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619100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类试卷]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财经类试卷]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财经类试卷]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财经类试卷]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财经类试卷]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综合分析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0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生产中所需 W 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2012 年 6 月1 日,W 材料结存 800 千克,账面余额 220 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12 年 6 月份发生的有关 W 材料业务资料如下:(1)6 月 3 日,持银行汇票 120 万元购入 W 材料 40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 100 万元,增值税

2、税额为 17 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 1 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2)6 月 6 日,签发一张银行承兑汇票购入 W 材料 60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 15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255 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 1 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3)6 月 10 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 W 材料 2000 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禽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478 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8126 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4)6 月 20 日,销售 W 材料一批,开出增值税专

3、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 100 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17 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5)6 月 30 日,因自然灾害毁损 W 材料 50 千克,该材料购进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85 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 10 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6)6 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 W 材料 2000 千克,用于生产 A 产品 20 件、B 产品 10 件,A 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 24 千克,B 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 52 千克。材料成本在 A、B 产品之间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700千克;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450 千克。6 月 20 日

4、外销售发出 W 材料 300 千克。(7)6 月 30 日, W 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50 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资料(1)和资料(2) ,下列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均属于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B)对方代垫包装费和保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C)对方代垫包装费和保险费应计入材料成本(D)购进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材料成本2 根据资料(1)至资料(4) ,下列会计分录错误的是 ( )。3 根据资料(5),下列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盘亏材料通过“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核算(B)材料购进时的进项税额应转

5、出并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科目(C)盘亏材料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D)盘亏材料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4 下列关于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成本计算的说法或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平时生产产品领用材料既要进行数最核算,也要进行金额核算(B)平时购进材料只进行数量核算。不进行金额核算(C)平时每购进一次材料,就要计算一次加权平均成本(D)6 月末 W 材料加权平均成本为 025 万元千克5 根据资料(1)至资料(6) ,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错误的是( )。(A)产品的定额分配率为 05(B)生产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是:借:生产成本A 产品 240B 产品 260制造费用 175(025700)管理费用

6、 1125(025450)贷:原材料W 材料 7875(C) 6 月 20 日对外销售发出 W 材料的会计分录是:借:其他业务成本 150贷:原材料W 材料 150(D)6 月 20 日对外销售发出 W 材料的会计分录是:借:其他业务成本 75贷:原材料W 材料 756 下列项目中,金额计算错误的是( )。(A)2012 年 6 月份发出 w 材料实际成本为 8625 万元(B) 2012 年 6 月 30 日 W 材料账面余额为 875 万元元(C) 2012 年 6 月 30 日 W 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375 万元(D)2012 年 6 月 30 日 W 材料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

7、 项目的金额为 875 万元6 甲公司 2012 年度与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2012 年 1 月 1 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 2000 万股乙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准备随时出售,每股市价为 8 元,购入时另支付相关税费 30 万元。取得股权后,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蘑大影响。2012 年 12 月 31 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 9 元。(2)2012 年 1 月 1 日,购入丙公司同日发行的 3 年期公司债券 100 万份,拟持有至到期。购买该债券共支付价款 1056042 万元(含交易费用 50 万元),所购债券面值总额 10000 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

8、日为每年 6 月 30 日和 12 月 31 日,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 6,实际年利率 4。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持有的该债券市场价格为 10400 万元。(3)2012 年 1 月 1 日,购入丁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 100 万份,成本 100 万元,每份认股权证可于两年后按每股 5 元的价格认购丁公司增发的 1 股普通股。2012 年 12月 31 日,该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为每份 06 元。(4)2012 年 2 月 1 日取得戊上市公司 100 万股股权,成本为 1500 万元,对戊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在取得该股份时未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9、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股份于 2012 年 12 月 31 日的市场价格为 1400 万元。甲公司管理层判断,戊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未发生持续严重下跌。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7 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划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乙公司投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B)对丙公司投资应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C)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应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对戊公司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8 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影响 2012 年度利润额的金额为( )万元。(A)2000(B) 1970(C) -3

10、0(D)09 2012 年 1 月 1 日对丙公司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A)10560.4(B) 10510.4(C) 10000(D)1040010 2012 年 12 月 31 日对丙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A)10471.6(B) 10381.1(C) 10382.8(D)1040011 2012 年 12 月 31 日对丁公司认股权证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A)140(B) 100(C) 60(D)4012 2012 年 12 月 31 日对戊上市公司投资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为( )万元。(A)100(B) 75(C) -75(D)-10012 长江公司为上

