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5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487739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5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2005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5年工程硕士( 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乐此不彼 密云不雨 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 ( B)靡靡之音 诲人不倦 漫不经心 循循善诱 ( C)坚守自盗 杀鸡儆猴 出人头地 力挽狂澜 ( D)投机取巧 骇人听闻 目不瑕接 龙潭虎穴 2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是: ( A)失 宠 (偏爱 ) 韬 (显示 )光养晦 老骥伏 枥 (马槽 ) ( B) 爽 (失 )约 马 革 (皮 )裹尸 作茧自 缚 (捆绑 ) ( C)舞 蹈 (顿足 ) 既往

2、不 咎 (过错 ) 悲天 悯 (怜惜 )人 ( D)龌 龊 (肮脏 ) 不知端 倪 (头绪 ) 臭 (难闻的 )味相投 3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费改税 ”能否遏制住愈演愈烈的乱 收费现象,这对农村工作是个考验。 ( B)亚健康状态,往往受到无规律的生活和沉重的学习工作压力而引起。 ( C)一听说有盛夏的免费音乐节,许多的附近居民早早就赶来,等待观看。 ( D)就反腐败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顽疾来说, “公开 ”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4 下面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据外电报道,昨日新加坡一油轮起火爆炸。 ( B)小李见老王把他的书撕了,便揪住老王让他赔。 ( C)

3、几个公司的领导对这个调整方案意见不一,争执不下。 ( D)工作组来我县调查的前三天,整个县城就己沸沸扬扬。 5 对下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灰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 ( A)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B)这段话运用了三个长度、句式风格相近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 C)这段话使用了明喻,分别把风比作 “小男孩 ”、 “年老的画家 ”、 “小偷 ”。 ( D)这段话中几种修辞方法结合得不露痕迹,恰到好处。 6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

4、了我国民间一个 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 A)重阳 ( B)七夕 ( C)中秋 ( D)元宵 7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3世纪的马可 .波罗行记是最早较系统地向欧洲介绍中国的一部游记。 ( B)圆明园于 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劫焚烧之后, 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彻底破坏。 ( C)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 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校。 ( D)明清殿试合格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 第三名称榜眼。 8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

5、教、伊斯兰教。 ( B)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 C)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 ( D)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 9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的说法在教育学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 B)不平衡性 ( C)顺序性 ( D)个别差异性 10 书愤一诗借诸葛亮抒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杜甫 ( B)杜牧 ( C)辛弃疾 ( D)陆游 11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产生源于 资源的: ( A)稀缺性 ( B)可分配性 ( C)可分割性 ( D)可使用性 12 根据法律规定,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得直接提出罢免的是: ( A)县长 ( B)县公安局长 (

6、 C)县检察长 ( D)县法院院长 13 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依法实施公民特定资格考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事先组织考前培训 ( B)应当事先公布考试大纲 ( C)应当事先制定培训教材 ( D)应当事先指定助考材料 14 以下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是: ( A)管制狩猎和物种贸易 ( B)引进外来 新物种 ( C)动物圈养 ( D)保护栖息地 15 排泄系统在体内收集由细胞产生的废弃物,并将它们排出体外。通过排泄人体中的有害物质,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大多数废弃物通过肾排出体外,其余少部分则通过其他器官排出体外。以下选项中不是排泄器官的是: ( A)肺 ( B)皮肤

7、( C)脾 ( D)肝脏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 外表大大咧咧的她,其实内心里深藏着不为人知的丰富 _的感情。 经过 _深入的调查研究,这家公司最终选择上海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入点。 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向来以其工艺精湛、针法 _而闻名世界。 ( A)细密 细腻 细致 ( B)细腻 细致 细密 ( C)细腻 细密 细致 ( D)细致 细密 细腻 17 从修辞角度,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 苦瓜苗就像一个 _一样,自生自长,蔫蔫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然而,它却努力

