿度 发菌期培养料含水量(6265)%,覆土层含水量20%左右。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70%

7、 左右;出菇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0)% 。 5.3 酸碱度 在培养料发酵、发菌期和菇蕾生长期,培养料pH值控制在(7.58)为宜。 5.4 空气 在确保棚内上述温湿度范围的基础上随时通风,菌丝生长阶段,菇房内CO2浓度为(0.10.5)%为宜;出菇阶段,菇房内CO2浓度以(0.030.1)%为宜。 6 栽培技术 6.1 栽培季节 湖南省宜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中下旬堆制培养料,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出菇。 6.2 菌种 DB43/T 12602017 3 质量应符合GB 19171要求。 选用无病理性侵染的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品种。 6.3 生产工艺流程 备料一次

8、发酵二次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6.4 备料 6.4.1 原料要求 无霉变、无变质。符合NY 5099和NY/T394要求。 6.4.2 参考原料配方 按100m2计算配方。 配方一:菌糠(折干)3000kg、干牛粪2000kg、过磷酸钙50kg、生石膏粉50kg、熟石灰粉100kg; 配方二:稻草或麦草1300kg、菌糠(折干)1500kg,干牛粪2000kg、过磷酸钙50kg、生石膏粉50kg、熟石灰粉100kg。 6.4.3 牛粪准备及预处理 提前将牛粪晒干、粉碎后备用。建堆前7d,将干牛粪预湿,每100kg干粪加水(140160)kg,湿度以用手紧握,指缝间有水为宜(含水量约为6

9、0%),拌湿 后建堆,并用塑料膜覆盖,每隔2d翻堆一次。 6.4.4 稻草或麦草准备及预处理 提前准备干稻草或麦草,建堆前1d,用水浸泡或浇灌稻(麦)草,边浇边翻,使稻(麦)草吸足水分。早、晚将石灰撒在稻(麦)草堆上,表面淋湿,堆放1d。 6.4.5 菌糠准备及预处理 菌糠以工厂化生产杏鲍菇、金针菇新鲜菌糠为宜,即鲜菇采收后一周以内的菌糠,建堆前12d,去袋粉碎至菌糠颗料直径小于2cm,边粉碎边加水,湿度以用手紧握,指缝间有水为宜(含水量约为60%)。 6.4.6 其它辅料准备 过磷酸钙、生石膏粉、熟石灰粉等辅料应提前根据播种面积备齐。 6.5 一次发酵 6.5.1 一次发酵方法 在适宜季节建

10、堆,料堆宜南北向。堆料时,先铺一层菌糠(配方二为草加菌糠),厚 30cm、宽2.5m,长度依场地而定,菌糠上铺一层5cm左右的牛粪,要铺平,踏实,然后再铺一层菌糠。一层菌糠一层牛粪,并逐层加水,下边几层少浇,上边几层多浇,达到四周有水溢出为宜。从第四层开始,将二分之一量的过磷酸钙、石膏和石灰,均匀逐层加入至第十层左右,第一次和第二次翻堆后再分别按同法加入四分之一量的过磷酸钙、石膏和石灰最上边盖一层粪,层数(1012)层为宜。共翻堆3次,翻堆间隔应以温度为主要依据,当堆温由(7075)开始下降时,及时翻堆。间隔参考天数为:6d、5d、4d。第一次翻堆后应增加料堆通气量,在翻堆时在料堆中心每隔(4

11、050)cm距离直立一根直径(48)cm的毛竹,堆好后再将毛竹拔出形成通气孔。 DB43/T 12602017 46.5.2 一次发酵培养料腐熟 腐熟程度五至六成,颜色呈浅咖啡色,略有氨气味。用力握紧一把料,指缝间有(45)滴水(含水量约为65%), pH值7.58。 6.6 二次发酵 6.6.1 二次发酵方法 第三次翻堆后(23)d,将料堆在菇棚内的床面上,最上一层和最下一层不堆料,料厚(3040)cm,进料后关闭门窗,用蒸汽加温,24h内菇棚内温度升至40,使料内温度快速升至(6062),保温36h左右,然后让料温逐渐降低至(5055),保温3d左右,至(4550),保持12h。当降料温降

