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491472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1 浑浊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2 硝基清漆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3 增稠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4 沉淀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5 结皮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6 变色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7 胀气起因、防治与补救措施。 8 渗色底层污染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9 胶状物析出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0 白化、发白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1 流挂、滴流及重流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2 气 泡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3 气泡孔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4 针孔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5 橘皮、柚子皮起因、预防与补救方

2、法。 16 拉丝、蛛网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7 起皱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8 咬起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19 盖底不良、露底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0 色不匀、色发花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1 浮色、色分离起因、预防。 22 金属闪光色不匀 (银粉不匀 )起因、预防。 23 光泽不良、低光泽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4 鲜映性不良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5 刮痕、砂纸磨痕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6 落上漆雾、干喷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7 干燥不良、未干透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8 涂膜剥落、附着力不良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29 开裂、裂痕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30

3、沉色、阴影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31 腻子残痕起因、预防。 32 色差起因、预防与修补方法。 33 起泡起因、防治方法。 汽车维修漆工初级(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 (1)起因: 制造时熟化时间短。 各种干料含有水分。 油中含有蜡质,低温时易析出。 (2)防治与补救:储存上述涂料场地温度应保持 20 左右。发现浑浊可用 65 水浴加热消除。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 【正确答案】 (1)起因: 硝化棉含氮量过高以及各种合成树脂相互溶解性差。 溶剂中含有水分。 (2)防治与补救: 加适量丙酮、醋酸丁酯、丁醇等。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

4、方法 3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容器密闭不 完全或者未装满桶造成溶剂挥发,使涂料的黏度上升、增稠。 (2)空气中的氧气促进漆基氧化和聚合,使涂料胶化。 (3)色漆的黏稠化的主要原因是所用颜料与漆基产生反应,使色漆增稠和凝聚产生颗粒。如特黑汽车面漆在储运中易增稠,是由于带酸性的炭黑能促使酸固化的合成树脂涂料增稠,甚至硬化。 (4)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高温或储存场所的温度过高,热固性合成树脂涂料的漆基受热时会使分子聚合,黏度上升,甚至胶化。 (5)储存期过长,漆基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引起黏度上升。 2)防治与补救 (1)保持罐盖紧,确保密封,隔绝空气,容器中的涂料应装满。 (2)存放在阴凉

5、的处所,储存场所的温度最好在 25 以下,切勿储存在目光下、暖气和炉旁。 (3)尽可能缩短储运期,尤其是活性基团多的高档合成树脂涂料,更不能长期储存。使用涂料时应遵守先进先用的原则。 (4)涂料厂需改进配方,克服在涂料储运过程中的颜料与基料之间化学反应。 注意:变浓的喷漆可再度使用,胶化只能报废。热塑性涂料再加入良好稀释剂后通常即可干化或干涸的热固性涂料,因是不可逆的,只能报废。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4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中所含的颜料或体质颜料磨得不细,分散不良,比重大等因素所导致。 (2)颜料与漆基发生或相互吸附,生成固态沉淀物。 (3)储存时间过长,尤其是在

6、长期静放的场合。 (4)颜料粒子处于不稳定状态结块。 2)防治与补救 (1)在设计选择配方时,就应注意颜料与漆基的适应性和强化颜料的研磨分散工艺;提高黏度或制成触变型涂料,添加防沉淀剂或润湿悬浮剂。 (2)减少库存,缩短储存时间,存货先用。 (3)存放在阴凉处所。 (4)定期倒转漆罐。 (5)不要储存稀释过的漆料,稀释过的漆料因黏度较低原漆更易沉淀。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5 【正确答案】 1)起因 (1)表面干料添加过多或用桐油制的涂料易结皮。 (2)容器不密闭或桶内未装满,使涂料面与空气接触。 (3)储存场所温度高或有阳光照射。 (4)储存期过长。 2)防治与补救 (1)涂料

7、中不预先加入促进表面干燥的干燥剂,在使用时按比例调入。 (2)容器内应尽量 装满涂料,并要密封好;如果能在装桶时通入二氧化碳或氮气,则待置换出容器上层的空气后,再加盖封存。 (3)加抗结皮剂,常用的抗结皮剂有邻甲氧基酚、苯酚、邻苯二甲酚、松木油、丁醇、丁酸基乙盐和环已酮肟等。 (4)缩短涂料的储存期,开桶后的涂料应尽可能用掉,未用完的可在涂料上倒些溶剂,则可保持几天不结皮。 若已结了皮的涂料,则应除掉,搅拌和过滤后方可使用。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6 【正确答案】 1)起因 (1)虫胶清漆在马口铁质容器中颜色变深,干性减弱。 (2)金粉、银粉与清漆发生酸蚀作用,色彩变绿、变暗,漆

