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RP 11BR CHINESE-2008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NINTH EDITION).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429707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98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PI RP 11BR CHINESE-2008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NINTH EDITION).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API RP 11BR CHINESE-2008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NINTH EDITION).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API RP 11BR CHINESE-2008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NINTH EDITION).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API RP 11BR CHINESE-2008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NINTH EDITION).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API RP 11BR CHINESE-2008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NINTH EDITION).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上游段 API RP 11BR 第 9 版, 2008 年 8 月 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翻译出版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Sucker Rods Upstream Segment API RECOMMENDED PRACTICE 11BR NINTH EDITION, AUGUST 2008 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翻译出版 API 标准翻译出版委员会 主 任:杨 果 副主任:高圣平 万战翔 付 伟 邢 公 委 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俊峰 陈效红 崔 毅 杜德林 范亚民 方 伟 郭 东 韩义

2、萍 何保生 李树生 刘雪梅 马开华 秦长毅 单宏祥 孙 娟 王 慧 王进全 王 欣 文志雄 夏咏华 张虎林 张 勇 张 玉 邹连阳 主 编:高圣平 副主编:杜德林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翻译、出版和发行。 本标准翻译责任人:刘连伟 本标准一校责任人:刘连伟 本标准二校责任人:刘长跃 本标准译文难免有不妥 之处 ,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API 授权声明 本标准由美国石油学会( API)授权许可,由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PSRI)组织翻译。翻译版本不代替、不取代英文版本,英文版本仍为具备法律效力的版本。API 对翻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偏差、误解均不承担任何责任。在未经 API 事先书面

3、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将翻译版本进行再翻译或复制。 AUTHORIZED BY API This standard has been translated by Petroleum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SRI)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 This translated version shall not replace nor supersede the English language version which remains the off

4、icial version. API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errors, discrepancies or misinterpretations arising from this translation. 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e standar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API. 特别说明 API 出版物只能针对一些共性问题。有关特殊问题,宜查阅地方、州和联邦的法律法规。 API 或 API 的任何雇

5、员、分包商、顾问、委员会或其他受托人,均不担保也不承诺(无论明指还是暗示)本标准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对于本标准中所披露的任何信息的使用及其后果,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API 或 API 的任何雇员、分包商、顾问、委员会或其他受托人,也不承诺本标准的使用不会侵犯其他人的专有权利。 分类区域可能依赖地域、条件、设备和在任何情况下涉及的物质而变化。本推荐作法的用户应向相关当局的管理部门咨询。 本推荐作法的用户不应完全依赖本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在运用这些信息时,应使用良好的商业、科学、工程和安全判断。 任何愿意使用 API 出版物的人都可以使用。API 学会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保证这

6、些出版物中所含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而,关于本出版物 API 学会不做任何承诺、担保或保证,在此明确声明,由于使用本出版物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因本出版物与当地法规有冲突而造成的违法, API 将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 出版 API 标准是为了使公众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已经证实的、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惯例。但至于何时何地应使用这些出版物,仍需要用户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而做出明智的判断。API 出版物的制定和出版,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任何人使用任何其他操作作法。 任何按照 API 标准的会标使用要求标志其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商,对于其产品符合相关 API 标准,负有全部责任。 API 不承诺、担保或保证

7、这些产品实际上确实符合该项 API 标准。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在没有得到出版商的书面批准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在检索系统中复制和 保存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或采用电子、机械、复印、录像或者其他方式传播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 请联系出版商美国石油学会出版业务部,地址: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5。 版权 2008美国石油学会 前 言 本推荐作法由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化执行委员会归口管理。 API Spec 11B 抽油杆规范中给出了使用抽油杆的详细要求, API Spec 11B 抽油杆规范也是由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化执行委员会归口管理。 API 出版

8、物中的任何内容,都不能解释为以暗示或其他方式赋予任何人制造、销售或使用专利权所涵盖的任何方法、仪器或产品的权利;也不能解释为担保任何人侵犯专利权而不承担责任。 本文件是按照 API 标准化工作程序制定的,该程序保证了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广泛参与。本文件被认定为 API 标准。关于本标准内容解释方面的有关问题,或者关于标准制定程序方面的看法和问题,应以书面形式直接提交给美国石油学会标准部主任,地址是: 1220L Street, N.W., Washimgton, D.C. 20005。如果需要复制或翻译本标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也请与标准部主任直接联系。 通常,API 标准最长每隔五年就要复审一

9、次,复审的结果是修订、确认或撤销。该五年复审周期可以延长一次,但延期最长不超过两年。出版物的情况可通过美国石油学会标准部进行确定,电话:( 202)682-8000。API 出版物和资料的目录每年由位于 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5 的美国石油学会发行。 欢迎用户提出修订建议,这类建议应提交给 API 标准部,地址是:API, 1220 L Street, N.W., Washimgton, D.C. 20005,电子邮箱:stangardsapi.org 。 目 录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 1 3 API 钢制抽油杆的选择 .

