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统计相对指标的计算及应用,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一、结构相对指标,1、定义: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中的部分(或各组)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总数相比求得的比重。 2、公式:3、特点: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状况。又称“比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总体各部分比重之和100或1,某高等学校人员比重计算表,由表可知,该高校职工总数中,教师占总人数的50%,干部(即行政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33.3%,工人占总人数的16.7%,表明教学第一线人员充足 ,学校人员结构较为合理。另外以上计算还可以看出,上述三个相对数(即比重
2、)之和为100%。,【例】 我国2002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7390.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931.5亿元,林业产值1033.5亿元,牧业产值8454.6亿元,渔业产值2971.1亿元,求结构相对指标。 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3、应用 (1)可以根据现象内部构成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例: 2010年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2)、反映事物内部构成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例: 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注:目前世界各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消费约为60%,投资约为30%,出口约为10%。,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注:目前世界各国“三大需
3、求”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消费约为60%,投资约为30%,出口约为10%。,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总体上不断增大,但消费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资贡献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高于消费贡献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贡献率不稳。,表 19982003年我国轻、重工业结构(当年价格),3、反映研究现象总体的质量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程度,例如: 文盲率、入学率、青年受高等教育人口比率等可从文化教育方面表明人口的质量 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高新技术品率、商品损耗率等可表明企业的工作质量 出勤率、缺勤率、设备利用率等,可反映企业的人、财、物的利用状况,二、比例相对
4、指标,1、概念:是指同一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静态对比的结果, 一般用倍数、系数或百分数表示 2、公式:例子:我校教师共有1000人,其中男教师680人,女教师320人,则男女比例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 120.72:100,我国男女(5至9岁)性别比例 123.05:100,例如,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11.8:48.7:39.5或100:412.97:334.83,2、应用,(1)研究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2)比例相对指标一般以总量指标进行对比,也可用总体各部分的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例如: 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14
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19109元,增长11.3%,实际增长7.8% 这是1998年一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3)比例相对指标同结构相对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例】 我国2002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7390.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931.5亿元,林业产值1033.5亿元,牧业产值8454.6亿元,渔业产值2971.1亿元,求结构相对指标。 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例】 我国2002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7390.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931.5亿元,林业产值1033.5亿元,牧
6、业产值8454.6亿元,渔业产值2971.1亿元,求结构相对指 利用上面的资料以林业产值为对比基础求比例相对指标。 解:以林业产值为对比基础的比例相对指标为: 14931.51033.5=14.45 8454.61033.5=8.18 2971.11033.5=2.87 即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之间的比例为 14.45:1:8.18:2.87。,三、比较相对指标,1、定义: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也可以叫比较(同类)相对数。 作用:找差距,【例】 1999年中国的棉花产量为383万吨,美国的棉花产量为369万吨。则比较相对指标=383369=104%。它表明中国的棉花产量是
7、美国的1.04倍。,例: 2009年温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8021元,为农民人均收入10100元的2.77倍。,例如: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是2520美元(全球排名104位),2007年美国的人均GDP是46280美元(全球排名第9位), 则:美国与我国的人均GDP的比较相对数为:,或:,2006年我国GDP排在第4位 ,人均GDP排在第112位。,2、比较相对指标的应用 (1)分子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2)比较相对指标所对比的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例】 1999年中国的棉花总产量为383万吨,美国的棉花总产量为369万吨。则比较相对指标=383369=1
8、04%。它表明中国的棉花总产量是美国的1.04倍。 【例】2009年资料显示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451元,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00元,则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较相对数= =2.46倍,(3)比较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客观标准,违背这个标准,就会造成比例关系失调。 比较相对指标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一般不存在比例失常或失调的问题。,四、动态相对指标,1、定义:是将某一时期(基期)的情况作为参照,将要研究时期(报告期)的情况与之对比的结果。反映总体因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变化和发展。,27,例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的总人口为1