12、至45以下时, 打开门窗,使料温迅速下降,整个二次发酵需要(67)d。 6.6.2二次发酵培养料腐熟要求 大量白色放线菌遍及整个料层,料呈深咖啡色,无氨臭气,有略带甜面包气味的香味。草有弹性,有光泽,一拉即断。 6.7播种 及时把培养料均匀摊于出菇床架,然后摊开整平料面,料厚25cm左右,床中间稍高、两边稍低,稍加拍紧。将床架、地面打扫干净,准备播种。当料温降到28以下,开始撒播菌种,播种量为麦粒种0.6kg/m2,棉籽壳或粪草菌种1.2kg/m2。采用穴播和撒播相结合,先用70%的菌种穴播,用消过毒的竹竿插入料中,播下一撮菌种,播深(2.53)cm;再将30%菌种均匀撒于料面。最后压实打平,

13、关闭门窗,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 6.8 发菌 播种后(23)d内,适当关闭门窗,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促进菌种萌发。若料温超过28,应适当通风降温。3d后,当菌种已萌发,且菌丝发白并向料上生长时,适当增加通风量。( 7 10)d菌丝基本封面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80% 左右。 6.9 覆土 6.9.1 覆土制备 覆土配方(100m2):壤土4立方米,取田泥、塘泥经暴晒、捣碎、过筛(46)目,粗土粒径(1.52.0)cm,细土粒径0.5cm左右,加谷壳75kg,石灰粉15kg,调节pH(6.87.2),含水量(1822)%。 6.9.2 覆

14、土时间 当菌丝吃料2/3以上,大部分菌丝接近培养料底部时(在正常的栽培季节,一般播种后(1620)d)开始覆土。 6.9.3 覆土方法 操作方法:各种规格的土粒(0.52.0)cm混合在一起,一次性覆盖在菌床上,覆土层厚度3cm左右。 DB43/T 12602017 5 6.9.2 覆土期管理 覆土前期(覆土后前15d)温度保持(22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85)% 。覆土后期(覆土 15d后)加大通风,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 左右,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418),促使子实体迅速形成。 6.10 出菇管理 6.10.1 出菇管理时期 双孢蘑菇播种后(3140)d,即

15、覆土后(1520)d,当菌丝普遍长到覆土层,扒开上层覆土可看到许多米粒大小的白点(即由线状菌丝变粗而形成的双孢蘑菇原基),覆土缝中已有大量的绒毛菌丝长出时,即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6.10.2 出菇管理 6.10.2.1 水分管理 当覆土层内出现米粒大小白色的小菇蕾时,适时喷结菇水。结菇水要偏大,连续喷(23)d,每次喷到土层发亮,每次0.5kg/m2,三次共1.5kg/m2。当菇蕾长到黄豆大时,喷出菇水,每天喷(12)次重水,每次0.8kg/m2左右,连续喷2d,每平方米总用水量3.2kg左右。喷重水后,停水(23)d,然后恢复正常喷水,即每天喷(12)次,轻喷勤喷,少量多次,直到采菇。喷水要

16、均匀、全面、不能有干湿不匀的现象。喷水量和喷水次数要根据菇的多少、大小、天气等情况而适当增减,菇多、菇大、晴天时多喷。 6.10.2.2 通风管理 菇房要保持空气新鲜,随时注意通风换气。尤其是第一至第三批菇出菇期间,气温高、出菇多、需氧量大,要加强菇房内的通风换气,保证菇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可采取长期持续通风的方法,即根据双孢蘑菇的生长情况和菇房结构、保温、保湿性能等特点,选定几个通风窗长期开启。 6.10.2.3 温度管理 温度过高时应设法降温,如在向阳一侧加厚薄膜上的覆盖物,并多开门窗通风降温。中午气温高时关闭门窗,清晨晚间气温低时再开窗通风,同时在地面或墙壁上适当喷水也

