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pdf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70081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13 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13 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13 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13 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9.060.20 K 13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1382014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 2015 - 02 - 11 发布 2015 - 03 - 15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138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华通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伟、王振彪、刘宏丽、薛林、窦丽梅、王怀安、纪艳丽、张红军。 DB13/T 21382014 1 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 1 范围 本标准规

2、定了额定电压600V及以下电信设备动力传输用正方形环保电缆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600V及以下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10 电工术语 电缆 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12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

3、: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2951.13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GB/T 2951.14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 3048.10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0部

4、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6995.4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 17650.2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T 17651.2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GB/T 18380.35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

5、验 C类 JB/T 8137(所有部分) 电线电缆交货盘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13/T 21382014 2 3.1 型式试验(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标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满意性能。 注: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或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3.2 抽样试验(S) 由制造方进行,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3 例行试验(R)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

6、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4 批 指一次订货的同型号规格产品数量。 如果一次订货中有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则不同的型号规格应视为不同的批。 4 产品代号、型号、规格、表示方法 4.1 产品代号 4.1.1 系列代号DX 4.1.2 材料特征代号 铜导体省略 无卤W 低烟D 阻燃Z 聚烯烃绝缘Y 4.1.3 结构特征代号 聚烯烃护套Y 铜丝编织屏蔽P 铝塑带屏蔽P3 方形结构B 4.2 电缆常用型号 见表1。 DB13/T 21382014 3 表1 电缆型号 型号 额定电压 名称 DXWDZ-YYB 600V 铜芯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无卤低烟阻燃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

7、电缆。 DXWDZ-YP3PYB 600V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复合带及铜丝编织屏蔽聚烯烃护套无卤低烟阻燃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 4.3 电缆规格 见表2。 表2 电缆规格 型号 额定电压 芯数 标称截面mm2DXWDZ-YYB 600V 2 2.5 6 10 16 DXWDZ-YP3PYB 600V 2 2.5 6 10 16 4.4 产品表示方法 4.4.1 产品用型号、规格、电压等级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4.4.2 示例: 铜芯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无卤低烟阻燃电信设备用正方形环保电缆,额定电压600V、2芯、6mm2,表示为: DXWDZ-YP3PYB-600 26 DB/13 XX20

8、14 5 使用特性 5.1 电缆额定电压为600V。 5.2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 5.3 电缆敷设时允许的弯曲半径为:应不小于电缆短边尺寸的30倍。 6 技术要求 6.1 导体 6.1.1 导体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第5种铜或镀锡铜导体。 DB13/T 21382014 4 6.1.2 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GB/T 3956中第5种铜导体的规定要求。 6.2 绝缘 6.2.1 本标准所涉及绝缘混合料及代号见表3。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试验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绝缘混合料 绝缘混合料 代号 最高工作温度 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 FRPE 90 表4 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试

9、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0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90 1 老化前(GB/T 2951.11中9.1) 1.1 抗张强度 最小 N/mm2 9.0 1.2 断裂伸长率 最小 200 2 空气箱热老化后(GB/T 2951.12中8.1) 2.1 无导体老化后 2.1.1 处理条件 温度(偏差3) 135 持续时间 d 7 2.1.2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 % 25 2.1.3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 % 25 2.2 带铜导体老化后抗张试验 2.2.1 处理条件 温度(偏差3) 150 持续时间 d 7 2.2.2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 % 30 3 吸水试验(GB/T 29

10、51.13中9.2)重量分析法 温度(偏差2) 85 持续时间 d 14 最大重量增量 mg/cm21 6.2.2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绝缘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 mm。 6.2.3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外观光滑平整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 DB13/T 21382014 5 表5 绝缘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mm2绝缘厚度标称值 mm 2.5 0.7 6 0.8 10 0.8 16 0.8 6.2.4 绝缘线芯应按GB/T 3048.9 的规定经受工频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 6.2.5 绝