8、地活了下来,便渐渐 地长大。它似乎满是敌意,一天比一天不规矩,或绕着南瓜藤,或在冬瓜架上 _。我不得不找来一根棍子,把它绑在棍子上,_。 ( A)病儿 胡搅蛮缠 限制它的生长 ( B)弃儿 胡乱缠绕 限制它的生长 ( C)病儿 胡搅蛮缠 限制它的行为 ( D)弃儿 胡乱缠绕 限制它的行为 18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关联词。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_这么一只小船。 他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 _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亮出了满分。 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 _应该思考教育的更深层次问题。 ( A)况且 以至 进而 ( B)何况 以至 进而 ( C)况且

9、以致 从而 ( D)何况 以致 从而 19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人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 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 _。 ( A)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 B)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 C)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 D)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20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标点符号。 现在的

10、小孩 _从小生活在爸爸身边 _爸爸长得高矮胖瘦 _说话的口头语 _喜欢的京剧还是球赛 _他都清楚 _而我 尚未出生 _爸爸就去打日本鬼子去了 _不到四岁 _爸爸已经战死沙场了 _ ( A), 。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21 _不是秦始皇执政时所为。 ( A)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 B)焚书坑儒 ( C)统一度量衡 ( D)盐铁国营 22 _是国民党爱国将领中第一个率军奋起抗日的。 ( A)马占山 ( B)张自忠 ( C)蔡廷锴 ( D)冯玉祥 23 “小小寰球

11、,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首满江红是 _的作品。 ( A)鲁迅 ( B)郁达夫 ( C)郭沫若 ( D)毛泽东 2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出自 _。 ( A)诗经 ( B)道德经 ( C)庄子 ( D)论语 25 _是陆文夫的小说。 ( A)美食家 ( B)活着 ( C)顽主 ( D)人到中年 26 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_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12、_以上的多数通过。 ( A)十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 B)五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 C)五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 D)三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27 _是 描述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 A)收入弹性系数 ( B)恩格尔系数 ( C)基尼系数 ( D)消费价格指数 2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是指 _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人活动 29 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难题之一。冻土是由固体矿物颗粒,未冻水、冰和气体组成的一种特殊土壤。铁路路基的修建,改变了冻土的物理特性,引起冻土融化下沉,或者冻结

13、膨胀,严重危及路基的 _,会给列车运营带来隐患。 ( A)透气性 ( B) 防腐蚀性 ( C)稳定性 ( D)可塑性 30 _是一种由于脂类物质如胆固醇堆积而引起的血管壁增厚的疾病,限制了血液在动脉流动的空间。 ( A)心脏瓣膜衰坏 ( B)高血压 ( C)心肌梗塞 ( D)动脉粥样硬化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车站旁有一棵婆娑的老树。 老树下两个孩子做着游戏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一不许笑,二不许动,三不许交头接耳听。看 谁的意志最坚定。 ” 我欣然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

14、了。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一不许笑,二不许动,三不许交头接耳听。看谁的意志最坚定。 ” 我哑然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了 ! 车不来。孩子依旧做着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一不许笑,二不许动,三不许交头接耳听。看谁的意志最坚定。 ” 我陶然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了 !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一不许笑,二不许动,三不许交头接耳听。看谁的意志最坚定。 ” 我惘然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了 ! 车不来。孩子依旧做着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一不许笑,二不许动,三不许交头接耳听。看谁的意志最坚定。 ” 我慨然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了 !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

15、动。一不许笑,二不许动,三不许交头接耳听。看谁的意志最坚定。 ” 我愕然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了 ! 车依旧不来。孩子也依旧做着 老树下 我已怆然 ! (路东之 !,载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 .作 品,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31 对于以六个惊叹号为题目,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孩子做了六次游戏 ( B)我看了六次游戏 ( C)我等了六次车 ( D)我看游戏时感情的六次变化 32 对孩子做游戏时所说的六句话,理解最肤浅的是: ( A)只是一个古老的游戏 ( B)陈腐的礼教束缚个性 ( C)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 ( D)腐朽的教育是培养木头人, 33 对文中 “老树 ”。字肤浅的理解是: (

