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060 K 1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602014 碳纤维柔性发热线 Carbon-fiber flexible heating cables 2014 - 09 - 02发布 2014 - 10 - 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060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河北圣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廊坊暖贝尔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冬梅、郝瑞芳、张凤严、郭双齐、
2、李嘉嘉、鲁志华、房万武、肖东林、李江。 DB13/T 20602014 1 碳纤维柔性发热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业、民用、医用碳纤维柔性发热线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的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下使用的以碳纤维柔性发热线为发热体的加热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23-2008 电工术语 工业电热装置 GB/T 2951.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
3、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试验 GB/T 3048.4-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654-2008 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4706.8-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热毯、电热垫及类
4、似柔性发热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995.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7287-2008 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 GB 8808-198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T 10066.12-2006 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12部分:红外加热装置 DB13(J)/T 103-2009 碳纤维发热线供暖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纤维 carbonfiber 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
5、晶石墨材料,是纤维状碳材料。 3.2 DB13/T 20602014 2 碳纤维柔性发热线 carbon-fiber flexible heating cables 以碳纤维发热线作为发热体,能散发热量的可任意弯曲的电缆,目的是用来加热。 3.3 稳定工作状态 condition of adequate heated 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通电升温达到热平衡的工作状态。 3.4 升温时间 temperature rise time 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其表面温度从室温上升至稳定工作温度90%时所需要的时间。 4 产品的分类和型号标记 4.1 分类 产品按发热材料以及绝缘和护套混合料的不同可
6、分为以下型号,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4.1.1 碳纤维发热丝和电阻 见表1。 表1 碳纤维发热丝型号 电阻,/m 3K 130-150 6K 65-75 12K 30-35 24K 15-18 36K 10-12 48K 8-10 注:碳纤维发热丝长度为1m时的电阻。 4.1.2 绝缘和护套材料 见表2。 表2 绝缘和护套料 最高使用温度, 聚氯乙烯PVC 70/90/105 交联聚乙烯XLPE 90 低烟无卤联聚烯烃ST8 105 硅胶 180 铁氟龙EPFE/FEP/PFA 180/200/250 4.2 型号标记 DB13/T 20602014 3 发热材料以及绝缘和护套混合料代号按如下表
7、示: a) 碳纤维发热线-T; b) 绝缘混合料聚氯乙烯P、硅胶G、铁氟龙F、交联聚乙烯L; c) 护套混合料聚氯乙烯P、硅胶G、交联聚乙烯L、低烟无卤联聚烯烃W。 型号标记如下所示: 发热丝型号 3K、6K、12K、24K、36K、48K 护套材料P、G、L、W 绝缘材料P、G、F、L 碳纤维发热线T 示例1:90硅胶绝缘交联聚乙烯护套24K碳纤维发热线表示为:TGL-24K。 示例2:180铁氟龙绝缘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6K碳纤维发热线表示为:TFW-6K。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条件 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作电压:220V10% 额定频率:50Hz; 环境温度:-4040; 无明显的振动
8、和冲击。 5.2 外观检查 5.2.1 碳纤维发热线表面应清洁、光滑,无疵点、毛刺,不应有明显的气泡、划伤、脆化和破裂等缺陷。 5.2.2 应无明显的不圆整和粗细不均匀; 5.2.3 在自然放直的情况下不得出现自捻现象; 5.2.4 绝缘、护套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 5.3 基本参数 产品基本参数应不低于表3规定要求。绝缘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90%-0.1 mm,护套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85%-0.1mm。 DB13/T 20602014 4 表3 基本参数 单位:mm 发热丝型号 性能指标 绝缘厚度平均值 护套厚度平均值 成品发热线外径 PVC、ST8 硅胶 铁氟龙 3K 0
9、.3 0.3 0.3 0.6 1.68.0 6K 0.3 0.4 0.3 0.6 12K 0.4 0.5 0.4 0.6 24K 0.4 0.5 0.4 0.6 36K 0.4 0.6 0.5 0.6 48K 0.5 0.6 0.5 0.6 5.4 功率偏差 产品在额定电压及正常工作温度下,其输入功率对其额定输入功率的偏差为10%。 5.5 绝缘电阻 冷态时应不小于500M,热态时应不小于20M。 5.6 工作温度 产品达到稳定工作状态后,其表面的平均温度应不高于工作温度的10。 5.7 升温时间 产品从室温通电加热至稳定工作温度90%时的时间不应大于20min。 5.8 泄漏电流 工作温度下
10、的热态泄漏电流应不大于0.25mA 5.9 电气强度 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对其施加频率为50Hz,3750V的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 5.10 耐潮湿 5.10.1 防水等级 产品防水等级应至少为IPX7。 5.10.2 潮湿状态下的泄漏电流 产品在潮湿状态下,其泄漏电流应符合5.8的规定。 5.10.3 潮湿状态下的电气强度 产品在潮湿状态下,其电气强度应符合5.9的规定。 5.11 抗拉强度 DB13/T 20602014 5 产品在长度方向上应能承受100N的拉伸试验,试验后,碳纤维发热线不应出现明显变形,并应符合5.9的规定。 5.12 弯折性能 产品在弯
11、折试验后,绝缘层与护套层应无脱落、断裂现象,并符合5.9的规定。 5.13 剥离强度 产品外护套材料柔性薄片的剥离力不应小于3.0N,试验后,不应出现脆化、破裂、变形等现象,并应符合5.9的规定。 5.14 阻燃性能 产品应有足够的耐燃性。试验后,不应出现脆化、破裂、变形等现象,并符合5.9的规定。 5.15 耐低温性能 产品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储存96h后,不应出现脆化、破损、变形等现象,并应能正常工作。 5.16 耐冷热交变性能 经耐冷热交变性试验后,发热线应基本无裂缝、不变形。外护套应无裂纹、鼓泡和剥落现象。 5.17 过载能力 产品以1.24倍额定输入功率工作直至建立稳定工作状态,工