8、膜光泽变差。 (3)使用易水解溶剂 (如酯类溶剂 ),与铁质容器发生反应,颜色变深。 (4)颜料密度不同,密度大的颜料下沉,密度小的颜料上浮。 2)防治与补救 (1)根据漆质选用涂料容器,特别是虫胶漆、清漆、溶剂、溶剂储藏时更要注意。 (2)将金属颜料 (金、银粉 )与颜料分类放置。 (3)对于变色漆应充分搅拌即可恢复原色。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7 【正确答案】 1)起因 (1)漆料过于陈旧,库存期过长。 (2)分子间起化学反应。 (3)储藏处所温度过高。 2)防治与补救 (1)漆料存放在阴凉处所。 (2)不要储存过多的漆料。 (3)依正确轮换方式使用。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

9、及其防治方法 8 【正确答案】 1)起因 (1)被涂物表面 (底层 )被有渗色倾向颜色的漆料所污染 (如落上漆雾 )。 (2)设备未清洗干净。 (3)旧漆面未进行适当封固。 (4)底涂漆料被易形成渗色的材料所污染。 2)预防 (1)勿使易产生渗色的颜色的漆雾落于其他工作物上。 (2)彻底清洗所有设备。 (3)未进行整车喷涂前,先于一小片已表面准备和整平过的地方喷涂一足层色漆,以测试被修补的原有漆膜,如有渗色状况,则按漆厂指示,以防渗封底漆预以封固。 (4)底漆内绝不可混入其他产品。 (5)采用面漆近似颜色的中涂场合,如果是白色或浅色面漆,则不能采用红色的中涂层。 (6)原子灰腻子使用的固化剂不

10、应过量。 补救方法 当在多层底漆及面漆均已喷涂后开始发生渗色时 ,必须完全除去出毛病之漆,并从裸底材起重新再涂装。 如在喷涂初期的底漆或面漆层后即发生渗色,则可用防渗封底漆子以隔绝。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9 【正确答案】 1)起因 (1)稀释剂溶解力差而导致涂料中的胶状物不能全部溶解而部分析出。稀释时会先出现浑浊,然后析出胶状物,尽力搅拌出难溶解,清漆中出现此种现象较多。 (2)色漆析出的胶体与颜料结成硬块,稀释硝基漆中的硝化棉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即析出。乳化漆中加人水量有一定限度,加水量超出限量会破坏乳化系统,析出后难 以补救。 2)预防 应选用质量好的稀释剂、清漆,禁止使用

11、质量差的稀释剂和放置时间过长清漆。 3)补救方法 (1)对稀释剂与主要成膜物质间的配备是否合适难于肯定时,可将涂料涂在玻璃上,观察其是否有析出。如有严重析出,则不能使用。 (2)人造树脂涂料,如硝化纤维、松香甘油脂等,不可用汽油、松节油稀释,要用甲苯、二甲苯等稀释。 (3)硝基漆有析出时,可加丙酮等强溶剂使其再溶化。 (4)漆膜已产生析出,可用水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涂一层面漆。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0 【正确答案】 1)起因 由于漆内溶剂急速蒸发,使涂面温度降低,导致大气中湿气在漆面凝结,沉人涂膜中致使树脂析出而变白。 (1)喷涂场所的空气湿度过高。 (2)所使用稀释剂的品质

12、不良,挥发太快。 (3)喷涂场所的气温寒冷,尤其是在被涂物的温度低于室温场合。 (4)喷漆室内空气流通不良,又缺乏加热设备。 2)预防 (1)对涂装工场和喷漆室进行适当加热,升高涂装环境温度。 (2)使用品质良好、挥发较慢的稀释剂。 (3)在稀释剂内添加防潮剂。使用量要小,否则会减慢干燥速度。 (4)涂装前使被涂件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10 左右 )。 3)补救方法 (1)轻微白化 待其干固,再以抛光腊打磨去除其不良处。 (2)严重白化 在该区域内喷涂慢干稀释剂或防潮剂。 (3)在白化极严重的场合 可能有水分残留在漆膜内,让其干固,湿打磨再重新喷涂。 注意:当在色漆层发现白化时,应留心底漆可能