11、市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按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2011 年度实现利润总额 2000 万元,2011 年度的财务报告于 2012 年 1 月10 日编制完成,批准对外报出日为 2012 年 4 月 20 日。2011 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 2012 年 3 月 25 日结束。(1)2012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注册会计师在对长江公司审计时,发现如下会计事项:1 月 8 日,公司决定停产某产品,退回从甲企业采购的一批原材料,甲企业同意按原价退货。该批原材料系 2011 年 12

12、 月 15 日购入并入库,购入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 80 万元、增值税额 136 万元,款项未付,无其他相关税费。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该批原材料尚未投入使用,2011 年年末按同类原材料计提 10的存货跌价准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退货前未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存货跌价准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认定该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2 月 20 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发现,公司 2011 年 10 月 15 日与乙企业签订协议,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乙企业销售设备 400 台每台不含税售价为 10 万元。按售价 5支付手续费。至 2011 年 12

13、 月 31 日,公司累计向乙企业发出设备400 台,收到乙企业转来的代销清单注明已销售设备 300 台。公司按 400 台向乙企业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 680 万元,并按 400 台确认销售收入,计算手续费,结转销售成本。每台设备的账面成本为 8 万元;至审计日,公司尚未收到乙企业销售设备的款项。201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同类设备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 10。2 月 20 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发现,公司 2011 年 9 月 20 日与丙企业签订一项大型设备制造合同,合同总造价 702 万元(含增值税),于 2011 年 10 月 1 日开工,至 2012 年 3

14、 月 31 日完工交货。至 201 1 年 12 月 31 日,该合同累计发生支出 120万元,与丙企业已结算合同价款 2106 万元。实际收到货款 351 万元。2011 年 12月 31 日,公司按 50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按实际发生的支出确认费用,未确认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预计合同尚需发生成本 360 万元,据此确认合同完工进度为 25,无需计提合同预计损失准备。(2)2012 年 1 月 1 日,董事会决定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将公司位于城区的已出租一幢建筑物的核算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建筑物系 2011 年 1 月 20 日投入使用并对外出租,入

15、账时初始成本为 1940 万元,市场售价为 24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20 年,预计净残值为 20 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相同;年租金为 180 万元,按月收取;2012 年 1 月 1 日该建筑物的市场售价为 2500 万元。长江公司认同上述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的问题并作相应的会计调整处理。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3 长江公司对 2012 年 1 月 8 日发生的事项进行账务处理,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A)借:应付账款 936贷:原材料 8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B)借:存货跌价准备 8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C

16、)借:存货跌价准备 8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递延所得税资产 2(D)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6贷:盈余公积 0614 长江公司在对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发生的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后,应调增原已编制的 2011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 项目金额( )万元。(A)520(B) 600(C) 640(D)72015 长江公司在对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发生的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后,应调减原已编制的 2011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 项目金额( )万元。(A)301.75(B) 256.25(C

17、) 86.25(D)281.7516 长江公司在对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发生的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后,应在原已编制的 2011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增加( )。(A)“递延所得税负债 ”28725 万元(B) “递延所得税资产”575 万元(C) “递延所得税负债”160 万元(D)“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万元17 长江公司在对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发生的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后,应调减原已编制的 2011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项目金额( )万元。(A)232.87(B) 202.5(C) 2

18、86.87(D)318.7518 长江公刊 2012 年 1 月 1 日根据董事会决定,下列各项账务调整中,正确的有( )。(A)减少“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科目余额 88 万元(B)增加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余额 2400 万元(C)增加 “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余额 2500 万元(D)增加“盈余公积 ”项目余额 486 万元18 甲公司 2012 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201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从其母公司处购入乙公司 90的股权,实际支付价款6000 万元。合并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000 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8000 万元。甲公司取得乙

19、公司 90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2012 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0 万元,分配现金股利 200 万元。(2)2012 年 3 月 1 日甲公司以发行 500 万股、每股面值为 1 元、每股市场价格为12 元的本公司普通股股票作为对价取得丙公司 25的股权,发行股票过程中支付券商佣金及手续费 30 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 25股权后,能够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施加重大影响。2012 年 3 月 1 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为 25000 万元。2012 年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1200 万元,其中 1 至 2 月份实现净利润为 160 万元。丙公司于 2

20、012 年 11 月 10 日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存货,售价为600 万元,成本为 400 万元,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已将上述商品出售80。丙公司 2012 年 3 月 1 日后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增加资本公积100 万元。(3)201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发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 100 万张,扣除发行手续费 50 万元后,实际取得价款 9567 万元。该债券每张面值为 100 元,期限为5 年,票面年利率为 4。实际年利率为 5,每年 12 月 31 日计提利息并支付利息。(4)201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购入丁公司同日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还

