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6825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6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申论 申论基础 . 3 一、审清题意 -确定作答方向 3 1.作答范围 3 2.作答主题与结构 3 3.作答要求 3 二、宏观阅读 -定位资料 3 三、微观阅读 -挖掘关键词 3 1.关键词特征 4 2.阅读技巧 4 四、分类整理 6 单一题 . 7 一、问题类 7 1.题型特征 7 2.答案来源 7 3.作答技巧 7 二、影响类 8 1.题型特征 8 2.答案来源 8 三、对策类 8 1.提问方式 8 2.答案来源 9 3.反推的对策优先级 9 4.答题思路 9 5.自提对策 9 四、原因题 . 11 综合题 11 1.词句解释题 . 11 2.巧用感情色彩 . 11 公文题 12 1.公文

2、 格式 . 12 2.方案类 . 12 3.总结类 . 13 4.宣传类 . 13 5.评论类 . 14 文章写作 15 1.评分规则 . 15 2.作文的主题与观点 . 15 2.1主题与观点 . 15 2.2如何确定作文的主题与观点 . 15 3.作文的结构 . 16 3.1如何写好标题 . 16 3.2如何写好开头 . 17 3.3论证的结构与方法 . 17 申论基础 一、审清题意 -确定作答方向 1.作答范围 1)根据、依据材料 x,阅读给定资料 x:范围即材料 x。 2)结合材料 x、材料 x中提到了:重点在材料 x,兼顾全部材料。 2.作答主题与结构 预判答案内容。 3.作答要求

3、准确:要点来自资料;最好使用资料原词原句;或在原词原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全面:确保无遗漏,多抄关键词,宁滥勿缺。 简明:表述言简意赅,去掉修饰词,留下核心的主谓宾短语,动宾短语等。 有条理:分条撰写,并标清序号。 有针对性:往往指提出的建议或对策要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 内容具体:答案内容不空洞、不抽象,细节明确。 有理有据: 既要有理 论依据,又要有事实依据,一般要 答出事例 。 观点明确: 明确观点态度,答案开头需要表明观点。( 见解和认识题 ) 注意分类: 层次清楚、层次分明、分类合理、分别、种种、归纳。 二、宏观阅读 -定位资料 在审完题之后,对于资料, 首先从宏观上进行阅读 。用 5

4、分钟左右的时间, 快速浏览每则资料的大意,把握主题。 尤其要注意资料范围不确定的题目,在宏观阅读时要确定哪些资料与题目相关,从而明确题目的资料范围。宏观阅读的目的就是 通过浏览资料,明确题目和资料的对应关系。 三、微观阅读 -挖掘关键词 1.关键词特征 1)出现频率高:在资料中 反复出现 的往往为关键词,比较容易找到。 2)高度概括:关键词一把具有 很高的概括性 ,能够包含多个方面。 3)高度规范:关键词一定不是口语、数据等表达,而是 规范、数面简洁的用语 。 4)直接与题目相关:关键词必须是与题目相关的资料中的词语,与题目不相关的词语一定不是关键词。 2.阅读技巧 1直接摘抄 自然段首位处:

5、 在大部分文字资料中,包括申论资料, 首尾句、首尾段 一般都起着起承转合或者概括性的作用,往往概括了资料的段落大意。因此,可通过首尾句把握资料的核心意思。(汉语表达通常以“总 -分”“分 -总”“总 -分 -总”的方式呈现,因此首句和尾句往往起着总括性的作用) 有观点的句子: 如政府、专家学者、百姓群众、媒体等的观点。观点是不同主体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观点的评论,往往会分析社会现象和观点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因此,观点句里包含了大量的答题要点,需要考生仔细揣摩,很多时候可直接摘抄观点作为答案要点。 观点提示词: 说、讲、表示、强调、指出、认为、告诉、反映、分析、推断、看出、经调查、资料

6、显示等词后面一般为重点句。 解题提示: 中央、省部观点往往是答题依据,一般是正确观点; 基层政府观点可能不完善或有错误,需辩证分析; 学者观点应一分为二,辩证分析,抓住主要倾向; 老百姓观点代表基层的利益诉求,注意把握其利益诉求点。 有关联词的句子: 关联词本身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词的引导词, 其前后 往往有关键信息。 转折关系: (重点往往在后) 强转折:但、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虽然(虽说、尽管、固然)、 但是(可是、然而、却)。 弱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 并列关系: (前后并存,且点后的信息同等重要) 并列关联词:又、此外、另外、同时、与此同时、既 又、 一方面另