12、作期间不应出现破裂、变形等现象。 5.18 工作寿命 产品在正常工作使用状态下的累积工作时间不应小于30000h。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的一般条件 试验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a) 不考虑对温度敏感的温控器装置; b) 对于需现场剪切的产品,测试应在连接电源并做好接头绝缘后进行; c) 环境温度为205; d) 空气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 e) 实验室内空气无明显对流; f) 碳纤维发热电缆的测试件:每根12.5米,取6根。 6.2 外观检查 通过视检,检查其合格性。应符合5.2的规定。 6.3 产品基本参数 按照GB/T 2951.112008中8.1、8.2、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13、。 DB13/T 20602014 6 6.4 功率偏差 按照GB/T 7287-2008第11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6.5 绝缘电阻 用精度不低于1.0级、直流500V的兆欧表连续多位置测量产品连接线两端与包覆铝箔之间的电阻,取各次测得的最小值为试验结果。热态绝缘电阻应使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直至建立稳定工作状态后,立即断电停止加热进行测量。 6.6 工作温度 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直至建立稳定工作状态后,用精度为0.1的温度测试仪表连续测量五个不同位置的表面温度,取各点位测得数据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6.7 升温时间 按GB/T 7287-2008中第10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6.8 泄漏
14、电流 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调整供电电压,使输入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的1.15倍,当产品达到稳定工作状态后进行试验。 通过选择开关的转换和包覆在产品表面的铝箔的移动,用精度不低于0.5级的毫安表连续多位置测量产品连接线两端与铝箔之间的泄漏电流,铝箔的面积应不小于2cm2,测得的最大值为试验结果。 6.9 电气强度 产品在经过6.8试验,且建立稳定工作状态1h后,在产品的连接件与包覆在其表面的铝箔之间连续多位置分别施加频率为50Hz、3750V的交流试验电压,持续1min,观察产品表面的变化情况。 试验开始时,首先设定动作电流(动作电流按GB/T 7287-2008中公式(4)的规定计算),施加
15、的电压不超过规定的一半,然后迅速升高到规定值。 6.10 耐潮性 6.10.1 防水等级 按GB 4208-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浸水时间为72h,溶液为1%的氯化钠水溶液。 6.10.2 潮湿状态下的泄漏电流 产品经过6.10.1的试验后,在其浸入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放置精度不低于0.5级的毫安表的一端,另一端与产品的两端其中一端连接,检测产品两端与氯化钠水溶液之间的泄漏电流。 6.10.3 潮湿状态下的电气强度 经过6.10.2的试验后,在产品两端连接线与包覆在其表面的铝箔之间连续多位置分别施加频率为50Hz、3750V的交流试验电压,持续1min,观察产品表面的变化情况。 6.11 抗
16、拉强度 将产品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到测力计上,在其线缆上施加100N的力,不得使用猛力,应缓慢增加至100N,持续3min。松开1min后重复一次。试验结束后,再进行电气强度试验。 DB13/T 20602014 7 6.12 弯折强度 按GB/T 7287-2008中25.2.1、25.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束后,再进行电气强度试验。 6.13 剥离强度 按GB 8808-1988规定的方法进行。 6.14 阻燃性能 按GB/T 4706.8-2008中30.102的规定进行试验与评定。 6.15 耐低温性能 将低温试验箱的温度设置为-40,温度波动度为0.5。将产品试件放置在低温试验
17、箱中,储存96h后取出,在室温环境中恢复1h,试验结束后,再进行外观、功率偏差、工作温度及电气强度的试验。 6.16 耐冷热交变性能 按GB/T 7287-2008中16.2规定的方法进行。 6.17 过载能力 按GB/T 7287-2008中第29章中试验方法进行。 6.18 工作寿命 按GB/T 7287-2008中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加速老化试验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实际安装条件进行。 试验结束后,如果样品的外表符合5.2的要求,泄漏电流不大于3.5mA、电气绝缘强度不低于标准值,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偏差不超过10%,则判定该产品的寿命不低于30000h。 7 检验规则 7.1 验收
18、型式 产品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其验收形式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均需按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每件产品经检验合格并加贴合格标志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5.2、5.4、5.5、5.6、5.7、5.8、5.9规定的项目。 7.3 型式检验 7.3.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试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正式生产后,设计、配方、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在恢复生产时; e) 正常生产时,
19、每两年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DB13/T 20602014 8 f)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g)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7.3.2 检验结果如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应双倍取样进行复验。复验后仍有一项未达到技术要求时,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7.4 供需双方检验结果不一致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申请仲裁检验,以仲裁检验结果作为最后依据。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8.1.1 产品必须有清晰、醒目的永久性标志。标志上应有下述内容: 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b) 制造厂名全称或注册商标。 8.1.2 包装箱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20、 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b) 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功率或电阻; c) 执行标准; d) 出厂年月或编号; e) 制造厂名、厂址、注册商标。 8.2 包装 8.2.1 产品的包装应有可靠的防潮防尘措施,包装箱应牢固可靠,能确保产品不会因运输后导致损坏。 8.2.2 包装箱内应有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及装箱清单。 8.3 运输 8.3.1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震动、挤压、雨淋及化学物品侵蚀。 8.3.2 搬运必须轻拿轻放,码放整齐,严禁滚动和抛掷。 8.4 贮存 8.4.1 成品必须贮存在干燥通风、周围无腐蚀性气体、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仓库中。严禁重压,严禁露天存放。 8.4.2 产品应按型号分类存放,堆码的高度不应大于包装箱上标明的堆码高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