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831-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6444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831-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DB11 T 831-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DB11 T 831-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DB11 T 831-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DB11 T 831-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65 备案号:32104-2012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831 201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2011 - 11 - 10发布 2012 - 03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8312011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寄主、分布和识别特征 . 1 5 发生类

2、型划分 . 1 6 发生(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 1 7 虫情监测 . 2 8 预测预报 . 3 9 防治对策 . 3 10 防治措施 4 11 防治效果检查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油松毛虫寄主、分布及识别特征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域划分标准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踏查记录表 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幼虫期调查记录表 . 10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蛹期调查记录表 . 11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成虫期调查记录表 . 12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及诱捕器使用说明 . 13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3、油松毛虫卵期调查记录表 . 14 附录 I(资料性附录) 油松毛虫发生期与物候关系表 . 15 附录 J(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发生期预测式 . 16 附录 K(资料性附录) 油松毛虫各虫态历期表 . 17 附录 L(规范性附录) 油松毛虫发生范围预测式 . 18 附录 M(资料性附录) 油松毛虫主要天敌名录 . 19 附录 N(资料性附录) 松毛虫 赤眼蜂释放量 . 20 附录 O(资料性附录) 仿 生型 药剂及 其参考用 量 . 21 附录 P(资料性附录) 植 物源药剂及 其参考用 量 . 22 附录 Q(资料性附录) 油松毛虫防治 时间和防治 方法参照表 . 23 附录 R(资料性附录

4、) 虫 口减退率和成灾率计算公 式 . 24 DB11/T 8312011 II 参考文献 . 25 DB11/T 8312011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 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北京市林业保护站负责起草,怀柔区林木病 虫害防治检 疫站参加起草。 本 标准主要 起草人:潘彦平 、 郭一妹、关 玲 、 陶万强、 王金利、 朱晓清、 李志朋、 李继磊 、 孙静双 、 李涛、米莹。 DB11/T 8312011 1 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松毛虫发生类型划分、发生(

5、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虫情监测、预测预报、防治对 策、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检查 。 本标准适用 于北京地 区油松毛虫 的 监测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 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 ( 包括所有 的 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 术规程 GB/T 18337.3 生态 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 1663 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 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LY/T 1681 林业有 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DB11/T 126 封山育 林技术

6、规程 DB11/T 290 山区生态 公 益 林抚育技术规程 DB11/T 496 水源保护林建设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 3.1 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属鳞翅目 Lepidoptera枯叶蛾科 Lasiocampidae, 异 名 为 Dendrolimus punctatus tabulaeformis ( Tsai et Liu),幼虫 取食油松、华山 松、马尾 松、 白皮松、 樟子松等针叶。 4 寄主、分布和识别特征 寄主、分布及识别特征 参 见 附录 A。 5 发生类型划分 分 为常发

7、区、 偶 发区和 安全区( 自控区) 。 划分标准 见附录B。 6 发生(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DB11/T 8312011 2 6.1 发生(危害)程度 按 LY/T 1681执行 。 即 幼虫虫口密 度为 20头/株以下 、21 头/株40 头/株及 41头 /株以上 时,其 发生(危害)程度分别 为轻、 中、重。 6.2 成灾标准 平均失叶率 30%以上或死亡株 率 1%以上即为成灾 。 7 虫情监测 7.1 线路踏查 从 3月上旬开始, 在 寄主植物分布区, 沿分界线或 林间 小路划定踏查线路 , 调查发生范围、虫 口 密 度、危害树种等。结 果填入油松毛虫踏查记录表 。调查 内容见附

8、录 C。 7.2 标准地调查 7.2.1 确定标准地和标准株 按照不同的 立地条件 ,以林班 、自然村 等为单位 ,划定标准地0.2hm 2 ( 50m40m )。每块 标准地, 按照双对角线法 或“Z”字形法,抽 取20株40 株树 木作为标准株。 标准地调查 时,应对标准株逐一 详 查。 7.2.2 幼虫期调查 7.2.2.1 幼虫上树调查 3月上中旬幼虫 上树前,清 除树干胸径 以下小枝 和与 树干、树冠相连 的灌木枝条 , 用 胶带 或塑料膜 缠绕树干胸径做一个 下开口的 漏斗环, 下 口边缘距 树 干约3cm, 用细铁丝加固支撑, 上口 边缘封闭严 实。 3d调查一次 , 定时检查

