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ICS29.240ICS29.240备案号:CEC 1312009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526 2010输电线路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与安装工艺导则Machining andinstalling technology guideforprecastassemblingfoundationoftransmissionline2010-11-17发布 2010-11-17实施国 家电网公司 发 布Q /G D WQ / GDW 526 2010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一般规定 14 基础加工 15 预制装配式基础安装 46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57 工程验
2、收 5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装配式基础底梁找正方法 6编制说明 7Q / GDW 526 2010II前 言本导则根据关于下达 2009 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家电网科2009 217 号) 要求编制。本导则借鉴了以往工程的装配式基础施工、青藏铁路 110kV 供电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借鉴青海西藏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铁塔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成果编制的。本导则对输电线路预制装配式基础预制件加工、现场安装、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验收等方面做了规定。本导则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科
3、技部归口。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本导则参加起草单位: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青海电力设计院、西藏电力建设总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朱艳君、赵世兴、确巴、谢永祥、路林、张明勋、管顺清、杨昌金、童武、周立宪。Q / GDW 526 20101输电线 路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与安装工艺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与施工安装的方法与工艺。本导则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预制装配式基础的加工与施工安装。2 规范性引 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
4、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GB 175 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T9125 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33 110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168 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J
5、GJ 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118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T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3 一般规定3.1 本导则是施工、监理、设计的工作依据。3.2 加工、安装前应进行施工图审查。3.3 加工、安装前,应编制加工、施工安装作业指导书,实施前应进行技术交底。还应针对预制装配式基础的特点制定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记录表格。3.4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3.5 预制装配式基础应进行试生产、试组装,满足要求后方可批量加工制作。3.6 焊接施工应满足 JGJ 18 的规定。3.7 预制基础运输应尽量减少转运。4 基础加工4.1
6、钢筋加工4.1.1 放样4.1.1.1 根据装配式基础设计尺寸,计算各部位钢材用量及下料长度并放样。4.1.1.2 法兰盘眼孔位置应对称分布。在任意一条直径上的两个眼孔做好标记,作为浇筑立柱时放置地脚螺栓的参考方向。4.1.2 加工4.1.2.1 钢筋、预埋螺栓、地脚螺栓的材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4.1.2.2 HPB235 级钢筋末端弯钩为 180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钩的弯后Q / GDW 526 20102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4 .1.2.3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弯钩为 135时, HRB335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倍,弯钩
7、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4.1.2.4 钢筋做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4.1.2.5 加工后的钢筋骨架应无变形、扭曲,间距均匀。各部尺寸误差应满足表 1 规定。表 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 mm)受力钢筋长度的净尺 寸 5弯起钢筋的弯折位 置 20箍筋内净尺寸 5受力钢筋的排 距 5钢筋弯起点的位 置 20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钢筋网、骨架尺寸 54 .1.3 连接4.1.3.1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
8、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4.1.3.2 在受力钢筋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超过 50。4.1.3.3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同一连接区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超过 50。4.1.3.4 钢筋焊接宜采用双面焊。4.1.3.5 钢筋焊接所用焊条、焊剂等焊接材料的型号、属性应与所焊接金属相适宜。4.1.3.6 焊接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的有关质量要求及焊接
9、工艺,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4.2 模板加工4.2.1 模板应根据施工图及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其材料应保证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宜使用钢模板。4.2.2 模板加工应符合 GB 50214 要求。4.2.3 模板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在专用平台上拼装。4.2.4 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应满足表 2 的规定。表 2 钢模制板制作允许偏差表项 次 项目名称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 板面平整度 2 用 2mm 直靠尺及塞尺检查2 模板高度 2 用钢尺检查3 模板宽度 1 用钢尺检查4 板面对角线长 3 用钢尺检查5 模板边平整度 2.5 拉线用直钢尺检查6 模板翘曲 L/1000 在检查平台上检查Q / GDW 526