13、因湿气而受损伤,但由于底漆在涂层最下面故目视不易发现。底漆层白化可能会引起面漆层起痱子或膜 层附着不良等缺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1 【正确答案】 1)起因 (1)喷涂操作不当,喷枪拿得靠喷涂面太近,移动太慢,一次喷涂过厚。 (2)喷枪设定不当,使用大出漆量的喷嘴配上低出气量的空气孔。喷涂气压过低,喷幅已变小而末相应地减小出漆量。 (3)所用稀释剂与涂料不配套,挥发过慢或使用防潮剂过量,涂料黏度过低。 (4)喷涂环境不佳,缺乏适当的空气流动和温度。环境温度过低或周围空气中溶剂蒸气含量过高。 (5)湿喷湿喷涂间隔晾干时间不足。 (6)喷涂不均匀,厚处表干慢,如其下部薄极易形成

14、流挂。 (7)漆料喷涂于被污染或有油污的表面上,或光滑的旧漆膜上,也易发生垂流。 2)预防 (1)应用正确的喷涂技术,先薄喷一道,表干后正常喷第二道。 (2)正确设定喷枪,检查喷枪以确保其功能的正常。 (3)检查漆料的黏度及喷涂气压。 (4)提高喷漆室的气温,确保风速正常。 (5)选用漆厂指定的正确配套的稀释剂或一种合格的挥发较快的稀释剂。在使用防潮剂的场合避免使用过量。 (6)在喷涂前确保 被涂表面彻底清洁,光滑的漆面应预先打磨过。 3)补救方法 让涂膜彻底干固,然后以极细的砂纸湿磨并抛光,或以细砂纸湿磨,并重喷。 注意: (1)如初次磨平后,下层漆膜仍软时,应让其完全干固后再继续修补。 (

15、2)如垂流仍是湿的而且已可喷涂下一道,用软刷轻轻刷平垂流,再喷,也可获得成效。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2 【正确答案】 1)起因 (1)稀释剂挥发快,涂料的黏度偏高。 (2)晾干时间短,涂层烘干时升温过急。 (3)底材 (如木材、 玻璃纤维板 )、底涂层 (尤其腻子层 )或被涂面含有 (或残留有 )溶剂、水分或气体。 (4)搅拌混入涂料中的气体未释放尽就涂装,或在刷涂、刮涂时混入空气。 (5)厚涂的腻子层或破坏的缝隙未能封固。 2)预防 (1)使用漆厂指定的稀释剂,黏度应按涂装方法选择,不宜偏高。 (2)按规定的时间晾干,涂层烘干时升温不宜过快。 (3)底材、底层或被涂面不应含

16、有水分、溶剂和气体,应干燥清洁。 (4)待涂料中的气泡释放尽后再涂装。 (5)检查并再次封固损害性车体的缝 隙和腻子层。 3)补救方法 气泡足涂装膜破坏性的弊病,只能铲除,重新进行表面准备;刮腻子及喷漆。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3 【正确答案】 1)起因 与气泡的起因基本相同,是在以下的特定条件下气体膨胀,使气泡的漆膜穿孔破裂而 j (1)涂装环境干热和空气流动过速。 (2)喷涂气压太低,漆膜层喷涂过厚。 (3)各喷涂道之间隔时间 (即晾干时间 )过短。 (4)喷涂后加热 (升温 )太快。 (5)加热源过热或靠漆面太近。 (6)所使用的稀释剂不适当。 (7)腻子涂刮技术不良,被

17、涂物 的缝隙和腻子层未封固。 2)预防 (1)使用规定溶剂,在干而热的工作环境时添加合适的助剂。 (2)使用正确的气压控制漆膜厚度。 (3)在各层间和烘干前留足晾干时间。 (4)检查烘干室温度和车体钢板温度。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4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的流动性不良,流平性差,释放气泡性差。尤其色漆喷涂于有粗膜现象的底漆或面漆层上。 (2)被涂物面有小孔。在重新涂装前所做的整平工作未能将留存在原有漆面上的针孔完全清除。 (3)喷涂后晾干不充分,烘干 时升温过急,表面干燥过快。 (4)涂刮腻子时涂刮填平技术不良。在喷涂前腻子层又未能封固隔绝。 (5)被涂物的温度过