9、漏斗环 下的幼虫 数, 记数后将 虫清除。 结 果填入油松毛虫幼虫期调查记录表。 调 查内容见附录 D。 7.2.2.2 幼虫下树调查 10月中下旬, 幼虫 下树越冬 前 , 在 标准 地 内 重新 选 取 20株40株标准 株 , 在树 干胸径处做 一 个向 上 开口的漏斗环,方法按7.2.2.1执行 。3d调查一 次, 定时检查漏斗环 中的幼虫 数,记数后将 虫 清 除 。结 果 填入油松毛虫幼虫期调查记录表。调查 内容见 附录 D。 7.2.3 蛹期调查 6月中下旬,结 茧化蛹盛期 ,在树冠及 树干基部 枯枝 落叶和杂草灌木 丛等处, 调查雌蛹、 雄蛹及其 死亡数等,3d 调查一 次。结

10、果 填入油松毛虫蛹期调查记录表。调查 内容见 附录E。 7.2.4 成虫期调查 7.2.4.1 性信息素诱芯监测 7月上旬至8 月中旬, 设置油松毛虫性信息素诱芯 诱捕成虫,3d调查 一 次 ,记录雄成虫 数 及物候 等 。 结 果 填入油松毛虫成虫期调查记录表 。调查内容 见附录 F。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诱 芯及诱捕器使用方法 见 附录G。 DB11/T 8312011 3 7.2.4.2 杀虫灯监测 7月上旬至8 月中旬, 设置杀虫 灯诱捕成虫 , 3d调查 一次 , 记录雌 成虫、 雄 成虫数及物候等, 结果填 入油松毛虫成虫期调查记录表 。调查内容 见 附录 F。 7.2.5 卵期调查

11、7月上旬至8 月中旬, 雌成虫羽 化初期即开始调查 ,3d 调查一次, 记录卵块数 、卵粒数 、卵颜色 等 , 结 果 填入油松毛虫卵期调查记录表。调查 内容见 附录 H。 8 预测预报 8.1 发生期预测 8.1.1 物候学法 用常见植物 的物候期 ,预测油松毛虫各虫态的发生期 。油松毛虫发生期与物候关系表 参 见 附录 I。 8.1.2 期距法 根据油松毛虫 某 一 虫态 出 现 始期及各虫态 或 世代之 间生 长 发 育所 经历的天 数, 预测 下一虫态 或世代 的出现日期 。期距法 预测式见 附录J。各虫态历期 参见 附录k。 8.1.3 有效积温法 根据油松毛虫各虫态 的发育起 点温

12、度、 有效积温 和当 地近期的平 均气温预测 值 , 预测 下 一 虫态 的 发 生期。有效 积温法预测式见附录 J。 8.2 发生量预测 按LY/T 1663 执行。 8.3 发生(危害)程度预测 按 6.1划分标准预测油松毛虫 可能达到 的发生(危害)程度。 8.4 发生范围预测 根据成虫飞 行方向、 飞行距离 、 光源、 被害程度及松 林分布情况 等预测发生范围。 用标准地 代表法 预测发生面 积,预测式 见 附录L 。 9 防治对策 9.1 常发区 以虫情监测和 林 分 改造等预防性措施为 基础,加强 无公 害防治, 压低虫口 密度,控 制虫源地 。 9.2 偶发区 以虫情监测 为主,

13、密 切注意发生 动 态 ;适时进行抚育 管理,提高 林分自然 控制力。 9.3 安全区(自控区) DB11/T 8312011 4 减少人为干 扰,维护林 分 的 自然 生 长环 境;加强 虫情监测与预测预报。 10 防治措施 10.1 营林技术 10.1.1 封山育林 按DB11/T 126 和 DB11/T 290执行 。 10.1.2 抚育管理 按DB11/T 290 和 DB11/T 496执行 。 10.1.3 营造混交林 按GB/T 15776 和 GB/T 18337.3执行。 10.2 无公害防治 10.2.1 保护和利用 天敌 10.2.1.1 保护天敌昆 虫 科学用药, 降