10、 20103表 2(续)7 眼孔位置 (垂直度) 1 用钢尺检查8 眼孔尺寸 0.5 用钢尺检查4 .3 钢筋与模板组合安装4.3.1 底板与底梁的模板安装放置点应平整。4.3.2 底梁、立柱底部应采用模板。4.3.3 模板接缝处应采取防漏浆措施。4.3.4 模板支撑应牢固、可靠,且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负荷。4.3.5 底梁预埋螺栓应使用固定架固定,使其螺栓间距一致、螺栓垂直。4.3.6 底板预埋穿管的孔距(位)应准确、垂直。4.3.7 底板法兰螺栓预埋,应严格控制其间距、垂直度、法兰螺栓外露高度,丝扣部分严禁进入剪切面。4.3.8 预埋吊
11、环的强度应满足施工吊装安全技术要求,其预埋位置应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且不影响螺栓固定位置。4.3.9 钢筋绑扎应符合设计及 GB 50204 规范要求。4.3.10 钢筋与模板组合安装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4.4 混凝土浇筑4.4.1 浇筑前应复核支模后螺栓的规格、间距、孔位,钢筋的规格、布置及保护层厚度。4.4.2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4.4.3 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应至少检查两次。其重量偏差水泥、水不得超过 2%;砂、石不得超过3% 。4.4.4 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4.4.5 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应分层捣固,每层厚
12、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 1.25 倍。4.4.6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有序进行。插点不遗漏,应均匀振实。4.4.7 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为 300 400mm。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应能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捣实程度,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止。一般每次宜为 20 30s。4.4.8 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制作试块,作为检查施工混凝土质量的依据,试块制作应符合如下规定:a)每 100 盘,但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b)每一工作 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次数不
13、得少于一次。4.4.9 试块应与预制件同条件养护,并按时送检做抗压强度试验,由试验单位出具真实数据报告归档备查。4.4.10 预制件应一次成型,严禁二次抹面。4.4.11 再次校核螺栓间距、断面尺寸,确保各项尺寸满足规范要求。4.4.12 每件预制件要有制造日期等专用标识,并附产品合格证。4.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如果自然养护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采用蒸汽养护。4.6 预制成品质量验收4.6.1 混凝土预制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工艺美观。4.6.2 混凝土预制件质量应满足 GB 50233 和 DL/T5168 等标准的要求,并满足表 3 中的规定。Q / GDW 526 20104
14、表 3 混凝土预制件尺寸允许偏差序号 项目 允许误差( mm) 备注1 长度 0.8%同一面不得同时出现正负误差2 宽度 0.8%同一面不得同时出现正负误差3 高度 1mm4 顶面高差 2mm 同一预制件表面5 螺栓、眼孔间距 2mm6螺栓及预埋穿管垂直度2mm7 眼孔尺寸 0.5mm眼孔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加工8螺栓中心与混凝土中心偏移5mm9 地脚螺栓露高 +5mm, -3mm5 预制装配式基础安装5.1 预制件运输5.1.1 预制件的装、卸应采用机械起重设备。5.1.2 装卸时应使用预埋吊环和专用索具。5.1.3 装载的预制件间应采取防挤压和碰撞的保护措施。5.1.4 预制件装车后应绑扎牢
15、固,并采取防止预制件滑动、滚动的措施。对法兰螺栓、底梁螺栓及地脚螺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变形和丝扣损坏。5.1.5 运输途中,应根据路况条件和行驶距离,随时检查绑扎索具是否完好。5.1.6 预制件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施工。5.2 基坑开挖冻土基坑的开挖方法见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工艺导则。5.3 基坑操平基础坑深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底面、底梁槽应操平;同基基础底梁上的平面、底板下平面应处于同一水平面,确保基础立柱顶面高差满足规范要求。5.4 底梁吊装及找正5.4.1 底梁中心点应与塔腿中心点重合;底梁的纵、横轴线应与基础半根开的纵、横轴线重合。5.4.2 确定底梁在基坑底的方位和找正
16、方法见附录 A。5.5 底板吊装与找正5.5.1 利用底板上预埋的吊环采用机械吊装,吊件呈水平状,缓慢下放,防止碰撞底梁预埋螺栓。底板孔穿入底梁螺栓就位后,拧紧螺母。5.5.2 用同样的方法吊装其余底板,同基基础底板间顶面高差应控制在 3mm 以内。5.6 立柱吊装与找正5.6.1 立柱吊装前应对预埋的法兰螺栓丝扣采取保护措施。5.6.2 使用专用吊具安装在主柱地脚螺杆上,采用机械吊装。Q / GDW 526 201055 .6.3 在施工人员的辅助下,使立柱底部的法兰眼孔与底板法兰螺栓连接、找正、就位。初步紧固所有法兰螺栓。5.6.4 测量基础根开、立柱倾斜和顶面高差值等是否满足要求。当确认
17、无误后,将所有的法兰连接螺栓紧固。5.7 基础防腐5.7.1 基础防腐材料应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5.7.2 防腐施工前应熟悉防腐材料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5.7.3 防腐材料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时,需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健康。5.7.4 防腐施工完毕经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对基础进行回填。5.8 基础回填基础回填按照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导则中要求执行。6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6.1 预制装配式基础施工后,应根据施工临时占地中植被的损坏情况,尽快恢复地表植被。6.2 规范机械、车辆、人员活动范围,固定行走路线,不得随意碾压便道以