18、高和被涂物面有污染 (如焊药等 )。 (6)涂料中混入异物 (如水 )。 2)预防 (1)应避免底漆或第一道面漆的干喷。确定正确的喷涂黏度及喷涂气压。 (2)彻底整平旧漆面,以去除所有已呈现的针孑 L,确保被涂物面清洁。注意被涂物的温度。 (3)正确掌握刮涂技术,并以整平底漆喷涂于有腻子的部位上。 (4)喷涂后应按规范晾干,烘干时升温不应过急 。添加挥发慢的溶剂使湿涂膜的表干减慢。 (5)改善涂装环境,防止异物混人漆料中。 3)补救方法 (1)以湿或干式打磨受影响的漆膜至能确实消除针孔的深度再重喷,或除去受损的漆面露出底材后重喷,切不可试图以整平底漆连续干喷来填补针孔。 (2)腻子层经打磨后而

19、显露的针孔,应以刮刀与被涂平面成 90。角涂一薄层腻子。这样可确保使腻子能压填人孔中,且不致因刮刀移动而被拖出。 注意:如针孔成为喷涂工场常见问题时,应检查并调整各项有助表面快速干燥的因素 (漆料的黏度、稀释剂的种类、环境 气温及空气流量 )。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5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的黏度太高,流平性差,稀释剂选用不当。 (2)喷涂技术不良,喷涂距离太远或太近,涂层喷得过厚或过薄。 (3)喷涂气压低,出漆量过大和喷具不佳,导致漆料雾化不良。 (4)被涂物和空气的温度偏高,喷漆室内风速过大,稀释剂挥发太快。 (5)晾干时间偏短。 2)预防 (1)选用合适的溶

20、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较慢的高沸点有机溶剂,确保黏度的正确,以改善涂料的流 平性。 (2)调整喷涂气压与出漆量,以及喷涂距离与走枪速度。选用雾化性能良好的喷枪,使涂料达到良好的雾化。 (3)一次喷涂到规定厚度 (宜控制到不流挂的限度 ),适当延长晾干时间,不宜过早进入高温烘干。 (4)被涂物温度应冷却到 50 以下,喷涂室内气温应维持在 20 左右。 3)补救方法 (1)待面漆完全干固后,视橘皮皱纹的严重性,以极细砂纸或粗砂蜡磨去橘皮皱纹。 (2)在严重的场合下,则以细砂纸磨平,并重喷涂。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6 【正确答案】 在喷涂时涂料雾化不良,呈丝状喷出,使涂膜表面呈丝网

21、状的现象,称为拉丝蛛网。 1)起因 (1)涂料的黏度过高,漆温又较低。 (2)选用的稀释剂的溶解力不足。 2)预防 (1)选择最适宜的喷涂气压、施工黏度和漆温喷涂。 (2)选用溶解力适当的 (或较强的 )稀释剂。 (3)通过以上两措施不能解决时,则应由漆厂调整涂料配方,减少易拉丝树脂的含量或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均匀或较低的树脂。 3)补救方法 以减低喷涂气压和黏度,直至蛛网消失。 注意:某些特别材料,如油槽内衬涂料,其雾化较为困难,需要有特殊装备方能喷涂成功。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7 【正确答案】 1)起因 由于漆料在氧化干燥过程中或于烘干室内进行热成膜时,表面的干燥率过快而造成

22、。 (1)涂膜喷涂过厚,导致漆膜表干内不干。 (2)干燥环境不良,低温、高湿或喷涂后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量过大或不通风。 (3)各层间干燥时间不足。 (4)被涂物面被蜡、机油或黄油等污染。 (5)过量使用慢干剂,稀释剂选用不当。 (6)烘干室中之 “污气 ”(通常由通风不良或燃烧的氧化物造成 )引发。 (7)有些合成树脂烤漆在晾干时间过长、表干后再烘,易产生小皱纹现象。 (8)在硝基旧漆膜上,用聚氨酯面漆重喷涂后,如果再次喷涂时,则易发生起皱现象。 2)预防 (1)喷涂前应彻底清洁被涂表面。 (2)避免喷涂过厚,第一道最好采用干喷。 (3)改进喷涂及干燥环境,提高温度,增强空气流动。 (4)各涂层

23、间留有充分的干燥时间。使用合格的稀释剂。 (5)检查烘干室内空气的污染度 ,给予修正或更换燃料。 (6)合成树脂烤漆应按规定时间晾干后进行烘干。 (7)采用防起皱剂,如改性的醇酸树脂漆喷涂稍厚,在烘干时易起皱,添加少量(约为 5 )氨基树脂作为防起皱剂,一次喷涂剂 40m以上厚度烘干也不起皱。 3)补救方法 (1)在缺陷轻的场合,待漆膜整体干固后,彻底打磨去除所有皱纹痕迹,并重喷。 (2)在缺陷严重时或由于污染引起的慢干,则铲除至底材,重新涂装。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8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层未干透 (处在半干不干状态 )就涂下一道涂料。 (2)涂层不配套,底材