7、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是不是 因果关系: (因重要还是果重要,取决于所问的问题) 因果关联词:因此、所以、因为、可见、总之、综上所述、导致、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致使)、之所以、是因为。 递进关系: (重点往往在关联词后) 递进关联词:不但(不仅、非但、除了)、而且(也、还)、并且、更、甚至、 尤其、特别、关键是、重要的是。 标点: 分号、引号、顿号、破折号。 分号:表并列,其 前后 容易出现答案。 引号:表引用,表 观点及对专有名词 的强调。 顿号:可能出现 密集的词群 ,并列的分词,要写则都写。 破折号:有时引出 专属名词 ,有时表 强调或解释说明 。 2归纳概括 数据型资料

8、数据本身不是答案, 数据前后的总结性句子是重点 。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观点和结论,常用的表达有多少、大小、增减、比重等。 事例型资料 引出话题或的出启示。 有时本身需要出现在答案中,比如要求中出现 “有理有据” 。 3分析推导 有时资料中既没有可以直接摘抄的关键信息点,也没有大量数据,虽然有些信息表述规范,但是与题干不相关,此时可通过分析推导将其转换为符合题干的要 点。 四、分类整理 当题目中出现“分类合理、层次分明、分别、种种、归纳”时,注意 分类 。 常见分类角度: 按 资料主题 分。如果不同资料反映不同的主题,直接将不同主题的要点罗列。 按 不同要素 分。大部分综合概括题、综合分析题以及公

9、文写作题,都可按 “问题-原因 -影响 -对策” 的结构组织答案。 按 不同领域 分。有的题目可按“政治(党的建设) -经济(三农问题、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 -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社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 -生态(节能减排、环境污染)”的结构来组织答案。 按 不 同主体 分。如果答案涉及不同主体,则可按“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 -群众-媒体”等主体来组织答案。 按 不同维度 分。有的题目可考虑以“思想观念 -政策法律 -监督管理 -技术保障-物资保障”的结构来组织答案。 分类的方式不是万能的,要结合题干信息和资料的逻辑进行。 呈现答案时,一般采用“总 -分”结构,

10、 即以主旨词开头,其他关键词则围绕这些主旨词展开。 单一题 一、问题类 1.题型特征 问题是指负面、消极、不好的信息 ,常以 “名词 +否定” 的形式呈现。 常见问法有:问题、不足、困境、表现、瓶颈、挑战、难点、缺失等。 2.答案来源 直接摘抄:通过寻找问题的标志性词汇,直接摘抄出答案要点。 问题常见标志性词汇:( 消极色彩词汇 ) 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 缺乏、缺少、流失; 少、低、差、弱、陈旧、单一。 归纳概括:对 数据型资料或其他表述不规范的资料 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提炼。 通常从数量、速度、占比等方面归纳 。 分析推导:将资料中与题目主题相关的其他要素转化成

11、问题。 3.作答技巧 1.把握好主题。 2.寻找负面信息。 3.有剩余 格子时可根据材料分析归纳问题。 二、影响类 1.题型特征 影响是指某件事发生后带来的结果。结果可能有好有坏,这就意味着影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正面影响,即意义;负面影响,即危害。 常见问法有: 意义、成果、效果、好处、积极作用、正面影响; 危害、后果、负面效应等; 注意: 有时题干只是笼统地说“影响”,此时要全面作答意义和危害两种要素。 2.答案来源 常见影响标志词: 正面影响:促进了、改善了、增加了、提高了、减轻了、实现了、弘扬了、倒逼、节约了、保护了、方便了等。 负面影响:破坏了、危害了、阻碍了、妨碍了、造成了、引发了、

12、加重了、激化了。 分析推导: 意义还有一些间接来源,即我们也可通过其他要素进行推理。 1)根据问题推理出意义,问题得到解决即是意义。 2)根据目的推理出意义,实现了目的即是意义。 三、对策类 对策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即我们“要做的事”。 1.提问方式 第一种:题目要求写出做法、措施、举措、建议、对策、意见、解决方法等。 另一种:题目要求写出“经验”“启示”等内容。 何为“经验”“启示”? 一般,当别人做的好的时候,我们向其学习经验,或者给我们带了 的启示就是“我们也要这样做”,即对策。而当别人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就是“要避免这样做”,其本质也是对策。 2.答案来源 直接摘抄