14、低对天敌 昆 虫 的伤 害 。 通过营林技 术、 增加天敌食 料、 搭建 繁育场所 、 人工繁 育释放 等方法保护 天敌昆虫 。油松毛虫主要天敌名录参 见附录 M。 10.2.1.2 保护益鸟 禁止猎鸟 。 冬、 春食料缺乏 时, 投 食 饲喂 ,加强 野 生食 料 植 物 的养 护 管理 。 秋季 9月10 月、 春季 2 月3月,在 向阳避风 处设置人 工鸟巢招 引益鸟 。 10.2.1.3 释放松毛虫 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 7月上中旬,在松毛虫卵初期和盛期释放,两次放蜂 所占比例分别为30%、70%,放蜂点6个/hm 2 8 个/h

15、m 2 ,放蜂量参见附录N。放蜂时,可将松毛虫赤眼蜂卵卡钉在枝干背阴面,并用机油与硫磺粉(3: 1)混合物涂抹 卵 卡 附近枝条, 防止蚂蚁 食害。 10.2.2 生物制剂 10.2.2.1 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 Brown et Smith) 3月上中旬幼虫 上树前及10 月中下旬幼虫 下树前, 在 距树干基部10cm 15cm范围 内 , 每 株施用5g 10g。若地面覆盖物较 少,可在 施菌后适 当松土 ,以 提高防治效果 。 10.2.2.2 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3月上中旬幼虫 上树前及10 月中下旬幼虫 下

16、树前 ,用 球孢白僵菌喷粉 或喷雾防治 。 施 放量 为15万亿 孢子/hm 2 45万亿孢 子 /hm 2 。 10.2.2.3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林间温度 2030 时,使用 苏云金杆菌喷粉、 地面 常量或低容 量喷雾、 飞机低容 量喷雾等 方法 防治幼虫。 施放量为 30亿国际 单位(IU )/hm 2 45 亿国际单位 (IU)/hm 2 。多雨季节 不宜使用 。 DB11/T 8312011 5 10.2.2.4 松毛虫赤眼蜂 质型多角体病毒 杀虫卡 在偶发区和 低虫口密 度发生区 ,于7月上中旬成虫 羽化 高 峰 期 ,

17、将 松毛虫 赤眼蜂质 型多角体 病毒杀 虫卡挂于油松 枝条或 林下灌木 枝条上。 施放量为 75枚 /hm 2 105 枚 /hm 2 。 10.2.3 仿生型药剂 低龄幼虫期 ,打药防治 。 使用 药剂及其参考用量参 见附录O。 10.2.4 植物源药剂 幼虫期,打 药防治。 使用药剂 及其参考 用量参见 附录 P。 10.2.5 人工捕杀 蛹期(6月中旬 至7月上旬 )、卵期(7 月上旬至8 月中旬 ) 人 工 摘 除茧 蛹、卵块 ;12月下旬 至次年3 月之前,人 工采集树 干基部周 边的幼虫 团块,集 中杀 灭。 10.2.6 性信息素诱芯诱杀 设置性信息素诱芯及诱捕器诱 杀成虫。方法

18、见附录 G。 10.2.7 杀虫灯诱杀 设置杀虫灯 诱杀成虫 。 10.2.8 阻隔法防治 10.2.8.1 塑料环法 越冬幼虫上树 前 , 用胶带或塑 料膜缠绕 树干一周 , 宽10cm15cm, 围环表面 应光滑平 整, 上、 下端 封闭严实。幼虫 下树前在树 干 设 置 一个 上开口的 漏斗环 ( 方法按7.2.2.1执行 ),定期处 理漏斗中的 幼 虫,直至幼虫 下树完毕 。 10.2.8.2 毒绳环法 越冬幼虫上树 、 下树 前, 在树 干用毒绳 缠绕一圈 。 当 虫口密度大 于100头/ 株时, 可 间隔20cm 增加一 圈。 10.2.8.3 毒环法 越冬幼虫上树 、 下树 前,

19、 将配好 的药剂 在树干喷 施1个 10cm宽的封 闭毒环或 用毒笔在树 干 画 2个封 闭 的 毒 环 , 宽 1cm,间距 2cm5cm 。 10.3 化学防治 成灾或遇突 发事件应 急时,可 用4.5%高 效氯氰菊酯乳 油(15002500倍液 )等药剂 喷雾防治 。 10.4 防治历 油松毛虫防治 时间和防治方法参 见 附录Q 。 11 防治效果检 查 DB11/T 8312011 6 11.1 检查时间 防治效果产 生的末期检查一次 。 11.2 检查内容 检查虫口减退率和成灾 率。 11.3 检查方法 按50hm 2 不少于2块 、 100hm 2 不少于5块 、 500 hm 2

