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pdf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6368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5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11 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11 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11 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11 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7.010 F 01 备案号: 56042-2017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1420 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Low-carbon Building Operation 2017 - 06 - 29发布 2017 - 10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420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评价指标体系 . 2 6 计算方法 .

2、3 7 评价方法 . 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取值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报告书格式 . 1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报告编写指南 . 12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 中国 质量认证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 于震、王晓涛、高彩凤、李怀、赵宝、韩 建军、吴剑林、张时聪 。 DB11/T 1420 2017 III 引 言 为提高北京市建筑碳排放 管

3、理水平,促进 建筑 在运行中的 节能 环保, 规范建筑运行 阶段 碳排放评价 工作,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 采用定 量评价 与定性评价 相结合 的评价方法。定 量 评价 部分使 用建筑的 真实碳排放 数据 进 行 评分,注重 评价 过程 的透明 性和 客观 性 ; 定性评价部分对 建筑运行中 所采 用的 减 碳措 施进 行评 分,注重 发 挥 评价系 统的 鼓励 和引 导作用。 对于 建筑运行 阶段无法 控制或 改变 的内容,减轻其得分权重或不进行 评价, 体现 标准的 针对 性和 适 用性 ,同时简化了 评价 难度,降 低了 评价 成本。 DB11/T 1420 2017 1 低碳建筑(运行

4、)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运行 阶段 的低碳建筑的基本要求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和评价程 序。 本标准 适用 于已完成竣 工验收处 于运行 阶段 的低碳 民用建筑评价 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用 是必 不可少 的, 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文 件。凡是 不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 本适 用于 本文件。 GB 50034 建筑 照明 设计标准 GB/T 51161-2016 民用建筑能耗 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 3.1 低碳建筑 low-carbon buildi

5、ng 通 过使 用高 性能的建筑 设备 和 设施 ,鼓励 低碳行 为, 开 展低碳 管理, 增加 碳汇 ,降 低能源和 物 质 消 耗,减 少二氧 化碳排放的建筑。 3.2 活动水平 activity level 量化导 致二氧 化碳排放的 生产或 消费活动 的活动 量, 例如各种 化石燃 料的 消耗 量、 原材 料的 使用 量、 购入的 电量 等。 3.3 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Baseline 根 据北京市 民用建筑碳排放 统 计数 据的 平均 值, 计算 得 出的 被评价建筑 年单位 面积 碳排放 强度, 单 位 是 k

6、gCO 2 /m 2 a。 3.4 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B11/T 1420 2017 2 将被评价建筑的 活动 水平数 据 乘以 相应 的碳排放因子 , 计算 得出的 被评价建筑年 单位 面积 碳排放强 度,单位 kgCO 2 /m 2 a。 4 基本要求 本标准 仅针对 建筑运行 阶段 碳排放 进行评价 ,不 考虑 建筑 生命周期 的其 他阶段, 如生产 、 运 输 、 建 造、改 造和 拆除 阶段 的碳排放。 本标准 适用 于已完成竣 工验收, 投入 使用 一年以上 的住宅 、办公 、商业 和酒店 建筑。 本标准 应

7、以民 用建筑单体 为评价 对象 。评价 时, 凡涉及系 统性 、 整 体性的指标 , 应基 于被 评价建筑 所 属 工程 项目 的总 体指标 进行评价。 本标准碳排放评价范围 包括 为 被评价建筑 服务 的供暖 、 供冷 、 照明、 生活 热水等 系 统能 耗产生 的 二 氧化碳排放。 被 评价建筑 应满足 以下 要求: a) 建筑面积 大于 500 m 2 ; b) 70%以上 建筑 面积 有供暖 设 施; c) 办公建筑 使用 率超过 60%;其它 各类 建筑 应能 证明其 超过 60%的面积已 经投入 正常 使用 ; d) 每周使 用时 间超 过 40小时; e) 居住建筑 户入住 率达

8、到 70%以上 。 5 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 技术指标体系 包含 碳排放 强度、节 能 、 绿 化 及 管理措 施四项 准则 层内容, 16 项 指标 层内容 。详见表 1。 表 1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准则层 指标层 分值 碳排放强度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70 节 能 能 耗 分 项 计 量 2 围 护 结 构 可开启面积比 2 冷 、 热 源 机 组能效等级 2 照 明 功率密度值 2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2 照 明节能 2 电 梯 节 能 2 余热废热利用 2 可 再 生 能源技术利用 2 绿 化 绿 化 方式 2 绿 化 面积占比 2 管理 能源资源绩效管理 2

