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6310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020.40 Z 05 备案号:23402-2008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DB11/ 5882008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revent leakage of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 2008-08-29发布 2009-03-01实施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 588 200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1 5 技术要求.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玻璃钢防渗层施工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观测井施工 .9

2、DB11/ 588 2008 II 前 言 为贯彻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规范埋地油罐防渗漏设施的设计、 施工与管理,防止油品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结合了本市的实际情况和近十几年来在油库、加油站工程建 设与管理中的实 践经验, 吸收借 鉴了部分国 外的成熟 技术及相关 标准的 内容,规定了埋地油罐及其 工 艺 管道 防渗漏的技术措 施和要求。 本标准的第 4.1、4.2 、4.3、4.4、4.6 、5.1.1、 5.1.3、 5.3.1.1、5.3.1.2 、5.3.1.6 、 5.3.1.8、 5.3.2.1、5.4.1、5.4.5、5.4.6 条为强制

3、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 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 由总后勤部建筑设计 研究院主编,北京市地 质 工 程勘察院、中国复 合材料集团公司、 安徽 防 腐绝热工程 实业总公司 北京分部参编。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许 文 忠 、吴振波、 王翊虹、 何小元 、 陈忠荣 、耿培成 、王银锋 、孙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11/ 588 2008 1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埋地油罐 及其工 艺管道防渗漏的一般规定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 于储存汽 油、 柴油 等轻质油品的埋地油

4、罐 及工艺管道 在防渗漏 方面的工 程设计、施工及 建成后的维 护与管理。 也 适 用于 油库、 汽车加油站 等地下储油设施的环境 影响评价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有 关 条款通过引用 而 成 为本标准的 条款 。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修改 单 (不包括 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 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 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 适 用于 本标准。 GB/T 8237 2005 纤维增强塑 料用液体不饱和 聚脂树脂 GB 13657 双酚A 型环氧树脂 GB/T 164

5、881996 水质 石油 类和动植物 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837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 气 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1 防渗池 seepage-proofing pond 埋地油罐外 围专门设 置能够起 到二次防渗 保护作 用的 池子。 3.2 观测井 observation well 用于观测和 评价埋地油罐所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 是否被泄漏油品污染的井。 3.3 二次保护空间 secondary protection spaces 工艺管道外 壁与其防渗 套 管 内

6、壁 的 空间 。 3.4 干膜厚度 dry membrane thickness 玻璃钢防渗层完全固化后 的厚度。 3.5 针孔检查 pinhole inspection 对 玻璃钢防渗层施工中 可能出 现的毛细孔 等 漏 点的 检查 。 4 一般规定 DB11/ 588 2008 2 4.1 埋地油罐及 工艺管道 的防渗漏, 应 贯 穿于 工 程 设计、施工和验收 的全过程 ,并为使 用与管理 创造 安全、节能 、保护环境 的 有 利条 件。 4.2 埋地油罐及其 工 艺 管道 , 应按 本规范的规定设置 防渗 池、区域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 4.3 人孔井、卸( 装)油井、 阀 门 井,

7、 以 及 加油 机底座 井等可能发生油品渗漏的 部位,也 应采取相 应的 防渗措施。 4.4 与埋地油罐 相关的改 、扩建工 程,设计前 应对场 地的地下污染情况 进行调查 和 评 估。施工时应对 已被油品污染的区域进行清理 或无害化处 理。 4.5 承担防腐、玻璃钢防渗层和观测井项目 的施工单 位, 应具备相应 的专业资 质。 4.6 施工单位在 各防渗设施的施工中 应严格进行自检 ,并由监理工程 师或建设 单位专业 技术负责 人确 认。检查不 合格的, 不应进行 下道工序 施工。 5 技术要求 5.1 埋地油罐 5.1.1 埋地油罐应采 用 专 业厂家制作 的合格产 品,其壁 厚不 应小于