11、缘线芯的标识 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或其它适合的方法进行识别,并应符合GB/T 6995.4的规定。 注:允许采用顾客要求的其它识别方法。 6.3 屏蔽 6.3.1 屏蔽型编织时两根绝缘线芯应合并成方形。 6.3.2 屏蔽形式:屏蔽形式为(绕包或纵包)复合金属带+铜(镀锡铜)丝编织。 6.3.2.1 复合金属带绕包或纵包 采用0.05mm0.10mm的复合金属带重叠绕包或纵包,重叠率应不小于15%。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外侧与铜丝编织层接触。 6.3.2.2 铜(镀锡铜)丝编织 采用铜(镀锡铜)丝编织,编织用铜(镀锡铜)丝的标称直径应符合表6的规定,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 编织时不允许线头裸露在

12、编织层外面,线头裸露时应停车修整。编织层不允许整体焊接。 表6 编织用铜(镀锡铜)丝标称直径 规格(芯数截面) 标称直径mm 22.5 0.15 26 0.2 210 0.2 216 0.2 6.4 护套 6.4.1 非编织型电缆两根绝缘线芯应合并成方形进行护套挤出。 6.4.2 护套材料:护套应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外护套材料与绝缘材料的工作温度等级相适应,电缆护套应不与绝缘相粘连,护套机械物理性能试验要求符合表7规定。 6.4.3 护套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8的规定;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 mm。 DB13/T 21382014 6 表

13、7 护套机械物理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要求 1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90 2 机械性能(GB/T 2951.11) 原始抗张强度 最小 N/mm2 9.0 原始断裂伸长率 最小 % 125 3 空气烘箱老化后(GB/T2951.12中8.1) 处理条件 温度(偏差2) 持续时间 老化后的抗张强度 最小 D N/mm2121 7 7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 % % 25 110 4 断裂伸长率 最大 抗开裂试验(GB/T2951.31) 试验条件 温度(偏差2) 时间 % h 25 130 1 5 低温性能试验(GB/T 2951.14中第8章) 5.

14、1 冲击试验 温度(偏差2) -15 时间 h 16 试验结果 不开裂 4.2 5 拉伸试验 温度(偏差2) 试验结果 断裂伸长率 最小 吸水试验(GB/T 2951.13中9.1)重量法 温度(偏差2) 持续时间 最大增加重量 % h mg/cm2 -15 20 70 24 10 6.4.4 电缆外径应符合表8 的规定。护套应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基本一致,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 6.4.5 护套优选色为黑色。 允许采用顾客要求的其它识别方法。 DB13/T 21382014 7 表8 电缆尺寸 型号 芯数标称截面mm2护套标称厚度mm 外径下限mm 外径上限mm DXWDZ-YYB

15、22.5 0.8 5.95.9 7.27.2 26 0.8 7.77.7 9.49.4 210 0.8 8.09.3 9.711.2 216 0.8 10.011.4 12.113.8 DXWDZ-YP3PYB 22.5 0.9 6.66.6 8.08.0 26 0.9 8.68.6 10.510.5 210 1.0 10.510.5 12.712.7 216 1.2 12.412.4 15.015.0 6.4.6 屏蔽型电缆护套线芯应按GB/T 3048.10 的规定经受工频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 6.5 标志 6.5.1 成品电缆应有制造厂名、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标准编号等的连续标志。电

16、缆标志应符合GB/T 6995.3的规定。 6.5.2 标志可以用油墨印刷或采用凸模或凹模压印在护套上。 7 成品电缆 7.1 结构尺寸 7.1.1 成品电缆的导体结构应符合本标准中第6.1.1条的规定。 7.1.2 成品电缆绝缘厚度应符合本标准中第6.2.2 条的规定。 7.1.3 成品电缆护套厚度应符合本标准中第6.4.2 条的规定。 7.1.4 成品电缆的电缆外形尺寸应符合本标准中第6.4.3 条的规定。 7.2 电气性能 7.2.1 成品电缆导体的直流电阻应符合本标准中第6.1.2 条的规定。 7.2.2 成品电缆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9 的规定。 7.2.3 成品电缆耐压试验 成品电缆应