9、 碳排放工作专人管理 2 能 耗 、 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 2 低碳宣传活动 2 DB11/T 1420 2017 3 6 计算方法 6.1 公共建筑 6.1.1 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 建筑基准碳排放 强度 应按 照式( 1)计算: E b= E 1+ E 2 ( 1) 式中: E b 建筑基准碳排放 强 度,单位 为千克 二氧 化碳 每平米每 年( kg CO 2 /m 2 a) ; E 1 由建筑 供暖 导致 的基准碳排放 强度, 单位 为千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 年( kg CO 2 /m 2 a) ; E 2 由供暖外的 各类能源 消耗所导 致的基准碳排放 强 度,单位 为 千克 二氧

10、 化碳每平米每 年 (kg CO 2 /m 2 a)。 在本评价方法中, 建筑的 供暖基准碳排放强 度E 1 见表 2; 除 供暖外 其 他能源消耗 导 致 的 综合 基准碳 排放强 度 E 2 取值 见表 3。 注 1:供暖基准碳排放强度是 由供暖 源 侧 能源消耗 指标乘以 相应 能源形式的碳排放因子计算 得到 。 供暖能源 消耗 指标及除供暖外能源消耗指标参照 GB/T 51161-2016 民 用建筑能耗标准执行,基准碳排放强度由能源消耗指标乘以 相应能源的碳排放因子获得。 注 2: 根据 GB/T 51161-2016 民 用建筑能耗标准 , A类公共建筑是指体量相对较小, 建筑物进

11、深浅, 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条件较好, 多采用分体空调、 多联机等分散式或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形式满足冷热需求, 单位面积能耗相对较低 的一类建筑;B 类公共建筑是指体量较大,外窗一般不能开启,难以通过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满足室内环境需求,多采 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和机械通风方式满足室内需求的建筑。 表2 供暖基准碳排放强度 供暖基准碳排放 强 度 kgCO 2 /m 2 a 供暖方式 区域集中 供暖 小区集中 供暖 分栋分户供暖 燃煤供暖 21 37 - 天 然 气 供暖 19 22 19 表3 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除供暖外) 建筑类别 基准碳排放强度 kgCO2/m2 a A类 建筑 B类 建筑 办

12、公 党政机 关办公 建筑 58 74 商业办公 建筑 69 85 宾馆酒店 三星级 及以下 72 103 四 星 级 88 124 五星级 103 155 商 场 建筑 百货商店 82 144 购物中 心 82 180 超 市 113 175 6.1.1.1 混合功能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 DB11/T 1420 2017 4 具 备 多 种 功 能的 综合 性建筑 应 满足 以下原 则: 适 评业 态 的面积 之和 占总面积 比例大 于 70%, 并 且此 适 评 业态 可进 行单 独计 量确 定 相关 排放 数值。 在评价 时, 应按 照式( 2)计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a 1 错误

13、!未找到引用源。 + a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a 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 a 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混合 功能建筑基准碳排放 强 度, 单位 为千克 二氧 化碳每 平米每 年( kg CO 2 /m 2 a) ; a i 第 i种业 态的 面积占 总 建筑 面积 比例 , 1 a i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 i种业 态的基准碳排放 强 度, 各业 态计算方法 参照式( 1)。 6.1.1.2 特殊功能区域 特殊功 能区域 是指 服务功 能与建筑主体 功能 区域 不一致, 且碳排放 水平与所在建筑主体 功能 区域差 别

14、 较大 的区域 , 如 数据中 心、 健身房、 游泳池 、 餐饮 、 洗浴 等区域。 对于 特殊 功 能区域 , 如 果能 够提 供 证明材 料,对 这些特殊 功能 区域 能源 消耗 单独 计量, 可将 该部分 的碳排放 从该 建筑的 总碳排放中 扣 减, 面积也 应相 应减 去。 6.1.2 实际碳排放强度 建筑运行 期间的实 际 碳排放 包 含 建筑 消耗 的各种 化 石燃料所 产生直接 碳排放和 电 力 消耗 隐 含的 间 接碳排放。 采用基 于活动 水平和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进 行核 算, 即式( 3) E r=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3 ) 式中: i 能 耗类 别, 如电 力