8、 6mm。 5.1.2 埋地油罐防 腐前,建 设单位应组织设计、 监 理 等有 关专 业 人 员 ,对拟用油罐的质量 状况进行现 场检验和评 定。 检验和 评定的工 作内容包括 : a) 核实油罐的技术 参 数 、生产日期 和使用 历史 等文件资料 ; b) 检查 罐体的结 构与腐蚀状 况 ; c) 做出是否能够满足 设计合理 使用年限 的评定结 果; d) 提出尚需采取的技术 措 施 及施工注意事项。 5.1.3 埋地油罐装 设的液位自 动 监 测系统,应具 有 油罐渗漏的 监 测 功 能和 高 液 位报警功能 。 5.1.4 液位自动监 测系统的渗漏检测 分辨率不 宜大于 0.8 L/h。

9、 高 液 位报警系统的 最高液位 设定,应 满足报警 2min后 进 油量 不 超 过油罐的安 全装油 液位 。 5.2 工艺管道 5.2.1 加油站埋地油罐的出 油管道, 应设防渗 套管保护 。 对于改造工 程, 当出油管 道采用渗漏 分 辨率 小于或等 于 0.8 L/h的 压力监 测系统时, 也可不设防渗 套 管 保护。 5.2.2 防渗套管的 具体设计与施工, 应符合下 列规定: a) 防渗套管宜采 用 耐 油、 耐腐蚀、 耐老化和满足 强度 要求的非金属 管材。采 用钢质防渗 套管时, 其壁厚不应 小于 5mm; b) 防渗套管的 端 部 不应 埋地, 并应严密封 口 ; c) 防渗

10、套管的 严 密 性检 验及钢 质防渗套 管的外 壁防 腐, 应按国 家标准 GB 50156中 有关油品管 道 的 规定执行。 5.2.3 工艺管道与防渗套管的 二 次保护 空间, 宜采用液体 传感器进行渗漏 监 测。 传感器应 设置在各二 次保护空间 的最低处, 并由 具备 相应功能 的控制台 进行 在 线 分 析和 报警; 条件 受限时, 应 在防渗套 管的 最低点设置 用于人工 检漏的积 液装置。 5.3 防渗池与观测管 5.3.1 防渗池 5.3.1.1 埋地油罐的防渗池应按 设计油罐 座数分成 若干个隔 池。 每个隔池 内的油罐 座数不应 多于两座。 单罐容量大 于等于 50m 3

11、的油罐应 每罐一隔 。 5.3.1.2 防渗池应采 用防渗混凝 土 浇 筑为一体。 5.3.1.3 防渗池的混凝 土 外 墙和 底 板 厚度不应小于 250mm, 隔墙 厚 度不应 小于 200mm, 墙顶 应高于池 内 罐顶标高, 池底宜低 于罐底设计标高 200mm,墙 面与罐 壁 之 间 的间 距 不 应小于 500mm。 DB11/ 588 2008 3 5.3.1.4 防渗池的内 墙角(包括 底 角 ), 应采用 圆滑过渡 或 45斜角过渡 。 5.3.1.5 防渗池的内 表面应做 水泥砂浆抹 面 , 并找平、压 实、 抹光, 5.3.1.6 防渗池的内 表面应按 附录 A的规定贴衬

12、 玻璃钢防渗层。 5.3.1.7 防渗池的底 板及池内 油罐基础 ,应便于 使油罐任 何部 位的泄漏引 至观测管。 5.3.1.8 防渗池内的 空间,应采 用 未受 油品污染的中、粗 砂回填 。 5.3.1.9 防渗池的上 部,应采取 防止外部 泄 漏油品和雨水、地 表水渗入池 内的技术 措施。 5.3.2 观测管 5.3.2.1 防渗池的各 隔池内应 设观测管。 5.3.2.2 观测管的制 作和设置 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观测管应采 用 耐 油、 耐 腐 蚀的管材制 作,直径 宜为 100mm150mm,壁 厚不应小于 4mm; b) 观测管应在池内铅垂设 置,管子下端应置于 防渗 池的