16、A)象征环境的古老 ( B)将树之老与孩子小加以对比 ( C)实写故事发生的地点 ( D)老树却依 然婆娑,象征陈腐势力仍然顽强 34 对以下词语理解错误的是: ( A)欣然一看到孩子能做古老游戏,觉得欣然自慰 ( B)哑然一观看孩子做古老游戏而哑然不语,正在沉思 ( C)陶然一观看孩子做着古老游戏,感到陶然有趣 ( D)惘然一孩子虽然做着古老游戏,却是惘然不解其意 35 对以下词语理解错误的是: ( A)慨然一为什么要让孩子成为木头人呢 ?我慨然不满 ( B)愕然一为什么要做这种比赛成为木头人的游戏呢 ?我感到惊愕 ( C)怆然一车依旧不来,我失望了 ( D)怆然一由孩子们的游戏,我联想到很

17、多,深感 痛苦、悲伤 3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何谓文化 ?向来狭义的解释,只指学术技艺而言,其为不当,自无待论。说得广的,又把一切人为的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然则动物何以没有文化呢 ?须知文化正是人之所以异于他动物的。其异点安在呢 ?凡动物,多能对外界的刺激而起反应,亦多能与外界相调适。然其与外界相调适,大抵出于本能,其力量极有限,而且永远不过如此。人则不然。所以人所处的世界,与动物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人之所以能如此, (一 )由其有特异的脑筋,能想出种种法子。 (二 )其手和足的作用分开,能制造种种工具, 以遂行其计划。 (三 )又有语言以互相交通,而其扩大的即为文字。此人之所

18、知,所能,可以传之于彼;前人之所知,所能,并可以传之于后。因而人的工作,不是个个从头做起的,乃是互相接续着做的。不像赛跑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却像驿站上的驿夫,一个个连接着,向目的地进行。其所走的路线自然长,而后人所达到的,自非前人所能知了。然则文化,是因人有特异的禀赋,良好的交通工具而成就的控制环境的共业。动物也有进化,但他的进化,除非改变其机体,以求与外界相适应,这是要靠遗传上变异淘汰等作用,才能达到目的的,自然非常迟慢。人则只须改变 其所用的工具,和其对付事物的方法。我们身体的构造,绝无以异于野蛮人,而其控制环境的成绩却大不相同,即由其一为生物进化,一为文化进化之故。人类学上,证明白冰期

19、以后,人的体质,无大变化。埃及的尸体解剖,亦证明其身体构造,与现今的人相同。可见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恒人每以文化状况,与民族能力,并为一谈,实在是一个重大的错误。遗传学家,论社会的进化,过于重视个体的先天能力,也不免为此等俗见所累。至于有意夸张种族能力的,那更不啻自承其所谓进化,将返于生物进化了。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也有许多来自机体,和动物无以异 的,然亦无不被上文化的色采。如饮食男女之事,即其最显明之例。所以在理论上,虽不能将人类一切行为,都称为文化行为,在事实上,则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可见文化范围的广大。能了解文化,自然就能了解社会了。人类的行为,源于机体的,只是能力

20、。其如何发挥此能力,则全因文化而定其形式。 (选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绪论,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6 本文的主旨在于: ( A)解释文化的范围和重要性 ( B)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 ( C)突出 人类社会的文化进化 ( D)证明遗传学家的错误 37 根据本文的意见,人区别于动物在于: ( A)动物不能适应和改变环境 ( B)人类个体的先天能力很强 ( C)人类有良好的交通工具 ( D)文化的进化和承继使人类能力剧增 38 按照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语言文字是人类的文化能力 ( B)饮食男女之事与文化无关 ( C)动物适应环境往往出于本能 ( D)了解文化也就