15、、天然 气、 热力 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年消耗能源i 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见式(4),单位为千克二氧化 碳每年 (kgCO 2 /a) ; A 实 际建筑 面积, 单位 为平 米(m 2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活动 水平数 据, 即 年消耗 能源 i的 总量, 电力 :单位 为千 瓦 时 ( kW h) ; 天 然气:单位 为立 方米 (m 3 );热 力:单位 为吉焦 (GJ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能源 i的碳排放因子。 注 3: 活动水平数据 应根据被评价建筑的能源台账 获得。能源碳排放因子应根据国 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

16、发 布 的 中国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规定计算 获 得,建筑主要消耗能源的 碳排放因子取值见附录 A。 6.1.3 实际碳排放强度修正 6.1.3.1 被评价 公共 建筑实 际使 用强 度 偏离 标准 使用 强度时, 可 依据 修正 公式 进行 修正 。 各类 公共 建 筑标准 使用 强度 如下 : 办公建筑: 年使 用时 间2500 小 时,人 均建筑 面积 10 m 2 ; 宾馆酒店 建筑: 年平 均客 房入住 率50% ,客 房区 建筑面积占 总建筑 面积 比例 70%; DB11/T 1420 2017 5 超 市建筑: 年使 用时 间5500

17、 小 时; 百货/ 购物 中心 建筑: 年使用 时 间4570 小时; 一 般 商铺 :年 使用 时间 5000小 时。 6.1.3.2 办公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应按式( 5)( 7)进行修正: 2 1 r r E E = (5 ) H H 0.7 0.3 0 1 + = (6 ) 0 2 A A 0.3 0.7 + = (7 )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修 正 后 的 办公 建筑实 际 碳排放 强度, 单位 为千克 二氧化 碳每 平米每 年 ( kg CO2/m 2 a); r E 为 本标准 第 6.1.2节 计算得 出的办公 建筑实际 碳排放 强度, 单位 为千克 二氧化 碳每平 米

18、每 年 ( kg CO2/m 2 a) ; 1 使用 时间 修正 系数; H 办公 建筑实 际年 使用时 间 (以 小时 计 ), 单位 为小 时 每年 (h/a ); 0 H 办公 建筑标准 年使 用 时间( 以小 时计) ,单位 为小 时 每年 (h/a ), 取值2500h/a ; 2 人员 密度 修正 系数; A 实际 人均 建筑 面积 ,为 总 建筑 面积 与总 人员 数的 比 值, 单位 为平 米每 人( m 2 /人 ); 0 A 办公 建筑标准 人均 建筑 面积 ,取值 10m 2 /人 。 6.1.3.3 宾馆酒店 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应按式( 8)( 10)进行修正: 2 1

19、 r r E E = (8) H H 0.6 0.4 0 1 + = (9) 0 2 R R 0.5 0.5 + = ( 10)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修 正 后 的 宾馆 酒店 建筑实 际 碳排放 强度, 单位 为千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 每 年 (kg CO 2/m 2 a); DB11/T 1420 2017 6 r E 为 本标准 第 6.1.2节 计算得 出的宾馆 酒店 建筑实 际 碳排放强 度, 单位为 千克二氧 化 碳每平 米每年 (kg CO 2/m 2 a) ; 1 入住 率修 正系 数; H 宾馆 酒店 建筑 年实 际 入住率 ; 0 H 宾馆 酒店 建筑 年平 均

20、 客房入住 率, 取值 0.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客 房区 面积 比例 修正 系 数; R 实际 客房 区面积 占总建筑面积 比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 R 客房 区建筑 面积 占总建筑面积 比例 ,取值 0.7。 6.1.3.4 商场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应按式( 11)、 式( 12)进行修正: 1 r r E E = (11 ) H H 0.7 0.3 0 1 + = (12 ) 式中: r E 修正 后的 商场 建筑实际 碳排放 强度, 单位 为千克 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 年( kg CO2/m 2 a); r E 为 本标准 第 6.1.2节 计算得 出的商 场建筑实际

