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ppt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80289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申论考察能力,1,答题方法指导,2,热点总括,3,目录,申论考察能力,1,答题方法指导,2,热点总括,3,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根据考生报考岗位性质不同,申论分为A、B、C三卷。,各级机关中履行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职责,以及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A类试卷; 各级机关中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B类试卷; 各级机关中除上述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综合管理类职位,乡镇机关的招考职位,申论考试使用C类试卷。,申论关键词一申论是一种能力型考试,而非知识型考试,能力,申论关键词二多角度思

2、考、分析问题辩证、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建设性思维,思维,申论关键词三说明、陈述、议论,文字表达,目录,申论考察能力,1,答题方法指导,2,热点总括,3,阅读基本原则,(一)主动性阅读原则(带着问题阅读) (二)整体性阅读原则 (三)导向性阅读原则(题干要求要注意) (四)有限性阅读原则,第二节 按照“三遍四步法”进行阅读,第一步 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首尾句原则、关联词原则、观点句原则、常见词原则 第二步 总结段落大意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 第三步 分门别类,阅读方法,概括特定信息 概括主要问题 概括主要内容,概括类题型,单一式概括,综合式概括,材料摘抄法 第一步,准确把握问题; 第二步,

3、直接定位材料; 第三步,选准关键词; 第四步,整合提炼关键信息: 同类合并,异类罗列,概括题解题方法,摘抄什么?概括特定信息:问什么抄什么概括主要问题:摘抄 (主题+表现)概括主要内容:摘抄(主题+表现+原因+对策),提出对策题 对策的有效性分析题 启示类对策题,对策题分类,(一)有效对策的属性:(1)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 (2)可行性(可操作,落实效果好) (3)常识性(合情、合理、合法) 这三个属性也是对策有效性分析的验证标准,对策题解题方法,(二)提出对策的解题方法: 1、利用材料中间现成的对策 2、进行推导: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问题进行推导,对策题解题方法,对策深入展开的五个方面思

4、想观念方面、制度体制方面、法律法规方面、监督执行方面、技术、资金等保障方面 对策深入展开的三个主体 (1)微观:个人(公民或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家庭; (2)中观:集体(包括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 (3)宏观:政党、国家(政府)。,对策题解题方法,(三)启示类对策题的解题方法: 对策=经验+教训1、经验:经验的正面就是对策 2、教训:教训的反面就是对策,对策题解题方法,分析要素(原因、影响、表现、问题) 分析评论观点或现象 分析词句(词句阐释) 分析关系,综合分析题分类,(一)分析原因的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1、利用材料中现成的原因2、进行推导(1)原因分析法 (2)主体分析法

5、,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二)分析评论观点或现象类的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三步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步,是什么:对观点或现象进行解释或定性;需要指出反映了什么问题;第二步,为什么:说明观点或现象出现理由;第三步,怎么办:怎么做,提跟主题有关的理念或口号,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三)分析词句的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第一步,根据材料或自己的理解对词句进行解释,需要指出字面意思和隐含的意思;第二步,根据题目的要求对问题、影响、表现、原因等因素进行有机选择组成答案。,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四)分析关系的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要素分析法(1)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辩证分析(2)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一一分析某

6、一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并指出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公文的分类,公文,法定公文,非法定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讲话类:开幕词、闭幕词、工作报告、讲话稿等。 事务类: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 法规类: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公约等,公文写作要求,庄重 平实 规范,策论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主要内容的申论文章 评论分析评论某一个社会事实、现象或者矛盾关系 思考:政论文也是一种体裁?其实政论文是评论文的一种,要求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大作文的体裁,【评论范文】 破除“潜规

7、则”刻不容缓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意义深远。,提出观点,“潜规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品质”,是讲诚信、公平、秩序和法治。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或服务的个别市场主体,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上,而是“走捷径”,通过金钱或提供其他利益的方式,打通关

