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419-1999 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pdf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64966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5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419-1999 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13 T 419-1999 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13 T 419-1999 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13 T 419-1999 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13 T 419-1999 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B05DB 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419-1999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1999-12-02发布1999-12-20实施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1419一1999前 ,J. 厂刁本标准由唐山市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迁安市技术监督局、迁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迁安市新能源办公室共同起草。术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士忠秦祥王进李绍文弓长卫兵郝质姚淑娟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419-1999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林业工程建设、畜牧工程建设,新能源沼气工程建设、水利配套

2、工程建设及其综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二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4750-1984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2-1984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7636-19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设计规范GB/T7637=19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DB13/T157.2-93“围山转”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DB13/T1573-93“围山转”工程建设施工技

3、术规范河北省技术监督局1999-12-02批准1999-12-20实施DB13/T419一1999DB13/T157.4-93“围山转”工程建设生物措施技术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起来的集果品生产、规模化畜牧养殖、沼气能源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4总体要求4.1基础条件4.1.1低山丘陵的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500m,坡度在300以下.4.1.2必须具备水源条件,能够引水上山,有贮水、积水设施,适于灌溉。4.2工程配置工程建设的规模,按着山场地理情况和果树面积确定。一般按6.67公顷(100亩)山场配20m一30m$水囤、100头

4、存栏猪场,30m一50m9沼气池,其形式、结构见图to图I丘陵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上III夏 iR结构示意因DB 13/T419一19995林业工程建设5.1林业工程因地确定建设模式,一般以“围山转”工程建设方式为主。5.2“围山转”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施工、果树栽植和管理分别按DB13/T157.2, DB13/T157.3,DB13/T157.4规定执行。6畜牧工程建设6.1太阳能猪场6.1.1场址选择及布局猪场建在山体上部、果树上方、水囤下位的南面背风向阳平坦的坡面上,猪舍座北朝南,东西向排列。在猪舍的一端建有与猪舍走廊相通的加工贮料室、饲养人员工作室和宿舍。6.1.2建筑形

5、式猪舍为单列式一面坡半敞棚建筑。6.1.3规模单列建设10-12间(一栋)猪舍,生猪存栏规模为80-100头,年出栏生猪150-200头。超过6.67公顷(100亩)的山场,可在下阶的平面上并列建设相应规模的猪舍.6.2太阳能猪舍技术要求6.2.1猪舍地面平整不光滑,利水。6.2.2冬季夜间舍内温度在8以上,日间舍内温度在18C以上;夏季要通风凉爽,郁闭度70%以上。6.3猪舍建筑6.3.1.猪舍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文件和图纸建造。DB13/T419一19996:3.2猪舍的结构和参数见图2,(水泥瓦走廊通道注:图中尺寸单位为cm图2单列式一面坡半敞栩太阳能猪舍结构和参数6.3.3每间猪舍跨度为

6、570cm,养猪圈舍面积不小于300cm x 360cm。6.3.4北墙为高180cm、厚50cm的空心墙,每间猪舍在北墙距地面l00cm处开设一扇70cm x 50cm通风窗(冬季封闭).6.3.5靠北墙留100cm - 120cm宽走廊通道,通道的两端设有门口.自走廊往南依次建100cm高、12cm厚的猪舍隔墙,宽50cm、深25cm食槽和鸭嘴式自动饮水器,280cm宽的圈舍地面,宽30cm、深20cm收排粪水沟,100c二高、37cm或DB13/T419一199924cm厚的南圈墙.6.3.6猪舍地面比周围地面高30cm,北高南低,有2:100至3:100的坡降,15cm - 20cm碎

7、石水泥基础,上为1:2.5水泥防滑地面。6.3.7顶棚北向滚水,由上至下依次为水泥瓦、草泥、苇帘、椽子、擦木结构。6.3.8一猪舍南墙与沿擦之间拉上8号铁丝网,冬季罩上塑料薄膜,膜的透光率不低于0.72。采光面积与猪舍地面面积比不小于0.7:1,6.4猪舍的建筑施工操作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6.5根据不同地理自然条件,可以建设其他畜禽规模养殖场.7新能源沼气工程的建设7.1生产能力要求7.1.1北方地区沼气池通常为低温或常温发酵,沼气池的料液温度应维持在18以上,沼气池中点温度要求维持在25以上,以35为最佳,不能低于101C.7.1.2每立方米料液产气量不低于0.2m$,7.2沼气池容积的确定