20、 不少于 15块 设 置 标准 地。 每块 标准地设 标准株 20株 40株。调查成灾面积 及防治前 后的虫口 密度等,按 附录 R中 的计算公 式 得 出虫 口减退率 和成灾 率。 DB11/T 8312011 7 附 录 A ( 资料性附录 ) 油松毛虫寄主、分布 及识别特征 A.1 寄主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 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 、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Linn. var. mongolica Litv.、 赤 松 Pinus densiflora

21、Sieb. et Zucc.、 马尾松P inus massoniana Lamb等 。 A.2 分布 北京、河北 、天津、 山西、辽宁 、 陕西 、甘肃、 河南 、山东、湖 北、贵州 、四川、 重庆。 A.3 识别特征 A.3.1 成虫 雌虫体长23mm 30mm,翅 展57mm75mm。体淡灰褐到 褐色,前翅中室末端有1白 点,位于弧状 内 横 线上或稍偏外侧, 前缘及外 缘弧形 , 横线 褐色, 内横 线不清楚 , 中横线 弧度小 , 外横 线弧度大 , 略呈波 浪状纹, 亚外 缘 斑 列黑 色 , 各斑略成新月 形 , 内侧衬淡棕色斑, 前6斑呈弧状 ,由 前 向后第1 斑有时不 明

22、显,第7、8、9 三斑斜列, 最后一斑 由两个小斑 组成 ,第8斑位于第2 翅室,如 以两斑中点相连,所成 直 线与翅外缘相 交 。 后翅 淡棕色 到深棕色 。触角鞭 节为 淡黄色,栉齿 为 褐 色。 雄 成虫体长20mm28mm , 翅 展 45mm61mm 。 体淡灰褐 到深褐色, 以深色者居 多 , 前翅中室白 点较雌 蛾明显,横 线花纹均 明显,亚外 缘 黑斑 列内侧呈棕 色。 触 角 鞭 节为 淡黄色 或褐色, 栉齿为褐 色。 A.3.2 卵 椭圆形,长1.75mm, 宽1.36mm 。初产时 色泽较浅 ,一 端淡绿色, 另一端粉 红色,孵 化前呈紫红 色 。 A.3.3 幼虫 初孵

23、幼虫头 部棕黄色 , 体背黄 绿色, 老 龄幼虫体 长54mm 70mm, 灰黑 色 , 花斑 比较明 显, 体侧 有长 毛。 头部褐黄 色 , 额区 中 央 有 1块 状深褐斑 , 胸背 二 毒毛 带 明 显 , 各 体 节背 毛簇中有 窄而扁平的 片 状 毛, 呈 纺锤形,末端 极少有齿状突起,毛 簇基部有一 些短刚 毛 。 体侧有1 条纵带,中 间部分间 断,各体节 纵 带上白斑不 明显,每 节前方由 纵带向下有 一 斜斑 伸向 腹面。 A.3.4 蛹 栗褐色或暗红褐 色,臀棘短 , 末端稍 弯曲或卷曲 呈近 圆形。雌蛹长25mm31mm ,腹部第8 、9节有生 殖孔,雄蛹 长20mm2

24、6mm,腹 部仅第8体 节有生 殖孔 。 A.3.5 茧 灰白色或淡褐 色 , 附有 黑 色 毒毛 。 DB11/T 8312011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域 划分标准 表 B.1 油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域 划分标准 项 目 常发区 偶 发区 安全 区( 自控 区) 发生特 点 频 繁成灾 ,发生 周期 不明 显 偶 然发生 ,发生 周期 长 极 少成灾 或有 虫不 成灾 分布 地区 海拔 较低0m 300m, 丘陵 和台 地, 多 发生于山凹面、西向、北向及 缓坡 面, 视野 不开 阔。 降雨 量少 , 干旱 ,土 壤贫瘠 ,腐殖 质少 。 海拔 300m 500m