13、对策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即“要做的事”,那么其在资料中出现时往往是用动词连接的。也就是说当资料中出现标志性动词时,往往就有对策出现。 常见标志性动词: 推进、推动、建立、健全、统筹、转变、创新、加强、促进、巩固、完善、规范、整顿、打击、扶持、规划、设置等。 问题反推 一些题目虽然要求作答对策,资料中却可能没有可直接摘抄的对策。此时可根据存在的问题反推对策。一般采用 “常用对策动词 +问题名词” 的形式表达。 经验借鉴 把别人做得好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为我所用”,形成对策。 3.反推的对策优先级 1对策动词 +问题名词。 2觉得靠谱的对策可以都写。 3再有空间可以写上目的。 4.答题思路 对策

14、类问题要 审清全部的答题元素 。有些对策类题目质押求回答对策;有些对策类题目要回答“问题 +对策”。如( 1.题干中明确要求概括 /分析 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要求中出现问题明确 /问题全面 )。 5.自提对策 1.宣传、培训、教育、引导 2.资金、技术、政策扶持等 3.管理、监督、落实、贯彻 4.机制、制度、法律、政策 1.宣传、培训、教育、引导 适用范围:思想、风气、观念等首守旧、不重视。 具体对策: 1)摆展台、挂横幅、贴海报、发放公开信;网络媒体宣传,如公益广告,报纸专栏;开展活动、入户讲解等。 2)树立典型,开展先进学习;开展评选活动。 3)开设培训班,传帮带,技能培训。

15、 4)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资金、技术、政策扶持 适用范围: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发展、想要某一个领域或行业发展等。 具体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融资平台、捐款、公益机构帮扶。 2)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新技术、设置技术奖项、专利保护、技术支持、产学研用一体化。 3)免税、贷款贴息、无偿资助、提供房屋场地等,帮助其推广。 3.管理、监督、落实、贯彻 适用范围:管理混乱、监督真空、相互推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 具体对策: 1)规范管理程序、明确责任、签订保证书、问责、政府转变角色、服务外包。 2)定期抽查或检查、信息公开、媒体监督、服务评价、开通监督热线与新乡、行业自律。 3)联合办公

16、、在线办公、进度监控。 4.机制、制度、法律、政策 适用范围:大政方针、法律制度等存在着漏洞,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具体对策: 1)完善管理、培训、晋级、走访、监督的体制。 2)法律: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推动法制化进程、联合执法。 3)政策:调研、专家论证、群众意见、试行、调整。 四、原因题 提问方式:问原因、动因、成因、理由、依据、根源。 答题技巧: 1) 负面事物产生的原因:通常是问题。(文中消极、不好的信息) 2) 正 面事物产生的原因:可以是事物的优势、特点,也可以是好的做法,还可以是事物的目的或意义。(文中积极、好的信息) 综合题 1.词句解释题 针对一个或多个词汇、短语或句子进行理解

17、和分析的题目。 题型判断:谈的含义、对进行解释、谈对的理解。 答题内容: 释义 (根据专家观点、与解释的词句相近的句子、总结句等,进行简单的字面表达、得出词句的含义) +相关要素 (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 +对策 (应该怎么做)。 注意: 1)材料有释义就抄,没有则不自编,无需自己编释义。 2)当材料大段论述一个事例时,要将其写入答案,简写概括即可。 2.巧用感情色彩 1.释义:利用感情色彩。 2.相关要素:利用感情色彩(事例可简写)。 3.对策:找动词和行为。 注意: 1)感情色彩:需要看题干,题干要求解释一个词语或一句话,首先应该判断这个词、这句话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是好事,就在材料中

18、寻找好的信息;如果是坏事,则在材料中寻找不好的信息。 2)答题逻辑通顺即可,可将相关要素都写在一起,用“具体表现”来答题。 公文题 1.公文格式 1.报告、通告、意见、通知、倡议书、公开信、宣传稿都需要标题、称 谓、落款。 2.发言稿、经验发言稿等公文不需要写落款。 3.时评、网评、新闻稿、调查问卷、活动方案等没有称谓和落款。 4.编者按就是摘要,类似于书的前言、序言。 2.方案类 1.题型识别:方案类公文是为某个或者某些对象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或任务而进行的规划,一般侧重对策、建议、具体做法(以对策为主,并不意味着不写其他要素)。 2.典型方案类公文:指导意见、建议、活动方案等。 3.对策类公