10、1 3.1 总则 . 1 3.2 应力效应 1 3.3 环境效应 1 3.4 抽油杆和接箍等级选择 2 4 利用应力范围确定抽油杆许用应力 . 2 4.1 总则 . 3 4.2 应力图 . 3 4.3 美制( USC)例题 . 3 4.4 公制例题 4 5 小井眼抽油杆接箍降额 . 4 5.1 降额系数历史 . 4 5.2 修正的降额系数 . 4 6 利用周向位移进行抽油杆接头旋紧 . 5 6.1 总则 . 5 6.2 周向位移值 6 6.3 一般推荐、动力钳 . 7 6.4 动力钳的校正 . 7 6.5 手动旋接时抽油杆的使用 . 8 7 在光杆上安装光杆卡子 . 8 8 旧抽油杆和接箍的检

11、验 . 9 8.1 总则 . 9 8.2 目测检验 9 8.3 电磁检测 .11 8.4 外螺纹端检验 11 8.5 接箍检验 12 8.6 验收准则 13 8.7 检验完成 13 9 腐蚀控制 . 14 10 运输及装卸、储存、起下作业 14 10.1 总则 . 14 10.2 装卸 . 14 10.3 运输 . 15 10.4 储存 . 15 10.5 起下作业 16 11 参考文献 . 16 附录 A 美国防腐工程师学会 国际组织 SP0195 用化学处理方法进行抽油杆的腐蚀控制 17 图 1 在无腐蚀使用条件下抽油杆许用应力及应力范围的修正古德曼图 . 3 图 2 用手上紧连接 . 6

12、 图 3 工具上紧连接 . 6 表 1 钢制抽油杆的化学成分 2 表 2 钢制抽油杆的力学性能 2 表 3 推荐的小井眼接箍降额系数 Fd. 5 表 4 抽油杆接头周向位移值测量 . 5 表 5 颜色标志 14 1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1 范围 本推荐作法( RP)涉及钢制抽油杆的维护和使用,包括选择指 南、许用应力、正确的接头旋紧、腐蚀控制和旧杆检验。 2 引用文件 除非特定的版本出版,本规范部分或全部引用了下列 API、工业和政府标准的最新版本。 API Spec 11B 抽油杆规范 API TR 11L 有杆抽油系统(常规型)设计计算 ASNT SNT-TC-1A1推荐作法 无损检

13、测人员资格与鉴定 NACE MR01742抽油杆螺纹润滑剂用抑制剂的选用 NACE SP0195 用化学处理方法进行抽油杆的腐蚀控制 3 API 钢制抽油杆的选择 3.1 总则 用于游梁式抽油设备的 API 等级抽油杆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应力效应、环境效应和杆的等级。 3.2 应力效应 抽油杆需要根据使用应力进行选择。 API 11L(有杆抽油系统设计计算)提供了抽油杆柱设计中使用载荷或应力的计算方法。 抽油杆强度受杆本身所用金属的疲劳性能限制。如古德曼图所示,使用强度取决于所用金属的抗拉强度(古德曼,力学应用工程;kommers ,应力范围效应和疲劳寿命应力)。该关系是本文件第 4 章

14、的基础。按照图 1 所示的古德曼图,工作在无腐蚀环境中和在适当的应力范围内的抽油杆,疲劳寿命理论上能超过 107次交变载荷。然而,即使没有任何形式的腐蚀,由于不恰当的安装、设计、装卸和使用,抽油杆的疲劳寿命将显著降低。 3.3 环境效应 当放在腐蚀环境中,即使没有应力,抽油杆最终也将会损坏。如果在腐蚀环境中使用,抽油杆和接箍的寿命将缩短。然而,由于采用有效的腐蚀抑制方法,将会延长抽油杆的寿命。在这种情况下,一根抽油杆的预期寿命可以和工作在无腐蚀环境中杆的寿命一样。 1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25 West 43rd Street, 4th floor, NewYork, NewYork 10036

15、 , www.ansi.org。 2NACE 国际组织(前国家防腐工程师学会),1440 South Creek Drive, Houston, Texas 77218-8340 ,www.nace.org。 2 API RP 11BR 另外与环境有关的情况是抽油杆使用在含有硫化氢的作业环境中。放置在这种环境中,即使腐蚀效果不是很明显,一根抽油杆将快速损坏。 NACE MR 0175 指出, 当硫化氢分压超过 0.05 psi 或 0.0034 atm(0.345 kPa),硫化氢环境就呈酸性。除非材料有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能力或保持有效的腐蚀抑制方法,否则,在硫化氢分压大于或等于上述值的酸性环