18、外的植被。6.3 执行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7 工程验收7.1 基础安装施工后,应设置基础位移观测点,观察经过一个冻融期后基础根开、 对角线、立柱顶面高差尺寸是否满足验收规范要求。7.2 基础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满足 GB50233 和 DL/T5168 的规定。Q / GDW 526 20106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装配式基础底梁找正方法A1 量取底梁纵、横轴线(见图 A1)依底梁上的预埋螺栓 a、 b、c 、 d为准,量取中点 y1、y2 ,则 y1、y2 的连线即为底梁纵轴线。依底梁上的预埋螺栓 E、F 、G 、H 为准,量取中点 x1、x2 ,则 x1、x2
19、连线即为底梁横轴线。图 A1 底梁纵横轴线的测定A2 测定塔腿底梁埋设控的纵、横轴线(以一个腿为例,见图 A2)。依塔位中心桩 O 点为基准,测设塔腿中心控制桩 y1、y2 、x1 、x2 ;牵弦线。为便于找正操作,可在基础坑口附近加设辅助桩 y1、y2 、x1 、 x2;牵弦线。通过吊锤球(可用经纬仪,此时不需牵弦线)。A3 使其吊入的底梁纵、横轴线与坑口的纵横控制线重合。以同样的方法找正其它三个腿底梁。注:ox1、o y2基础半根开尺寸。图 A2 井字 控制桩的设置x1x2y2y1dcabHGEF线路方向x1x1y1y1x2x2y2y2中心桩 oQ / GDW 526 20107输电 线路
20、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与安装工 艺 导 则编 制 说 明Q / GDW 526 20108目 次一、编制背景 9二、编制的主要原则 9三、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9四、主要工作过程 10五、标准结构和内容 10六、条文说明 11Q / GDW 526 20109一、编制背景1. 编制目的从技术上确保预制装配式基础(由混凝土预制件组成的基础)的加工及安装工程质量;规范预制装配式基础的加工及施工安装工艺。2. 任务来源依据关于下达 2009 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家电网科2009 217 号) ,课题组在编制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杆塔基础施工工艺导则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基础是高海拔、
21、多年冻土地区(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杆塔基础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有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和减少对多年冻土扰动的显著优点而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的趋势,再加之此种基础与现浇基础的施工工艺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和特点,故很有必要将此种基础的加工及安装工艺从上述导则中分离出来,作为杆塔基础的一部分独立成篇。经请示国网公司基建部批准后,编制了本导则。二、编制的主要原则1. 编制思路(1 )作为国网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水平要先进,装配式基础加工与安装工艺技术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2)要体现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 )在高原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工程经验编制本标准。(4 )结合恶劣环境
22、及特点,对施工质量标准进行了适当的、切合实际的提高。( 5)要体现施工中人身安全、医疗保障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识。(6 )为掌握经过一个冻融期后的地基变形情况规定了需设置位移观测桩的要求。2. 主要内容论证(1 )基础预制件加工质量标准。( 2)现场安装工艺及安装后的质量标准。(3 )基础开挖及回填、工程验收等同多年冻土地区施工要求。(4 )在青藏线现场(五道梁)通过真型基础试验进行了验证。三、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1 )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致。(2 )国内无同类标准。( 3)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及安装除按本工艺导则执行外,工程施工和验收还要严格按照GB 50233 2005
23、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和 DL/T5168 2002 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执行。( 4)高海拔、多年冻土区铁塔基础施工高原医疗保障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要严格执行青海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管理导则和青海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导则的有关条款和具体要求。(5 )编制过程中的主要参考文件:1)青海 -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线路工程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铁塔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组)。2)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3)GB 1499.2
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4)GB/T9125 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Q / GDW 526 2010105)G 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GB 5021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7)JGJ 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8)JGJ/T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四、主要工作过程(1 ) 2007 年 10 月 16 日,受国网公司建设运行部委托,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 400kV 青海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科研课题可研报告内部审查会” ,会议正式确定了 400kV 青海 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铁塔
25、基础施工技术研究等四个施工科研课题。( 2) 2007 年 9 月,确立编研工作总体目标,构建组织机构、确定参编单位及其人员,开展课题前期研究工作。( 3) 2008 年 3 月 5 日,根据课题研究进展,国网直流建设分公司组织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青海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铁塔及基础型式研讨会,到会代表对该工程要采用的铁塔及基础型式达成了初步意见,形成了会议纪要,以指导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中采用,其中预制装配式基础是主要基础型式之一。(4 ) 2008 年 4 月 5 月,课题组分别在西藏拉萨、青海西宁进行了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制作工艺及施工工艺现场试验。此项工作于 2008 年 5
