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720-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6403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720-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11 T 720-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11 T 720-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11 T 720-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11 T 720-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21 备案号:28406-201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20 2010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 Drought-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oybean 2010 - 06 - 28发布 2010 - 10-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720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

2、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青春、叶翠玉、邱丽娟、白琼岩、王晓波、福德平、关荣霞、陈立军、张力、 徐淑莲、刘章雄。 DB11/T 7202010 1 大豆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品种芽期、 苗期和全生育期的 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 北京地区 大豆品种 抗旱性 的鉴定和评价 。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 本 文件 。 2.1 校正品种 adjusting variety 经 国 家指定单位鉴定的 或共认 的 具有一 定 抗旱性的大豆品种 ,用于校正非同批待测材料鉴 定 结

3、果 的 标准品种。 3 抗旱性鉴定方法 3.1 种子芽期抗旱性鉴定 3.1.1 样品准备 将待测材料 种子样品 充分混匀后,随机取 300粒 。 3.1.2 高渗溶液配置 将 192g聚乙二醇-6000 ( PEG-6000)均匀溶解在 1000mL无离子水 中,即配成-0.5MPa PEG-6000 高 渗溶液。 3.1.3 种子预处理 取 300粒待测材料种子 ,每 100粒为一 组 , 3次重复 。 将供试种子 放在网丝袋中 ,清洗后 种子放在 鼓风烘干箱内吹干备 用。 3.1.4 胁迫培养 将预处理后 的种子放在 含 有 -0.5MPa聚乙二醇溶液 的脱脂棉上, 然后移入密封发芽 盒中

4、。 3.1.5 对照培养 将预处理后 的种子放在 含 有无离 子 水 的脱脂棉上 ,然 后移入密封发 芽 盒 中。 3.1.6 性状调查 将胁迫和对照培养 的 发 芽 盒放 入培养箱 中,在(25 0.5)条件下 恒温培养,每 天更换脱脂棉一DB11/T 7202010 2 次,8d 后调查发芽种子 数 。 3.1.7 计算种子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 按公式(1 )计算: 100 = CK X PI . (1) 式中: PI相对发芽 率(%) ; X 胁迫处理 发芽数; CK对照种子 发 芽 数。 3.2 苗期抗旱性鉴定 3.2.1 培养温度 在(222) 条件下 进行。 3.2.2 试验设计 苗

5、期抗旱性鉴定 用两次干旱 处 理 后存活率进行判 定, 并利用校正 品种的 存活率对 待测品种实 测 存活 率进行校正 。 3 次重复,每次重复 15株苗,塑 料盆栽培。 3.2.3 播种 在 长宽 高为 46cm27cm 4cm的 50孔发芽盘 中 ,将田间持 水量为(85 5) %的中等肥 力耕层土 , 装入发芽盘 中,播种 覆土。 3.2.4 移苗 待 幼 苗 两片子叶 完全展开 后,选择 15株长势 一 致的植株, 移入田间持 水 量 为( 855) %土壤的 塑 料盆中,3 次重复。 3.2.5 第一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 幼 苗 长至第一片三 出 复 叶完 全 展开时停止供水, 开始

6、进行干旱 胁迫, 当土壤含水 量降至田间持水 量 的 20%15% 复水, 使土壤 水 分 达到田间持 水量的 (85 5) %。 复水 144h后调查存活苗 数, 以全部 叶片 呈鲜绿色者 为存活苗 。 3.2.6 第二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 第 一次复水后即停止 供水,进行第 二次干旱 胁迫 ,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 水量的 20% 15%时 , 第二次复水,使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 水量的(85 5 )%。144h 后调查存活苗 数,以全部 叶片呈鲜绿色 者 为 存活苗 。 3.2.7 幼苗干旱处理后幼苗存活率实测值 幼苗干旱存活率实测 值的计算 见公式(2 ): 2 / ) 100 100

7、( 2 / ) ( 2 1 2 1 + = + = TT DS TT DS X X X X DS DS DS . (2) DB11/T 7202010 3 式中: DS干旱 存活率 实测值(% ); DS 1 第一次干旱 存活率 ( %) ; DS 2 第二次干旱 存活率 ( %) ; X TT 第 一次干旱 处理前的 总苗数, 3次重复 的平均 值; X DS1 第 一次复水后 存活苗数 ,3 次重复 的平均 值; X DS2 第 二次复水后 存活苗数 ,3 次重复 的平均 值 3.2.8 幼苗干旱处理后存活率校正值 按照公式( 3)计算 校正品种幼 苗干旱处 理后存活率实 测 值 的 偏差