16、境中,由于氢脆作用,材料会过早损坏。 3.4 抽油杆和接箍等级选择 3.4.1 总则 表 1 和表 2 给出了钢制抽油杆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在非酸性(脱硫或低硫)环境中,使用应力决定抽油杆等级的选择。然而,可用腐蚀抑制方法抵抗腐蚀的危害及相应的寿命缩短。 3.4.2 等级 不易受到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影响的材料,其硬度值一般小于 23 HRC。因此,如果在酸性环境中,使用应力在它的许用应力之内, C 级抽油杆是最佳选择。 如果在酸性环境中,许用应力需要 D 级抽油杆,这时需要采用有效的腐蚀抑制方法。 在腐蚀环境中,当其他等级抽油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适合使用 K 级抽油杆。 钢制抽油杆和钢制短

17、杆的化学成分应是表 1 中 AISI 系列钢的任何成分,或者是等效的国际系列钢,其能通过有效的热处理,达到如表 2 所示的 API K、 C 和 D 级杆的力学性能要求。 表 1 钢制抽油杆的化学成分 API 等级 化学成分 K AISI 46XX 系列钢a C AISI 10XX 系列钢a,AISI 15XX 系列钢aD 碳钢 AISI 10XX 系列钢a,AISI 15XX 系列钢aD 合金钢 AISI 41XX 系列钢aD 特殊合金钢 特殊合金钢 特殊合金钢应是包括镍、铬和锰的组合,且合金总含量的最小值为 1.15%的任意一种化学成分。 a 或一种等效的国际系列钢牌号。 表 2 钢制抽油

18、杆的力学性能 API 等级 最小屈服强度 0.2%变形psi(MPa ) 最小抗拉强度 psi(MPa ) 最大抗拉强度 psi(MPa ) K 60000( 414) 90000( 620) 115000( 793) C 60000( 414) 90000( 620) 115000( 793) D 85000( 586) 115000( 793) 140000(965 ) 4 利用应力范围确定抽油杆许用应力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3 4.1 总则 在确定抽油杆柱的许用应力范围和许用应力时,推荐使用图 1 所示的修正古德曼图。用于无腐蚀条件时,这里提供了基本的应力范围。由于所有的井液在一定

19、程度上都具有腐蚀性,且因为井液的腐蚀性变化很大,倘若没有 100地进行缓蚀,按此图来确定应力值,并根据腐蚀的严重程度,采用适当的服役系数加以修正是极其重要的。每一个用户应凭经验选择服役系数,虽然在通常情况下该服役系数小于 1,但也可能大于 1,和腐蚀程度的变化成反比。 4.2 应力图 在使用图 1 的信息时,能为每一种最小抗拉强度值准备分图。对于每种等级和规格的杆,也可以准备用载荷磅( kN)而不是应力表示的分图。此外,期望值能用图 1 中所示的某一公式求得。 最小抗拉强度 Sa (T /4+M Smin)SF (1 ) Sa (0.25T +0.5625 Smin)SF. (2 ) Sa =

20、 Sa Smin.(3 ) 式中: Sa 最大许用应力,psi(N/mm2); Sa 应力的最大许用范围,psi( N/mm2);M 曲线 Sa的斜率,M0.5625; Smin 最小应力,psi(N/mm2)(计算或测算); SF 服役系数; T 最小抗拉强度,psi(N/mm2)。 图 1 在无腐蚀使用条件下抽油杆许用应力及应力范围的修正古德曼图 4.3 美制( USC)例题 假定使用最小抗拉强度 90000 psi(620 N/mm2)的 API C 级杆柱,并已测量或计算出下冲程时的最小应力为 15000 psi( 103 N/mm2)。杆柱在无腐蚀的情况下工作,光杆最大许用应力是多少

21、? 4 API RP 11BR 参照图 1,公式(2 ): Sa( 0.25T + 0.5625 Smin) ( 0.2590000 + 0.562515000) 30938 psi(无腐蚀) 对于不同规格的上部杆,换算成载荷将是: 5/8 in30938 0.307 = 9498 lb 3/4 in30938 0.442 = 13675 lb 7/8 in30938 0.601 = 18594 lb 1 in.30938 0.758 = 24286 lb 4.4 公制例题 Sa( 0.25T + 0.5625 Smin) 0.25620 +0.5625 103 213 N/mm2对于不同规格

22、的上部杆,换算成载荷将是: 15.9 mm213 197.9 = 42.2 kN 19.0 mm213 285.0 = 60.9 kN 22.2 mm213 387.9 = 82.6 kN 25.4 mm213 506.7 = 107.9 kN 上述数值应用适当的服役系数加以调整。 5 小井眼抽油杆接箍降额 5.1 降额系数历史 当使用小井眼接箍时,降低杆柱许用应力的概念最早由 Gipson 等人提出( Gipson, F.W 和H.W.Swaim,“游梁式抽油机基础”)。 讨论认为实际的降额系数是未知的。最初的降额系数是以小井眼接箍横截面积除以相应抽油杆的横截面积求出的。然而,众所周知,根据