21、本的公司债券50 万张,实际支付价款 4747 万元,另支付手续费 30 万元。丁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 100 元。期限为 5 年,票面年利率为 3,实际年利率为 4,每年 12 月 31 日计提利息并支付利息。甲公司不准备将持有的丁公司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尚未确定是否长期持有至到期。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9 资料(1)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A)6300(B) 7200(C) 6000(D)540020 资料(2)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2012 年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A)5525(B) 5

22、470(C) 5500(D)549521 资料(2)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影响 2012 年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万元。(A)510(B) 250(C) 500(D)54022 资料(3)甲公司应付债券 2012 年 12 月 31 日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A)10000(B) 9645.35(C) 9567(D)996723 资料(4)对丁公司债券投资应划分为( ) 。(A)交易性金融资产(B)持有至到期投资(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应收账款24 资料(4)2012 年 12 月 31 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A)4968.08(B) 5000(C) 4777(D)4818.

23、0824 甲公州系国有独资公司。2012 年度财务报告于 2013 年 3 月 31 日批准报出。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 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未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2013 年 1 月 20 日,甲公司内部审计入员对 2012 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甲公司白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 2011 年 6 月 30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 6 月 30 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11 年 6 月30 日,该“在建造 ”科目的账面余额为 2000 万元。 2011 年 12

24、 月 31 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 2190 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火的专门借款在 2011 年 7 月至 12 月期间发生的利息 50 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 140 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 2000 万元。甲公司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 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 201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假定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2011 年 3 月 15 日一栋写字楼竣工结算完毕,甲公司将其计入周定资产。甲公司于 2011 年 3 月 30 日与 A 公司签订出租合同,将上述写字楼对外出租。该写字楼

25、建造成本为 36000 万元,出租时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 40000 万元。2011 年12 月 31 日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 42000 万元,甲公司对出租的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1 年 12 月 31 日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万元(其中,对应资本公积 1000 万元,对应所得税费用 770 万元)。经查,该写字楼不符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若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写字楼应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 25年,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甲公司 2012

26、年发生如下会计估计变更事项:甲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其原价为 600 万元,因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 2011 年 12 月31 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 100 万元。2012 年 1 月 1 日,因出现新的证据可以确定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 5 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司 2009 年 12 月 20 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 100 万元,原估计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4 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净残值和折

27、旧方法与税法相同)。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甲公司遂于 2012 年 1 月 1 日将设备的折旧方法改为年限平均法,将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 10 年改为 8 年,预计净残值仍为 4 万元。该固定资产在以前期间未发生减值。似定本题涉及的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 下列关于资料(1)中的事项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于办公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转入固定资产(B)甲公司应于办公楼办理结算时转入固定资产(C)建造办公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 50

28、万元应予以资本化(D)该事项影响 2011 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50 万元26 下列关于资料(1)中的事项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写字楼由自用转为出租,是会计政策变更(B)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应为 40000 万元(C)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应为 36000 万元(D)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万元应全部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调整27 下列有关会计估计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会计估计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B)会计估计变更的当年,如企业发生重大亏损。企业应将这种变更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C)会计估计变更的当年,如企业发生重大盈利,企

29、业应将这种变更作为霞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D)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8 根据资料(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都应于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复核(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减值测试(C)无形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摊销(D)甲公司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内容29 根据资料(2)中的事项,甲公司 2012 年无形资产摊销额为( )万元。(A)100(B) 600(C) 300(D)030 根据资料(2)中的事项,会计估计变更使 2012 年甲公司净利润增加( )万元。(A)2.1(

30、B) 2.8(C) 12.8(D)1030 甲公司系 2010 年 12 月 25 日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 的所得税税率为 25,每年按净利润的 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012 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2012 年 1 月 1 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4000 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2500 万 元。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作为暂时性差异处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2)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一项生产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 12 年改为 8 年;同时,将牛产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根据税法

31、规定,生产设备采用年限甲均法 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 12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本年度上述生产设备生产的 A 产品对外销售 80;A 产品年初无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年末无在产品存货(假定上述生产设备只用十生产 A 产品)。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年末库存 A 产品未发生减值。上述生产设备已使用 3 年,并已计提了 3 年的折旧,其账面原价为 48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12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3)从 2012 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 产品),对生产 B 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乙材料 2012 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12

32、 年一、 二、三季度各购入乙材料 200 公斤、300 公斤、500 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 1000 元、1200 元、1250 元。2012 年度为生产 B 产品共领用乙材料 600 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 215 万元,B 产品十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 B 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 2012 年底预计 B 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 56 万元(不含增值税) ,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 6 万元。剩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52万元。(4)甲公司 2012 年度实现利润总额 8000 万元。2012 年度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 80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抵

33、扣的金额为 45 万元;国债利息收入为 7 万元;其他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但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20 万元(非暂时性差异)。除上述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 2012 年初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并在 2012 年以后转回。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1 甲公司 2012 年 A 产品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 )万元。(A)1920(B) 720(C) 1440(D)40032 甲公司 2012 年库存 B 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合计数为( )万元。(A)140(B) 102(C) 50(D)10033 甲公司 2012 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

