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61655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2000 年 4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 ),阐明了“超标即违法”的思想,使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 地方环境标准由( ) 组织制订、审批、发布。(A)国家环保部(B)省级人民政府(C)地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3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监测中最常

2、见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分析方法(B)检验方法(C)测定方法(D)采样方法4 环境影响评价按( ) 分别划分评价等级。(A)生态要素(B)环境要素(C)当地法律法规要求(D)相关环境标准5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B)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C)原始数据、计算过程均需要在报告书中列出(D)评价内容较多时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6 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评价工作等级低于( )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作叙述、

3、分析。(A)第四级(B)第一级(C)第二级(D)第三级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规定,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包括( )方面。(A)9 个(B) 10 个(C) 15 个(D)16 个8 所有的建设项目均应分析( )所产生的环境影响。(A)建设过程(B)运行阶段(C)服务期满阶段(D)退役阶段9 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A)系统分析法(B)物料平衡计算法(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10 通过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 。(A)类比调查法(B)现场调查法(C)收集资料法(D)遥感的方法1

4、1 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 )的环境影响。(A)多个质量参数(B)单个质量参数(C)单个环境要素(D)多个环境要素12 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主要污染物,计算其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A)12 个(B) 23 个(C) 24 个(D)13 个1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预测模式是一种( )预测模式,适用于一、二级评价工作的进一步预测工作。(A)单源(B)二源(C)三源(D)多源14 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项目的评价等级应(

5、)。(A)由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确定(B)根据实际情况确定(C)取评价级别最高者(D)取评价级别最低者1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 )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A)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B)评价等级(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D)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浓度16 大气环境影响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A)3(B) 5(C) 7(D)1017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布置时应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 )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A)1015m(B) 1020m(C) 1520m(D)1530m18

6、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 )的夹角。(A)22.545(B) 22.560(C) 3045(D)306019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 NO2NO x=( )。(A)1(B) 0.9(C) 0.75(D)0.520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包括( )。(A)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B)收集近两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C)进行现场监测(D)咨询有关专家21 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是( ) 。(A)0.0

7、4mgm 3(标态)(B) 0.08mgm 3(标态)(C) 0.10mgm 3(标态)(D)0.12mgm 3(标态)22 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常规大气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频次说法错误的是( )。(A)NO 2 和 O3 的分析都可使用化学发光法(B)凡进行小时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 45 分钟(C)凡进行日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 18 小时(D)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为非分散红外法23 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的适用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

8、的污染源将继续实行本标准(B)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不再实行本标准(C)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实行两个标准中的最低排放标准(D)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使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将实行两个标准中的最高排放标准24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之外,还应高出周围 200m 半径范围的建筑( ),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的( )执行。(A)3m,25(B) 5m,50

9、(C) 7m,75(D)10m,8025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仅对 6 项气态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的是( )。(A)铅、汞(B)氟及其化合物(C)二氧化硫(D)颗粒物26 以下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01)中未作规定的是( )。(A)锅炉烟气中烟尘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锅炉烟气中烟气二氧化氮的排放限值2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根据预测内容设定预测情景,不需考虑的是( )。(A)地形条件(B)排放方案(C)预测因子(D)计

10、算点2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不适用于( )。(A)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B)区域大气总量控制(C)新建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D)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29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关于各类功能区污染源执行的标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B)一类区允许新、扩建污染源,但要求执行一级标准(C)一类区改建污染源应执行一级标准(D)二类区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30 在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口外滨海段可视为( )。(A)湖

11、泊(B)海湾(C)水库(D)河流31 下列关于水环境现状调查的时期选择划分的说法,表述有误的是( )。(A)河流、湖库等一般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调查(B)海湾分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调查(C)北方地区还可分为冰封期扣非冰封期进行调查(D)评价等级不同,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也不同32 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现状点污染源调查原则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点污染源调查的过程中一般应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B)点污染源调查的过程中一般同时还要求进行现场调查与测试(C)调查的简繁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D)通过收集或实测以取得污染源资料时,应注意其与受纳水域的水文、水质特点之间