25、, 丘陵区及近高 山的边缘地区,多发于坡面、东 向及平坦坡面,开阔度中等。降 雨量较多,土壤肥力中等,腐殖 质较多 。 中山或深山区。海拔一般 500m以 上 , 多 发生于山峰、山梁、南向 及陡坡 面, 开阔 度大 。 降雨 量多 , 土壤肥 力较高 , 湿润 , 腐殖 质多 。 林 分特征 覆盖度低,树种单一,松林和林 下植被破坏严重,生长不良。油 松 树 龄 20a以下 , 密 度 1000株 hm 2 2000株 hm 2 , 油松 轮枝 5 层 10层,冠幅 1 m 3m, 郁闭 度 0.3 0.7,林下植被以酸枣、荆 条居多,林内光照较强,温度较 高, 湿度 较低 。人 为干 扰度

26、 强。 林 相 较 复 杂 , 森 林 覆盖 率 大 于 60%, 地 被植 物种 类多, 数量 丰富 。 油松树龄 21a 30a, 密 度 1000株 hm 2 2000 株hm 2 , 油松 轮枝10 层 15层,冠幅大于3m,郁闭度 0.7 0.8,林内光照中等,温度 及湿 度中等 。人 为干 扰度 中等 。 林 分 结 构复杂,针阔混交,下木 种类 丰富 ,森 林覆盖 率大 于 80%, 植 被 极 为 丰富 。油松 树 龄21a 30a, 密 度 低 于 1000株 hm 2 2000株hm 2 , 油松 轮枝 15层, 冠 幅大 于 3m, 郁 闭度 0.8,林 内 光 照 弱

27、, 温 度 较低,湿度较大。 人为 干扰 很少 。 天敌资 源 种 类和数量低于本地区松林的平 均值 ,控 制能力低 。 种类和数量高于本地区松林的平 均值 ,有 一定 控制能力 。 种类和数量丰富,自然控制能力 强。 DB11/T 8312011 9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踏查 记录表 表 C.1 油松毛虫踏查 记录表 调查 地点 : 区县 (分区) 乡镇 (林 班) 村( 小班 ) 标准 地面 积(hm 2 ): 代表 面积(hm 2 ): 天 气: 晴 阴 雨 温度 () 相对 湿度( %) 调查 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 人: 调查 项目 调查 内容 寄主 植物 树种

28、: 树 龄( a) : 平均树 高( m) : 平均 胸径 (cm) : 调查 株数 (株) : 有 虫株 数( 株) : 有 虫株 率( ) : 油松毛虫 调查虫态 : 虫口 密度 : 发生(危害)程度 :轻 中 重 立地 条件 海拔 (m) : 坡位 :上 中 下 坡度 : 坡向 : 郁闭 度: 林下 环境 : 是 否新 扩散 是 否 物候 发生防治情 况 备 注 DB11/T 8312011 10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幼虫期调查 记录表 表 D.1 油松毛虫幼虫期调查 记录表 调查 地点 : 区县 (分区) 乡镇 (林 班) 村( 小班 ) 标准 地面 积(hm 2 )

29、: 代 表面 积(hm 2 ): 树种 : 树 龄 (a): 平均树 高(m) : 平均 胸径 (cm): 调查 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 人: 标准 株号 上树 幼虫 数( 头) 下树 幼虫 数( 头) 备注 1 晴 阴 雨 温度( ) 相 对湿 度( %) 立 地条 件: 物候 : 发生防治情 况: 其 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平 均 DB11/T 8312011 11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蛹期调查记录表 表 E.1 油松毛虫蛹期调查记录表 调查 地点 : 区县 (分区) 乡镇 (林 班

30、) 村( 小班 ) 标准 地面 积(hm 2 ): 代 表面 积(hm 2 ): 树种 : 树 龄 (a): 平均树 高(m) : 平均 胸径 (cm): 调查 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 人: 标准 株号 活蛹 数( 头) 死蛹 数( 头) 备注 雌蛹 数 雄蛹 数 天敌寄生 数 其它 1 晴 阴 雨 ; 温度( ) 相 对湿 度( %) 立 地条 件: 物候 : 发生防治情 况: 化 蛹场 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平 均 DB11/T 8312011 12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成虫期调查

