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简答题 1 “心理的种系发展 ”与 “心理的个体发展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 2 举例说明什么是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3 朱智贤从哪几方面对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 ?简述其基本观点。 4 新生儿期指的是哪一年龄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5 什么是直觉动作思维 ? 6 为什么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 7 在儿童心理学中,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是什么 ?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 ? 8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9 近代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原
2、因是什么 ? 10 比较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之间的异同。 11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 12 简述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论述题 13 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谈谈学习与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4 根据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简答题 1 【正确答案】 心理的种系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特别是原始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前者研究的是从低级动物到高级的类人猿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
3、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渐从低级形态 (受刺激性 )向高级形态 (思维的萌芽 )发展的。后者主要研究原始人类,即从类人猿到文明人类的心理、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人类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它与动物心理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心理的个体发展研究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 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它主要研究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生理因素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以及言语的发展。 由此可见,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心理的种系发展包括的范围更广泛,而心理的个体发展概念的范围只是前者的一部分。种系发展虽不同于个
4、体发展,但不能因此从根本上否定个体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发展史,因为个体发展史和种族发展史有着一定的联系。恩格斯曾指出: “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 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因此,将个体发展史和种系发展史完全等同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从根本上否定这两个发展史有一定的重复性也是不对的。 2 【正确答案】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比较长的时间
5、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做追踪研究。 例如,研究儿童口头言语的发生发展,可 以从新生儿发音起,经过一系列发展过程直到连贯性的言语为止,从而查明儿童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路线和规律。又如,有的研究者对同一被试,从新生儿起经过各个阶段直到青年时期为止,对他的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期的追踪考察 如美国格塞尔 (A Gesell)的研究工作 。因此,纵向研究的时间有的比较短些,有的比较长些,有的甚至很长 (可以是 20 30年 )。纵向研究的范围,可以是某一方面行为的发展,也可以是整个行为的发展。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比较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
6、变质变的规律,这些特点正是儿 童心理研究所要求的。但纵向研究也有其局限性:第一,样本的减少。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失掉。第二,研究的时间较长,不易同时进行大量的研究;第三,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此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不易查明或控制,由于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第四,反复测量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等等。 3 【正确答案】 朱智贤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阐 述。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
7、的,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决定的 ?这在心理学界争论已久,在教育界及人们心目中也有不同看法。朱智贤从 50年代末开始,一直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首先,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与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朱智贤不仅提出了这个论点,而且还坚持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林崇德对双生子的智力、性格的心理学研究, 完全证实了朱智贤的理论观点。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朱智贤认为,这
8、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有关内部矛盾的具体提法,国内外心理学界众说纷纭,国内就有十几种之多。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朱智贤的提法,这是因为他提出的内部矛盾中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他初步解决了 “需要 ”理论、个体意识倾向理论、心理结构 (原有水平 )理论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3)教育与发展的关 系。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如何、向哪儿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
9、过一系列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还提出了一种表达方式: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这涉及了教育要求的难度问题。朱智贤提出,只有那种高于主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如果苏联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发展 ”学派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 ”是阐述心理发展的 潜力的话,那么朱智贤的观点则指明了挖掘这种潜力的途径。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朱智贤还指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年龄特征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4 【
10、正确答案】 (1)新生儿期指的是从儿童出生后 15 30分钟左右剪断脐带的时刻起到 28 30天。 (2)新生儿期的主要特点 新生儿期是儿童心理发生的时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发展的起点。新生儿的脑结构虽 已具有成人脑的规模,但重量、容积,特别是脑机能的发展还很不够。出生后几天,大部分时间保持睡眠状态。 新生儿期是儿童从胎内生活转到胎外生活的过渡阶段,儿童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的独立生活,开始肺呼吸,独自摄取营养;开始需要自动调节体温,以适应外界较低的温度;各种感官也开始发挥作用,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能独立地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饮食、防御、抓握、定向、眨眼、吞咽、喷嚏等。 出生
11、后两周,新生儿在醒着和舒适的时候,自发的整体性动作开始活跃起来,开始产生明显的条件反射。新生儿最初的条件反 射形成速度慢,不很稳定,不易分化。但这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生,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意识的最原始形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不久,就有综合感觉运动机能、记忆、判断和适应刺激的学习能力。新生儿虽然软弱,处处需要成人的关怀和照顾,但却具有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5 【正确答案】 直觉动作思维是一种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动作来进行的思维,它的特点是,儿童在动作中思维,而不是用表象和概念来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一方面直接依赖于客观的对象,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另一方面,还必须直接依靠动作,边动作