21、能了解社会 39 按照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行为都是文化行为 ( B)制造工具和制定计划,使人类优于动 物 ( C)人类的进化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继承上 ( D)现代人的身体构造因文化而优于野蛮人 40 按照本文,种族论者的思想错误在于: ( A)不承认人能制造工具和制定计划 ( B)不承认人具有控制环境的能力 ( C)否认遗传上的变异淘汰等作用 ( D)将种族的能力归因于生物进化 4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上海人爱吃大闸蟹,阳澄湖的大闸蟹更是名噪国内外。但吃完大闸蟹,看到满桌狼藉的蟹骸,你可曾想过它的用途,可曾想过变废为宝 ? 其实,蟹壳中还有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即甲

22、壳素。甲壳素又 名蟹壳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是一种维持和保护甲壳动物和微生物躯体的线性氨基多糖,广泛存在于节足动物类的翅膀或外壳中。壳聚糖又称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壳素,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转化变成的分子量为 12 59万的生物大分子。从勃拉康于1811年描述甲壳素至今,甲壳素和壳聚糖已有 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也许你没有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壳聚糖的身影。壳聚糖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将其添加到固液食品中,既会对汁液有一定的澄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腐保鲜作用,又由于壳聚糖只能溶解在弱酸中,因此特别适合酸性或 低酸性的食品保鲜,如常添加于腌制食品中或用于海产、水果和保鲜。 用壳聚糖

23、做原材料,让其溶液在聚乙烯膜上蒸发,进而在一个钢膜中加压即可形成软性接触眼镜,即隐形眼镜。壳聚糖作为原材料的制备的隐形眼镜,其优异的透氧性和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为发炎或受伤的眼睛的辅助治疗提供了美好前景。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一般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在体内不积蓄。用甲壳素、壳聚糖等原料制成的人工皮肤吸水性、透气性、组织相容性良好。若与乙酸合用,还有镇痛、抗感染等功效。 用甲壳素制成的吸收型外科 手术缝合线力学性能良好,组织反应好,柔软性好,易打结,具有创伤治愈效果,伤口修复快,创口平整漂亮。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甲壳素缝线在体内的抗张强度逐渐下降,并在溶菌酶作用下首先

24、分解成低聚糖,然后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一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以糖蛋白的形式为人体吸收利用。 (选自奚同庚主编原来如此 .无所不在的材料,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41 以下各项壳聚糖的作用,本文并未提及的是: ( A)食品包装 ( B)汁液澄清 ( C)食物保鲜 ( D)食品防腐 42 以下关于壳聚糖的描述有误的是: ( A)是分子量为 12 59万的生物大分子 ( B)来源于脱乙酰化反应的甲壳素 ( C)可溶于任何浓度的酸性溶液 ( D)从蜘蛛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可制取出壳聚糖 43 关于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甲壳素缝线变化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25、)抗张强度逐渐下降 ( B)溶菌作用下分解成低聚糖 ( C)化学反应后最终得到多样产物 ( D)所有的生成物质都将被排出体外 44 关于用甲壳素制成外科手术缝合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气性 ( B)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柔软性、易打结 ( D)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45 根据本文内容,以下关于壳聚糖利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在发炎或受伤的眼睛的辅助治疗方面疗效显著 ( B)因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制成人工皮肤 ( C)因其良好的成膜性被制成隐形眼镜 ( D)特别适合于碱性或弱碱性食品的保鲜 4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26、 利用机会就是乘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 _而 _以外,还该 _而 _。治生或者说致富的过程,在那时有三个阶段:第一, “无财作力 ”,以劳力赚钱。稍有积蓄,便是第二, “少有斗智 ”,因为资本大小,一方面亏蚀不起,一方面要争取暴利,不得不费尽心机,想出许多 “花招 ”来取胜,于是第三: “既饶争时 ”,默察时势环境的变化,掌握机会,大量进货、抛售,或作远程的投资。 这个过程与目前的情况,几乎完全吻合;所谓 “少有斗智 ”,正就是中小企业经营之所以特感吃力之故,一旦有了数千万的资本,就不必再去冒险投资,只要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企业投资,必有盈利,成为 “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 ,身有处士之义