23、油田现场使用情况,用在 1 in 杆上的小井眼接箍没有过多的损坏记录。因此,降额系数统一取小井眼接箍横截面积除以 1 in 杆的横截面积。降额系数适用于用在所有等级抽油杆上的不同规格小井眼接箍。 5.2 修正的降额系数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5 D.E.Hermanson 对横截面积关系、抽油杆连接螺纹的应力集中系数影响和包括图 1 中 API 修正古德曼图的应用进行了更精确的分析( Hermanson, D.E.,石油工程手册)。 这些降额系数包括了对不同杆和相应接箍规格及等级的不同许用应力的影响。这些系数在上述引用手册的表 9.8 中列出,也可在本推荐作法的表 3 中查得。 表 3 推

24、荐的小井眼接箍降额系数 FdAPI 杆等级 API 杆规格 in K C D 5/8 0.97 0.77 3/4 0.86 7/80.93 0.88 0.69 1 0.89 对于计算抽油杆柱最薄弱环节的设计方法,这些降额系数被认为是保守的许用载荷或应力的减小。根据油田的经验,在个别井况条件下,可允许修正这些降额值,提高或降低这些系数。然而,降额系数应在类似于确定杆应力的杆柱设计中给予考虑。 6 利用周向位移进行抽油杆接头旋紧 6.1 总则 为获得最佳的性能,应旋紧杆柱的所有接头,并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以防止在抽油过程中外螺纹台肩面与接箍端面之间发生脱离现象。 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都表明,除手动旋接

25、上紧的接箍和外螺纹接头外,周向位移是一种精确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测量和确定抽油杆接头预紧力的方法。 表 4 抽油杆接头周向位移值测量 所有尺寸单位为英寸,括号里为毫米 1 2 使用新的 D 级抽油杆 周向位移值 3 再次运行的 C、D 、K 级抽油杆 周向位移值 杆规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5/8(15.9 ) 8/32 (6.3 ) 9/32 (7.1 ) 6/32 (4.8 ) 8/32 (6.3 ) 3/4(19.1 ) 9/32 (7.1 ) 11/32 ( 8.7) 7/32 (5.6 ) 17/64 ( 6.7) 7/8(22.2 ) 11/32 ( 8.7) 12/32

26、 ( 9.5) 9/32 (7.1 ) 23/64 ( 9.1) 1(25.4 ) 14/32 ( 11.1) 16/32 ( 12.7) 12/32 ( 9.5) 14/32 ( 11.1) 11/8(28.6 ) 18/32 ( 14.3) 21/32 ( 16.7) 16/32 ( 12.7) 19/32 ( 15.1) 注:上述位移值是通过计算和应变仪试验确定的。 6 API RP 11BR 影响接头旋接的固有变化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不同的材料、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合适螺纹润滑剂的选择、润滑剂的润滑性能,以及作业性质和动力钳设备的机械状态。因此在测量抽油杆接头预紧力的方法中,实践证明施加扭

27、矩不是最精确、最实用的方法。 注:NACE MR0174 制定了一种可以接受的螺纹润滑剂的测试过程:在外螺纹上涂螺纹润滑剂,用相应规格和等级的杆近似的预紧位移值完全上紧和卸下,重复 10 次。经过这些过程后,清洗和检验外螺纹和接箍螺纹。在测试结果中,螺纹牙型没有目测可见的损伤或磨损,这时使用的螺纹润滑脂是合格的。 综上所述,本推荐作法为油田提供了一套综合的周向位移值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动力钳的校正方法。 6.2 周向位移值 这里所用的周向位移值是指工具上紧后,从工具上紧前用手上紧使台肩面之间靠紧时,横跨内螺纹和外螺纹外表面所画的竖线之间的测量距离。见图 2 和图 3。 所画的竖线 图 2 用手上

28、紧连接 测量的周向位移 图 3 工具上紧连接 表 4 所示的周向位移值是获得最佳预紧力所必要和推荐的位移值。材料及其应用的组合值列于栏的表头中。选用正确的栏。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7 在初次旋紧时,由于接头的接触表面被磨平挤光,因此,初次旋紧的位移值要大于以后各次旋紧的位移值。当各种等级的杆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位移值差异时,发现只有 D 级杆的位移值较为一致。 注:对于再次运行的 D 级杆,表中所列的位移值比初次装配新的 D 级杆小。 由于这些材料的试验数据差异很大,确定 C 级和 K 级杆初次旋紧时的位移值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此,推荐在油田上进行初次旋接新的 C 级与 K 级杆连接时,先将

