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1842015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4 - 02 - 03发布 2015 - 03 - 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184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河北省吴桥县科学技术局、吴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敏、周顺利、王璞、鲁来清、韩玉芹、陈平、李智勇、张英华、王润政。 DB13/T 21842015 1 冬小麦-夏
2、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指标与基本条件、品种选用、种子处理、耕整地、播种、施肥、调墒、病虫害防治、应变防灾和收获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低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节水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
3、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贮墒旱作 指在冬小麦浇足底墒水和夏玉米浇好出苗水的基础上,常年两作生育期内不再灌溉,依靠自然降水和土壤贮水来进行生产的栽培模式。 3.2 吨粮田 指冬小麦-夏玉米两作全年合计亩产1000kg的农田。 3.3 高效 指高的水分生产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 4 生产指标与基本条件 4.1 生产指标 按照本规程实施,冬小麦-夏玉米两作在足墒播种、生育期不灌溉条件下,全年每亩产量实现吨粮(1000 kg/亩),水分生产效率2 kg/m3,氮肥偏生产率40 kg/kgN,比当地常规灌溉生产田全年每亩节省灌溉水100 m3。 DB13/T 2184201
4、5 2 4.2 基本条件 4.2.1 适宜于砂壤、轻壤和中壤土。土地平整,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上,一般有机质含量在1%,全氮0.1%,碱解氮60 mg/kg,有效磷(P2O5)15 mg/kg,有效钾(K2O)100 mg/kg。 4.2.2 年降水量500 mm。 4.2.3 施肥水平:全年每亩施纯氮(N)25 kg28 kg,有效磷(P2O5)14 kg16 kg,有效钾(K2O )14 kg16 kg,硫酸锌(ZnSO4)2 kg3 kg。 5 冬小麦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节水型品种,要求品种具有种子根较多、
5、穗容量大(一般穗容量应45万穗/亩/亩)、株高中等、穗型紧凑、灌浆快、耐寒耐旱性强的特征。 5.2 种子处理 商品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规定。自留种应精细选种,淘汰碎瘪粒,使籽粒大小均匀。播前晒种,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药剂拌种参照GB/T 8321执行。 5.3 前茬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收获后立即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秸秆粉碎2遍,粉碎成碎丝状,长度小于10 cm,均匀散开铺撒于地表,覆盖还田。 5.4 浇底墒 保证足墒播种。通过浇底墒水把2 m土体土壤贮水量调整到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一般年份每亩灌水量50 m3,秋季多雨年份灌水量可小于50 m3,秋季少雨年份灌水量应大于50 m
6、3。 5.5 施基肥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尽可能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1 m32 m3。基施化肥用量:每亩纯氮(N)10 kg12 kg、有效磷(P2O5)7 kg9 kg, 有效钾(K2O ) 6 kg7 kg,硫酸锌(ZnSO4)1 kg1.5 kg。 5.6 整地 采用深松加旋耕方法。深松可隔1至2年一次,深松深度30 cm以上。旋耕每年进行,旋耕2遍,深度15 cm左右,保证作业质量。旋耕后适当耙压。为防土壤害虫和当地主要土传病害,用药剂拌土或拌麦麸,耕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 5.7 播期与播量 5.7.1 播期 适当晚播,越冬主茎叶龄4片至5.5片叶为适宜的播期范围,冬前积温要求
7、400 0C540 0C。常年适宜播期为10月8日至10月18日。 DB13/T 21842015 3 5.7.2 播量 播量与播期应协调。河北低平原区10月8日播种每亩基本苗要求28万苗(一般种子量约为14 kg),每晚播一天增加基本苗1.5万(种子量约为0.75 kg)。 5.8 播种 采用窄行匀播,行距13cm15cm;或采用宽幅沟播,行距20cm,每行播幅4cm8cm。播前应严格调整好机械和播量,播深一致(播深3cm5cm),下籽均匀,确保播种质量。应先横播地头,再播大田中间。 5.9 播后镇压 窄行播种的,播后全面镇压;宽幅播种的,播种行内压轮镇压,形成垄沟。应保证镇压质量。 5.1
8、0 冬前管理 5.10.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 5.10.2 冬前病虫草害防治 出苗后注意防治土蝗、蟋蟀、灰飞虱。防治麦田阔叶杂草及雀麦草等禾本科杂草。 药剂使用按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 5.10.3 禁止麦田放牧 应禁止麦田放牧。 5.11 春季管理 5.11.1 锄划 小麦返青后及时锄划,增温保墒。 5.11.2 病虫草害防治 返青期至拔节期,以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抽穗到灌浆期防治重点是穗蚜、白粉病、
9、锈病。药剂使用按GB/T 8321(所有)执行。 5.11.3 喷施营养调节剂 分别于起身期、孕穗期和灌浆前中期, 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和0.05%的硫酸锌混合液3至4次,喷液量50 kg/亩。也可将杀虫剂、杀菌剂与上述营养液混用,实施“一喷多防”。 5.12 适期收获 完熟初期及时收获。割茬高度不高于15cm。收割时秸秆粉碎均匀铺田。 6 夏玉米栽培技术 DB13/T 21842015 4 6.1 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或省级部门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抗逆品种,要求株型紧凑、耐密性好、生育期适宜、抗病抗倒。 6.2 种子选用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规定。种子包衣处理,应
10、符合 GB/T 15671的规定。 6.3 播种 6.3.1 播种期 冬小麦春季不灌溉,其成熟期比常规灌溉田提早5d7d,夏玉米播期也相应提前,应在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 6.3.2 播种方式 采用免耕贴茬机播,等行距,行距60cm。 6.3.3 播种密度 每亩定苗密度为4500株5000株。依此密度,并按品种实测千粒重和发芽率、出苗率计算播种量。为提高植株整齐度需要进行间苗处理的,实际播种密度应比计划密度增加5%10%。 6.3.4 播种质量 用精粒播种机播种,确保播种质量,要求行直,播深一致(3cm5cm),落粒均匀,覆土严实,覆土深度一致。应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4 km/h,防止漏播、跳播
11、和露籽。播后镇压,压碎、压平播种沟上土块。 6.4 施种肥 种肥每亩施纯(N) 5kg7kg, 有效钾(K20 )7kg9kg,有效磷(P2O5 )6kg7kg,硫酸锌(ZnSO4)1kg。随播种同时施入。种子和化肥间距10cm15cm。 6.5 浇出苗水 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灌水量40 m3/亩左右。 6.6 化学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水分适宜下喷洒封闭型除草剂,可以采取化学除草剂同时加入杀虫剂混喷进行虫草兼治;或在玉米出苗后4叶期之前,采用除草剂均匀喷洒行间地面进行除草。除草剂使用按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 6.7 间苗、定苗 需要间苗的,应在3叶至5叶期间苗、定苗。定苗应
12、去弱留壮,保证群体内个体整齐。 6.8 喷施营养调节剂 在5至6叶展期和11至12叶展期,将化控防倒剂和磷酸二氢钾、硫酸锌混配成混合液,进行叶片喷施。混合液中磷酸二氢钾浓度0.4%、硫酸锌浓度为0.05%。 DB13/T 21842015 5 6.9 追穗肥 玉米10叶展到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纯氮(N )7kg8 kg,一般距玉米行15cm20cm条施,施肥深度10cm15cm。 6.10 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注意防治二点委夜蛾、地老虎、粘虫、蓟马、灰飞虱等虫害。穗期注意防治叶斑病、茎腐病、玉米螟。花粒期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药剂应用按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 6.11 收获 在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即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