27、 ”的现代 “封君 ”。 但是,这样舒服的做法不大可能成为巨富的。要成巨富,还须 “争时 ”,放远眼光、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仅有眼光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备 “智 ”、 “勇 ”、 “仁 ”、 “强 ”四种品德。 这是白圭的理论;而为刁间所充分实践。白圭是洛阳人,生在战国初期,周威烈王的那个时代;其时有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名叫李悝,帮助魏文侯从事经济革新,获得极大的成功。李悝是个重农主义者,所以他的经济学说,偏重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概括而言,可得八个字:增加生产、调节盈虚。 (选自高阳假官真做清官册,高阳作品集,上海三联书店, 2003) 46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按

28、顺序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坐 争时 起 乘时 ( B)坐 乘时 起 争时 ( C)起 乘时 坐 争时 ( D)起 争时 坐 乘时 47 根据上下文,刁间是: ( A)富有智谋的 “封君 ” ( B)成功的商人 ( C)著名的经济学家 ( D)优秀的社会实践者 48 以下经商的行为,符合原文论述的是: ( A)不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B)船小好调头 ( C)该出手时就出手 ( D)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9 按照白圭的理论,最有可能成为巨富的人是: ( A)眼光超前、行动迅速的人 ( B)懂得争时且具有非凡商业智慧的人 ( C)商业意识超前、品德优秀的人 ( D)市场洞察力敏锐

29、、决策果断的人 50 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只能靠劳力积累资本 ( B)为了避免风险,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商业策略的运用 ( C)商业道德对于商业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 D)一流的企业家应该具有敏 锐的市场洞察力 2005年工程硕士( GCT)语文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乐此不彼 (疲 ), C坚 (监 )守自盗, D目不瑕 (暇 )接。 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C咎:责备; D臭味相投,意

30、思和气味相投一样,指思想作风相同,很合得来;现多含有贬义。这里的 “臭 ”,当气味讲,应该读 xi。只不过因为语言的约定俗成性,现在承认了大众的读法,读成了 chu。 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B杂糅,是 “由 而起 ”和 “受到 影响 ”两种形式糅合在一起造成的; C语序不当,应该是 “附近许多的 ”。 D不合逻辑, “腐败 ”是 “顽疾 ”, “反腐败 ”怎能成为 “顽疾 ”呢 ?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B项 “他的 ”,指代不明,是 “小李的 ”还是 “小王的 ”?但应该指出的是,本题欠严谨,因为有了后半句,歧义就没了。 C项 “几个 ”的对象不明确,是“几个领导

31、 ”还是 “几个公司 ”?D项 “前三天 ”语意不明,是 “工作组 ”到来前的三天,还是 “调查 ”过程中的 “前三天 ”? 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段话用的是暗喻。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冷露 ”“桂花 ”都是八月的时令特征,而“人尽望 ”“秋思 ”则是中秋节这一团圆节的典型情节。 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道教源于古代神仙信仰和方仙之术,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灵帝熹平年间,张角创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为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在 东汉末

32、曾一时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帜。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 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从哲学角度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从教育学上讲,矛盾的特殊性恰恰体现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陆游书愤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冰河大散关。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经济学家 认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限

33、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1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宪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 镇长。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我国实行一府两院制,公安局长作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领导,根本不包含在宪法该条款确定的人员范围内。也就是说,地方人大无权决定当地公安局长的任命。

