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488721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 单项选择题 第 1-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 )。 ( A)原判刑罚的 1/2 ( B)没有执行完成的刑期 ( C) 10年 ( D)以上选项都不对 2 某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 12年之后,因其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 6年,某甲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 9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某甲应如何适用刑罚: ( )。 ( A)应在 9年以上 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 B)

2、应在 9年以上 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 C)应在 12年以上 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3 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 )年;对一次减刑 2年或 3年刑期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不能少于 ( )年。 ( A) 1、 2 ( B) 1、 3 ( C) 2、 2 ( D) 2、 3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81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 ( )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 )年以上,可以适用假释。 ( A) 1/2、 10 ( B) 1/2、 12 ( C) 1/3、 10 (

3、D) 1/3、 12 5 1996年,某甲因涉嫌贪污罪被羁押; 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1999年,因有立功表现,被减为 15年有期徒刑; 2002年,又有重大立功表现,司法机关再次对其减刑 2年。某甲至少可能再服刑 ( )。 ( A) 5年 ( B) 6年 ( C) 7年 ( D) 10年 6 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 ( )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 A)基层 ( B)原审 ( C)中级 ( D)中级以上 7 甲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5年。服刑期间,甲由于有立

4、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几个朋友邀请甲到某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甲饮酒过多。饭后,甲驾车回家,途中撞到一个行人。陈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逐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 ( A)按照交通肇事罪 ( B)按照累犯 ( C)按照数罪并 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 ( D)按照过失杀人罪 8 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2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甲应如何处理 ?( ) ( A)既可以假释,也可以减刑 (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 C)可以假释 (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辨析题 第 28小题,

5、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9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规定采用的是基本适应说。 案例分析题 第 30小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 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0 张某,男, 31岁, 1997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 3年有期徒刑, 2000年 7月刑满释放。赵某,女, 29岁, 1999年 7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 2年 6个月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 3年。 2001年 1月,张某、赵某二人经预谋,潜入何某家实施盗窃,当张某、赵某欲携带所盗巨额财物离开何某家时,恰遇何某返回家中,张某、赵某二人对何某实施暴力致其轻伤后,逃离现场。数日后,张某、赵某被抓获。

6、 试分析: (1)张某、赵某二人共同构成何种犯罪 ? (2)对张某、赵某所犯之罪量刑时,应适用何种量刑 制度 ? 多项选择题 第 51-5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 甲下落不明已满两年,下列人员中有权申请其失踪的是 ( )。 ( A)邻居乙 ( B)债权人丙 ( C)合伙人丁 ( D)妻子戊 12 关于合伙组织债务承担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 ( A)合伙组织的每个合伙人都负有对债权人的无限清偿责任 ( B)合伙组织内部按比例偿还债权人债权的约定对全体合伙人都

7、具有法 律约束力 ( C)债权人可以按照合伙比例的约定向合伙组织的合伙人要求清偿债务 ( D)债权人有权不顾合伙组织内部按比例清偿债务的约定行使债权 13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活动超出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所能理解的程度时,可以采取如下 ( )方式进行。 ( A)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 B)由其成年亲属代理进行 ( C)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 (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该项民事活动后,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14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范围包括 ( )。 ( A)建筑业 ( B)交 通运输业 ( C)金融业 ( D)保险业 15 以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8、)。 ( A)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不取决于自然人的主观意愿 ( B)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必然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 C)法院可以限制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从事任何民事活动 1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属于近亲属的是 ( )。 ( A)姐姐 ( B)祖父 ( C)侄子 ( D)外孙 17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为 ( )。 ( A)父母 ( B)祖父母、外祖父母 ( C)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 D)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8 以下关于个人合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个人合伙的财产由合伙组织享有所有权 ( B)个

9、人合伙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 ( C)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应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 D)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应征得全体合伙人同意 19 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有 ( )。 ( A)主体的平等性 ( B)内容的统一性 ( C)范围的广泛性 ( D)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20 关于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关系的 表述,正确的有 ( )。 ( A)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 B)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 C)宣告失踪不能引起婚姻关系的终止,而宣告死亡则导致婚姻关系终止 ( D)即符合宣告失踪,又符合宣告死亡条件的,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 21 下列关于合伙的

10、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 ( A)个人合伙是两个以上公民组成的联合体 ( B)个人合伙是以合伙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为基础的 ( C)个人合伙的财产属于合伙人共有 ( D)个人合伙由合伙人共同经营管理 22 关于死亡宣告撤销法律后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 ( A)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动恢复 ( B)子女被他人收养的,不得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无效 ( C)依照继承法取得其财产的人应予返还 ( D)在被宣告死亡期间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 简答题 第 56-5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3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24 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概念和

11、法律特点。 法条分析题 第 59小题, 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规定: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 5条规定: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 6条规定: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第 7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 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的法律规定。 判断题

12、26 拾得的遗失物灭失、 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 ) ( A)正确 ( B)错误 27 甲将乙交自己保管的笔记本电脑卖与不知情之丙,并已交付。乙发现后可以向丙索回,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 ) ( A)正确 ( B)错误 28 发现的埋藏物一律归国家。 ( ) ( A)正确 ( B)错误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 单项选择题 第 1-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 黑。 1 【正确答案】 B 2 【听力原文】 假释和数罪并罚的选择题 2 【正确答案

13、】 D 【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假释和数罪并罚的选择题。 (1)根据刑法第86条的规定,某甲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 (2)根据刑法第 71条的规定,对其所犯新罪 (故意伤害罪 )作出判决 (即 9年有期徒刑 ); (3)确定前罪 (盗窃罪 )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是无期徒刑; (4)依照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决定应当适用的刑罚 无期徒刑。 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1997年 10月 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17条规定: “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1年;对一次减 2年或者 3年有期徒刑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