12、的关系,以便了解这些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自净情况3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 ),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A)30min(B) 45min(C) 60min(D)2h34 水深大于 10m 且分层期大于( )的湖库可视为分层湖库。(A)20 天(B) 30 天(C) 35 天(D)40 天35 在水质分布均匀的水域进行水质影响预测时,应选用( )水质数学模式。(A)一维(B)二维(C)三维(D)四维3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第一类污染物采样时,应在( )排放口采样。(A)车间(B)处理设施(C)排放单位(D)各道工艺37 某化工厂在同一排放

13、口排放两种含铅工业污水,第一种污水中铅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1.0mgL,最高允许排水量为 200m3t 产品,产品产量为 10td;第一种污水中铅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0.8mgL,最高允许排水量为 300m3t 产品,产品产量为 8td。则混合排放时铅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 )mgL。(A)1(B) 0.8(C) 0.89(D)0.9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 pH 值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碘量法(B)温度计法(C)玻璃电极法(D)电化学探头法39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

14、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 )地下水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A)类(B) 类(C) 类(D)类40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规定,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要经过( )即可供生活饮用。(A)过滤加消毒(B)过滤(C)消毒(D)絮凝、混凝、沉淀、过滤41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B)排入 地袁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C)排入 海水水

15、质标准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D)排入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42 某水库平均水深 5m,水面面积 50k,其水域规模为 ( )。(A)小水库(B)中水库(C)一般水库(D)大水库43 一般情况,河流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处应设置一个。(A)500m(B) 400m(C) 300m(D)200m44 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的水样的对待,说法错误的是( )。(A)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 10m 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B)大中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C)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D)大中型湖泊、水库如

16、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45 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应预测( )的环境影响。(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B)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C)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D)水体自净能力最大时段46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下游河段(B)充分混合段、完全充分混合段和中游河段(C)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过程段(D)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47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的铁路边界系指距铁路外轨轨道中心线( )处。(A)25m(B) 30m(C) 35m(D)40m48

17、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 )dB(A)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A)8(B) 10(C) 12(D)1549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昼夜间相同,均为( )dB(A)。(A)60(B) 65(C) 70(D)7550 对于一般的公路建设项目,其两侧( )m 应满足声环境一级评价的范围要求。(A)100(B) 200(C) 300(D)40051 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了城市( )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A)3(B) 4(C) 5(D)652 在绘制等声级线时,对于 Leq,最低可画到( )。(A)25dB(B

18、) 30dB(C) 35dB(D)40dB5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B)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C)建设项目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D)建设项目投资额54 某扩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其所在的功能区是文教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55 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 WECPN”符号表示( )。(A)计权声功率级(B)声功率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56 对非稳态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A 计权声功率级(

19、B) A 声级(C) A 声功率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57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规模(B)建设项目的位置(C)噪声源的种类(D)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58 各种打桩机在城市建筑施工时,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A)75dB、禁止施工(B) 85dB、禁止施工(C) 75dB、 65dB(D)85dB、75dB59 城市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5dB、45dB(B) 65dB、 55dB(C) 50dB、 40dB(D)60dB、50dB60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调查应注意的问题是( )

20、。(A)项目拟建区域人类开发历史、开发方式和强度(B)移民问题的调查,包括迁移规模、迁移方式、预计移民区产业情况等(C)项目拟建区域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D)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61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系统的异地补偿(B)生态系统的就地补偿(C)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D)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62 发生在由于近期活跃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冰川退缩或侵蚀发生的那些地区的演替称为( ) 。(A)次生演替(B)原生演替(C)人工演替(D)自然演替63 生态影响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A)重点与全面相结合(B)预防与恢复相结合(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D)个体与整体相结合

21、64 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和编绘的图件目录要在环评大纲中列出,并报( ) 审批。(A)主管部门(B)林业行政管理部门(C)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D)国土和城建行政管理部门65 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原拟建项目或方案同样的目的和效益,并在评价工作中应描述替代项目或方案的( )。(A)优点和缺点(B)优点(C)缺点(D)经济效益66 一影响范围为 30km2 的工程,将使其所在区域内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则生态影响的评价等级应为( )。(A)1 级(B) 2 级(C) 3 级(D)4 级67 将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图,