8、 。依公式 (4)求 出待测品种 幼 苗干旱处理 后存活率 的校正值 。即: A A E ADS ADS ADS ADS / ) ( - = . (3) E A A ADS ADS DS DS - = (4) 式中: ADS E 校正品种干旱处理后存活率实测值的偏差,即校正品种本次实测值与校正值偏差的百分 率(%) ; ADS 校正品种 干旱处理 后存活率 的实测值 (%) ; ADS A 校正品种 干旱处理 后存活率 的校正值 ,即多 次幼苗干旱 存活率试 验结果的平 均 值 ( %) ; DS A 待测品种干旱 处 理 后存活率的 校正值(% ); DS待测 品种干旱 处 理 后存活率的实

9、 测 值 (% ) 。 3.3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3.3.1 鉴定方法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可在旱棚 或田间条 件下进行 。 3.3.2 旱棚鉴定 3.3.2.1 试验设计 适期播种, 春大豆种植 密 度 为( 1 1.2) 万株/667m 2 , 夏大豆种植 密 度 为( 1 1.5) 万株/667m 2 。 3 行区,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 列。 3.3.2.2 胁迫处理 播种前土壤田间持水 量控制在 85%左右 ,播种后试 验地 不再接纳自 然降水 。 3.3.2.3 对照处理 在旱棚外邻近的 试验地设置 对 照 试验 。 对 照试 验的 土壤状况与 旱 棚 的基 本 一 致 。 保证

10、大豆 全生育期 处 于水分适 宜状态。 其它管理 与胁迫处 理一致。 3.3.3 田间鉴定 3.3.3.1 试验设计 DB11/T 7202010 4 试验应设在 大豆生育期内降水 量不足 50mm的地区 进行 。 适期播 种,春大豆种植密 度为(1 1.2) 万株/667m 2 ,夏大豆种植密 度为(1 1.5) 万株/667m 2 。3 行 区,3 次重复,随机区 组 排列 。 3.3.3.2 胁迫处理 播种前浇水一次,以 保证全苗, 出 苗后 至成熟不浇 水。 3.3.3.3 对照处理 在邻近胁迫处 理的试 验地设置 对照试验 。 对照试 验的 土壤状况与 胁迫处理的 基 本 一致 。

11、保证 大豆全 生育期处于水 分 适 宜状态。其它 管理与 胁迫处理 一致 。 3.3.4 性状调查 每个材料考察 10个单 株的株高 、单株分 枝数、单 株荚 数 、单株 粒数和单 株粒重。 3.3.5 平均抗旱系数 按 公式(5) 计算平均抗旱系数 : = - - = n i i i CK X n RI 1 1 1. (5) 式中: RI平 均抗旱 系数; X i 旱地性状值 ; CK i 对照性 状值; n指 标性状的 数量; i指标性 状。 3.4 注意事项 在 进行 抗旱性鉴 定期间, 要及时防治病、虫 、鸟害 , 防 止 倒伏 。 4 抗旱性判定 规则 4.1 种子芽期抗旱性判定 种

12、子芽期抗旱性判定 见表 1。 表1 大豆种子芽期抗旱性 判定 相对发 芽率 ( %) 抗旱性 等级 相对发 芽率 95.0 耐 80.0相对发 芽率 95.0 较耐 65.0相对发 芽率 80.0 中 耐 35.0相对发 芽率 65.0 较敏感 相对发 芽率 35.0 敏感 4.2 苗期抗旱性 判定 DB11/T 7202010 5 苗期抗旱性 判定见表 2。 表2 大豆苗期抗旱性判定 干旱 存活率 * ( %) 抗旱性 等级 干旱 存活率 95.0 耐 75.00.65 耐 0.50平均抗旱 系数 0.65 较耐 0.35平均抗旱 系数 0.50 中 耐 平 均抗旱 系数 0.35 较敏感 植 株枯死 或不 开花 结荚 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