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610915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工程类试卷]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工程类试卷]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工程类试卷]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工程类试卷]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B)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C)原始数据、计算过程均需要在报告书中列出(D)评价内容较多时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写项目报告书2 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 )的环境影响。(A)多个质量参数(B)单个质量参数(C)单个环

2、境要素(D)多个环境要素3 地面气象资料调查中的工作内容有:年、季、 (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年、季 (期)风玫瑰图;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 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年、季(期)各风向,各风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及各级出现频率。二、三级项目至少应进行( )的调查。(A)、(B) 、(C) 、(D)、4 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

3、终排放量;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方式;点源调查统计; 面源调查统计; 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对一级项目,需要进行的调查项目包括以上的( )。(A)(B) 、 、(C) (D)、 、5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B)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秋季)(C)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D)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6 某种经筛选后选定的污染因子在 A 地的浓度预测值为 015 mgm 3,对

4、应的质量标准值是 030 mgm 3,则其评价指数为( )。(A)06(B) 05(C) 08(D)27 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一 1996)中,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是( ) 。(A)004 mgm 3(标态)(B) 008 mgm 3(标态)(C) 010 mgm 3(标态)(D)01 2 mgm 3(标态)8 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一 1996)的适用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继续实行本标准(B)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同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5、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不再实行本标准(C)本标准实施后冉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实行两个标准中最低排放的标准(D)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实行两个标准中最高排放的标准9 以下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 2001)中未作规定的是( )。(A)锅炉烟气中烟尘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锅炉烟气中烟气二氧化氮的排放限值10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

6、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关于各类功能区污染源执行的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B)一类区允许新、扩建污染源,但要求执行一级标准(C)一类区改建污染源应执行一级标准(D)二类区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11 下列关于水环境现状调查的时期选择划分的说法,表述有误的是( )。(A)河流、湖库等一般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调查(B)海湾分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调查(C)北方地区还可分为冰封期和非冰封期进行调查(D)评价等级不同,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也不同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 ),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7、A)30 min(B) 45 min(C) 60 min(D)2 h13 一建设项目资料如下:项目建成后拟向附近一条流量为 76 m3s 的河流中排放污染物,且此河流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包括:温度接近于常温的循环冷却水、非持久性污染物以及碱性物质,且需监测的水质项目为 9 个,污水排放量为 4900 m3d,循环冷却水排放量为 200m3d,那么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为( ) 。(A)一种(B)二种(C)三种(D)均不对14 此建设项目(上题)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 ) 。(A)简单(B)复杂(C)中等(D)不复杂15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

8、3)规定,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要经过( )即可供生活饮用。(A)过滤加消毒(B)过滤(C)消毒(D)絮凝、混凝、沉淀、过滤16 某水库平均水深 5 m,水面面积 50 km2,其水域规模为( )。(A)小水库(B)中水库(C)一般水库(D)大水库17 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的水样的对待,说法错误的是( )。(A)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 10 m 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B)大中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C)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 10 m 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D)大中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 10 m 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18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

9、可以分为( )。(A)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下游河段(B)充分混合段、完全充分混合段和中游河段(C)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过程段(D)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19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 )dB(A)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A)8(B) 10(C) 12(D)1520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 )。(A)噪声源种类和数量(B)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等级的变化程度(C)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D)建设项目规模投资额21 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WECP

10、N”符号表示( )。(A)计权声功率级(B)声功率权(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22 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中,机场飞机噪声的测量量为( )。(A)A 声级及等效连续 A 声级(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C)最大线性声级及 A 声功率级(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及 A 声级23 城市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5 dB,45 dB(B) 65 dB, 55 dB(C) 50 dB, 40 dB(D)60 dB,50 dB24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调查应注意的问题是( )。(A)项目拟建区域人类开发历史、开发方式

11、和强度(B)移民问题的调查,包括迁移规模、迁移方式、预计移民区产业情况等(C)项目拟建区域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D)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25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系统的异地补偿(B)生态系统的就地补偿(C)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D)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26 在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对于 3 级评价项目,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不应小于( ) 。(A)28 km(B) 3040 km(C) 830 km(D)12 km27 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原拟建项目或方案同样的目的和效益,并在评价工作中应描述替代项目或方案的( )。(A)优点和缺点(B