24、(如苯乙烯塑料 )底层的耐溶剂性差,或面漆含有能溶胀底涂层的强溶剂。 (3)一次喷涂得过厚。 2)预防 (1)底涂层干透后再涂面漆。 (2)通过实验选配合适的涂层体系。 (3)在易产生咬起的配套涂层场合,第一道面漆应先薄薄喷一层,等稍干后再喷涂。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19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在使用前未充分搅匀或所用涂料的遮盖力差。 (2)过分稀释或稀释剂选用不当,涂料的施工黏度 (或施工固体份 )偏低。 (3)使用过量的慢干稀释剂,使漆料在达到足够膜厚前即形成垂流。 (4)喷涂过薄或喷涂的层数太少。 (5)喷涂不仔细或被涂物外形复杂,发生漏涂现象。 (6)底、面

25、漆的色差太大,如在深色漆面上喷涂亮度高的浅色涂料。 2)预防 (1)在使用前,漆料应充分搅拌,选用合格的稀释剂,适当提高漆料的施工黏度(或施工固体份 )。 (2)喷涂正确的层数来达成所需的膜厚。 (3)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 谨慎操作。 (4)选用遮盖力强的面漆。 (5)底涂层的颜色和灰度尽可能与漆的颜色相近,特别在使用珠光漆时,先喷涂近似色的中涂漆,可节省珠光漆用量,降低成本。因珠光漆的遮盖力低,价格高。 3)补救方法 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待其完全干固后湿打磨整平再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0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中的颜料分散不良或两种以上的色漆相互混合时

26、混合得不充分。所用溶剂的溶解力不足或施工黏度不适当。 (2)涂膜厚度不匀,厚膜处 使涂膜中的颜料产生里表对流。 (3)喷涂技术不良,喷幅重叠不适当,喷距太近,未能保持喷枪与工作表面的正确角度。这是产生喷涂色差的主要原因。 (4)在涂装现场附近有能与涂膜发生作用的气体 (如氨、二氧化硫等 )的发生源。 2)预防 (1)选用分散性和互溶性良好的颜料。 (2)选择适当的溶剂,采用符合工艺要求的涂装黏度及膜厚。 (3)调配复色漆时应使用同 _类型的涂料,最好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类型涂料。 (4)运用良好的喷涂技术,每次喷扫至少应重叠 50 (对银粉 漆的最底层建议最好应重叠 2 3左右 ),正确检修和

27、调整喷枪。 3)补救方法 (1)如膜层仍湿,再喷涂一道薄层的面漆,可能修正之。或比漆面稍干,并使用正确的喷涂技术再喷涂一道面漆。 (2)让漆膜全部干固,然后湿磨,并以正确的喷涂技术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1 【正确答案】 1)起因 浮色和色发花与涂膜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对流现象密切相关,因而涂料的配方及制漆工艺不合理是产生这两种弊病的主要原因。 (1)在涂装是两种以上颜料的复色涂料时,由于溶剂 在涂层的里表挥发不一,易出现对流而产生浮色现象。 (2)涂装中颜料的密度相差悬殊。 (3)涂装方法及设备选用不合适。 2)预防 (1)改进涂料配方及制漆工艺 (如选用不易浮色的、易分散

28、的颜料,改进颜料的分散工艺等 )。 (2)添加防浮色剂 (如硅油 )对防止浮色有显著效果。 (3)选用合适的涂装方法及设备,如减少每次喷涂厚度,增加喷涂次数。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2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料配方不当 (如铝粉含量偏低,溶剂的密 度大,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低,树脂干燥慢等 )。 (2)喷涂黏度选择不当 (过低或过高 )。 (3)涂层过厚或漆膜不均匀,雾化差,喷涂操作不熟练。 (4)涂底色与罩光清漆采用 “湿碰湿 “工艺时,中间晾干时间过短。 (5)环境温度低。 2)预防 (1)改进涂料配方,使用涂料厂指定的溶剂。 (2)选择合适的喷涂黏度。 (3)提高

29、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采用专用喷涂工具或自动涂装机。 (4)选择 “湿碰湿 ”工艺、合适晾干时间或增加吹 60 80 热风的 工序。 (5)将喷涂时的环境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内。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3 【正确答案】 1)起因 (1)稀释剂选用不当,例如冬季使用夏季的稀释剂,树脂的混溶性差。 (2)被涂面粗糙,被涂面对涂料的吸收量大,且不均匀。 (3)喷涂前表面污染。 (4)由于喷涂气压过高或黏度低,使雾化过度。 (5)喷漆室的排气不良或空气流向不当,使喷雾回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或补漆造成。 (6)烘干时换气不充分,低温烘干室中空气污染。 (7)能抛光的涂层未干透就抛光。 (8)