8、7.2.1依据猪场设计的存栏规模确定池体容积大小,存栏10。头育肥猪的太阳能猪场配建的沼气池(主体发酵池、水压间)的容积最小不应低于30m,7.2.2生猪日产鲜粪按3kg/日头计量.7.2.3入池粪便按1:3比例加水,池内干物质与水的比例为1:9。5.DB13/T419一1999一-7.2.4原料在池内发酵腐熟周期为23-40天。7.2.5沼气池的主体发酵池为1/3气容、2/3料体.7.3建设要求7.3.1沼气池建在猪舍内猪床的下面。7.3.2主体发酵池、水压间按东西向排列.7.3.3沼气池的主体发酵池与水压间要求用混凝土浇注,内径大于350cm时,池体拱盖部位加注钢筋.7.4建筑方式以GB/

9、T4750为依据,采用圆型水压式沼气池串联的方式。大型沼气池的主体发酵池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捣的拱形长池结构.7.5主要设计参数按GB/T4750-1984第9章规定执行.7.6施工操作-7.6.1沼气池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文件和图纸建造。7.6.2串联式沼气池的结构和基本参数见图3图407.6.3建筑材料应符合GB/T4750-1984第7章和第16章规定以及GB/T4752的有关要求.7.6.4现浇采用大开挖支模浇筑法.7.6.5沼气池的施工工艺及操作按GB/T4750和GB/T4752有关规定进行.7.7贮肥池建设7.7.1贮肥池建在猪舍墙外,也可建在下阶水平沟上.贮肥池与水压间有管道相通.

10、水压间的沼液溢口设在距地面以下20cm处,排出的沼液自行流入贮肥池.7.7.2贮肥池可用砖、石砌块,水泥砂灰抹面,在底部设23001二石1一”,0OO -=-y-1,-17丝谬啼1。0阵二口圣褥谕为斗冰弓田3祖荣回随铸翎歼岂气能声谬竿世国5550下1.50N,弓二二营0目目引引川引钊引到xNO砚二JX47容I吕尹价二多多二/多/芬/多尹碳吟爵漆习一龄睁片绷谕_一_DB13/T419-1999_一沼液排放闸门,用软管输通。7.8沼气管路的设计与安装.7.8.1沼气管路的设计按GB/T7636规定进行。7.8.2沼气管路的施工安装按GB/T7637规定进行。8水利配套工程建设8.1水囤建设8.1.

11、1水囤建在畜牧、林业等设施上方的背风向阳处,容积为20m”一30m,8.1.2水囤建设采取地上或半地下式方式,在水泥基础上建圆形双层夹心墙体,内壁为钢筋水泥浇注,或水泥沙浆砌体,内层套水泥沙灰,外壁为砖灰防风保温砌体,中间充填锯沫等防冻保温材料;顶盖用水泥拱顶或水泥盖板,墙体上沿留一溢水管孔,底部设置进出水管道。水囤的引水管道、排放管道应埋在土层下边。8.2根据需要,对养殖场和果园配置供水和灌溉设施。9综合管理9.1按照生产流程图实施管理。9.2生产流程见图50Jpaal配娜州喂猪1“4加工热能.-l.沼气A,14沼辰沼渣一一玉习沼买.加果品生产绿色食.品.注:图中“-一”表示目前尚未使用图5

12、丘陵一山区“林、牧、能”一体化农业生态工程生产流程9.3养殖场及沼气池管理9.3.1饲养畜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按照地方畜牧部门防疫规划建立无疫病养殖场.严格搞好预防性消毒、灭病工作.9-.3A2.坚持早、中.、晚三次清扫类便入沼气池和冲洗圈DB13/T419-1999舍.9.3.3圈舍内的排粪沟最低处向墙外开设一排水口,沼气池入料口处设雨水挡板.9.3.4严禁农药废水、消毒药水、酸性和碱性水流入沼气池.9.3.5饲养的畜禽品种按地方政府规划和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执行.9.4果树管理9.41果树根部追肥在果树生长期,结合浇水施入沼渣、沼液肥.在贮肥池内按肥水1:3的比例加水,搅拌后打开排一放闸门,使沼液随水顺管道向果树盘(树掩)内自行施肥浇水。9.4.2叶面喷肥在5一8月份,采取中层.清液(沼液),用纱布过滤后,按肥水1:2比例加水,5-7天喷施一次.9.4.3按规定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促花保果、疏花疏果、防治病虫等常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