12、)优点(C)缺点(D)经济效益28 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A)生态机理分析法(B)图形叠置法(C)质量指标法(D)生产力评价法29 开发区主要从( ) 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A)微观(B)中观(C)中、微观(D)宏观30 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要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A)远期(B)近期(C)中期(D)长远31 一般情况下,下列( )不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A)开发区规划简介(B)开发区

13、污染源分析(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32 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包括预测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 )。(A)累积影响(B)一次性影响(C)可逆影响(D)不可逆影响33 为了体现规划环评的作用,在评价时应尽可能地采取( )的方式。(A)自我评价(B)专家评价(C)第三方评价(D)公众评价3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风险源点不低于( ) 。(A)2 km(B) 3 km(C) 4 km(D)5 km35 新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排气筒周围半径 200 m 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建筑物( )m

14、 以上。(A)5(B) 6(C) 8(D)1036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 )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A)10 年(B) 20 年(C) 30 年(D)40 年37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以( )为控制项目。(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颗粒物3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39 在制订风

15、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40 应急计划区中的危险目标不包括( )。(A)装置区(B)贮罐区(C)运输区(D)环境保护目标41 发生在由于近期活跃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冰川退缩或侵蚀发生的那些地区的演替称为( ) 。(A)次生演替(B)原生演替(C)人工演替(D)自然演替42 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和编绘的图件目录要在环评大纲中列出,并报( ) 审批。(A)主管部门(B)林业行政管理部门(C)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D)国土和城建行政管理部门

16、43 下列自然资源开发 1 级项目的评价期限要求要作生态环境后评价的是( )。(A)森林开采(B)水利工程建设项目(C)旅游资源开发建设(D)交通运输建设项目44 下列不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评价重点的是( )。(A)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B)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C)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D)公众参与,应向公众告知开发区规划、开发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初步分

17、析结论、拟采取的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及效果等公众关心的问题45 下列关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规模、规划阶段、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开发区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数量(B)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污染源分析预测应以远期为主(C)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要求(D)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要求46 开发区污染源分析要特别注意考虑(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8、、阶段性的特点。(A)人区项目类型与布局(B)人区项目类型与投资规模(C)规划的发展目标(D)规划的发展规模47 开发区内各功能区除满足相互问的影响最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间防护距离外,还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各产业间的合理连接,以及适应建立( )和生态园区的布局条件来考虑开发区布局的调整。(A)生态经济(B)循环经济(C)绿色经济(D)和谐园区48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包括( )。(A)矩阵法(B)生态机理分析法(C)网格法(D)GIS 支持下的叠加图法49 2004 年制定的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规定:厂界距居民区应大于( )m 。(A)600(B) 800(C) 100

19、0(D)12005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污染控制项目不包括( )。(A)渗虑液及污水排放(B)地下水污染(C)环境卫生(D)大气颗粒物污染51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A)500(B) 600(C) 700m(D)800m52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53 由于规划的影响范围和不确定性较大,对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可以更多地采取( )的方法。(A)定性(B)定性和半定量(C)半定量(

20、D)半定量和定量54 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所谓的( ) 影响分析。(A)零方案(B)原始方案(C)基点方案(D)参照方案55 各种打桩机在城市建筑施工时,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A)75 dB、禁止施工(B) 85 dB、禁止施工(C) 75 dB、 65 dB(D)85 dB、75 dB56 某扩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其所在的功能区是文教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57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昼夜间相同,均为( )dB。(A)60(B) 65(C) 70(D)75

21、58 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应预测( )的环境影响。(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B)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C)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D)水体自净能力最大时段59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处应设置一个。(A)500 m(B) 400 m(C) 300 m(D)200 m60 对非稳态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A 计权声功率级(B) A 声级(C) A 声功率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61 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声),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 一 90),其峰值不准超过( )dB(A) 。

22、(A)10(B) 12(C) 15(D)2062 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了城市( )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A)3(B) 4(C) 5(D)663 对于一般的公路建设项目,其两侧( )m 满足噪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范围要求。(A)100(B) 200(C) 300(D)40064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巾有关规定说明,铁路边界系指距铁路外轨轨道中心线( ) 处。(A)25m(B) 30m(C) 35m(D)40m65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一 1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排入 GB 3838 中、类水域的污水

23、执行三级标准(B)排入 GB 3838 中 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 )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C)排入 GB 3097 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D)排入 GB 3097 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6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 )地下水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A)类(B) 类(C) 类(D)类67 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现有污染源进行调查时,无论是点源还是非点源,最恰当收集资料的方式是( ) 。(A