34、1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按照我国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第六节第五十四条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 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14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各物种数量已经由于捕食或竞争等达到一定的稳态,引进外来新物种可能会因为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导致泛滥成灾,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比如:我国曾不小心让一种外来的杂草进入我国。这种杂草在本地没有天敌,家畜和野生草食动物不吃它。因此,这种杂

35、草繁殖特别快,竞争力特别强,这就使得别的物种的生长繁殖受到了抑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1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人体中的代谢废物如废水和尿 酸、尿素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的,皮肤中的汗腺通过排汗,也可以排出一些废水、尿酸、尿素和无机盐。肺的排泄作用体现在呼出二氧化碳上。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低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肝脏也是一种排泄器官。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细腻,细致入微;细致,精细周密;细密,精细仔密。且后两者

36、不能形容感情。 1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 从 “自生自长 ”、 “满是敌意 ”看,必用 “弃儿 ”,因为 “病儿 ”不是 “自生自长 ”,也不会产生 “敌意 ”;从行为看,是 “胡乱缠绕 ”动作特点,不是 “胡搅蛮缠 ”不讲理,胡乱纠缠的情态; “生长 ”是无法限制的,只能限制其 “行为 ”。 1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况且 ”和 “何况 ”都有递进的意思,只是 “况且 ”有进一步补充条件的作用,而 “何况 ”侧重于反问语气,隐含着前后的对比意思。同时, “何况 ”后面可以是一个词语,而不一定要带一句完整的话; “况且 ”在表示递进关系时,后面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

37、以至 ”表示程度的 进一步, “以致 ”表示结果,且通常是坏的结果。 “进而 ”是意思上的进一步, “从而 ”是在前句基础上引出下面的结果。 1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语意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是“人民生活改善 ”的基础, “人民生活改善 ”是 “国家 ”“长治久安 ”的前提,国家安定是 “腰杆子 ”硬的条件, “腰杆子 ”硬,是 “在国际上说话 ”“有分量 ”的基础。语料出自党建理论学习纲要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2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身 边 ”后用句号,是因为前面是总说现在的小孩清楚 “

38、爸爸 ”情况的条件,一个意思已经完了。 “口头语 ”后用逗号,表示此句与前后是同一层次,用顿号则仅表示与 “喜欢京剧还是球赛 ”并列,语意不合。 “打日本鬼子去了 ”后用分号,表示前后是并列关系,前边是 “未出生 ”时的情况,后边是 “不到四岁 ”时的情况。 2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盐铁国营是汉武帝时施行的一条重要的政策。西汉前期,封建国家对盐铁业实行自由经营政策。当时有国营 (归大司农 )、官营 (郡、国 )、民营,以民营为主。民间的盐铁商向国家承包某些资源,自由经 营,国家征收承包税。至汉武帝时,因长期对匈奴战争,财政十分困难。汉武帝认为:许多大盐铁商家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

39、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于是他断然采取了废止盐铁自由经营、代之以国家垄断经营的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支援对匈奴的战争和其他经济需要。 2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1931年 11月 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 4000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扛桥战役正式打响。指挥这次战斗的是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 2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 1963年 1月 9日为和郭沫若而作的一首词。 2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句话出于论语 .颜渊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0、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其他三项:活着,余华;顽主,王朔;人到中年,谌容。 2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2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 1922年提出。恩格尔系数是用于食物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它可以反映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的程度,也可以反映一个家庭或

41、国家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2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靠近朱砂容易变成红色,靠近墨容易变黑。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影响。从这一成语意义的理解角度也可以知道它是指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2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建设铁路时,对沿线地表冻土开掘,使得原先不易受到外界气温影响的季节性冻土直接与

42、大气和阳光接触,从而影响到冻土的温度和硬度,而冻土的融化下沉或冻结膨 胀,直接危及的当然是路基的稳定性。 3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C两个答案不是血管疾病。而 B高血压是血液流经血管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超过正常值造成的。题干说的就是 D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每句前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欣然 哑然 陶然 惘然 慨然 愕然。 3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仅就游戏的来源所说,其他则就游戏带来的感悟 讲,是一种反思,内涵更深。 33 【正确答案】 C