21、碳排放 强度, 单位 为千克 二氧化 碳每平 米每 年 ( kg CO2/m 2 a) ; 1 使用 时间 修正 系数; H 商场 建筑实 际使 用时间 (以小 时计 ),单位 为小 时每年 (h/a ); 0 H 商场 建筑标准 使用 时 间。 超 市: 5500h/a; 百货/ 购物中 心: 4570h/a, 一 般 商 铺 : 5000h/a。 6.1.4 碳排放强度 相对值 计算建筑碳排放 强度相对 值时, 应先 分别 计算建筑运行阶段 基准碳排放 强度与 实 际碳排放 强度值, 再按式( 13)计算 获得 : r r b E E =( 13) 式中: r 被评价建筑的碳排放相对值 ,

22、% ; DB11/T 1420 2017 7 E r 被评价建筑实 际碳排放强 度( 或修 正后 的实 际碳排放 强度 ), 单位 为千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 每 年 (kgCO 2 /m 2 a) ; E b 被 评价建筑基准碳排放强 度, 单位 为千克 二氧 化 碳每 平米每 年( kgCO 2 /m 2 a)。 碳排放 强度 以一 个完整 的日 历 年或 者连续 12个 日历月 的 累积 值计。 6.2 居住建筑 6.2.1 居住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 居住建筑基准碳排放 强度 应按照 式( 14)计算 E b= E 1+ E 3 (14) 式中: E 1 由建筑 供暖 导致 的基准碳排放

23、强度, 单位 为千克二氧 化碳 每平 米每 年( kgCO 2 /m 2 a) ; E 3 由供暖外的 各类能源 消耗所导 致的基准碳排放 强 度,包括 每户自 身 和公 共 部分分 摊的能源 消耗两 部分导 致的碳排放 强度的 总和 ,单位 为千克 二氧化 碳每 平米每 年( kgCO 2 /m 2 a) ; 建筑的供暖 基准碳排放强 度E 1 取值同 第6.1.1 节表2; 除供暖外其 他能源 消耗导 致的综合基准碳排放 强 度E 3 取 3164 kgCO 2 /户 a。 注 4: 该 处 指标值根据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第 4.2.1节 非 供暖能 耗指标乘以相应碳排放因子计算获得。 6.2

24、.2 居住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 居住建筑实 际碳排放 强度 Er的计算方法 同第 6.1.2节 式(3 )公 共建筑实 际碳排放 强 度的计算方法。 6.2.3 居住人数 修正 当 住 户实 际 居住 人数 大 于3人时, 由供暖外 的各 类 能源 消耗 所导致 的基准碳排放 强 度应 按 式( 15) 进行修 正: N 3 E E r r = (15) 式中: r E 住户 的实 际碳排放 强 度修正 值; E r 通过 6.1.2节计算 得出的住 户实 际碳排放 强度 值; 6.2.4 N 住户的 实际 居住人数。居住 建筑碳排放强度 相对值 居住建筑碳排放 强度相对 值 r 的计算方法 同

25、第 6.1.4节 式( 13) 公 共建筑碳排放 相对 值的计算方法。 6.3 节能、绿化 和管理措 施项 节能、 绿化 和管理措 施定性评价 条文 见下 表4 。 表4 节能、绿化 和管理措 施项 评价条 文 指标层内容 细则 分值 Qi DB11/T 1420 2017 8 节 能 能 耗 分 项 计 量 建筑的暖通空调、 照明、 动力等各 部分能耗宜进行独 立分项计量(C1) 2分 围 护 结 构 可开启面 积比 透明围护结构可开启面积不小 于同朝向外墙或幕墙 总面积的 5%( 仅 评 判 20层 及以下各层)(C2) 2分 冷 、 热 源 机 组能效 等级 冷、 热源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

26、均高于北京市现行有关 能效等级标准规定 1级(C3) 1分 冷 、 热 源 机 组的能源效率等级均高于北京市现行有关 能效等级标准规定 2级(C3) 2分 照 明 功率密度值 不少于总建筑面积 60%的 区域, 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 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规定 的目标值(C4) 1分 所 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 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C4) 2分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具备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可远程监控制冷机、水泵、 空气处理机组等末端设备(C5) 1分 在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具备基本监控功能的基础上, 还 具有能源管理优化功能,

27、可实现冷热源站机房优化群 控,需求侧响应节能等功能(C5) 2分 照 明节能 具备分区、定时、感应等照明节能控制措施(C6) 2 分 电 梯 节 能 采 用 节 能 型 电 梯 和 自 动 扶 梯 , 并 采 取 电 梯 群 控、 扶梯 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C7) 2分 余热废热利用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提供建筑所需的蒸汽、 供暖或生活 热水等(C8) 2分 可 再 生 能源技术利 用 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不低于 50%(C9) 2分 可 再 生 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 和热量的比例不低于 25%(C9) 2分 可 再 生 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不低于 2%(C9) 2分 绿 化 绿 化