13、底部,上部观测口应高 出罐区设计地面 200mm(油罐设 置 在 车道 下的除 外); c) 观测管在 池内罐顶 标高以下范围内, 应做成 孔径 为 10mm12mm 均 匀排 布的过滤 管段。 其 每层环 向孔中心距 宜为 6d 8d,竖向 相邻孔中 心线的间 距不 应大于 1d( 见图 1) ; S6 8d S/3 h h h h h d 10 12mm 孔 竖向中心线 孔环向中心线 S/3 S/3d 孔 的 直径 ; S 每层 环向 孔中 心距离 ; h竖向 相邻 层孔 中心线 间距 。 图1 观测管过滤管段打孔示意(展 开图) d) 过滤管段 应外包 3层4 层 50目60 目 的 尼

14、龙网 ; e) 观测管周 围应回填干净的粗 砂或粒径 为 10mm30mm 的 砾 石 ; f) 检测口应 有保护盖 和标识。 5.4 观测井 5.4.1 处于地下饮 用水源防 护区内的埋地油罐 区,应设 两眼 观测井。 5.4.2 处于地下饮 用水源防 护区外的埋地油罐 区,可只 设一 眼观测井。 5.4.3 当现场只需 布设一眼 观测井时 ,观测井 应设在埋地油罐 区 地下水 流向的下 游,与埋地油罐的 距 离不应超过 50m。 5.4.4 当现场需要 布设两眼 观测井时 ,第二眼 观测井宜 设在埋地油罐区 地下水流 向的上游 ,与埋地油 罐的距离宜 为 10m50m。 5.4.5 观测井

15、不应 设在爆炸危险区和土壤已被 油品污染的 区域 。 5.4.6 观测井结构应采用一 径成孔工 艺。设计 应结合当 地水文地质条件, 并 充 分考虑区域 10年地下水 位 动 态特征 ,井深设计 应 在 最低 水 位 埋深 的 基础上 增加 5m8m, 过滤管应 在水位变幅 内 设计。 DB11/ 588 2008 4 5.4.7 井管直径应 为 150mm200mm, 其技术性 能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具有良好 的强度, 能承受地层和静水 侧压力 及管 柱自重产生 的拉压力 ; b) 耐油、耐 水、耐土壤 腐 蚀; c) 无毒、无 味、无污染 ; d) 过滤 管的主要 骨架孔隙 率应为

16、18 25。 5.4.8 观测井施工 应符合附录 B的规定。 5.4.9 观测井的水 质监测应采 用 GB/T 16488 1996中规定的 红 外 光度 法。 5.5 维护管理 5.5.1 使用单位应对 埋地油罐的防漏和 检 漏设施 建 立 专门 的管理规程, 并应指定 专人进行 日常维护 和 定期检测。 5.5.2 除清理泥沙 外,使用 单位不应 任意抽取 观测井中的水 作为他用, 不应向观测井内投放 可能造 成 地下水污染的 杂 物 。 5.5.3 防渗池检测管 内 应 保持 干净, 不应存积泥 沙 (土) 等任 何 异 物 。 DB11/ 588 2008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17、) 玻璃钢防渗 层施工 A.1 玻璃钢材料组成 玻璃钢防渗层 材料主 要由树脂、 固化剂、 稀释剂、 填 料、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布 (简称: 玻璃布) 组 成。树脂和 固化剂宜 由同一生产厂家配 套供应。 A.2 材料选用 A.2.1 树脂 可采用环氧树脂或不饱 和 聚脂树脂。 采用环氧树脂 时 , 其性 能 指 标, 应 符 合 GB 13657的规定。 采用不饱和 聚脂时, 其性能指 标,应符 合 GB/T 82372005 中“CEE、CE 、CM”型 的规定。 A.2.2 固化剂 固化剂宜采 用低毒的 胺类固化 剂。 不饱和聚脂树脂的固化 剂 包括 引发剂和 促进剂。 常用的引发 剂为