29、连接旋紧,随后将其松开,最后再完成旋紧的办法。 当新接箍安装在无论何种等级的旧杆上时,应用表 4 中第 2 栏的周向位移值。 6.3 一般推荐、动力钳 为保证各种规格的抽油杆都能获得最佳的旋紧效果,推荐使用液压动力钳。但是,当务之急是按照制造厂商的建议维护好动力钳。推荐对液压油路系统进行循环,直到达到正常操作温度为止,并通过杆的校正与安装,使该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6.4 动力钳的校正 6.4.1 总则 为了达到表 4 所示的推荐周向位移值,必须校正动力钳。初次校正后,推荐在每 1000 ft(300 m) 检验一次动力钳的校准值,同时,每次改变杆的规格尺寸时,校正动力钳。 对于各种 AP

30、I 等级的杆和不同的油田状况,有三种不同的用于校正动力钳的方法。选用适合于自身油田条件的推荐校正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6.4.2 新的 API D 级杆用动力钳的校正步骤 以下步骤适用于新的 API D 级杆用动力钳的校正: a)按照 6.1 检查大概情况; b)设定动力钳的工作压力在需要达到表 4 所示规定周向位移值时的估算值下限; c)先用手旋紧接头,跨过外螺纹接头与接箍的台肩划一条细竖线以表示手紧标记,如图 2 所示; d)将接箍旋松到正常的转动位置,这时大钳的节流阀压到打开位置,然后用动力钳旋紧接头。在台肩面已连接好且动力钳停止后,不要再触动节流阀; e)移开动力钳,测量如图 3 所示手

31、紧时画的竖线之间的周向位移; f)增加或减少动力钳的工作压力,以获得如表 4 所示规定的周向位移; g)重复步骤 d)到 f),直到获得合适的位移为止。最少四个接头或每 1000 ft 杆后,以及每当改变杆的规格时,检查动力钳的校准值。 6.4.3 API C 级和 K 级杆用动力钳的校正步骤 以下步骤 适用于 API C 级与 K 级杆用动力钳的校正: 8 API RP 11BR a)在初次使用 API C 级和 K 级杆时,由于涉及到各种固有的变化因素,不能推荐恒定的校正系数。因此,在校正动力钳和动力钳获得合适的预紧力以前,当务之急是将接头连接并随后将其旋松; b)在接头旋紧并松开后,重复

32、 6.4.2 中 a)至 g)的各项步骤,并使用表 4 中第 3 栏的相应周向位移值。 6.4.4 各种 API 等级旧抽油杆和新接箍时用动力钳的校正步骤 使用表 4 中第 3 栏的周向位移值,重复 6.4.2 中 a)至 g)的各项步骤。 6.5 手动旋接时抽油杆的使用 6.5.1 总则 对于杆尺寸大于 3/4 in 的杆,不推荐采用杆扳手。为获得要求的预紧力,杆扳手应按下列方法使用。 6.5.2 新 API D 级杆柱的手动旋接 以下步骤适用于新的 API D 级杆柱的手动旋接: a)旋紧杆与接箍至台肩面接触的手紧位置上; b)跨过外螺纹接头与接箍的台肩划一条细竖线以表示手紧标记,如图 2

33、 所示; c)施加必要的机械力,以获取如表 4 中第 2 栏所示的推荐周向位移值。 6.5.3 API C 级和 K 级杆的机械旋接 以下步骤适用于 API C 级和 K 级杆的机械旋接: a)用机械力旋紧接头。松开再重新拧紧到手紧位置; b)跨过外螺纹接头与接箍的台肩划一条细竖线以表示手紧标记,如图 2 所示; c)施加必要的机械力,以获取如表 4 中第 3 栏所示 的推荐周向位移值。 6.5.4 旧杆与新接箍的机 械旋接 以下步骤适用于旧杆与新接箍的机械旋接: a)将接箍与杆外螺纹接头旋接到手紧位置; b)跨过外螺纹接头与接箍的台肩划一条细竖线以表示手紧标记,如图 2 所示; c)施加足够

34、的机械力,以获取如表 4 中第 3 栏所示的周向位移值。 注:当台肩充分调整时,第 6 章里应用的手紧位置可以得到。 7 在光杆上安装光杆卡子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9 在光杆上安装光杆卡子的步骤如下: a)按制造厂商的说明标签安装光杆卡子(见 API 11B); b)光杆上安装卡子的部位必须干净且没有油脂; c)光杆卡子的夹持区域必须干净且没有油脂; d)悬绳器必须垂直于井口,并和井眼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必须干净且没有油脂; e)把光杆卡子安装在一个干净的区域里,用手上紧螺母。不要安装在光杆上有金属喷焊部位; f)对于适当扭矩,按照光杆卡子附带的制造厂商说明标签(见 API 11B); g

35、)如果摩擦式光杆卡子用于金属喷焊光杆,用户应意识到外螺纹末端至金属喷焊起始点之间的光杆外径有- 0.040 in+ 0.005 in 的公差(见 API 11B)。 8 旧抽油杆和接箍的检验 8.1 总则 8.1.1 检验方法 抽油杆和接箍可利用目测、电磁、磁粉、渗透试验方法以及各种尺寸测量工具检验( Stuart 和 Lloyds)。作为用户选用和确定的上述任意一种方法或他们的任意组合均能获得满意的检验结果。API 11B 给出了各种缺陷的定义以及详细的验证工艺和产品的检验程序。 本推荐作法规定的方法中使用的所有检验和无损检测设备应按 8.1.3 进行校准。 8.1.2 人员资质 检验人员应