28、方式 公共建筑绿地采用复层绿化、 垂直绿化、 屋顶绿化方 式增加绿化面积(C10) 2分 绿 化 面积占比 公共建筑的绿地率,35% 40%(C11) 1分 公 共 建筑的绿地率,高于 40%(C11) 2分 居 住 建筑乔木配置不小于 3株/100m 2 (C11) 2分 表 4 节能 、绿化 和管理措 施 项评价 条文( 续) 管理 能源资源绩效管理 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管理业绩与节约能源资 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C12) 2分 DB11/T 1420 2017 9 碳排放工作专人管 理 设有专人管理建筑碳排放相关环节工作(C13) 2分 能 耗 、 碳排放数据 的核算分析 定期进行

29、能耗、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C14) 2分 低碳宣传活动 定期开展、参加主管部门举办的低碳宣传活动(C15) 2分 7 评价方法 7.1 得分计算 碳排放 强度采 用定 量评价的方法 ,对 被 评价建筑运行 年 碳排放 量进 行核 算 , 根据核 算结 果评 分;其 余 低碳 措施 项采 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进行评 分。 定量评价 部分分 值具 体算法 见表 5。 表5 评分计算方法 定 量 评价得分 S1 r 0.5 S1=100分 0.5 r 1 S1 = 50+100(1- r ) 1 r 2 S1 =100-50 r r 2 S1=0分 : r 碳排放相对值,计算方法见式(13)。 措施

30、项 分值 见表 4, 总得分应 按 式( 16)计算: S 14 1i i=1 0.7S+Q (16)评价等级 采用星 级评价 , 由低到高分为一 星级、 二 星级和三星 级 。星 级获 得 的依据为 :总得分 50 分59 分为 一星 级, 60分 69分为 二星 级, 70分以上 为 三星 级。 7.2 评审方式 评 审 方式 分为 文件资料评 审和现 场评 审, 由专 家组 对申报文件资料 进行 初步 评审, 确定 其得分达到 评价星 级要求,对 有 疑问部分提出 补充 资料要求。 其 后 由专 家进 行现 场评 审, 查阅 现场 情况 及相 关证明 材 料。 7.3 报告书编制 低碳建

31、筑评 审单位 宜参 考附录B 和附录 C的内容 及格式编制 最终 评价报告。 DB11/T 1420 2017 10 A 附 录 A (规范性 附录 ) 主 要能 源碳排放 因子取值 表A.1 主 要能 源碳排放 因子取值 序号 能源种类 单位 碳排放因子(kgCO 2 /单位) 1 天 然 气 Nm 32.16 2 电 力 kW h 1.06 3 热 力 GJ 110.00 DB11/T 1420 2017 11 A 附 录 B ( 资料 性附录 )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 报告书格 式 封页: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 号 评价机构 名称 (加 盖公 章) 年 月 日 封二: 报

32、告书 名称 :项目 低碳建筑评价报告书 评 审 组组 长: 姓名 、技 术职 务 、签名 评审组 成员: 姓名 、技 术职 务 、签名 报告书编写 人: 姓名 、技 术职务 、签名 报告书 审核 人: 姓名 、技 术职务 、签名 报告书 签发 人: 姓名 、签名 封 三 :目 录 正 文: 按照目 录内容 编写 ,纸质 规格 A4纸, 字体 为 国标仿宋 体, 标准小 4号。 页眉:低碳建筑评价报告书 、 报告书编 号、 字体 为国标宋 体, 标准 小 5号。 页脚:评价 机构 名称 ,页码 (第 X页 共 XX页 ), 字 体为国标 宋体 ,标准 小 5号。 附件:低碳建筑(运行)评价委 托书 、其 他应 该列入 的 有关 资料。 DB11/T 1420 2017 12 附 录 C ( 资料 性附录 )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 报告编写 指南 1.项目 概况 1.1评 审目 的 1.2评 审范围 1.3评 审准则 2.评审 过程 2.1 核 查组织 2.2文件评 审 2.3现 场核 验 3评审 结果 3.1 碳排放定 量得分 计算 3.2措 施项 定性 得分 计算 4.评审 结论 附件:资料 清单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