19、文写作框架 标题:关于 +事由 +的 +文种 开头: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主体: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尾(抄材料中能抄的句子) 落款和时间 注意: 1)背景式开头,如“进入我们遇到了的问题”,或者“根据国家政策文件”;目的意义式开头:“为了实现”。开头可以混用,问题 +目的意义等。 2)结尾可有可无。如写指导意见的结尾可以是“望各级单位照此办理”“以上建议,恳请领导采纳”。要不要加感情色彩,要看题干是否要求呼吁号召。 3.总结类 1.题型识别:总结类公文的主要目的是把具体情况告知或汇报给某个或某些对象。其中,具体情况中的要素要根据给定资料来确定。 2.典型总结类公文:汇报(提纲)、调查报告、讲

20、话稿、发言稿、编者按等。 3.总结类公文写作框架 关于 +事由 +的 +文种 开头:背景、根据、目的等 主体:问题、危害、意义、对策等 结尾 落款 +时间 注意: 1)总结类公文即还原事实,材料有什么就写什么。 2)总结类公文不以文种为区分,只是把某个对象、事情告诉给别人,没有太多自己的评判。 3)前面写过意义、问题、对策等则后面无需重复写(同一要素不必重复写)。 4.宣传类 1.题型识别:宣传类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说服、劝解、号召、宣传等转变他人认知、看法,增加知识,进而倡导被宣传对象采取某些行动或者措施。 2.典型的宣传类公文:公开信、倡议书 、宣传稿等。 3.写作技巧:“晓之以理”,即告

21、诉对方这件事;“动之以情”,即煽情;“导之以行”,即呼吁号召一起做。 4.宣传类公文写作框架 关于 +事由 +的 +文种 开头:背景、根据、目的等 主体:问题、危害、意义、对策等 结尾:呼吁号召 落款 +时间 5.主体部分写作思路 1)“吓唬你”,说明问题严重。 2)“哄你”,说明这严重的问题还有对策补救,以及对策的意义。 3)进一步“吓你”,不这样做的危害。 4)“使唤你”,即如何做,即详细对策。 5)“呼吁号召你”。 注意: 材料中如果有含义则写含义,没有则不写。 5.评论类 1.题型识别:评论类公文的目的是让某个或某些对象接受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观点或者评价,因而需要阐明观点,并证明自己

22、的观点。 2.典型的评论类公文:时评、短评、网评等。 3.评论类公文写作框架: 标题 开头:简单叙述评论对象 +阐明观点 正文:理由 +对策 注意 : 1)标题一般不重视文种的表达,更重视表现出观点。 2)开头简单叙述评论对象 +阐明观点,观点一定是材料给出的。 3)正文理由充分,即原因、依据,分段作答,不能写成一段。 4)若材料逻辑很乱,一部分说好事(褒义),一部分说坏事(贬义),写作时把所有好事作为一段,所有坏事作为一段。 5)对策,如果材料中有对策直接抄,没有对策可以反推。 文章写作 1.评分规则 1.观点明确:清楚地表达看法或者评价,并且把观点放在突出位置,即每段的开头。 2.思想深刻

23、:一般表观点和升华,一般操作时可重视权威观点。 3.内容充实:一般是对论证的要求,有理有据,论证形式丰富。 4.联系实际:一般要有材料之外的例子。 5.个人体会:有情感要求,结合个人的感情或者事例等进行分析。 2.作文的主题与观 点 2.1 主题与观点 申论作文得分最重要的是 主题 和 观点 。 文章的主体,即议论对象、写作对象。 观点即文章写作的角度,可以等同于小题中的“要素”。 实际考试中,找准主题后,可以从阐释含义,分析原因或意义、危害,提出对策等角度切入。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从关系、问题、原因、意义、危害、对策 等 角度提出观点,并结合资料内容和社会实际例子展开论述。 2.2 如何确定作

24、文的主题与观点 1.方法一:剖析题干,定位关键信息 审题干法,即从题干中得出关键词。 2.方法二:划线词句 +指定材料或所在材料 3.方法三:题干 +政策理论或权威观点 +浏览全篇资料 4.方法四:联系小题的主题 +浏览全篇资料验证 注意: 正常的文章结构是“提出话题 分析话题 解决话题中的难点(问题)”。所有的文章都是这个套路,但未必会包括每一个环节。 3.作文的结构 一般文章结构总结: 标题 首段:点题 /破题 主体段落:段旨句(观点) +对段旨句的展开论证内容 尾段:扣题 注意 :文章必须有标题(标题要突出关键词);首段的形式不重要,内容最重要,要点题(即点标题,标题包含文章的中心词汇)