18、:过氧 化 环 已酮 、 丁 脂糊 、 过氧 化甲乙酮二丁脂 糊、过氧 化苯甲脂二 丁 脂 糊; 常 用的促进 剂为:环 烷酸钴苯乙烯液、 二甲基苯胺苯乙烯液。 A.2.3 稀释剂 环氧树脂稀释剂宜采 用丙酮、 乙醇、二 甲苯、甲苯 ; 不饱和聚脂树脂的稀释剂应为 苯乙烯。 A.2.4 玻璃布 应采用非石蜡乳 液型的无捻粗纱玻璃 纤维方格平 纹布 ,其厚度宜为 0.2mm0.4mm,经纬 度应为每 平方厘米 4 488 纱根数,玻璃纤维 布的性 能指 标应符合 GB/T 18370的规定。 A.2.5 腻子填料 宜采用细度不 小于 150目 的 石英粉。 A.3 材料接验、 贮运和使 用要求

19、A.3.1 材料接验 出厂的玻璃钢 材料应 包装完好 ,并附有 出厂质量 检验 合格证。 包装上应注 明: 产品名称 ; 材料牌号 、规格 或型号; 净重; 生产厂家; 生产批 号; 生产日期 和 有 效期 。 接货时,应 有生产厂家 提 供 的产 品 说明书 , 内容 应包括 : 材料技术 指 标 ; 检验机构 出 具 的检 验 报 告等 。 检 验 项目及 结果应符 合 A.2的规定,不 应使用不 合格产 品。 DB11/ 588 2008 6 A.3.2 材料贮运 玻璃钢材料 的贮运过 程中: a) 不应剧烈碰撞; b) 防止雨淋 、日光暴晒 和 损坏 包装件; c) 不应与酸 、碱等腐

20、 蚀性物品 及易燃品 混装、 混放 。 A.3.3 材料使用要求 用 户 应按照 生产厂家 的产品说明书在有 效期内使 用材料 , 超 过有 效期的材料 应按国 家有关规定 检 验 合 格 后 方可 继续使用。 A.4 玻璃钢防渗 层的结构 玻璃钢防渗层的结构 : 封底胶 封底胶 中间胶 玻璃 布 中 间胶 玻璃 布中间 胶玻璃 布中 间胶面胶 面胶。 干膜厚度不 应 小于 0.9mm。 A.5 玻璃钢胶料 的配制 A.5.1 配制胶料的 容器、搅拌 器 等 工具应保持 清洁、干 燥、 无油污。 A.5.2 配制胶料应根据 材料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及配制 现场 的环境条件、工 艺要求进行 配 制

21、。配 制时 应按计算用 量准确称 量。量具应 有 计 量检 定 资格 的单 位检定合格 。 A.5.3 环氧树脂胶 料、腻子 的配制: a) 称取定量 的环氧树脂 , 间接 加 热 至 4060 ,加 入 适量的稀释剂, 搅拌 均 匀 并冷却至常 温 (室 温), 配 制 成环 氧树脂液 备 用 ; b) 使用时, 取定量的 环氧树脂 ,按比例 加入固化 剂, 并 迅速搅拌 均 匀 ,配 制 成 树脂 胶 液 ; c) 在配制成 树脂胶液 中按比例 加入粉料 ,并搅拌 均匀 ,制成腻 子料。 A.5.4 不饱和聚脂树脂胶料 、腻子的 配制: a) 按施工配 合比先将 树脂与促 进剂混匀 ,再加

22、 入引 发剂混匀, 配制成树脂 胶 料 ; b) 在配制成 的树脂胶 料中按比例 加 入 粉料 , 并搅拌 均匀,制成 腻子料。 A.5.5 配制好的胶 料应熟化10min后使 用, 并在1h 内用完。 当 胶料出现初 凝现象时, 不 应再加 入稀释剂 后继续使用。 A.5.6 玻璃钢胶料 的配制应 准确,每 次配料应做 记 录。 A.6 施工环境及 条件 A.6.1 玻璃钢层施工应 在环境温 度不低于10 、相对湿 度小于 80的环境下 进行。施工 时 的 树脂 胶液 温度不应低 于15。 A.6.2 施工前的混凝 土 基 层应 充 分 干燥 ( 含 水率 不 应大 于6 ), 且 应清 洁