12、边思考, 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直觉动作思维具有狭窄性 (思维的范围限于直接感知的物体 )、表面性 (思维的内容难以揭示物体间的内在联系 )和情境性 (思维的持续时间短,离不开问题的情境 )的特点,不可能掌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尽管婴儿期的动作思维比较简单,思维水平较低,但它是人类智力大厦的砖瓦,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必经阶段,决不是可笑的、可有可无的。直觉动作思维使儿童的动作协调,同时通过动作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皮亚杰指出,动作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 “概念智力 ”(抽象思维 )的一个基础。 6 【正确答案】 进入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13、,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同时,由于考虑到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增长,成人也对儿童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开始要求儿童独立地担负某些简单的职责,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当值日生等等,开始要求儿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活动。 这就是说,学前儿童开始产生了新的需要,即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学前儿童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他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他 的知识经验还非常缺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比较远大的目的。因此,就在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
14、矛盾。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游戏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也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 7 【正确答案】 (1)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分别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观点和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一些苏联心理学家的观点。 (2)皮亚杰的观点 是: 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唯我思维 )的表现; 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相互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 7 8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而让位于社会化的言语。 (3)维果斯基根据他的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认为: 所谓自我中
15、心言语也是社会性的语言,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 儿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才有自我中心言语。 儿童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因此,所谓自我中心言语,实质上是由外部言语 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式。这是人的言语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质变,是真正的人的意识的开始。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不是对立的东西。学前晚期自我中心言语的下降,也不是意味着它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向内部言语的转化。 8 【正确答案】 (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说明初中生能够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从而使他们按照
16、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运用假设。初中生相对于小学 生来说,具有更高程度的建立假设及检验假设的能力,这是他们思维中抽象逻辑性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 逻辑推理。初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体来讲,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的能力。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也有一个发展顺序:最先掌握的是直言推理,其次是复合推理和选言推理,最后是连锁推理;初中生推理运用水平的发展顺序是:最先掌握的是排除推理中的干扰,其次是改正错误,最后是运用推理去解决问题。 运用逻辑法则。初中生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于
17、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上。初中生抽象 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体现在对概念的掌握上。进入了青春期之后,初中生日益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更复杂的概念系统。 (2)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增加的同时,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依然突出。 初中生思维批判性的出现也是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连的,由于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 初中生思维批判性的明显增长,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持过分怀疑和 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够
18、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最后,还表现在对世界宇宙的看法上,开始热衷于探讨那些极为深奥而神秘的星辰运转、生命起源等问题,显露出一种不愿盲目生存的人生态度的萌芽。 (3)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 初中生思维的表面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 事物的本质中。 (4)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初中生思维中的自我中心主要表现为,虽然他们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却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所在,例如他们十分
19、关心自己的内心及外表,因而认为别人也同样地关注他们的一切。 9 【正确答案】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19世纪后半期, 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 (W Preyer, 1842 1897)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被看做是其诞生的标志,因为这在心理学史上是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 科学的著作。 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在西方,中古时代的封建社会,也和其他各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甚至是受迫害的,因此,不可能产生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约从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起
20、,新兴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政治上以至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例如, 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J A Comenius)编写了第一本儿童课本世界 图解。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 (J Locke)提出对儿童的教育要 “遵循自然的法则 ”。 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 (J J Rousseau)发表了有名的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他抨击当时的儿童教育违反儿童天性,指出: “ 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看待儿童,而不去想想他在未成年之前是个什么样子。 ” (2)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
21、科学的三大发明 细胞、能量转化和进化论,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科学观,促进了辩证的自然观,要求科学从发展变化上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心理科学受到这一影响,从而也先后开展了动物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伟大的进化论的创造者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写的著作一个婴儿的传略 (187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关于这样的著作是很少的,这就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直接的前提。 (3)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近代教育的要求。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除上面提到的夸美纽斯、卢梭外,在教育理论中还有一种所谓的 “心理学化的教育 ”观点,
22、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的规律作为依据。其 中著名的有裴斯泰洛齐 (J H Pestalozzi)、福禄培尔 (P F oebel)、赫尔巴特 (F Herbart)等人。裴斯泰洛齐在 1774年还特别对他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用日记法写下了大约一个月的观察记录。虽然现在看来科学价值不大,但这应当算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声。由于这些教育家的推动,到了 19世纪后期,研究儿童的著作和组织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10 【正确答案】 (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条件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经典性条件反 射虽然能够解释人类的一些行为,但是斯金纳指