9、3.0628人,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为12.6583亿人,则:,动态相对指标(%),表明2005年的人口数是2000年的 103.2%,比2000年增长3.2%.,如:2007年我国的GDP是246619亿元,2006年我国的GDP是209407亿元,则:,指标作用:,可反映现象发生、发展趋势,便于认识现象发展变化规律,为统计预测提供依据。,五、强度相对数,定义: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体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相对数,一般以有名数表示. 公式:例: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数为
10、129533万人,则: 强度相对数:人口密度=129533/960=134.93(人/平方公里),人/公里2,元/人,个/千人,元/人,%,2、强度相对指标的作用:,(1)能够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弱程度,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被广泛地应用。,元/人,公斤/人,(2)用来反映现象的密度和普遍程度,如人口密度、铁路或公路网密度等。,人/公里2,个/千人,(3)强度相对指标的子项和母项可以互相转换,因而产生的强度相对指标就有正指标和负指标,正指标: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呈正方向变化 负指标: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呈负方向变化,某城市人口100万人,有零售商业机构
11、5000个,则:,例:,=5(个/千人),=200(人/个),例如:设某城市有人口200万人,有医院床位40000张,则:,(正指标),(逆指标),例题2:某地区人口总数100万,储蓄机构网点2000个,则该地区储蓄机构网点密度:,或者:,上述指标中前者是逆指标,后者是正指标,(四)用于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用总额,际利润总额,值总额,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算公式,1、定义:是某一时期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对比的结果。,作用:用来反映、考核计划完成的程度。,(1) 根据绝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例: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
12、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完成220万元,则:,例: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计划成本总额为58万元,实际成本总额为56万元,则,2、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总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数=,=110%,成本总额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96.55%,(2) 根据平均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例:某公司计划2007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实际达到5200元,则:,月平均工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3)根据相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例:某企业2007年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比上年提高7%,实际提高了10%,则,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3、计划执行进度情况检查,按计划期时间长短分为长期和短期计划
13、长期计划:5年计划和10年计划 短期计划:1年计划或年度计划,计划执行进度检查=,计划期期初至某时间止累计完成数,全期计划完成任务数,例:某企业2004年计划产量为10万件,而实际至第三季度末已生产了8万件,全年实际共生产11万件。则,4、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任务的规定有不同的性质,有的任务是按全期应完成的总数来规定的,有的任务则是规定计划期末所应达到的水平,因而有两种不同的长期计划检查的方法 (1)累积法 (2)水平法,(1)累积法:,概念:就是整个计划期间实际完成的累计数与同期计划数相比较,来确定计划完成程度。如:造林面积指标、基本建设投资额、新增生产能力等。 公式:计划完成程度相
14、对指标=,中长期计划末期实际累计完成量,中长期计划末期计划累积量,100%,例:某地区“十一五”期间计划五年教育资金投资总额310亿元,实际各年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某地区“十一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单位:亿元,则该地区“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计划完成情况=132.26%,69.4+72.6+79.1+88.9+100,310,(2)水平法,定义:以计划期末实际达到的水平与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相比得到的。主要检查生产能力的经济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如:钢产量、煤产量、发电量等。,公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中长期计划末期实际达到的水平,中长期计划末期计划达
15、到的水平,100%,例:某自行车厂计划“十五” 末期达到年产自行车120万辆的产量,实际完成情况为:,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要求计算: 该厂“九五”期间产量计划的完成程度;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120,解:,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因为自2004年3月起至2005年2月底连续12个月的时间内该厂自行车的实际产量已达到120万辆119+10.19.6+(10.19.6)=120,即已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10个月。,七、相对指标的应用,相对指标是对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的重要手段,要是这种对比分析准确、深刻地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统计相对指标的作用,在计算和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注意指标的可比性1、对比基数的选择 2、总体范围可比3、计算方法可比(二)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运用(三)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四)相对指标不能简单相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