31、记录表 表 F.1 油松毛虫成虫期调查 记录表 调查 地点 : 区县 (分区) 乡镇 ( 林班 ) 村( 小班 ) 天 气: 晴 阴 雨 温度( ) 相对 湿度( %) 标准 地面 积(hm 2 ): 代表 面积 (hm 2 ): 树种 : 树 龄 (a): 平 均树 高(m) : 平均胸径(cm) : 调查 人: 调查 时间 (年 月日 ) 灯诱 数( 头) 性诱 数 (头) 物 候 备 注 雌 雄 雄 DB11/T 8312011 13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诱芯 及 诱 捕器使用说明 G.1 悬挂时间 7月上旬松毛虫 羽 化前 。 G.2 诱捕器悬挂 方法 G.2

32、.1 在林缘、小 班分界线 及道路两 侧悬挂。 G.2.2 在树干背风面 悬 挂 ,下 端 距 地面 不 低 于 2.0m。 G.2.3 按1套/hm 2 设置诱捕器数量。 G.3 性信息素诱芯 使 用方法 G.3.1 安装前应将 手清洗干 净,以免因污染降低 引诱效果 。 G.3.2 性信息素诱 芯保质期2 年, 包装 打开后, 最好当年 使用 完毕。 未使用 的诱芯 应在冰箱 中冷藏保 存。 G.3.3 其它要求按 产品说明 。 DB11/T 8312011 14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卵期调查记录表 表 H.1 油松毛虫卵期调查记录表 调查 地点 : 区县 (分区) 乡镇

33、 (林 班) 村( 小班 ) 标准 地面 积(hm 2 ): 代 表面 积(hm 2 ): 树种 : 树 龄 (a): 平均树 高(m) : 平均 胸径 (cm): 调查 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 人: 标准 株号 卵颜色 卵 块数 (块 ) 卵 块平 均 卵 粒数 (粒) 平 均孵 化率 ( %) 备 注 1 晴 阴 雨 温度( ) 相 对湿 度( %) 立 地条 件: 物候 : 发生防治情 况: 其 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平 均 DB11/T 8312011 15 附 录 I ( 资料性附录 ) 油松毛

34、虫发生期与物候 关系表 表 I.1 油松毛虫发生期与物候 关系表 代数 虫态 发生期 物候 越冬 幼虫 上树 (危害) 始期 加杨芽 始膨 大, 旱柳芽 始膨 大, 垂柳芽 开放 越冬 幼虫 上树 (危害) 盛期 白蜡芽 始膨 大, 山桃 花盛 期, 油松 芽始开 放 越冬 幼虫 上树 (危害) 末期 桑树 花盛 期, 油松 始花 ,垂柳 飞絮 末, 旱柳 飞絮 末 越冬 蛹 化蛹 始期 臭椿 花末 ,枣花 末 越冬 蛹 化蛹 盛期 石榴 花盛 ,荆 条花 开, 国槐 始花 越冬 蛹 化蛹 末期 莲始 花, 龙爪槐 花盛 越冬 成虫 羽化 初期 国槐 始花 ,木 槿始 花 越冬 成虫 羽化 盛

35、期 小叶 女贞 花末 ,臭椿 翅果成 熟, 紫薇 始花 越冬 成虫 羽化 末期 国槐 花盛 期, 石榴 花末 ,合 欢花 末 第一 代 卵 产卵 始期 葡萄 果实 成熟 ,臭椿 初果、 紫穗槐 初果 第 一代 卵 产 卵盛 期 木 槿花 盛, 海州 常山始 现花 蕾, 构树 果实 成熟 第一 代 卵 产卵 末期 国槐 花盛 期, 石榴 花末 第一 代 幼虫 孵化 始期 枣树 花末 ,法 国梧桐 开花 末期 ,蓝 紫色 花紫 薇开 花盛 期 第 一代 幼虫 孵化 盛期 石榴 果实 成熟 第一 代 幼虫 孵化 末期 栾树 果实 成熟 ,山 桃果 实成 熟, 西府 海棠 果实 成熟 第一 代 幼虫