25、,在首段将标题论述清楚;主体包括好几段,每段的首句是观点句,即段旨 句;尾段要扣题。 3.1 如何写好标题 1.常规型标题:主题词 +重要性描述 把摆在的位置 事关全局 须重 要夯实基础 重要性描述例词: 1.关键、突出、核心、重要、首要、明显、首席 2.全局、全域、整体 3.质量、效率、效益、能力、技巧 4.基础、保证、保障、前提 2.对称式标题 标题中有两个关键词,对称式标题前后不必一模一样。 标题中间可以用空格或逗号连接。 常见模式: 动词 +主题词,动词 +主题词 例词: 改善、弘扬、树立、加强等 3.比喻 /拟人式标题 常用比喻词: 1)正面词语:牵引机、发动机、引擎、原动力、风向标

26、、准绳。 零容忍、零缝隙、零懈怠、零距离。 2)负面词语:拦路虎、绊脚石、挡路者。 4.引言式标题:主标题 +副标题 3.2 如何写好开头 文章开头的作用是突出观点,点题 /破题。 破题的形式: 1.阐释式 如果题目给出抽象的词汇,要求以此作为标题,开头破题需解释该词汇 /观点。 2.评论式 如题目中给出一个观点,要求以观点出发写议论文,则开头应评论观点 /表态。 3.总结式 对有些题目给出的观点进行表态或者评论无实际意义,且解释观点也无意义,可 将材料中找到的所有关键词汇总,可以使意义、影响、领导人讲话等放在开头。第一段很少写问题,以问题作为观点很少见。 4.词根法 从题目中提炼出关键词后,

27、用词根法扩展使其丰富。去材料中找与题干中语句或关键词相关的词语。 从材料中找出相关词语后,第一段可由近义词和反义词两个方向展开写,也可采用一正一反的形式写,将主题、观点论述透彻。 3.3 论证的结构与方法 1.论证的结构 论证 =观点(段落开头) +论据(中间展开:问题原因 +影响 +对策,根据题干和资料实际各有侧重) 常见的论证结构形式有: 1)内涵作为观点 +论据 2)问题原因式观点 +论据 3)意义式观点 +论据 4)对策式观点 +论据 总结:主体段落 =段旨句(观点) +对于段旨句的展开论证 2.段旨句(观点)的表达 经典句式: 是的根本 /关键 /基础 /核心 /前提 是之基 /之源

28、 /之本 /之依 是的重中之重 /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必然要求 坚持与并重 /相统一 /相结合 /相辅相成 双管齐下 /统筹并进 要,就要加强 /加大 /完善 段旨句的灵活表达: 1)排比。排比本质上是拓展,拓展的词汇均来自材料。 2)设问。 3.论据的充实 论据是证明观点合理性的证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社会热点、经典故事、数据、调查报告、新闻报道。 理论论据:名人名言、俗语俚语、领导人讲话、理论政策、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论述文章。 充实论据的方法: 1)从申论资料中创造性的使用理论依据。 2)从申论资料中概括性的引用事实论据 3)从时事热点中积累经典事例 4.论证的方法

29、 论证时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方法一:引证法 引用名言、国家政策、科学原理等来证明观点 方法二:例证法 用一个典型案例或者多个案例来证明观点 注意: 案例使用技巧 1)链接案例(案例多) 具体使用:()还未平息,()还在继续,()不断被报道,()还在上演,我们希望,然而()却在不断吸引我们的眼球。 2)评价案例(案例少) 具体使用:案例 +难道不是?难道不是? 方法三:对比论证法 通过正反、古今、中外对比,突出差异,来证明观点。 注意: 对比论证使用技巧 1)大到()小到();远到()近到();抽象到(),具体到()。 2)回首过去 /以往()、立足当下 /现在();放眼世界(),纵观国内(

30、);喜的是(),忧的是();利是(),弊是()。 4.如何结尾 1)总结式(总之、要,要,才能) 结尾不那么重要,前面的关键点都写过,直接扣题即可。 总结式:每一段对的第一句话进行总结。如“要,要”。 2)展望式(总结观点 +展望) 3)呼吁号召式 4)补充式(在结尾补充正文多余的分论点) 补充式结尾:前面解释含义,中间写意义,文章缺少对策部分,若心里没底,可在皆为补充对策。不仅可以补充对策,还可以补充意义或其他要素。 注意: 如何写好排比句 1.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 2.重要性、紧迫 性、自觉性、自主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3.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 4.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