8、节,从而使自己的利益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得到实现。这不仅践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公平、法治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交易的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合理的竞争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的基本情况,企业将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生产,并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但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不仅不能使市场准确地发出“信号”,而且经常“反映”出一些“假象”,使得企业无法根据市场的“晴雨表”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势必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阻碍生产发展。可以这样讲,不从根本上破除“潜规则”,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必

9、要性之一,“潜规则”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潜规则”的一方如果是不法经营者,另一方往往是政府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潜规则”的通常模式是:公权力与不法经营者相互勾结,公权力“寻租”,不法经营者“买租”,二者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利益均沾,但牺牲的往往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们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和经济犯罪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与“潜规则”脱不了干系。原本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使得企业经营人员、采购人员、供销人员、公关人员,以及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官商勾结”,假公济私,不惜一切手段,不计一切后

10、果,唯利是图,暗箱操作,搞不正当交易,得实惠、捞好处,使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变为行贿受贿、人情世故和关系网的恶性较量。如此,势必滋生腐败歪风。,必要性之二,“潜规则”败坏了社会道德,毒化社会风气。“潜规则”为法律所不容,自然为道德所不允。在“潜规则”的作用下,在市场上博弈的不是质量、效率、技术和服务,而是看“规则”运用得如何。如此,导致的将是物价虚高,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损;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消费者受害;少数人因得利一夜暴富,贫富差距加大,人们仇富、仇官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也将使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保障和实现。长此以往,人们必将对道德评判标准发生颠覆,对公平价值理念

11、的认识发生错位,歪风邪气将盛行于社会。“潜规则”不除,不仅社会难得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局恐怕也难以保障。,必要性之三,破除“潜规则”,刻不容缓!2006年1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这是向“潜规则”吹响的开战号角,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行动,展开一场围剿“潜规则”的攻坚战。,重申观点,【策论范文】 破除“潜规则”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

12、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所谓“潜规则”,相对于显规则而言,大致有隐蔽性、违规性和功利性三个特点。“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维护显规则权威,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提出观点,“潜规则”流行,贻害无穷。首先,它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相应的制度、秩序基础上的,社会公正要靠制度、秩序来维持。而“潜规则”恰恰破坏制度、扰乱秩序,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诱发消极腐败现象,侵蚀社会肌体。其次,它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劳动安全、坑农

13、害农、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土地、教育乱收费、破坏环境资源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是按显规则办事,而是按“潜规则”乱作为。再次,它严重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潜规则是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恶手,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引发权力“寻租”行为,扭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危害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

14、为民所谋,带头树正气,自觉抵制包括“潜规则”在内的各种不良风气。特别是要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坚决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事,守规矩,讲政策,不给“潜规则”留下可乘之机。,对策之一,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就是显规则,它与“潜规则”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潜规则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灵。因此,破除“潜规则”,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从制度上着手。要不断建立健全针对“潜规则”的制度体系,“潜规则”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盛行,就要对症下药、针锋相对,设立相应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最怕“阳光”和曝光

15、,所以,破除“潜规则”,要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等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知情是监督的前提,人民群众享有监督权,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享有知情权。越是容易出现“潜规则”的地方,越应该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干部选拔任用、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等方面,更有必要公开透明。有实实在在的公开监督,就能不断减少和破除“潜规则”。,对策之二,总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和抓手,切实破除行业“潜规则”,对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真正实现“四保”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重要性,目录,申论考察能力,1,答题方法指导,2,热点总括,3,政治,

16、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作风建设-厉行节俭、廉政建设 可能和社会风气、资源节约结合在一起,经济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东两大国家战略-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口高效生态区 稳定物价,文化,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阅读危急)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明,生态与民生、经济相结合(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大气污染问题如雾霾天气 土壤污染问题-地下排污,民生,社会保障方面-住房、医疗、养老 、教育等城市拥堵、城市内涝 异地高考,自主招生 食品安全 信息安全,中央一号文件,1、“两个必须”: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

17、”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两个目标”:这就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3、“两个重点”: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与农村综合改革,中央一号文件,4、“两个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能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农村的改革发展步伐不能放慢,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二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和国情农情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综合培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