36、下树始 期 国 槐始落叶 ,毛 泡桐 始落叶 ,加 杨叶全 变为 黄色 第 一代 幼虫 下树 盛期 毛白 杨叶全 变为 黄色 ,北京 杨叶全 变为 黄色 第 一代 幼虫 下树 末期 加杨 落叶 末, 桑落叶 末, 刺槐 落叶 末, 霜冻 开始 发生 DB11/T 8312011 16 附 录 J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发生期预测 式 J.1 期距法预测 式 ( ) x i i S X H F + = . (J.1) 式 中 : F某虫态 出现日期 ; Hi前期虫态发生期实测 出现日 期; Xi期 距值; Sx期 距值对应 标准差; J.2 有效积温法预测式 油松毛虫卵 的发生期预测式为 (

37、N 卵 ): ) 14 . 0 23 . 10 ( 4 . 1 58 . 137 - = T N卵 (J.2) 油松毛虫越冬后幼虫 的发生期预测式为 (N 幼 1): ) 82 . 0 55 . 9 ( 9 . 66 95 . 580 1 - = T N幼 (J.3) 油松毛虫越冬 前幼虫 的发生期预测式为 (N 幼 2): ) 49 . 0 68 . 8 ( 69 . 49 27 . 734 2 - = T N幼 (J.4) 油松毛虫蛹 的发生预测式为(N 蛹 ): ) 33 . 0 54 . 14 ( 23 . 8 98 . 196 - = T N蛹 . (J.5) 油松毛虫整 个世代的

38、发生预测式 为 ( N世代 ): ) 56 . 0 82 . 9 ( 1 . 46 78 . 1649 - = T N世代 (J.6) 式 中 : N调查虫态(世代 )至预测虫态(世代 ) 的发 育天 数 ; T日平均 温度。 DB11/T 8312011 17 附 录 K ( 资料性附录 ) 油松毛虫各 虫态历期 表 表 K.1 油松毛虫各虫 态历期表 上树 幼虫历期 (d) 蛹历期 (d) 成虫历期 (d) 卵历期 (d) 下树 幼虫历期 (d) 幼虫历期 (d) 51 1628 21 9 87 140 DB11/T 8312011 18 附 录 L (规范性附录 ) 油松毛虫发生范围预测

39、 式 L.1 标准地代表 法预测式 23 1123 NNN ANANANA =+(L.1) 式 中 : A预测发生 面 积 ; N1预测 或 实 测轻 度发生标准地 块数; A N1 轻度发生标准 地代表面 积; N2预测 或 实 测中 度发生标准地 块数; A N2 中度发生标准 地地代表 面积; N3预测 或 实 测重 度发生标准地 块数; A N3 重度发生标准 地代表面 积。 DB11/T 8312011 19 附 录 M ( 资料性附录 ) 油松毛虫主 要天敌名 录 表 M.1 油松毛虫主 要天敌名 录 序号 中文名 称 拉丁 学名 1 红嘴蓝鹊 Cissa erythrorhync

40、ha (Boddaert) 2 灰喜鹊 Cyanopica cyana (Pallas) 3 大山 雀 Parus major L. 4 黑色 蝇虎蛛 Plexippus paykulli (Savigny et Audouin) 5 三突 花蛛 Ebrechtella tricupiuatus (F.) 6 阴暗 贪食 蛛 Coras luctuosus (Koch) 7 和马 蜂 Polistes rothneyi iwatai van der Vecht 8 陆马 蜂 Polistes rothneyi grahmi van der Vecht 9 中华 大刀螳 Tenodera sin

41、ensis Saussure 10 广 腹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 11 蠋蝽 Arma chinensis (Fallou) 12 日 本黑褐 蚁 Formica japonica Motschulsky 13 日 本弓 背蚁 Camponotus japonicus Mayr 14 北京 凹头 蚁 Formica beijingensis Wu 15 黑侧 沟姬 蜂 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 16 舞 毒蛾 黑瘤姬 蜂 Coccygomimus disparis (Viereck) 17 喜 马拉雅聚瘤姬 蜂

42、 Iseropus himalayensis (Cameron) 18 松毛虫 脊茧 蜂 Rogas dendrolimi (Matsumura) 19 丰 宁黑 卵蜂 Telenomus fengningensis Chen et Wu 20 黑 青金 小蜂 Dibrachys cavus Walker 21 松毛虫卵 宽缘 金小 蜂 Pachyneuron solitarium( Hartig) 22 舞 毒蛾 卵平 腹小 蜂 Anastatus disparis (Ruschka) 23 松毛虫卵 跳小 蜂 Ooencyrtus sp. 24 松毛虫 狭颊 寄蝇 Carcelia mat

