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T 135-200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pdf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51494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J T 135-200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JGJ T 135-200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JGJ T 135-200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JGJ T 135-200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JGJ T 135-200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ram-compaction pileswith composite bearing baseJGJ/1 135-2001批准部门施行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年12月1日4-3-1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的通知建标2001 170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2000) 284号)的要求,由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限公司主编的(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该标准编号为JGJ/I 135-20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2001年8月7日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 284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原则;2复合载体夯扩桩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桩基沉降计算;3承台的设计方法;4桩基工程质量检查。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是: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天通苑小区三区七

3、号楼1904室,邮政编码102209,联系电话(传真):010-84810820)本规程参加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夭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工设计院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是:王继忠同明礼李广信凌光容方继圣陈彦峰4-3-2目次总则术语、符号:.;术语符号基本规定,桩基计算.4.1一般规定4.2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4-3-44-3-44-3-44-3-44-3-44-3-54-3-54-3-54.3单桩水平承载力确定4.4桩基沉降计算5承台设计一6桩基工程质量检查6.1成桩质量检查6.2单桩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附录A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本规程用词说明4-3-64-3-64-3-74-3

4、-74-3-74-3-74-3-74-3-8,、q4-3-31总则2.2符号1.0.1为了使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1.0.3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建筑物结构类型、荷载特征和施工设备性能等因素。1.0.4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t2.1术复合载体夯扩桩ram-canpaction piles withcomposite bearing bas,采用细长锤夯击成孔

5、,将护筒沉到设计标高后,细长锤击出护筒底一定深度,分批向孔内投人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用细长锤反复夯实、挤密,在桩端形成复合载体,最后放置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而形成的桩。2.1.2填充料fill material含泥量不大于10%、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的碎砖、碎混凝土块、碎石、卵石和矿渣等。2.1.3复合载体composite bearing base由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挤密土体、影响土体组成的载体。2.1.4夯扩体compaction body由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组成。2.1.5被加固土层stabilized soil layer复合载体所在的土层。2.1.6复合载体持力层beari

6、ng stratum for compositebearing base直接承受复合载体传递的荷载的土层。2.1.7挤密土体soil in compacted zone夯扩体周围被夯实挤密的土体。2.1.8细长锤slender hammer直径为250-500-,长为3000一5000-,锤的质量为1.5-5t,用以夯实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的锤。2.1.9三击贯人度three drive penetration指夯实后,当不再填料时连续夯击三次后锤的下沉量A, -等效桩端计算面积;A,桩身截面面积;d桩身直径;,土的孔隙比;E,桩基沉降计算范围内第之层土的压缩模量,按实际应力范围取值;几经深宽

7、修正的复合载体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k-复合载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IL土的液性指数;1桩身长度;I;桩穿越第1层土的厚度:ho对应荷载准永久组合压缩层顶部的附加压力;4w经深度修正后的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4,a一一桩侧第: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Re-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5桩基最终沉降量;“p一分一桩身断面周长;Z;复合载体持力层顶面至第1层土底面的距离;乌复合载体持力层顶面计算点至第乞层土底面深度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地基土自重应力;。2-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基本规定3.0.1岩土工程勘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规定执行。3.0.2当无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成桩

8、试验资料时,应要求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以确定施工参数。3.0.3桩的间距不宜小于1.6一2.0.;持力层为粉土、砂土应取小值,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应取大值。3.0.4复合载体持力层应为可塑到硬塑状态的粘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3.0.5复合载体持力层相对被加固土层较软弱时,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3.0.桩端被加固土层应为可塑到硬塑状态的粘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被加固土层厚度不宜小于2m。当软塑状态的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经过载荷试验确定桩基承载力稳定可靠时,也可作为桩端被加固土层。30.7桩身不应进人有承压水的土层中。3.0.8桩身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长度应由所选择的

9、被加固土层埋深和承4-3-4台底标高确定;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3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4钢筋笼宜通长配筋;在下列情况下应通长配筋,并进行配筋计算:1)抗拔桩(主筋进入夯扩体);2)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3)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4)被加固土层为软土层或较厚人工填土层。5桩身直径可取350一600-,桩身配筋率可取0.20%一。.65%,但主筋不得少于6根9 12,可采用不少于06300-的螺旋箍筋,桩顶3-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当钢筋笼的长度超过4-时,应每隔2m设一道012焊接加劲箍筋。纵筋伸人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35倍主筋直径

10、。3.0.,计算桩基础沉降时,传至桩顶的荷载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人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桩基础的沉降量不得超过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3.0.10夯扩体的投料量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夯击后地面隆起不得大于50mm;2对桩基础施工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对相邻桩的不良影响,且相邻桩的竖向位移值不得大于20mm;3在满足1, 2款情况下,以三击贯人度控制夯扩体的投料量。投料量不宜小于0.5.3,且不宜大于1 .8m3。当投料量大于1.8.3时,应调整桩长或改变施工参数。任一单桩桩顶处的水平力R,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4.2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4.2.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

11、根据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通过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也可按相近地质条件下的试桩资料确定。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干3根4.2.2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用下式枯算Ra=un7-9s,ab+9roAe (4.2.2)式中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p桩身断面周长(m);4.日一-桩侧第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乙桩身穿越第层土的厚度(m);4s一一复合载体下地基土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确定;AQ等效桩端计算面积(m2),其值可按表4.2.2选用。衰4.2.2等效桩端计算面积

12、A,(澎)4桩基计算4.1一般规定4.1.1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竖向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应满足下式要求:Qk0.81.8-2.11.6-2.01.5-1.90.72.0m妻4d日2.0m异 4,了11 2.0m6桩基工程质量检查6.1成桩质1t检查6.1.1施L.单位应提供经确认的施工过程中的桩身质坛有关材料,包括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试件留置数量及制作养护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钢筋笼制作质量检查报告。A.0.4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侮级加荷觉宜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8一1/10,A.0.5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每第5, 10, 15min时应各测读

13、一次,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累计Ih后可每隔0.5h读一次A.0.6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1-A.0.7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中止加载:I当荷载沉降(Qs)曲线土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60mm;2某级荷载作用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3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4-3- 7泊A.u.翁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H卸载观测的规定: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卸载后隔15min测读一次,读两次后,隔0.5h再读一次,即可卸h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一4h再测读一次A.0

1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于陡降段起点的荷载值;2 Q-、曲线呈缓变形时,取桩顶总沉降量为60n,m时所对应的荷载值;3当出现本规程A.0.7-3的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A.0.l0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桩下桩基,应取最小f瓦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可作为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气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定条件一F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二规定(或要求)”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G建筑工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