36、至少符合 ASNT SNT-TC-1A(推荐作法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与鉴定)中的 1 级资质。 8.1.3 校准频率 检验设备校准频率应适当,以确保设备的测量精度。校准状态应记录在量规上,同时应在记录簿(或其他类似追溯方法)上记录校准的日期和校准人缩写。所有的校准活动应能追溯到 NIST 或等效的机构。 8.1.4 校准基准 根据在 API 11B 中描述的量规鉴定规范,工作量规、用于检验抽油杆外螺纹的止端环规 API P6 和通端环规 API P8 及用于检验抽油杆接箍的内螺纹通端塞规 API B2 和内螺纹止端塞规 API B6 都应用校对标准量规进行校对。在检验杆之前,工作量规 P8 和

37、P6 应用配对的校对规 P7 和 P5 进行校对。 8.1.5 测隙规 在每班开始,应用校准千分尺对测隙规的工作面进行校核。如果测量数据和实际值相差- 0.0002 in以上时,应对测隙规进行调整或更换。 8.2 目测检验 10 API RP 11BR 8.2.1 检验准备 应由有资格的人员对杆体的损伤、腐蚀或磨损进行目测检验。在检验之前,应去除杆扶正器。这便于目测检验和有利于喷丸处理时露出金属基体。应仔细地检验扶正器附近的杆体部分是否有明显的点状腐蚀或侵蚀。 旧杆应进行喷丸清理,以去除可能影响检验的表面积垢。根据制造厂商的规范,喷丸重量、规格、形状以及速度应不致使杆遭受到类似锤击的处理。为了

38、在喷丸清理时保护外螺纹,应使用螺纹保护器。 应测量杆的长度,以确定杆是否在2 in 的制造公差范围之内。测量值在该公差之外,所有等级的抽油杆可以被报废。 在对杆进行目测检验前,应去除接箍。去除接箍前,肉眼检测被报废的杆应单独弃置。 8.2.2 弯曲评价 应采用滚动的方法目测检验杆的弯曲。具有明显弯曲的杆应按照 API 11B 的程序进一步检查。严重弯曲或弯折的杆(超过下限的抽油杆)应报废,而不用进一步检验。 对于所有杆体,当用 12 in 直边测量时最大允许弯曲值为 0.065 in。如果使用全跳动(TIR )量规,最大允许的 TIR 值是 0.130 in。这个 TIR 方法能很好的反应产生

39、不同结果的变化过程。 用 TIR 方法测量杆弯曲值在 0.150 in 0.300 in 之间的杆,如果这些杆降级到 II 级,可以冷矫直。如果用户愿意,杆弯曲值大于 0.300 in 的可以进行冷矫直。这些杆应被降级到 III 级。 当将杆体支撑在离杆外螺纹台肩 18 in 处,杆端部的 TIR 值应不超过 0.150 in。 8.2.3 机械损伤和磨损 机械损伤(如锤击或扳手伤痕等)是导致所有等级抽油杆被报废的原因所在。 满足 API 11B 的尺寸要求,但有不能被修复的机械损伤痕迹或扳手印记的,可按用户意愿报废或降级。 横截面磨损测量尺寸不超过 20%或坑蚀的深度在 0.020 in0.

40、04 in 之间,按标准降级到 II 级杆。横截面磨损减少介于 20%到 30%或坑蚀在 0.040 in 0.060 in 应报 废或降级到 III 级杆。 8.2.4 接箍 接箍应用合适的方法卸下,并确保在卸下的过程中不损坏杆和接箍。检验人员对接箍进行磨损、腐蚀或损伤 的目 测检验,如果检验合格,接箍可以从报废的杆上卸下。 8.2.5 螺纹 检验人员应对外螺纹的螺纹损伤和拉拔现象进行目测检验。螺纹有拉拔现象的任何等级杆应报废。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11 如果从空刀槽端部开始的前三扣螺纹有损伤应报废。从空刀槽端部开始的前三扣以外的螺纹有轻微的损伤,如果损伤在 8.4.4 的螺纹检验过程

41、中能被修复,可不报废。 8.3 电磁检测 8.3.1 涡流检测 应选用涡流参考标准,用于确保系统能够检测总质量的变化。 显示磨损量超过允许的直径尺寸公差,但还不到杆横截面 20%的应降级至 II 级或报废。显示磨损量超过杆横截面 20%,但小于 30%的应降级至 III 级或报废。 用涡流检测到总质量有变化显示的抽油杆在报废或降级之前应进行目测检验。 注:只要是有显示能力,识别上述的直径变化,其他的方法也可采用。 8.3.2 电磁漏磁检测 用一个和被检验杆直径一样的参考标准试样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在每天的开始和结束、杆尺寸改变、出现故障、休息和午饭及每检验 100 根杆后都要使用参考标准试样进