24、)均以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为主(B)以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为主,搜集现有资料为辅(C)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进行实测(D)只依据现有资料68 水深大于 10 m 且分层期大于( )的湖库可视为分层湖库。(A)20 天(B) 30 天(C) 35 天(D)40 天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一 2002)中,对 pH 值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碘量法(B)温度计法(C)玻璃电极法(D)电化学探头法70 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现状点污染源调查原则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点源污染调查的过程中一般应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B)点污染源调查的过程中一般同时还要求进行现

25、场调查与测试(C)调查的简繁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D)通过收集或实测以取得污染源资料时,应注意其与受纳水域的水文、水质特点之间的关系,以便了解这些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自净情况71 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的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可将河流与河口划分为大河、中河和小河,其中大河是指流量在( )以上的河流。(A)100 m 3s(B) 150 m3s(C) 180 m3s(D)200 m 3s7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不适用于( )。(A)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B)区域大气总量控制(C)新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D)投产后

26、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7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下应该选择不同的扩散模式,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常用预测模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源在距地面 10 m 高、平均风速为 2 ms 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B)点源在距地面 10 m 高、平均风速为 1 ms 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C)点源在距地面 10 m 高、平均风速为 05 ms 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D)点源在距地面 10 m 高、平均风速为 02 m s 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74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

27、物排放标准(GB 9078 1996)中仅对 6 项气态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的是( )。(A)铅、汞(B)氟及其化合物(C)二氧化硫(D)颗粒物75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外,还应高出周围 200 m 半径范围的建筑_,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的_执行。( )(A)3 m,25(B) 5 m,50(C) 7 m,75(D)10 m,8076 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规定的常规大气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频次说法错误的是( )。(A)NO

28、2 和 O3 的分析都可使用化学发光法(B)凡进行小时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 45 min(C)凡进行日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 18 h(D)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为非分散红外法77 对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其现状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其监测季节分别为( )。(A)夏季、冬季(B)夏季、秋季(C)春季、夏季(D)春季、秋季78 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的确定中,除以项目的级别为主要依据外,还应考虑评价边界外有关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当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时,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倍。(A)05(B) 1(C) 15(D)279 如果符合

29、可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有关距该气象台(站)地面( ) 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A)1200 m(B) 1500 m(C) 1700 m(D)2000 m80 在进行监测布点时,在评价区内应按以( )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A)环境功能区(B)规划功能区(C)同心圆放射状(D)散点状8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种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A)12(B) 23(C) 24(D)1382 通过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 。(A)类

30、比调查法(B)现场调查法(C)收集资料法(D)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83 所有的建设项目均应分析( )所产生的环境影响。(A)建设过程(B)生产运行阶段(C)服务期满阶段(D)退役阶段84 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评价工作等级低于( )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作叙述、分析。(A)第四级(B)第一级(C)第二级(D)第三级85 2000 年 4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通过修订的( ),阐明了“超标即违法”的思想,使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

31、染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86 地方环境标准由( ) 组织制订、审批、发布。(A)国家环保总局(B)省级人民政府(C)地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87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分析方法(B)检验方法(C)测定方法(D)采样方法8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包括( )方面。(A)7 个(B) 8 个(C) 9 个(D)10 个89 环境影响评价按( ) 分别划分评价等级。(A)生态要素(B)环境要素(C)当地法律法规要求(D)相关环境标准90 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A)

32、系统分析法(B)物料平衡计算法(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91 下列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说法,表述错误的有( )。(A)规划环评得出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是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之后得出的,是环境最优的(B)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 ”的原则(C)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按照下列优先顺序: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D)在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述时,提出供有关部门决策的环境可行推荐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92 危险废

33、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危险废物填埋场排放污染物控制要求为( )。(A)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及第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要求后方可排放(B)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其限值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执行(C)填埋场排出的气体应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 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的规定执行(D)填埋场在作业期间,噪声控制应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CB 1234890)的规定执行93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34、规定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控制项目有( )。(A)渗滤液(B)排出气体(C)雨水(D)噪声94 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同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 一 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 pH 值小于 80 和大于110 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B)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C)含水率高于 85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D)医疗废物可直接入场填埋95 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 )。(A)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B)区

