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ppt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8984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汪玉凯教授,目录 信息化战略与政府信息化 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1、1 信息化的进程,信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技术: 主要是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微处理器的出现。 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并成为一门通用技术 衡量信息技术的三个重要指标:存储量,网络带宽,计算能力,信息革命: 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应用 结果:使人类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新的飞跃,导致了信息革命的发生,信息化

2、: 信息革命引发了全球的性信息化进程; 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化将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全世界; 信息革命发生在美国,信息化将信息革命推向全球。,信息社会: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把人类由农业社会带向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将把人类由工业社会带向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数字化,1、2 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特点: 信息技术不断创新 信息产业持续发展 信息网络广泛普及 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

3、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 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2 我国的信息化战略,我国制定了至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未来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等。,基本判断: 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服务于现代化; 信息化是覆盖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举措 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要用政务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会信息化,拉动中国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的战略: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强调四化融合 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效: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保障 网络规模全球

4、第一;宽带第二 网民超过5亿;微博超3亿 全国入网电脑2.6亿台 手机10亿多 Ip地址2.18亿 网站279万 Cn域名2100万;网页600亿,1、3 政府信息化,2、以行业为代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作用日益显著:金盾当年使用,在网上抓到的逃犯到达23.8万人;金审,提高效率5倍;金税成效。,3、政府内部办公、对外管理和服务整体上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依赖度提高 4、政府公务员的理念、管理行为以及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发展受到深刻影响 5、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政府信息化的突出问题: 三难: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 1、前10年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和提高政府部门

5、工作效率方面;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较少;,2、网络建设不规范,系统分割,孤岛严重。中央部委有38个部门有80多个专网;司到司、处到处都有专网。内网:许多县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内网,但有扩大化倾向。 外网:32个省级;333地级市,283个构建外网,84.7%;县级2858个,1500构建,52%。,3、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差。80多个专网,横向交互只有0.1%; 4、重建设,轻应用。前10年建设的网络资源应用率5%,大量闲置。,5、信息安全不容乐观。2010年网络失密占失密案的70%,失密70万份文件。 6、国产化率很低,培植了国外企业 7、行政体制机制制约电子政务发展,一是政府结构不尽合理

6、:横向、纵向 二是政府管理运行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 表现: 职能转变滞后,助长部门利益; 自身改革滞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三是政府行为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目录 信息化战略与政府信息化 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转型目标: 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应用主导 提高政府信息能力:宏观决策、规范经济秩序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信息安全能力 提高信息共享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2、1 转型主要内容 十二五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政府功能的转变:由注重政府内部办公效率到注重政府整体效能和履行政府职责的转变;电子政务要由内部应用主导到对外服务主

7、导的转型 。,二是建设思路转变:各自为政到跨部门共享,注重资源共享,注重互联互通,注重整合; 由部门规划主导向顶层设计主导转型 三是建设模式转变:由分散建设到集约化建设模式; 由分散的资源设施到体现云计算理念的集约模式转型 资源云、云存储、云服务,促进电子政务转型的主要举措 整合:对已有系统的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跨部门协同 互联:克服条块分割,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共享: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的水平 重构: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效率:提高电子政务的应用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目录 信息化战略与政府信息化 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

8、管理创新,3、1 政府管理面临的压力,一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 低成本出口战略难以为继; 低端产业主导的解决结构难以为继 资源环境的使用方式难以为继二中国社会管理方面的压力 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在快速推进,但积聚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三是公共服务方面的压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四是政府公信力方面的压力 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 公民参与的意识增强,3、2 政府管理创新的趋势管理型-服务型; 经济建设型-公共治理型; 手工作业型-电子网络主导型,3、3 电子政务服务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一是服务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 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题,不是创造财富的主题 法律不授权,政府无职

9、权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是要以公众为中心 用以上新的政府管理理念,引领电子政务系统构建,二是服务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电子政务的跨部门协同,构建一体化政府,促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大部门制度的推行,为电子政务的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通过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促进管理机制创新,三是服务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构建各种政府内部的管理应用系统,提升政府的自我管理水平 构建政府的各种外部管理应用系统,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如医疗、教育、社保、就业、食品安全、住房等跨部门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四是促进政府服务模式创新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 如各种便民服务应用项目以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审批服务、办事服务,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3、4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条件,第一,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下移,注重基层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第二,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逐步取消电子、手工的双轨制,为电子政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三,加强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和标准体系建设,确保信息安全第四,提升电子政务的国产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综合培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