26、月 20 日结束并进行了工艺交流和现场评审、鉴定并形成了预制装配式基础施工工艺工艺导则初稿。( 5) 2008 年 7 月 18 日,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运部组织在北京召开了 “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第二批课题验收评审会 ” 。与会专家听取了青海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线路工程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铁塔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的资料,经评议形成项目验收意见。与会专家对导则初稿进行了审核,完成了导则的送审稿。(6 ) 2010 年 5 月 25 日编制牵头单位直流建设分公司下发通知,广泛征求参与青海西藏 400kV 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意见,编制组根
27、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 7) 2010 年 8 月 6 日,导则主要起草单位组织青海省电力公司内有关专家对导则进行了专题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并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了版式修改和调整。( 8) 2010 年 8 月 26 日 27 日,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组织专家对标准送审稿再次进行了评审,修改。(9 ) 2010 年 9 月 7 日,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邀请有关专家对上述送审稿进行了审查,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本报批稿。五、标准结构和内容本标准依据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 800-2001 的编写要求进行了编
28、制。标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预制装配式基础加工与施工安装的方法与工艺。本导则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预制装配式基础的加工与施工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75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Q / GDW 526 201011GB/T9125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33 110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168 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
29、规程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JGJ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118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T2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3)一般规定1)是施工、监理(监造)、设计的工作依据;2)为确保加工、施工安装质量,对施工过程要制定针对性强的施工记录,以致可进行质量追溯。( 4)基础加工依加工程序,对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钢制模板制作允许偏差以及混凝土预制件尺寸允许偏差均作出了相应规定。(5 )预制装配式基础安装对预制件运输、基础安装机械以及安装工艺提出了要求和规定。对基础的防腐处理亦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30、。( 6)高原医疗保障措施( 7)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预制件堆放,机械、车辆、人员活动范围。(8 )工程验收除依 GB 50233 规范验收外,对于冻土基础增加了设置基础位移观测站的规定,以观察经过一个冻融期后,基础能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六、条文说明(1 ) 3.6 条规定了焊接施工的有关要求。1)焊接施工应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 2003)的规定。 Q345 构件之间焊接用 E50系列焊条, Q235 构件之间焊接或 Q345 构件与 Q235 构件之间焊接用 E43 系列。地脚螺栓与其底座板之间应采取坡口满焊,严禁直接与其焊接。2)柱子箍筋先与连接管焊接、后
31、安装箍筋,以保证焊接质量、间距及便于操作。3)钢筋焊接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4)钢筋焊接所用焊条、焊剂等焊接材料的型号、属性应与所焊接金属相适宜。5)焊接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的有关质量要求及焊接工艺,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2 ) 4.2.2 条规定了模板加工的要求。1)在专用平台上按设计尺寸用钢板尺划线下料,偏差不得大于 3 ,划线时先在钢板面上设置精确的直角坐标,然后根据尺寸要求划定裁剪线,最后进行仔细复核方可剪切。2)为了保证钢板的剪切面的整齐,采用剪板机进行剪切。3)模板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要在专用拼装平台上进行,连接时,首先要确保相互连接构件组装顺序和正确位置
32、。对需经常装拆的螺栓,可在安装时涂抹黄油,以便拆卸。4)模板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出现裂纹、重皮、夹渣或锈蚀等缺陷,不能有明显的敲打(校正)痕迹。Q / GDW 526 2010125)表面应尽 量做到平整、无错口。浇筑面不得有毛刺、焊疤等。6)底板上层板与下层板眼孔(预埋穿管眼孔)应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其间距应与底梁预埋螺栓间距一致。7)预埋法兰螺栓眼孔间距应与立柱法兰盘一致,并且满足设计要求。尤其要注意两块底板连接缝隙处的螺栓间距,应充分考虑保护层、预留缝隙(15mm )的影响。(3 ) 4.4.12 条款要求每件预制件要有制造日期等专用标识,并附产品合格证。产品出厂前须有严格管理,以免出现
33、混乱。( 4) 4.5 条规定了预制基础加工时的养护要求。1)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如果自然养护不能满足施工需求 ,应采用蒸汽养护。2)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为了避免由于蒸汽温度骤然升降而引起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变形,必须严格控制升温和降温的速度。3)静停期间保持棚内温度 5以上,增强混凝土对升温阶段结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这个阶段一般需要 24h 。4)升温阶段: 浇筑完 24h 后开始升温,不能直接将蒸汽喷射在构件上,要严格控制温度升高。为避免构件因受热体积膨胀太快而开裂,蒸汽升温阶段的蒸汽温度控制为 5055 之间, 升温速度控制在10 25/h 。养护升温时间为 2.
