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ppt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9032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试行)”解读,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6年10月12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一、为什么要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怎样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一、为什么要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一)问题反思 1、教师普遍反映模块教学的标准课时不足。 对课标的理解不到位,对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把握不准。 一步到位于高考,担心不加大难度,高考会 吃亏

2、。 对学情的了解不够,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较低。,2、抽样调查反映,学生认为较难适应的前三位学科分别是数学(72%)、化学(58%)、物理(45%)。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处理不够。 对教学内容的过度拓展挖深。 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适应。,3、抽样调查反映,学生难以适应的主要原因, 从教的角度分析,是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58%)及老师上课补充的内容太多、要求太高(37%); 从学的角度分析,是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不适应高中的学习(55%)及与初中学习的知识难以衔接(42%) 。,4、抽样调查反映,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是 多给动手实践的机会(60%); 多启发(37%

3、); 多给讨论的机会(35%); 多给思考问题的时间(34%); 多讲授(20%)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5、课堂教学的现状误区: 合作学习虚化,生生对话的“形”与“实”分离; (价值与愿望、自主与互动、分组与分工、关注与引领) 教师表扬泛化,过程评价的导向与引领作用迷茫; (倾听与回应、适度与适当、准确与客观、激励与启迪),学生主体淡化, 师生交往对话的匮乏; (主导与主体、表演与表现、学习共同体),教师引导异化,接受与发现的二元对立;(接受并非即是机械与被动、发

4、现并非都有意义、意义接受建构与自主合作探究) 教材文本固化,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削弱。 (就本论本与多元对话、预设与生成),归根结底是理念的理解接受和贯彻实施: 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 知识本位人本位 课堂教学从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 更 关注掌握知识的学生,(二)目的意义 1、促进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3、促进学校发展内涵的提升。,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课程标准的研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5、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关注重心的区别(1),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关注重心的区别(2),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3、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变化:,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从统一、硬性的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4、研究内容标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时代性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

6、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5、在践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验证课程标准体现课程基本理念; 落实课程三维目标; 达到课程基本标准; 实践验证课程标准。,(二)实验教材的研

7、究,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系统研究,理解学科的结构体系,把握各模块(必、选修)的内容及内在联系。(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2、理解教材各栏目的功能,研究如何创造性加工教材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资源,有效地校本化实施。(教材内容的情境问题化、活动操作化、结构最优化),3、基于课程标准的初高中教材衔接研究教材知识内容的衔接。(例如,化学科的酸、碱、盐学习衔接、电解质学习衔接,等等)教材能力要求的衔接。(例如,数字科的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的加强,等等)为完善教材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验证实验),(三)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1、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范例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 2、

8、变单一讲授式教学为意义接受与自主合作探究式相结合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3、变单一媒体教学为多媒体辅助教学。(适时、适当、适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积极对话、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个关注(自我、文献、现实)和两次反思的 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顾泠沅、王洁, 2003),(四)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1、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观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以学论教”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原则。(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终身

9、发展。),2、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叶澜教授的“五实五有”: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扎实有意义(学到新知识、能力得发展、情感多体验、兴趣获培养); 充实有效率(多少学生有效率、效率的高低); 丰实有生成(既有预设,更有生成) 蚯吲的“环带” 成熟的特征 江河里的水来自哪里? 降水! 海洋! 平实有价值(常态下师生交流对话); 真实有待完善(有成功和不足)。 于漪老师:情 趣 活 实,3、课堂教学的观察美国俄亥俄州1986年启动的“同行帮助和评价项目”,要求那些负责评价的优秀教师至少要听20次年轻教师的课,连续跟踪和检查教学情况。在课堂观察中,针对课程内容的总体设计、教学材料的准备和

10、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记录,在必要时对课堂情景进行全程记载 ,以便评价双方共同分析,找到教学的强项和薄弱环节。 (多听课研讨,陶行知每日四问-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后记),(四)课堂教学资源的研究,1、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文本资源(主要是教材); 教师资源(教师个体资源与教师群体资源); 学生资源(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师生关系资源(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 媒体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 社会资源(自然与人文环境); 动态资

11、源(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性资源)。,2、加强对课堂教学资源的管理,编制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资源登记表,依类型、开发动态及使用事项登记保存(电子文档、学科网页),及时做好开用利用的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叙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共建共享。,3关注细节、关注生成,促进预设下的课堂生成。, 关注教学细节:“以学生发展为本”反思教学细节。(“谁来替他回答问题清楚了吗?请坐”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 (教授的测试题上课的第一天“胆大心细”) (细节功夫-习惯-素质,爱因斯坦:“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即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关注课堂

12、生成:发挥教学智慧,开发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激发教学敏感,捕捉学生不同声音-学生的多元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课程资源,爱因斯坦:“发现问题和系统地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驾驭课堂教学,善待学生错误,应变突发事件-鲜活的动态课程资源。),促进预设下的课堂生成教学:成功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动态生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升华。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生成的美丽。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三、怎样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一)开展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2、创新性原则

13、(创造性教学、校本化实施) 3、实践性原则(面向实际、实践反思、行动研究) 4、有效性原则(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有效研究),(二)课堂教学研究的组织实施,1、教研部门(负起组织实施责任;改进教研工作方式;在平等合作中发挥专业引领、指导作用 ;在新课程实验中提高教研能力素质。) 2、学校(立足于常规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个体的实践性反思 ;教师群体的合作性互助 ;专业研究人员的实效性引领 。) 3、教师(基于专业发展的业务学习;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三)课堂教学研究的保障落实,1、激励机制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与积极支持;以人为本与合理安排;有机挂钩与激励督促。) 2、教研制度保障(校际校内的三级教研网络, 校际:全市学科中心教研组、各县(区、市)或片区校际教研组、学校 校内:学校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资源共建共享。) 3、研修制度保障(校本研修,外出研修。) 4、评价体系保障(以评促研促教;教师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 ; 教研员在深入课堂研究中学会引领。),感谢倾听! 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