43、sukarehae Shima 25 日 本追 寄蝇 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 26 粉 拟青霉 Paecilomyces farinosu Brown et Smith 27 环 链拟青霉 Paecilomyces cateniannulatus Liang 28 球孢 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29 苏云 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30 松毛虫 质型 多角 体病 毒 Dendrolimus spectabil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sC

44、PV) A DB11/T 8312011 20 附 录 N ( 资料性附录 ) 松毛虫赤眼蜂释放量 表 N.1 松毛虫 赤眼蜂释放量 放蜂 基准 放蜂量 每 株卵 块数 1块/ 株 150万 头/hm 2 225万头 /hm 22块/ 株 300万 头/hm 2 375万头 /hm 23块/ 株 450万 头/hm 2 525万头 /hm 2上一 代幼虫 基数 5头/ 株 150万 头/hm 210头/ 株 20头 /株 300万 头/hm 2 30头/株 450 万头 /hm 2DB11/T 8312011 21 附 录 O ( 资料性附录 ) 仿 生型药剂及 其参考 用量 O.1 25%灭

45、幼脲 号悬浮剂 地 面 常 量 喷雾 用药量1800g/hm 2 3000g/hm 2 或 稀 释 1000 1500倍液;飞机低 容 量喷雾480g/hm 2 600g/hm 2 ,加展着 剂30g/hm 2 。 O.2 20%除虫脲悬 浮剂 地 面 常 量 喷雾用药量640g/hm 2 900g/hm 2 或 稀 释 4000 5000倍液;飞机低容量 喷雾300g/hm 2 450g/hm 2 ,加展着 剂30g/hm 2 。 O.3 5%杀铃脲悬 浮剂 地面常量喷雾 用 药量1800g/hm 2 3000g/hm 2 或稀释 1000 1500倍液 。 DB11/T 8312011 2

46、2 附 录 P ( 资料性附录 ) 植 物 源药剂及 其参考 用量 P.1 1.2 %烟参碱乳 油 地 面 常 量 喷雾 用 药量 3000g/hm 2 4500g/hm 2 或 稀释 10001500 倍液 ; 与 柴油 1:101:20 混合 地面 喷烟,用药量 6L/hm 2 ; P.2 1.0 %苦参碱乳 油 地 面 常 量 喷雾 用 药量 3000g/hm 2 4500g/hm 2 或 稀释 10001500 倍液 喷雾。 P.3 1.2 %苦.烟乳 油 地 面 常 量 喷雾 用 药量 750g/hm 2 900g/hm 2 或稀 释 8001000 倍液 喷雾; 与 柴油 1:51

47、:20 混合 , 地 面喷烟。 DB11/T 8312011 23 附 录 Q ( 资料性附录 ) 油松毛虫防治 时间和防治方法 参照表 表 Q.1 油松毛虫防治 时间和防治方法 参照表 虫 态 防治 时间 防治 方法 幼虫 3月上旬 前 阻隔 法防治 ;招 引益 鸟 4月中旬 6月上旬 飞机 防治和 地面 防治 蛹 6 月中旬 7月上旬 人工 摘除茧 、蛹 ,集 中处 理 成虫 7月上旬 8月中旬 杀虫 灯、性信息素诱 芯诱 杀 卵 7 月上旬 8月中旬 人工 摘除 卵块 ,集 中处 理; 释放赤眼蜂 等天敌 幼虫 7月中旬 10中旬 飞机 防治和 地面 防治 ;阻 隔法 防治 ;涂 毒环 、绑 毒绳 ;招 引益鸟 DB11/T 8312011 24 附 录 R (规范性附录 ) 虫 口减退率 和成灾率计算公式 R.1 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 . (R.1) 式 中 : Np虫 口减退率, %; Nb防治前虫口 密度,头 /株; Na防治 后 虫 口密 度 , 头/ 株 。 R.2 成灾率计算 公式 . (R.2) 式 中 : D成灾率, ; Ap成灾 面 积 ,hm 2 ; A0松 林面积, hm 2 。 100 - = b a b p N N N N 1000 0 = A A D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