22、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 。(A)生态机理分析法(B)图形叠置法(C)质量指标法(D)生产力评价法68 下列不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评价重点的是( )。(A)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B)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C)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D)公众参与,应向公众告知开发区规划、开发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初步分析结论、拟采取的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及效果等公众关心的问题

23、69 下列关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规模、规划阶段、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开发区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数量(B)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污染源分析预测应以远期为主(C)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要求(D)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要求70 开发区主要从( ) 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A)微观(B)中观(C)中、微观(D

24、)宏观71 开发区污染源分析要特别注意考虑(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阶段性的特点。(A)入区项目类型与布局(B)入区项目类型与投资规模(C)规划的发展目标(D)规划的发展规模72 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要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A)远期(B)近期(C)中期(D)长远73 开发区内各功能区除满足相互间的影响最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间防护距离外,还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各产业问的合理连接,以及适应建立( )和生态园区的布局条件来考虑开发区布局的调整。(A)生态经济(B)循环经济(C)绿色经济(D)和谐园区74 一般情况,下列( ) 不

25、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A)开发区规划简介(B)开发区污染源分析(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75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包括( )。(A)矩阵法(B)生态机理分析法(C)网格法(D)GIS 支持下的叠加图法76 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所谓的( ) 影响分析。(A)零方案(B)原始方案(C)基点方案(D)参照方案77 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包括预测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 )。(A)累积影响(B)一次性影响(C)可逆影响(D)不可逆影响78 由于规划的影响范围和不确定性较大,对规划

26、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可以更多地采取( )的方法。(A)定性(B)定性和半定量(C)半定量(D)半定量和定量79 为了体现规划环评的作用,在评价时应尽可能地采取( )的方式。(A)自我评价(B)专家评价(C)第三方评价(D)公众评价8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8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风险源点不低于( ) 。(A)2km(B) 3km(C) 4km

27、(D)5km82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83 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84 应急计划区中的危险目标不包括( )。(A)装置区(B)贮罐区(C)运输区(D)环境保护目标85 2004 年制定的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厂界距居民区应大于( )m 。(A)600(B) 800(C) 1000(D)1

28、20086 新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排气筒周围半径 200m 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建筑物( )m 以上。(A)5(B) 6(C) 8(D)108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污染控制项目不包括( )。(A)渗滤液及污水排放(B)地下水污染(C)环境卫生(D)大气颗粒物污染88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 )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A)10 年(B) 20 年(C) 30 年(D)40 年89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A)50

29、0m(B) 600m(C) 700m(D)800m90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以( )为控制项目。(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颗粒物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91 我国目前主要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 )。(A)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B) 声环境质量标准(C)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9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分为( )。(A)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B)各专项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C)各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93

30、 对于下列有关不同等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于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B)对于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的评价(C)对于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D)每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应包括所有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9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目的包括( )。(A)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提供数据(B)为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和设计方案提供依据(C)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和采取相应环境措施提供基础(D)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决策提供服务95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常用到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正确的有( )。(A

31、)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 1h 内排放污染物的速率不得超过的限值(B)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C)单位周界:指单位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D)排气筒高度: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96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并设置了三项排放指标,下列关于这三项指标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A)指标之一为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指标之二为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C)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监控浓度限值(D)任一排气

32、筒必须同时遵守 A、B 两项指标,否则即为超标排放97 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可以分为( )。(A)点源(B)面源(C)线源(D)体源98 复杂风场一般是由于( ),形成局地风场或局地环流。(A)地表的地理特征(B)地形特征(C)气象特征(D)土地利用不一致99 大气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 )。(A)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

33、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100 一般根据( ) 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C)受纳水域的规模(D)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101 下列有关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点布置有关内容及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切实反映其水质水文特点(B)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C)在每个取样位置上按照水深布设取样点(D)对大中型湖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102 选用水质影响预测模式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A)水体类型和排污状况(B)环境水文条件及水力学特征(C)污染物的性质及水质分布状态(D)评价等级的有关要求103 下列关于地面水域规模划分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A)中河是指排污口附近河段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在 15150m 3s的河流(B)平均水深10m ,水面面积 25km2 的属大湖(库)(C)平均水深10m,水面面积40km 2 的属大湖(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