42、行校准。应采用漏磁参考标准,确保系统有能力检测下述人工缺陷: a)一个 1/32 in 的钻孔,深 0.020 in; b)线性度系统检验应由一系列 1/16 in 直径,深度为 0.015 in、 0.020 in、 0.030 in、 0.040 in 和0.050 in 的钻孔来证明。孔的底部可有与杆纵向轴线最多 30的角; c)灵敏度系统检验应由检测到宽 0.010 in,深 0.005 in、0.010 in、和 0.020 in 的横向刻痕来证明。刻痕应由最小信噪比为 2:1 检测。刻痕应加工有直边; d)所有人工缺陷的最小间隔为 18 in, 距离杆端部至少 2 ft。所有的尺寸

43、公差为- 0.001 in+ 0.002 in。 用检验参考标准,在四个象限内以一定的线速度进行动态的校准。人工缺陷应通过带状记录纸或计算机线性显示。 倘若发现本次校准和上次校准不同,相差超过 15%,自从前面校准后检验的所有杆应全部复检。 在检验过程中,所有显示超过校验期间检测值的应进行进一步的目测检验和/ 或磁粉检测: a)所有等级的杆,发现任何裂纹时应报废; b)所有等级的杆,在杆体上留下明显的机械损伤痕迹时应报废; c)由 于腐蚀、磨损或缺陷引起的横截面损失超过 0.020 in 的应降级 到 II 级或报废; d)磨损使横截面减少在 20%到 30%之间或坑蚀在 0.04 in0.0

44、60 in 的应报废或降级到 III 级; e)漏磁检验完成后,杆应进行消磁处理,确保用霍尔效应电子高斯计探测的磁力小于 30 高斯。使用替代的仪器测量,如机械磁力计,应有相当精度的读数能力。 8.4 外螺纹端检验 12 API RP 11BR 8.4.1 准备 杆外螺纹和台肩应清洗干净,露出金属光泽。 8.4.2 检验方法 抽油杆的外螺纹端、镦粗部分和杆体,没有被电磁系统检验的部分,应用荧光磁粉进行检验,用纵向磁场或其他在 8.1.1 中提及的类似技术。 8.4.3 凹点量规 在被报废之前,压印深度及痕迹等应用一个凹点量规再次确认: a)在螺纹卸荷槽部位发现有深度大于 0.005 in 的任

45、何腐蚀的应由用户决定报废或降级处理; b)外螺纹台肩磨损大于 0.020 in 的应由用户决定报废或降级处理; c)除 III 级杆外,在镦粗部位有机械损伤或磨损的杆应报废。 8.4.4 螺纹检验 抽油杆的外螺纹应用止端环规 API P6 和通端环规 API P8 检验,以验证螺纹加工是否合适,应用测隙规确认外螺纹台肩与 API 11B 的符合性。 一个在每班被 API B2和 B6工作量规验证过的接箍可用于检验旧抽油杆外螺纹能否和它完全的连接。如果用验证过的接箍检验时发现摇动,应用 API P6 工作量规核实螺纹高度。 在每班结束,用于检验外螺纹的接箍应用 API B2 和 B6 工作量规进

46、行重新验证。如果该接箍超差,那么先前用该接箍检验的旧抽油杆外螺纹应复验,以确保合适的外螺纹连接尺寸。 除了 III 级杆外,从空刀槽端部开始的最前面三扣螺纹有损坏的应报废。 在表面上有轻微损伤,但损伤不超过三扣的可用一个螺纹板牙或其他的类似工具进行修复。任何时候不能用锉刀修整螺纹区域。 8.5 接箍检验 8.5.1 总则 应目测检验抽油杆接箍的磨损和/ 或腐蚀。磨损使 T 级接箍外径小于杆外螺纹台肩名义外径 0.010 in的或磨损使 SM 级接箍磨到喷焊金属层的都应报废。 8.5.2 检验方法 抽油杆接箍应用环形磁场进行磁粉检测或其他论证过的类似技术进行检验。任何相关的磁粉显示都应报废。 抽

47、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13 8.5.3 量规 根据 API 11B,应用 API B2 和 B6 通端和止端内螺纹塞规检验接箍的螺纹和平行度。 当检验旧接箍时,一个每班被 API P8 和 P6 工作量规验证过的杆外螺纹端可用于检验接箍的内螺纹能否和它完全的连接。 在每班结束,用于检验接箍螺纹的杆外螺纹端应用 API P8 和 P6 工作量规进行重新验证。如果外螺纹超差,那么先前用该外螺纹测量过的旧抽油杆接箍应复验,以确保合适的接箍连接尺寸。 8.6 验收准则 8.6.1 新杆 新杆应符合 API 11B 的所有要求。新杆可用本章的程序进行检验,但是,对于没有通过检验程序的杆在报废前应用符合