30、在低温、高湿和缺少通风的环境下涂装干燥。 2)预防 (1)正确使用品质优良的稀释剂,提高稀释剂挥发速度。 (2)喷漆前彻底平整、清洁被涂表面。 (3)正确掌握喷涂技术,调试好喷漆气压和漆料的施工黏度。 (4)确保喷漆室的排气适当和温暖的干燥。 (5)涂相应的封底涂料,以消除被涂面对面漆的吸收。 (6)注意喷涂顺序,确保喷涂膜厚均匀,减少喷涂漆雾的回落附着。 (7)烘干室换气要适当,以避免脏空气在 烘干室中积聚,如采用燃油直接加热式的烘干室,则应使用正确的燃油。 (8)抛光要在涂膜干透后进行。 3)补救方法 (1)让涂膜干固,并抛光打磨,使光泽重现。 (2)如是漆雾回落表面上造成,则让漆膜干固后

31、,以极细砂纸打磨,并抛光打蜡。 (3)如是底层被涂面污染或粗糙造成,则应清除漆膜,清理或整平受影响表面并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4 【正确答案】 1)起因 (1)被涂物表面的平整度差,表面粗糙,打磨砂纸粗或打磨精度不够。 (2)所选用涂料的流平性差或本身光泽、细度不达标,鲜映性不良。 (3)涂装环境差,涂层表面产生颗粒或光泽不足。 (4)喷涂时涂料雾化不良,涂面的橘皮严重。 (5)涂层的厚度不足,丰满度差。 2)预防 (1)提高表面准备和整平打磨工序的加工精度,使被涂面平整光滑。 (2)选用流平性好,细度和光泽优良的涂料。 (3)改善涂装环境,高装饰性涂装应在清洁无尘的喷

32、漆室和干燥场所 (烘干室 )中进行。 (4)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枪,掌握正确的喷涂技术和施工黏度,使 涂料达到最佳的雾化。 (5)高装饰性涂层一般多采用多层涂装体系,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涂层的丰满度和平滑性。 3)补救方法 如涂层干固后,经打磨、抛光鲜映性仍不良,则需选用鲜映性更优的修补面漆重喷涂之。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5 【正确答案】 1)起因 (1)砂纸质量差,有掉砂现象或使用粗粒砂纸。 (2)打磨工具的状况不良或操作不认真。 (3)在打磨平面时未采用磨块,局部用力过猛。 (4)在涂面漆前的最后一道底涂料喷涂过厚,且留置的 干燥时间不足。 (5)当原漆层仍松软,已风化或干

33、固不足,未干透,而对新漆溶剂敏感时,即在上面漆喷。 (6)面漆膜厚不足时常会显现 “刮痕 ”。 2)预防 (1)选用优质砂纸和正确级号的砂纸,在新砂纸使用前,应互相对磨一下,以消除粗砂粒掉砂。喷涂金属底色漆前,应采用 600号以上的水砂纸打磨,因金属底色层薄,遮盖能力差。 (2)喷涂面漆前的涂层不宜过厚,应充分干透。 (3)确保打磨工具的技术状态良好,操作认真,在打磨平面时应采用磨块,并注意打磨方向。 (4)打 磨后应进行打磨质量检查。 3)补救方法 根据缺陷的严重性而定,或以打磨抛光,或用极细号砂纸湿磨并抛光,或待面漆层完全干固后,湿磨并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6 【正

34、确答案】 1)起因 (1)喷涂操作不正确,喷枪距被喷涂面太远,与被涂面不垂直,喷枪移动过快,喷涂气压太高和气量太大等。 (2)涂料黏度不适当,所用稀释剂挥发太快。 (3)被涂件之间距离太近。 (4)喷漆间中气流紊乱,风速太低 (小于 0 3m s),气温太高,不能将飞散在空气中漆雾排除掉。 (5)不需涂装的表面未遮盖。 2)预防 (1)掌握使用良好的喷涂技术。 (2)使用品质优良的稀释剂,调稀到正确的黏度,在干热的环境下,添加或使用慢干稀释剂。 (3)被涂件之间应保留足够间距,以防飞溅。以汽车车身为例,间距不应小于1 5m。 (4)喷漆室内的气流应有一定方向 (一般为自上而下 );手工喷漆场合