17、能经受2kV工频耐压试验5min不击穿。 7.3 非电气性能 7.3.1 成品电缆的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试验要求应符合表4的要求。 7.3.2 成品电缆的护套机械物理性能试验要求应符合表7的要求。 DB13/T 21382014 8 表9 绝缘电阻 型号 规格 电压等级 20绝缘电阻不小于Mkm 工作温度下绝缘电阻不小于Mkm DXWDZ-YYB 22.5 600V 150 0.15 26 150 0.15 210 150 0.15 216 150 0.15 DXWDZ-YP3PYB 22.5 150 0.15 26 150 0.15 210 150 0.15 216 150 0.15 7.3.3

18、 成品电缆的阻燃性能应按GB/T 18380.35规定进行c类成束燃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0要求。 表10 电缆特殊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1 电缆烟密度试验(GB/T 17651.2) 透光率 最小 % 60 2 卤化氢含量 最大 mg/g 5 3 气体酸度的测定(GB/T 17650.2) pH值 最小 4.3 电导率 最大 S/ 10 4 电缆成束C类燃烧试验(GB/T 18380.35) 炭化部分高度 最大 m 2.5 7.3.4 电缆烟密度试验,应按GB/T 17651.2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0要求。 7.3.5 气体酸度的测定,应按GB/T 176

19、50.2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0要求。 8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8.1 产品应有制造厂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个出厂的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8.2 每批抽样数量按交货批至少抽取1个试样,也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抽样检验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应对整批产品逐一进行试验。 8.3 产品外观应在正常目力下逐批检查。 8.4 产品试验项目、试验类型和试验方法按表11规定。 DB13/T 21382014 9 表11 成品电缆性能 序号 试验项目 性能要求条文号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1 结构尺寸检查 1.1 导体结构 本标准6.1.2 T、S

20、 GB/T 4909.2 1.2 绝缘厚度 本标准6.2.2 T、S GB/T 2951.11 1.3 护套厚度 本标准6.4.3 T、S GB/T 2951.11 1.4 屏蔽 本标准6.3.2.1和6.3.2.2 T、S 正常目力和千分尺 1.5 电缆外形尺寸 本标准6.4.4 T、S GB/T 2951.11 2 绝缘机械物理性能 本标准6.2.1 T GB/T 2951 3 护套机械物理性能 本标准6.4.2 T GB/T 2951和 4 电气性能试验 4.1 导体电阻(20) 本标准6.1.2 T、R GB/T 3048.4 4.2 绝缘电阻试验 4.2.1 绝缘电阻(20) 本标准

21、7.2.2 T、R GB/T 3048.5 4.2.2 绝缘电阻(最高工作温度) 本标准7.2.2 T GB/T 3048.5 4.3 成品电压试验 本标准7.2.3 T、R GB/T 3048.8 5 成品电缆特殊性能试验 5.1 电缆的阻燃试验 本标准7.3.3 T GB/T 18380.35 5.2 电缆烟密度测定 本标准7.3.4 T GB/T 17651.2 5.3 电缆气体酸度测定 本标准7.3.5 T GB/T 17650.2 6 外观 6.1 印刷标志 本标准6.5 T、S GB/T 6995.3 6.2 表观 本标准6.4.4 T、S 正常目力检查 7 交货长度 本标准9 R

22、 计米器 8.5 制造厂和用户对验收如有争议,应由双方认可的权威机构进行仲裁试验。 9 交货长度 9.1 客户有定长要求的电缆交货长度应按约定长度交货。 9.2 其他电缆的交货长度:成圈为100m,成盘应大于100m。 9.3 允许提供用户最短使用长度的整倍数电缆交货。 9.4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任何长度的成品电缆交货。 9.5 成品电缆长度计量误差不超过0.5%。 DB13/T 21382014 10 10 电缆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T 8137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 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应加保护罩,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50。重量不超过50的

23、短段电缆,可以成圈包装。 为防止贮运中损坏,盘装产品还应附加适当的保护。成圈包装应用一定强度的带状材料多层包覆,并捆扎牢固。 每个电缆端头采用热缩帽进行良好的密封。 10.2 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及成圈电缆的附加标签应标明: 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电缆型号和规格; c) 长度,m; d) 毛重,kg; e) 制造日期:年 月; f) 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合; g) 本标准编号。 10.3 运输和贮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缆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b) 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 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应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 d) 电缆在装卸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以避免损伤电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