48、 API 11B 要求的检验设备进行检查。 8.6.2 旧杆 按照本章所列的检验程序,旧杆既能降级也可以报废。降级的杆,用户可酌情用于不太严重的作业井况。 8.7 检验完成 8.7.1 总则 检验公司完成杆和/ 或接箍检验后,如果有索赔的可能,用户代表应和制造商代表及检验公司的人员一起查验所有报废的抽油杆和/ 或接箍,确认它们不符合检验规范。然后,用户代表决定对报废的抽油杆和/ 或接箍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8.7.2 杆报废 报废的杆应与合格的杆分开摆放,单独包装,并挂上相应的标签或在距任何一端外螺纹台肩 18 in距离内用易于识别的红色油漆做标记。 8.7.3 润滑 在安装外螺纹保护器前,应用

49、抗磨螺纹复合物润滑合格杆的外螺纹端。 8.7.4 腐蚀缓释剂 应在合格的杆上完整的涂上空气腐蚀抑制剂,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 8.7.5 颜色标志 合格杆应用油漆在距外螺纹台肩 18 in 距离内进行颜色标志,以标明杆的等级和级别: 14 API RP 11BR a)对于 I 级杆,应用一道; b)II 级杆应有二道; c)III 级杆应有三道; d)对于按照 API 标准制造的杆,颜色标志应和 API 11B 一致,如表 5 所示; e)应选择色标方案,以唯一标识没有按照 API 11B 制造的杆的类型和制造厂商。 表 5 颜色标志 化学成分 颜色 API C 级 白色 API K 级 蓝色 API Da级 碳钢(AISI 10XX 或 15XX) 棕色 API Da级 铬钼钢(AISI 41XX) 黄色 API Da级 特殊合金钢 桔黄色 a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 3.4.5。 9 腐蚀控制 见附录 A:美国防腐工程师学会 SP0195-2007 用化学处理方法进行抽油杆的腐蚀控制。 10 运输及装卸、储存、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API SALES OF NGL & LRG-2018 2016 Sales of Natural Gas Liquids and Liquefied Refinery Gas.pdfAPI SALES OF NGL & LRG-2018 2016 Sales of Natural Gas Liquids and Liquefied Refinery Gas.pdf
  • API MPMS 9 4-2018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4-Continuous Density Measurement Under Dynamic (Flowing) Conditions (FIRST EDITION).pdfAPI MPMS 9 4-2018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4-Continuous Density Measurement Under Dynamic (Flowing) Conditions (FIRST EDITION).pdf
  • API MPMS 9 3-2012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Relative Density and API Gravity of Crude Petroleum and.pdfAPI MPMS 9 3-2012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Relative Density and API Gravity of Crude Petroleum and.pdf
  • API MPMS 9 2-2012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or Relative Density of Light Hydrocarbons by Pressure H.pdfAPI MPMS 9 2-2012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or Relative Density of Light Hydrocarbons by Pressure H.pdf
  • API MPMS 9 1-2012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Relative Density or API Gravity of Crude Petroleum and .pdfAPI MPMS 9 1-2012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9 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Relative Density or API Gravity of Crude Petroleum and .pdf
  • API MPMS 8 5-2015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5 Standard Practice for Manual Piston Cylinder Sampling for Volatile Crude Oils Condensate.pdfAPI MPMS 8 5-2015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5 Standard Practice for Manual Piston Cylinder Sampling for Volatile Crude Oils Condensate.pdf
  • API MPMS 8 5 SPANISH-2015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5 - Standard Practice for Manual Piston Cylinder Sampling for Volatile Crude Oils .pdfAPI MPMS 8 5 SPANISH-2015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5 - Standard Practice for Manual Piston Cylinder Sampling for Volatile Crude Oils .pdf
  • API MPMS 8 4-2017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4 Standard Practice for Sampling and Handling of Fuels for Volatility Measurement (FOURTH .pdfAPI MPMS 8 4-2017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4 Standard Practice for Sampling and Handling of Fuels for Volatility Measurement (FOURTH .pdf
  • API MPMS 8 4-2014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4 Standard Practice for Sampling and Handling of Fuels for Volatility Measurement (THIRD E.pdfAPI MPMS 8 4-2014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4 Standard Practice for Sampling and Handling of Fuels for Volatility Measurement (THIRD E.pdf
  • API MPMS 8 3-1995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 Sampling Section 3 - Standard Practice for Mixing and Handling of Liquid Samples of Petr.pdfAPI MPMS 8 3-1995 Manual of Petroleum Measurement Standards Chapter 8 - Sampling Section 3 - Standard Practice for Mixing and Handling of Liquid Samples of Petr.pdf
  •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际标准 > API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