43、 【试题解析】 理解过实。小说的环境描写,都不是单纯实境交代,都含有作者的主观目的,即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 ”。 3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这 “惘然 ”不是孩子的 “惘然 ”,而是作者的 “惘然 ”,是作者对孩子单调重复的游戏行为产生的一种 “失意 ”的情怀。 3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里的 “怆然 ”还是针对孩子们的游戏行为产生的, “车 ”的不来是故事情节推进的动因,不是 “我 ”情绪变化的原因。 3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从开头的 “何谓文化 ”可知后面应该是对此的 “解释 ”;从 “狭义 ”“广义 ”可知是从 “范围 ”角度 “解释 ”;而从

44、结尾 “全因文化而定其形式 ”可知上文在说明文化的 “重要性 ”。 3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全文围绕 “文化 ”而谈,与动物的比较,自也是在强调 “文化 ”的意义。 3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原文有 “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也有许多来自机体,和动物无以异的,然亦无不被上文化的色彩。如饮食男女之事,即其最显明之例。 ”可见 “饮食男女之事 ”也有 “文化的色彩 ”。 3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理解能力。全文论述的中心就是文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原文中 “可见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 ”一句足以表明 C项的正确。其他三项, A项不准确,原文有 “则

45、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 ”, “几 ”说明并不是所有的, A项得表述过于绝对; B项所述的 “制造工具和制定计划 ”内容只是人类优于动物的一方面,叙述不全面,从全文来看,使人类优于动物的主要是文化;而 D项的说法,在原文中多处谈到,如 “我们身体的构造,绝无以异于野蛮人 ”、 “自冰期以后,人的体质,无大变化 ”、 “埃及 的尸体解剖,亦证明其身体构造,与现今的人相同 ”等等,都足以证明了 D项的错误。 4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作者从 “埃及的尸体解剖,亦证明其身体构造,与现今的人相同 ”得出 “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 ”的结论,且认为 “在理论上,虽不能将人类一切行

46、为,都称为文化行为,在事实上,则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 ”,所以“将种族的能力归因于生物进化 ”的思想是错误的。 4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其他三项在第三段中都能找到。 4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第三段 中有 “壳聚糖只能溶解在弱酸中 ”的内容,所以不是 “任何浓度的酸性溶液 ”。 4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 “一部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以糖蛋白的形式为人体吸收利用 ”,可见,不是 “都将被排出体外 ”。 4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吸水性、透气性 ”是 “用甲壳素、壳聚糖等原料制成的人

47、工皮肤 ”的特点,不是 “外科手术缝合线 ”的特点。 4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项的 “辅助治疗 ”还只是前景,这在第四段最后可以找到; C项壳聚糖能制成隐形眼镜是因为它的溶液可以在 “聚乙烯膜上蒸发 ”, “进。而在一个钢膜中加压 ”聚乙烯膜,从而制成的隐形眼镜,它本身并没有成膜性。 D项第三段有“特别适合酸性或低酸性的食品保鲜 ”,而不是 “碱性或弱碱性食品的保鲜 ”。 4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从后文论述的层次可以推知。 4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第三段有 “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问那样具备 智 、勇 、 仁 、 强 四种品德 ”,这里的 “货殖家 ”指的是古代经营商业和工矿业的专家,可知其是商人。 4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BD项的说法都不符合作者成为 “巨富 ”的做法。 4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肯定了刁间是第一流的货殖家,也就是“巨富 ”,而刁间具备 “智 、 勇 、 仁 、 强 四种品德 ”。其他几项都没提到 “品德 ”问题。 5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第二段中作者认为中小企业经营吃力的原因是 “少有斗智 ”,因为资本太小, “一方面亏蚀不起,一方面要争取暴利,不得不费尽心机 ”,冒险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