34、5h。5)恒温阶段:温度保持稳定的时间越长,构件强度增加越高。温度越高,早期强度增加就越快,但温度过高会引起后期强度降低;恒温的时间太长,会使强度增加的速度减慢,而使周期长、周转慢、影响施工进度。恒温时混凝土温度不超过 55,恒温时间控制在 6h 为宜。6)降温阶段:恒温 6h 之后即可停止供应蒸汽,采取降温措施,使构件温度徐徐下降,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15 /h,降温过程应持续 3h。7)蒸养过程中,应检查蒸养栅覆盖是否严密,发现漏气及时覆盖。8)混凝土蒸养过程由专人负责蒸养过程的温度控制 ,全程跟踪观测记录。(5 ) 5.4 条底梁吊装及找正强调了底梁预制件纵、横轴线的测量方法以及底梁在坑底
35、的找正方法。基础防腐是隐蔽工程中的重要施工程序,因此,要求防腐施工完毕并经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对基础进行回填。( 6) 5.7.2 条规定了基础防腐处理的要求。1)对外露金属联接构件应采用防腐蚀涂料面层或在喷、镀金属层上再涂刷防腐蚀涂料的复合面层防护。喷、镀金属层的厚度为:采用喷锌、喷铝时不小于 120 微米;采用热镀锌时不小于 50 微米。防腐涂料厚度为:强、中腐蚀不小于 150 微米 ;弱腐蚀不小于 120 微米。2)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采用涂刷防腐蚀涂料的复合面层防护,防腐涂料厚度为:强腐蚀不小于 120 微米 ;中腐蚀不小于 100 微米。3)由于国内防腐蚀涂料的底漆、面漆、清漆等品
36、种及牌号很多,其性能各有差异,同品种的涂料也有许多不同牌号和厂家,相当多的防腐涂料至今尚无国家统一标准。4)施涂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按施工图纸及制造厂的说明按比例配制,一般为涂料、固化剂: 100:910 两组分经充分搅拌(约 30 分钟)混合均匀,放置熟化 3040 分钟后方可使用。以 1025 施工最佳。如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要随时增、减固化剂和稀释剂的使用量。先进行工艺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经监理人批准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层。5)涂装底漆要均匀,不得漏涂,表干即可涂面漆(一般在 14 小时内)时间过长会影响与面漆粘结力。涂刷面漆间隙时间也应以漆膜表干为好。6)厚浆重涂料采用人工涂刷为好,因该涂料粘度大,粘结力强,如使用机器喷涂就必须兑大量的稀释剂,会产生流挂,涂层粘结力不强等现象,影响防腐涂层质量。Q / GDW 526 201013(7 ) 5.7.4 条规定了防腐涂层的质量检验要求。1)外观检查,涂层应饱满、均匀、光亮。2)针孔检查,用 2000V5000V 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涂层检测,发现针孔应予补涂。3)厚度检查,用涂层测厚仪进行结构规定厚度检测,厚度不够就补涂。4)粘结力检查,涂层完全固化后,用小刀割开舌形伤口,撕开涂层,破坏处钢铁表面仍应为漆膜覆盖,不得露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