23、、平整 、无凹凸棱 台 等 。 A.6.3 施工期间,施工 现场不应 有明火,应 有完善的消 防措 施和配置充足完 好的消防 器材。进入 施工 现场的人员应穿着专 用工作服 等安全、 卫生防护 用品, 不 应 携带火种及其 他易产生 火花、静 电的物品。 A.6.4 玻璃钢防渗层施工不 应与其他 工种交叉 进行。 A.7 施工方法 A.7.1 贴布方法与 顺序 玻璃钢防渗层的贴布 方法, 可采 用间断铺 贴法或连续铺 贴 法。 并宜按 先上后下, 先立后平 的顺序进 行。 A.7.2 间断铺贴法 A.7.2.1 底胶涂刷 DB11/ 588 2008 7 在处理检验 合格的混凝 土 基 层上

24、, 均 匀 地涂刷第一 道 封底胶, 自然固化 不 少于 12h后,用 腻 子修补 基面缺陷, 随即涂刷 第二道底 胶。底胶涂刷应均 匀, 不应有漏涂 、流坠等 缺陷。 A.7.2.2 衬布 衬布应在第 二道底胶 自然固化 24h后按 下列要求 进行 : a) 应先在基体 表面均匀地 涂刷一道 衬布胶,然 后铺 贴玻璃布;衬布 通常用毛 刷蘸少许胶 料点击布 面,使玻璃 布全部浸透胶料, 同时赶净 存于布面 中的 气体; b) 待第一层玻璃布衬 完, 并自然 固化 10h12h 后, 应仔细处理 衬层表面 上的毛刺、 气泡及流 挂胶 料等缺陷, 然后再按 上述程序 衬至规定的层数; c) 衬布

25、时 ,同层 布的搭 接宽度不 应小于 50mm。 上下层 布的搭 接缝应 相互错开, 其距离 不应小于 50mm。阴阳 角处应增 衬 12 层玻璃布。 A.7.2.3 涂刷面胶 第一道面胶应在 衬布层数 或厚度达到 要求,自然 固化 24h(或干至 不 粘手), 并 对 表 面 毛 刺 、 边缝 修整合格后 进行;第 二道面料 应在第一 道面胶自 然固化 24h后再涂刷。 面胶表面应 均匀、光 滑,无漏 刷、流挂 、气泡等 缺陷 。 A.7.3 连续铺贴法 采用连续法施工时 , 其底胶 、 面料 施工方 法和要求, 以及 衬 布 前的 底胶固化时间等均 应与 A.7.2.1、 A.7.2.3相

26、同 。 衬布采取鱼鳞式搭接 法, 即将一 块玻璃布 按纬向分成三 等 分 , 当 铺 完第 一层布后 , 第 二 层布 贴 在 第 一层布的 2/3处 ( 即第 一层布 留出 1/3), 第 三 层 布 贴 在 第 二 层 布 的 2/3处 (即第二 层布留出 1/3)。 A.8 玻璃钢内衬层 的 养 护 玻璃钢防渗层施工完 后,常温 (不低于 20)下的固化时间不应 少于 7d, 并应有防止 日光暴晒 和 雨 淋 的 措 施。 A.9 施工过程检 验 玻璃钢防渗层的施工 过程检验 应包括下 列内容: a) 混凝土基 面是否符 合 A.6.2的规定; b) 涂刷胶料 是否有不均 匀 、漏 刷、

27、流挂 等现象 ; c) 采用间断铺 贴 法 时, 上 层 布固化后, 是否存 在毛 刺、气泡及 胶料流挂 等现象; d) 涂刷封面 胶前,玻璃钢内衬 层是否有 缺层、 未浸透 、 气 泡 等缺陷。 A.10 最终质量检 验 A.10.1 玻璃钢内衬 层的最终 质量检验 ,应在玻璃钢内衬 层养 护完毕后进行 。 检 验内容包括 : 外观; 固化度 ; 厚度; 针孔; 粘结力 。 不合格点的 修补应按 A.11的规定 进行。 A.10.2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的标准应达到 : a) 色泽 均匀,平 整光滑, 无其他杂 物,无 空鼓 、裂纹脱落 和玻璃纤维 外 露 等现 象 ; b) 不存在直径 大