23、出,这些行为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他提出了另外的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例如,一个个体的行为如果马上随之以一个愉快的后果,那么该个体将更频繁地做这一行为,这种通过愉快或者不愉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的现象通常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2)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在于: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应答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学习不起作用,因为 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尽管更接近于桑代克的理论,但是也不同于桑代克对学习的解释,桑代克认为奖励能够
24、加强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反应加强的不是 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发生的频率。 (3)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相同之处在于: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都是以五条件反射作为基础。 11 【正确答案】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 (或叫本质属性 )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 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这里就以数学概念的学习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1)引进概念 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
25、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教师忽视小学生这个特点,而单纯抽象地进行概念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 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 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 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通过演示 (手 )、思维 (脑 ),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效果好,印象深,记忆
26、牢。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也往往是由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或集体研究演示学具得到许多认识,形成概念的。 (2)讲清概念的本质特征 从 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用 “变式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后,我经常变换概念的叙述方法,让学生从各个侧面来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叙述都能理解,就说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是透
27、彻的,是灵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 要避虚求实,透彻理解概念的本质。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中还存在 “虚 ”和 “浮 ”的现象。所谓虚指的是虚假,不实实在在地理解; “浮 ”即浮于表面认识,不能自觉深入地去探讨其本质因素。例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学生常常说成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几,这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说明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含混不清。 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除法中等分概念与包含概念、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的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
28、。 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概念的含义。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沿着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过程,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 (3)运用概念巩固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启发学生多思,巩固概念,开阔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理解概念,从理解中求巩固。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概念以后,教师要提出恰当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即使学生一时答不
29、上来,也会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这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概念的一个好办法。 通过计算及用规范化语言表述,巩固概念。掌握概念对计算有指导作用,反之,通过计算对理解和巩固概念也能起促进作用。如整除、约数、倍数这三个概念互相之间联系密切,不懂整除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约数与倍数。 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学数的整除这一章抽象概念很多,在学习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后,把有关概念帮助学生进行了归纳整理。 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
30、的理解。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 12 【正确答案】 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 杂的方案。 关于学习策略的构成,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厄斯比特和舒克认为学习策略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质疑、计划、调控、审核、修正、自评,据此他们又将学习策略的要素按三个层次加以排列:第一层次是一般策略,与态度和动机有关;第二层次是宏观策略,主要包括调控、审核、修正和自评;第三层次是微观策略,这个层次主要有质疑与计划两个要素。丹塞路认为构成学习
31、策略的要素有:情绪、理解、回忆、检查、阐述、复习,分属于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两个层次。分析起来,尼氏和丹氏的划分方法都是从狭义的学习过程的角度 去考察学习策略的构成的,过分拘泥于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得其普遍适用性大大削弱。 国内学者也对学习策略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史耀芳认为探讨学习策略的结构应将教学指导、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操作四个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将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分成注意集中、学习组织、联想策略、情绪推理、反省思维、动机和情绪、计划和控制。肖超英则认为学习策略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学习方法,二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三是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这些分类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
32、不足之处在于他们主要是从狭义的学习过程的角度去考 察学习策略的构成,容易使人将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相混淆。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学习策略应该包括情意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情意策略亦称情感策略。情意策略与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态度等因素,相当于丹氏的支持策略系统。认知策略则是与信息加工的控制有关的过程,即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存贮、有效提取的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属于基础策略系统。元认知指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技能在多种认知活动和各种各样的自我指导和自我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包括元认知知识、元 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其中,认知策略和元认
33、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居于核心地位。当然,学习策略并不是情意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简单堆砌式相加而成的,而是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只有三者交互作用,才能形成理想的学习策略。 二、论述题 13 【正确答案】 学习与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 (1)提高教师素质 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面很广,其中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这使得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不足;而且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也使得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
34、在走向 21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教育心理学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教育心 理学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教育心理学通过向广大教师介绍教与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帮助教师测量和描述日常教学现象并理解它,预测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并加以控制。虽然教育心理学家经过思索和研究提出的原理,听起来似乎不言自明,没有什