14、时间不得少于 2年。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第 81条规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 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 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注意,本题的问题是某甲 “至少可能 ”再服刑多少年。刑法第78条第 2款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 10年。因此,某甲实际服刑的刑期至少不能低于

15、10年。因为某甲从 1997年至 2002年已经服刑 5年,则其至少还须服刑 10-5=5(年 )(注意:可能还会经过再 次减刑,题目中的 2002年减刑 2年是迷惑项,没有实际用途 ),所以,应选择 A。如果问题是 “某甲还应服刑多少年 ”,首先,某甲 15年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1999年起计算,至 2002年,已经服刑 3年,再减刑 2年,则其剩余刑期为 15-3-2=10(年 ),故应选择 D。这两个问题考查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问题考查的是刑法对于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第二个问题考查的是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第 79条规定: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

16、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 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假释考验期满之日,仍然是假释考验期内,因此,根据刑法第86条的规定,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 78条的规定,减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至于该犯罪分子因犯何罪而被判刑则未做限制。根据我国刑法第 81条第 2款的规定: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 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17、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2年,即符合该条的规定,不得给予假释。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辨析题 第 28小题, 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9 【正确答案】 这个选项不正确 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在我国刑法学界,主要有客观需要说、基本适应说和相当说三种主张。其中,客观需要说主张,所谓 “必要限度 ”,也就是防卫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基本适应说认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就 是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手段、后果和强度要基本适应。上述两种学说均有片面性,通常认为相当说较为科学,即必要限度原则上应以制止不法

18、侵害所必需为标准,同时要求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不存在过于悬殊的差异。我国刑法的规定实际上采用的是相当说。防卫行为只要为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并且根据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客观因素判断,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没有明显超过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者虽然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 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算重大的,均属于正当防卫的范围,而不能认为防卫过当。 案例分析题 第 30小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0 【正确答案】 (1)张某、赵某二人共同构成抢劫罪。根据

19、刑法第 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张某、赵某的行为符合该条规定,其行为的性质已经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2)张某构成累犯,对其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 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 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罪刑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张某所犯前、后两罪,符合累犯的构成要件,对其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赵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对其应当实行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 77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20、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条的规定(即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 ),决定执行的刑罚。赵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符合该条规定,应当对其实行 数罪并罚。 多项选择题 第 51-5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 【正确答案】 B,C,D 12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合伙组织的每个合伙人对对外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组织内部对债务承担份额的按份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但债权人依据合伙债务承担原则的约定行使债

21、权的,也未尝不可,这取决于债权人的意思,而不是取决于按份约定。当然,债权人也可以不顾合伙 组织是否有按份比例的约定行使债权,这完全取决于债权人的意思。 13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活动超出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所能理解的程度时,可以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二是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三是事后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因此, B 是错误的, A、 C、 D是正确答案。 14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体工商户不能从事 金融业和保险业

22、。 15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民事行为能力是由法律赋予的,不取决于自然人的主观意愿,但法院可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限制或取消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因此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必然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一些纯获利益的民事活动,如受赠。因此, D是错误的, A、 B、 C是正确答案。 16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外孙子女,因此 C是错误的; A、 B、 D都是正确答案。 17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本

23、题考核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四项均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18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个人合伙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但对合伙财产并不享有所有权,而且合伙人要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个人合伙只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时,首先应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在合伙协议未约定时,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因此, A、 D是错误的,B、 C是正确答案 。 19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平等性、内容的统一性及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等特点。 20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

24、亡制度设置的目的不同,法律效力也不相同。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在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下,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宣告失踪而直接宣告死亡。 21 【正确答案】 A,B,C,D 22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宣告死亡的法律效果。 简答题 第 56-5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3 【正确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具备如下四个要件才能生效: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主体资格,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或者属于无效,或者可撤销,或者效力待定。 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

25、意思相一致。 行为内容合法和不违反公序良俗。表现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禁止性规定,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行为形式合法。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允许 的形式才为合法;对于不要式行为,当事人采取的法律允许的形式皆为合法。 24 【正确答案】 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使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客观情况。条件的法律特点包括: (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 (2)条件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 (3)条件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 (4)条件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

26、即具有合法性; (5)条件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法条分析题 第 59小题, 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5 【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是关于民法的调整原则的规定。 (2)民法的调整原则,是指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帅和指导作用、其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是落实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确立了制定民事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为民事主体的民事活

27、动确定了 基本的准则;为法院解释法律提供了基本依据;也是法律漏洞补充的基本依据。 (4)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第一,平等原则。参与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地位平等,任何主体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当事人。第二,自愿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具有意志的独立性和行为的自主性。自愿原则的存在和实现,以平等原则的存在和实现为前提。第三,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民法作为私法,以保护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作为重要的使命。第四,等价有偿原则。民事主体在财产流转关系中进行等价交换,取得财产权利应当支付对价。至于民事主体之间自 愿无偿赠与财产或者依法继承财产、履行家庭成员间的扶养义务则属于例外的情形。第

28、五,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在缔约时,讲诚实,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第六,公平原则。即以公平观念作为判断标准,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确立其民事权利、义务以及民事责任的原则。 (5)功能:第一,平等原则突出强调民法应当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第二,自愿原则,同样是市场经济对法律所提出的要求。第三,公平原则旨在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第四,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民事活动不仅使当事 人之间利益得到平衡,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第五,守法原则,使得民事主体的活动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范。第六,公平原则,具有维护国家社会的一般利益以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 判断题 26 【正确答案】 A 2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丙是善意第三人,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已经取得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乙不能向丙索回,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28 【正确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