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440-2017 冬小麦品种衡0628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72851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2440-2017 冬小麦品种衡0628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13 T 2440-2017 冬小麦品种衡0628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13 T 2440-2017 冬小麦品种衡0628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13 T 2440-2017 冬小麦品种衡0628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13 T 2440-2017 冬小麦品种衡0628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 2440 2017 冬小麦品种衡 0628 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7 - 03 - 29 发布 2017 - 06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440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英、王变银、柳斌 辉、庞昭进、王溪森、蒲娜娜、李春杰、郭利磊、张萌、谢华锋、张力。DB13/T 2

2、440 2017 1 冬 小麦品种衡 0628 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冬小麦 品种衡 028节水 丰 产 的术语与定义、基础条件、产量结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港区 冬小麦品种衡 0628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T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0086-2006 土壤耕作机械镇压器联接

3、方式和工作幅宽 GB/T 24501.2-2009 小麦 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 NY/T 500-2015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龙港区 包括衡水和沧州 2个市的全部,保定、邢台、邯郸 3个市的东部,廊坊市的西南部。 3.2 节水 春浇 1 2水(亩灌水量 50 m3 100 m3)。 3.3 丰产 每 亩籽粒产量 500 kg。 4 基础条件 4.1 土壤条件 地势平坦,耕层(层深 0 cm 20 cm)土壤有机质 1.0 %以上,全氮 0.1 %以上,碱解氮 60.0 mg/kg, 速效磷 15.0 mg/kg,速效钾 80.0 m

4、g/kg。 4.2 灌溉条件 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5 产量结构 亩产 500 kg的 产量结构 : 亩 穗数 43万 以上 ,穗粒数 33以上 ,千粒重 42 g以上 。 DB13/T 2440 2017 2 6 整地播种 6.1 播前准备 6.1.1 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2008二级以上规定指标要求。 6.1.2 底墒 播前足墒播种 , 0cm 50 cm土壤含水量不小于田间持水量的 70 %。 6.1.3 基肥 基肥 施肥量为每亩 施纯 N、 P2O5、 K2O分别为 10 kg、 8 kg、 5 kg。 6.1.4 整地 前茬玉米秸秆还田地块,秸秆粉碎程度按 NY

5、/T 500-2015进行。 旋耕机旋耕两遍,深度不小于 15 cm,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无明暗坷垃。每三年进行一次深松,耕深不低于 30 cm。 6.1.5 种子处理 采用包衣种子,包衣主要按照 GB 15671-2009进行。未包衣种子提倡拌种。 6.2 播 种 6.2.1 播期 适宜播期为 10月 5 15日 。 6.2.2 播量 适宜播期内基本 苗 22 25万 /亩,超过适宜播期,每晚播一天,亩基本苗增加 1万。 6.2.3 播种方式 机播, 采用 12 cm 15 cm等行距全密播种方式。 6.2.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 3 cm 5 cm。 6.2.5 播后镇压 播种机带

6、镇压器或播后进行镇压器镇压,镇压按照 GB/T 20086-2006执行。 7 田间管理 7.1 冬前管理 7.1.1 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 7.1.2 冬前除草 在小麦 3 5叶期,防治禾本科恶性杂草。防 治节节麦和雀麦主要用 甲基二磺隆 类 除草剂。 7.1.3 冬前冻 水 越冬前 0 cm 50 cm土壤含水量 高于 60 %田间持水量时不浇越冬水 , 低于 60 %田间持水量,需要浇越冬水, 每 亩灌水量为 45 m3 50 m3。 7.2 春季管理 DB13/T 2440 2017 3 7.2.1 镇压 在小麦返青至起身进行镇压。 7.2.2 春 季除草 返青后注意及时

7、除 治阔叶性杂 草,建议采用苯磺隆类除草剂 。 7.2.3 春季浇水 春灌一次,在拔节期 。 春灌二次, 在 拔节期 和 扬花 -灌浆期 。每 亩灌水量为 每次 45 m3 50 m3。 7.2.4 春季追肥 结合春季第一水 每 亩 追施纯 N 8 kg 10 kg。 7.2.5 防治吸浆虫 在小麦抽穗 50 %-70 %时,对吸浆虫进行防治, 防治标准按照 GB/T 24501.2-2009执行。 7.2.6 防治赤霉病 在小麦齐穗至扬花盛期为药剂防治适期,以齐穗期施药效果最佳。药剂可选用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75 g 100 g;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100 g 125 g;或 40 %多铜可湿性粉剂每亩 80 g。合理 混配用药,交替用药。 7.2.7 一喷三防 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亩用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70 g 100 g+菊酯类农药 40 ml 50 ml+磷酸二氢钾 100 g兑水 30 kg喷雾防治。 7.3 收获 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收获。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