35、么特别之处,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例如,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指定学生起来朗诵课文 ?传统常识认为,教师应该随机指定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这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小心跟着看课文。如果教师每次都以相同的顺序点名,学生就会预先知道什么时间该轮到自己,从而只注意该自己朗读的那一部分,而不注 意课文的其他部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一答案并非如此简单。例如,在一年级,以循环的顺序轮流朗读,给每个学生一个朗读机会,可以导致更好的整体成就。这一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朗读自己的段落,并且每一次实践都能得到教师的反馈,这比集中注意听别人朗读对朗读学习更重要,至少在低年级是这样。此外,轮回循环意味着教师并不偏
36、心。当然这不能以偏概全,在一定情境下,按顺序轮流提问也有弊病。科学并非高深莫测,它是从一些似是而非的常识中探求一个简单的发现而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将向广大教师提供大量的科学知识,拥有这些知识不一定能 自动使人成为一名好教师,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一定不能成为好教师。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心理学家们在教学领域中所做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而且,面对实际的教学情景,要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解决问题。同样,也需要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阅读、观察和交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研究者。 (2)促进素质教育的
37、实施和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于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的 。尽管通常认为应试教育中也包含有某些素质教育的成分,但从总体上看二者是相对立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与应试教育那种比较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满堂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的教育方式相比,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在操作性方面,素质教育可围绕素质所包含的六个意义展开,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彻底推行素质教育还有
38、重重阻力,它所 具有的发展性、内在性、全体性、综合性、时代性、长期性等特性都需要我们全体教育丁作者和全社会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走过了漫长的成功之路,激励和哺育了几代人的人生选择,这是不容否认的,但确实也存在着严重的有碍全面质量提高的问题和弊端,这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和着眼点。主要表现在: 重智育不重德育。重智轻德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多年来,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的智育淹没了德育,重升学率不重合格率,重分数高低不重品行优劣。 教育过程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堪称世界第一 ,但其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应急解决问题能力、完美人格中的独立生活能力等则不是很强。 教育
39、目标重统一要求不重个性发展。统一要求对确保学校良好秩序是必要的,但我国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学生的个性特长窒息在一刀切、齐步走的统一要求中。 教育内容重多重难,不重学生身心特点。学生负担过重,知识面狭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影响身心健康等不良后果。 对于这些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正是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对这些特别的发展顺序以及规律有了一 个清楚的认识并从这些特点出发,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素质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传统教育,就在于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素质,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某种特定的要求 (如升学等 )强加给学生以不符合
40、其身心特点的任务。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学生本身,而不是其他方面。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导致教育的倒退甚至彻底失败。 (3)为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任何改革都必须有理论导向,基础教育改革也是如此。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前进呢 ?这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既不能一味地追 逐潮流,也不能一味地依靠上级的指示,而必须通过对各相关领域的科学论证,然后做出决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必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发展心理学可以回答在目前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的群体在身心方面将有哪些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该如何去加以培养和引导;教育心理学则根据这些特点,利用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将
41、它们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14 【正确答案】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不可以进行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 外部行为来间接地推断。 (1)人们对动机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 本能理论。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的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42、。他还提出,人类有逃避、拒绝、好奇心、获取、自信等 18种本能。 驱力理论。由于本能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出现困难 , 20世纪 20年代,伍德沃斯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以后,赫尔又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提供给个人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赫尔的理论适合解释生物的机能,如吃、喝、性、睡眠等。 唤醒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激活的 种最佳水平,不太高,也不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
43、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中等水平的刺激,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重复进行的刺激能够降低唤醒水平;个人经验对偏好有很大影响。 诱因理论。诱因是指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称为积极诱因,个体试图回避的刺激物称为消极诱因。 动机的认知理论。 第一,期待价值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因为个体对目标的期待。期待对人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第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20世纪 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
44、求行为的内在动机因素,称之为归因。当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往往会寻求其中的原因。维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因素。 第三,自我功效理论。班杜拉的自我功效理论是另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在行为决策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行为结果的期待。效 果期待即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项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第四,成就目标理论。目标是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和要求。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
45、的潜在的认识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2)基于以上动机的理论,下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比如吃、喝、睡等。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才有可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也是要提高学习动机最基本的一步。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因为只有当学习任务难度适中的时候才会引起学生最佳的唤醒水平,对学生最为有利。所以,对于感到学习任务重的学生提倡课前预习,对于感到学习的难度小的同学,建议在课下做一些难度大的题来复习学过的知识。 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适当的奖励。外界刺激会对人的动机有影响,尤其是当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时,应该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学习动机。 对学生保持适当的期望。对学生的期望要合理,太高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太低又起不到期望效应应有的作用,这要求家长和教师能够好好把握。 学习合理的归因方式。学习上 的成功和失败是难免的,而且归因会使人产生情绪反应,所以,如何合理地归因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艺术。要引导学生做积极的归因,尽量做努力的归因。 提高自我效能感。合理总结自己的成败经验,进行自我效能感训练,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对未来的学习保持高度的信心是提高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