35、域总体规划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C)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给排水设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D)开发区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96 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中,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工作包括的内容有( )。(A)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B)开发区评价专题的设置分析(C)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D)开发区评价范围的外延分析97 下列内容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设置的有( )。(A)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B)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C)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D)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98 下列

36、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点,说法错误的有( )。(A)一级评价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二级评价需进行风险识别、源强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C)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D)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 规定执行99 规划环评工作中,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 )的原则有重点的进行。(A)全面性(B)针对性(C)可行性(D)效用性100 与项目环评相比,规划环评的现状分析与评价更重视( )。(A)社会方面(B)经济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2632-2005 Aerospace series - Aluminim alloy AL-P7075 - T73511 - Extruded bar and section - a or D 15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航空航天系列 AL-P7075型铝合金 T73511 挤压棒材和.pdf BS EN 2632-2005 Aerospace series - Aluminim alloy AL-P7075 - T73511 - Extruded bar and section - a or D 15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航空航天系列 AL-P7075型铝合金 T73511 挤压棒材和.pdf
  • BS EN 2633-2015 Aerospace series Aluminium alloy AL-P2024 AlCu4Mg1 T3511 Extruded bars and sections 1 2 mm De 16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航空航天系列 AL-P2024型铝合金 AlCu4M.pdf BS EN 2633-2015 Aerospace series Aluminium alloy AL-P2024 AlCu4Mg1 T3511 Extruded bars and sections 1 2 mm De 16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航空航天系列 AL-P2024型铝合金 AlCu4M.pdf
  • BS EN 2635-2005 Aerospace series - Aluminium alloy AL-P2014A - T6511 - Extruded bar and section - a or D 20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航空航天系列 AL-P2014A型铝合金 T6511 挤压棒材.pdf BS EN 2635-2005 Aerospace series - Aluminium alloy AL-P2014A - T6511 - Extruded bar and section - a or D 20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航空航天系列 AL-P2014A型铝合金 T6511 挤压棒材.pdf
  • BS EN 2636-1994 Aluminium alloy AL-P6082-T6 - Extruded bars and sections a or D 20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铝合金AL-P6082-T6 对周边粗晶粒控制的挤压棒材和型材 a或D≤200mm》.pdf BS EN 2636-1994 Aluminium alloy AL-P6082-T6 - Extruded bars and sections a or D 200 mm with peripheral coarse grain control《铝合金AL-P6082-T6 对周边粗晶粒控制的挤压棒材和型材 a或D≤200mm》.pdf
  • BS EN 2644-1998 Rod assemblies for flight control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飞行控制杆组件 技术规范》.pdf BS EN 2644-1998 Rod assemblies for flight control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飞行控制杆组件 技术规范》.pdf
  • BS EN 2645-2005 Lockrings for adaptors threaded with lockring — Dimensions《航空航天系列 带锁环的螺纹适配器的锁环 尺寸》.pdf BS EN 2645-2005 Lockrings for adaptors threaded with lockring — Dimensions《航空航天系列 带锁环的螺纹适配器的锁环 尺寸》.pdf
  • BS EN 2647-2006 Aerospace series - Nuts hexagonal self-locking ball seat in alloy steel cadmium plated MoS2 lubricated - Classification 900 MPa (at ambient temperature)  235 C《航空航天.pdf BS EN 2647-2006 Aerospace series - Nuts hexagonal self-locking ball seat in alloy steel cadmium plated MoS2 lubricated - Classification 900 MPa (at ambient temperature) 235 C《航空航天.pdf
  • BS EN 2648-2013 Aerospace series Washers concave in alloy steel cadmium plated《航空航天系列 镀镉合金钢凹形垫圈》.pdf BS EN 2648-2013 Aerospace series Washers concave in alloy steel cadmium plated《航空航天系列 镀镉合金钢凹形垫圈》.pdf
  • BS EN 2649-1995 Screws pan head slotted threaded to head in alloy steel cadmium plated - Classification - 900 MPa (at ambient temperature) 235 C《镀镉合金钢螺纹至螺钉头的带槽盘头螺钉 等级 900MPa(室温) 23.pdf BS EN 2649-1995 Screws pan head slotted threaded to head in alloy steel cadmium plated - Classification - 900 MPa (at ambient temperature) 235 C《镀镉合金钢螺纹至螺钉头的带槽盘头螺钉 等级 900MPa(室温) 23.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