35、的风速应在0 35m s 0 5m s范围内。 (5)不需涂装的表面应遮盖,尤其在喷涂导色漆和进行修补喷涂的场合。 3)补救方法 (1)底漆:让其干后再以整磨去除之。 (2)面漆:最后漆层的干喷粗膜可用细砂纸打磨去除,并以抛光使光泽再现。如是单层银粉漆则必须予以打磨后并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7 【正确答案】 1)起因 (1)双组分涂料的调配比例不正确。 (2)自干场所换气不良、湿度高、温度偏低;烘干室的技术状态不良、温度偏低;烘干室装载的被烘干物过多;热容量不同的工件同在一个烘干室中烘干。 (3)慢挥发溶剂使用过量,在喷涂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时稀释剂中含有 水、醇或酸。 (

36、4)涂料一次涂得太厚 (尤其是氧化固化型涂料 )。白干型涂料所含干燥剂失效或表干型干燥剂用量过多。 (5)被涂物上有蜡、硅油、油、水等。 2)预防 (1)必须严格按厂家要求比例调配双组分涂料,并预防固化剂长期存放失效。 (2)工作黏度的漆料中含慢挥发溶剂量不应超过 15。 (3)检查调整白干场所的环境条件和烘干室的技术状况,达到工艺要求的条件。 (4)白干 (氧化固化 )型涂料一次不宜涂得太厚,如厚度超过 20m,则应分几次涂装。如是干燥剂失效 造成,则添加干燥剂,并注意表干干燥剂的用量。 (5)不同热容量的工件应有不同的烘干规范,烘干室的装载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6)严防被涂物和压缩空气

37、将油污、蜡、水等带入涂层中。 (7)双组分涂料应采用厂家配套的稀释剂。 3)补救方法 (1)如能改变干燥工艺规范 (如提高气温、烘干温度或由自干改烘干 )达到涂膜干透,则改变干燥规范补救之。 (2)如上法无法补救 (仍不干,或表干里不干 ),或油污染造成的不干,则应磨掉或铲除,并重涂。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 治方法 28 【正确答案】 1)起因 (1)涂装前表面受到污染,如蜡、有机硅、树脂、油污、水锈、肥皂、硬酯酸粉、打磨污物、发动机排出物。涂装前表面预处理不佳。 (2)被涂面过于光滑。 (3)所选用底漆与底材或旧漆面不配套,底漆层未干固透。 (4)稀释剂的品质不佳 (溶解能力差 )。

38、 (5)涂料配套不适当。 (6)在双色调系统中第一种色面漆未适度干固前即予贴纸。 (7)在去除遮盖胶带前让面漆干固得太久。 (8)喷涂中涂层时天气潮湿,稀释剂挥发太快 或者底涂层准备好后在潮湿环境中过夜,在中涂漆面形成看不见的水膜,立刻喷涂面漆。 (9)金属底色漆喷涂后放置时间过长 (超过漆厂推荐许可的时间 ),喷涂清漆,罩光层与底色漆层间附着力变差。 2)预防 (1)在喷漆前确保被涂表面已彻底清洁。 (2)选用配套性良好的涂料 (底漆和面漆 )。 (3)适当地打磨被涂面 (尤其旧漆层应打磨,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 )。 (4)使用合格良好的稀释剂,以正确的黏度喷涂。 (5)喷面漆前底漆层应干透或

39、按漆厂推荐的期限内,喷涂下道底 漆 (或面漆 )。 (6)在适当时机进行遮盖及除去遮盖。 (7)烘干底涂面的水分后,再喷涂面漆。 3)补救方法 (1)严重的场合,铲除露底材,重新涂装。 (2)如是遮盖技术失误造成的,则将受影响部位予以整平,并修整衔接边缘,再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29 【正确答案】 1)起因 (1)被涂物表面喷漆层年久表面硬化或经高温烘烤而致溶解度不同,喷涂面漆时被咬裂。 (2)把合成树脂漆夹于两层喷漆中。例如,硝基腻子层上涂合成树脂中涂, 再在其上喷涂硝基面漆。 (3)在喷涂合成烤漆场合,第一道漆延迟太久 (已开始干固 )或未按规范烘干 (即烤漆未充分干