28、于 8mm的气泡 ,否则应 将气泡 划破 并修补。 DB11/ 588 2008 8 A.10.3 固化度检查 可用手指按 摸或用棉 花蘸丙酮 在固化后 的玻璃钢 表面 擦拭 3遍5 遍, 如前者 发现沾手, 后 者发现 棉花变黄, 即认为固化 不 完全 ,应全部 返工。 A.10.4 厚度检验 可用测厚仪 或深度游 标卡尺进行 抽 样 检测, 每个隔 池按 池壁和池 底至少抽 查 1个有 代表性的 点, 厚 度不满足要求 者视为 不合格。 A.10.5 针孔检查 针孔检查应按 下 列 要求 进行: a) 用电火花 检测仪对全 部 玻璃钢 内 衬 层进行 100的 针孔检查, 检 测电压应 为

29、 5000V, 以无电火花 为合格; b) 对阴阳角 等复杂部 位应作重 点检查; c) 检查出的漏 点应作 记号和修 补。每平 方米不 合格点 超 过 3个时 , 应全 面修补或 返工。 A.10.6 粘结力检查 粘结力检查应 在玻璃钢 内 衬 层完全固化 后进行。 每个隔 池 按 池壁 和池底至 少抽查 1个有代表 性的 点,各抽查点 的 切 块面 积 应 为 30mm30mm,以粘 贴牢 固和布、胶 不脱层为合 格 。 若有 测 点 不合 格 , 应 加 倍 抽 查 ,如仍不合 格,应返 工。 A.11 修补 A.11.1 玻璃钢防渗层 修 补 使用的材料 、结 构以 及厚度等 应与 原

30、主体防渗层 相 同 。 修 补 层与 原玻璃钢防 渗层的塔接 宽度不应 小于50mm 。 A.11.2 修补时应将 漏点或损坏 的 内 衬层 清 理 干净 ,漏 点 和 破 损 处 周 边 的玻璃钢层 应用利刀刃切成斜 坡 面后, 向外拟贴 布的范围 应用砂 轮将原玻璃钢层打 毛 ,中 间 凹 下 去 的 部分应用玻璃钢 腻子抹平, 且 固化 后再进行修 补。 A.11.3 修补部位完全固化后 ,应重新 进行针孔检查。 A.12 交工资料 交工验收时 ,施工单 位应提交 玻璃钢防渗层的全 部施工 资 料 。 内容 包括: 混凝 土 基 面检查记录 ; 材料产 品说明书 ; 施工方 法; 检测与

31、 修补记录 ; 施工日 志等。DB11/ 588 2008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观测井施工 B.1 过滤管周围 填充的砾 料, 应选择 质地坚硬、 密度大、 浑圆度好, 不 易溶于盐 酸和含铁、 锰的砾料, 其粒径应大 于周边临界 含 水层的 颗 粒 。 B.2 井壁管、过 滤管的各 连接部位应严密、 牢固、不 错动 。成井工艺及 井 斜 等应 符 合 GB 50296的 有 关规定。 B.3 观测井至少 要进行 24h的 洗 井。 出 水含砂量 不宜大于 1/200 000(体积 比)。井 内 沉淀 物 的 高度 应 小于井深的 5。 B.4 观测井的井 口应高于 周围设计地 坪 0.6m,并应有 密闭 井盖和标识 。 B.5 观测井交工 验收时,施工单位应 提 交 包括 下 列 内容 的打 井 资 料: 预 测 未 来 10年内的地下水位变幅 报 告 ; 现状 地下水位 勘测记录 ; 采用的井管 直径及 管材; 井 壁 管和过滤 管管底标 高检测记 录; 井 斜 检 测 记 录 ; 井 深 实测记录 ; 出 水 含 砂 量 实测 记 录 ; 井 内 沉淀 物 高 度实测记录 ; 水中 矿物油浓 度(mg/L )检测报 告; 观测井 平 面 位置 及 井 孔柱 状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