17、可降温。温度低时,应加强防寒保温工作,避免在低温的夜晚及清晨换气,中午外界气温较高时,可以开南面窗进行通风,可以加温维持菇房温度稳定,增加产量。 6.11 采收 6.11.1 采收标准及方法 子实体达到八分成熟时,应及时采收。根据出菇情况,隔天或每天采收,必要时可每日分上午和下午两次采收。具体采收方法是,前期多采用旋菇法采收,后期采用拔菇法采收。 6.11.2 采收后恢复 每潮菇采收完毕以后,应及时整理床面,停止喷水(57)d,待菌丝恢复生长以后,按照6.10.2出菇管理方法管理。 DB43/T 12602017 6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坚持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18、”的原则。 7.2 预防措施 7.2.1 菇房清理、消毒 7.2.1.1 清料 春菇结束后及时清料,将培养料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沤制作肥料。 7.2.1.2 菇棚处理 菇棚清洁后进行灭虫处理,之后通风干燥,各类设施要掀膜通风晒干,直至下次使用。 7.2.2 培养料发酵灭菌 按6.6抓好培养料二次发酵。 7.2.3 覆土消毒 7.2.3.1 蒸汽消毒 将覆土材料放在密闭的室内,通入76蒸汽保持(13)h。 7.2.3.2 物理消毒 在夏季制备覆土材料,取表土层以下(2030)cm土壤。经过烈日曝晒(56)d,然后堆放在通风处,用膜盖好,防止被雨淋湿。使用前拌(12)%生石灰。 7.2.3.3 药剂

19、消毒 取土后先在阳光下曝晒(34)d,然后用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和生物农药千虫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在土粒上,建堆用薄膜覆盖闷5d。散堆待药味消失后再使用。 7.2.4 器具消毒 扒菌种的钩子、装菌种的面盆,菌种瓶瓶身、瓶口,及接种人员的手等都要用75%的酒精或0.1%高锰酸钾洗涤消毒。 7.3 防治方法 7.3.1 主要病虫害种类 7.3.1.1 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有绿霉、青霉、根霉、毛霉和疣孢霉。 7.3.1.2 主要虫害 DB43/T 12602017 7 主要虫害有菇蚊、菇蝇和螨虫。 7.3.2 病虫害防治 7.3.2.1 病害防治 挖除染有杂菌的培养料,再撒生石灰粉覆盖病区

20、。挖掉的培养料要远离菇房深埋。 7.3.2.2 虫害防治 a) 物理防治:用6W杀虫灯诱杀成虫。 b) 药物防治:应符合NY/T393的规定,方法参见附录A。 8 档案管理 8.1 生产操作档案 对主要农事活动应逐项如实记载,记载内容见附录B。 8.2 投入品使用档案 对主要投入品的品名、种类、来源,使用日期、用量、方法、效果等应逐项如实登记,记载内容见附录C。 8.3 物候期记载档案 对主要物候期应如实记载,记载内容见附录D。 DB43/T 12602017 8附录A (资料性目录) 常用药剂品种 表A.1 常用药剂品种 名称 使用方法 适用对象 高锰酸钾/甲醛 (高锰酸钾5g+37%甲醛溶

21、液10mL)/m3,加热熏蒸 培养室、无菌室、接种箱 高锰酸钾 (0.10.2)%,涂擦 接种工具、子实体表面、接种台、菌种外包装等 (0.52.0)%,喷雾 无菌室、接种箱、栽培房及床架 酚皂液(来苏水) 3.0%,浸泡 接种器具 苯扎溴铵溶液 (新洁尔灭) (0.250.5)%,浸泡、喷雾 接种人员的手等皮肤、培养室、无菌室、接种箱,不应用于器具消毒 1%,现用现配,喷雾 栽培房和床架 漂白粉 10%,现用现配,浸泡 接种工具、菌种外包装等 二氯异氰尿酸钠 (45.5)g/ m3用66%二氯异氰尿酸钠烟熏 栽培房,床架 磷化铝 56%片剂,5g/m27g/m2,密闭熏蒸 生产前和生产后场所

22、灭虫处理,出菇期不应使用 代森锰锌 (12)Kg /m2的1000倍液喷雾 出菇期,菇床相隔(45)d喷一次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的800倍喷雾 进料前对菇房墙面、床架、地面使用 DB43/T 12602017 9 附录B (规范性目录) 生产操作档案 表B.1 农事活动记载表 菇房名称 面积 品种 序号 原材料种类 操作日期 (月、日) 操作内容与方法 完成情况及效果 记载人 1 2 DB43/T 12602017 10 附录C (规范性目录) 投入品使用档案 表C.1 投入品使用记载表 菇房名称 面积 品种 序号 品名 种类 来源 使用日期(月、日) 用量 用法 效果 记载人 1 2 DB43/T 12602017 11 附录D (规范性目录) 物候期记载档案 表D.1 物候期记载表 面积 品种 育种期 (月、日) 接种期 (月、日) 始收期 (月、日) 终收期 (月、日)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