40、固 )就喷涂第二道合成烤漆。 (4)在修补场合硝基面漆喷涂过厚,受温度剧变而开裂。 (5)在喷涂丙烯酸喷漆时车辆与涂装现场的温差太大。 (6)涂层干燥场所 (或烘干室 )的空气中,含有酸性气体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再加上所用涂料的耐污染性差。 注意: 在一软而富弹性的底层上喷涂一硬而脆的喷漆,可能形成一种称为 “鳄皮状 “或 “方裂纹 ”的裂痕。 硝基面漆喷厚的耐温变性差而开裂的实例:如大修车原硝基面漆层质量状况良好,仅湿打磨后,又喷涂了几道面漆,面漆层总厚度达 100m以上,如遇冬天外出试车,急剧的温度变化,使整车表面产生大的玻璃裂纹,深达底涂层。面漆层控制薄一些,经过热

41、处理后,面漆层的耐温变性大大改善。 2)预防 (1)喷漆前,旧喷漆层必须予以良好的磨平。 (2)在重喷前,确使车体温度提高到与喷漆室温度相同。 (3)避免厚层喷涂。 (4)绝不可将合成漆类夹于两层喷漆之中。 (5)在烤漆干固期间,不可 再喷下一层烤漆。 (6)查清原因,消除干燥场所的酸性气体或降低其浓度。 3)补救方法 在裂纹严重的场合,待漆膜干固后打磨到裂纹的深度或铲除细小裂痕,尤其是丙烯酸喷漆,通常可予修正,以细的砂纸打磨,并抛光。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30 【正确答案】 1)起因 (1)使用粗级打磨砂纸,打磨不良。 (2)底涂层干喷而成透孔性。 (3)各层间的干燥时间不足

42、,而产生底涂层不明显的咬起。 (4)干燥条件不好 狭窄、冷、湿、不通风。 (5)底漆在完全干前就打磨。 (6)含 颜料量高的底漆在使用前未每次给予搅拌。 (7)漆料稀释不足,漆基溶解不良。 (8)面漆层衔接薄边修整不当。 注意:面漆层不足量将造成沉色的外观。 2)预防 (1)使用正确级号的打磨砂纸,底漆未干透前不可打磨。 (2)避免厚层涂装,也不要干喷。 (3)每次使用前应彻底搅拌底漆。 (4)各层间应留有适当的干燥时间。注意所用固化剂是否过期失效。 (5)用封底漆封固所有车体的腻子、填泥和打磨过等部位。 (6)改善干燥条件,提高涂装工场的温度。 (7)应彻底而正确地做好局部修补之衔接薄边。

43、3)补救方法 让漆彻底干固 。这可能需耗时数日,或以低热加速其干固。依据其沉色程度,轻的使用极细砂纸或粗蜡以修整表面,然后抛光;在严重的场合下则以细砂纸打磨并重喷。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31 【正确答案】 1)起因 (1)刮腻子部位打磨不足。 (2)刮腻子部位未涂封底漆,腻子层的吸漆量大,或其颜色与底涂层不同。 (3)所用腻子的收缩性大,固化后继续变形。 2)预防 (1)对刮腻子部位应充分打磨,边缘应平滑。 (2)在刮腻子部位涂封底漆或先喷涂一道面漆以封固接边。 (3)选用收缩性小的腻子。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32 【正确答案】 1)起因 (1)在新车涂装线上产

44、生色差的原因是各批漆料之间的色差超差;更换颜色时输漆管路未洗净或烘干规范不一致等。 (2)在修补涂装场合,调配色精度不够、面漆不是同漆种或局部修补未喷涂好,产生斑印。 2)预防 (1)加强涂料进厂检验,某种颜色的面漆尽可能用同一厂商供应的面漆。 (2)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3)当用国外配套修补面漆修补时,补漆应尽可能整个部件 (或有明确分界线的表面 )进行修补。 (4)修补面漆调色时,干燥后的色板与被修补车的颜色必须一致,进行微调时一定要仔细耐心。 3)修补方法 色差轻的可抛光打蜡;在色差严重的场合,则应用细砂纸打磨后,并重喷涂。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33 【正确答案】 1)产生原因 (1)被涂物表面有残存的油渍、汗液、盐碱、打磨灰等亲水性物质。 (2)清洗被涂物表面用的水质差,含有杂质离子。 (3)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4)涂料的耐水性、耐潮湿性和透气性差。 (5)涂膜固化干燥得不充分。 2)防治方法 (1)被涂物表面 应保持清洁,应无亲水性物质残存。 (2)最后一次清洗被涂物表面的水应该使用去离子水。 (3)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 (4)选用耐水性和透气性好的涂料。 (5)涂膜应干透。 【知识模块】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