34、)万元。(A)208( 借方)(B) 10(借方)(C) 218(借方)(D)270( 借方)34 甲公司 2)12 年 12 月 31 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 ( )万元。(A)1000(B) 4000(C) 0(D)20035 甲公司 2012 年应交所得税为( )万元。(A)2230(B) 2012(C) 2000(D)197036 甲公司 2012 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A)2230(B) 2012(C) 2000(D)244836 长江公司系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除特别说明外,长江公司

35、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3 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 5。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得税前扣除。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长江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长江公司 2012 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 2013 年 5 月 31 日完成,存此之前发生的2012 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长江公司 2012 年度财务报告于 2013年 3 月 31 日经董事会批 准对外报出。2012 年 12 月 31 日已进行了相关所得税的计算。2013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长江公司发生如下资产负债表日后

36、事项:(1)1 月 14 日,长汀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 2012 年 10 月 4 日从其购入的一批商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当日,长江公司向乙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商晶的销售价格为 20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34 万元,销售成本为160 万元。假定长江公司销售该批商品时,销售价格是公允的,也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至 2013 年 1 月 14 日,该批商晶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2)长江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供销合同,合同规定长江公司在 2012 年 7 月供应给甲公司一批物资,由于长江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甲公司发生重人经济损失。2012 年 12 月,甲公司通过法律程序

37、要求长江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 200 万元,该诉讼案件在 2012 年 12 月 31 日尚未作出判决,长江公司已确认预计负债 100 万元。2013 年 2 月 8 日,经法院一审判决,长江公司需要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 160 万元,长江公司不再上诉,并且赔偿款已经支付。按照税法规定,上述诉讼所确认的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2 月 26 日,长江公司获知丙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丙公司账款400 万元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长江公司在 2012 年 12 月 31日已被告知丙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按应收丙公司账款余额的50计提了坏账

38、准备。(4)3 月 5 日,发现一栋 2009 年 6 月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在 2012 年 6 月 30 日对外出租时没有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 420 万元)。按照该公司所处地理位置,该建筑物可以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算,其在 2012 年 6 月 30 日和 2012 年年末的公允价值均为 420 万元。该建筑物原值为 4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相同)。(5)3 月 19 日,长江公司发现 2012 年度漏记某生产线的折旧费用 200 万元,金额较大。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该生产线投入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完工

39、,但尚未对外销售。(6)3 月 20 日,长江公司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20 万元,分配现金股利 300 万元。长江公司根据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将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作为盈余公积,将拟分配的现金股利作为应付股利,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调整 2012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7 “资料(1)调整事项”影响 2012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 “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26.21(B) -28.54(C) -25.95(D)-34.9538 “资料(2)调整事项”影响 2012 年 12

40、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 “朱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54(B) -40.5(C) -18(D)-4539 “资料(3)调整事项”影响 2012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 “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135(B) -150(C) -180(D)-20040 “资料(4)调整事项”影响 2012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 “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A)-20(B) 22.5(C) -280(D)13.541 下列关于“ 资料(5) 调整事项”的调整分录中,正确的是 ( )。(A)借:库存商品 200贷:累计折旧 200(B)

4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贷:累计折旧 200(C)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D)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42 下列关于“ 资料(6) 调整事项”的调整分录中,正确的是 ( )。(A)借:应付股利 300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00(B)借:应付股利 3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C)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620贷:盈余公积 620(D)借:盈余公积 620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62042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产品售价均为不含增值税价

42、格。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甲公司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折旧或摊销年限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法盈余公积。甲公司 2012 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 2013 年 3 月 31 日完成。2012 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 2013 年 3 月 15日对外报出。2013 年 2 月 1 日,甲公司总会计师对 2012 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1)存货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 件甲产品和 50 件乙产品。150 件甲产品和 50 件乙产品的

43、单位产品成本均为 120 万元。其中,150 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为 150 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每件 118 万元;50 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预期为 118 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均为 2 万元。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对 150 件甲产品和 50 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 24000 万元(1202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 23200 万元(1182)200的差额计提了 800 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

44、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固定资产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E 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 E 生产线账面原价为 6000 万元已提取累计折旧 4600 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E 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00 万元。甲公司对 E 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无形资产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无形资产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

45、术系甲公司于 2012 年 7 月 15 日购入,入账价值为 2400 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按月摊销。2012 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 1200 万元。假定 2012 年度用该无形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完工并对外出售。201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 200 万元,账面价值为 2200 万元。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0 万元。甲公司对上述

46、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3 针对事项(1),差错更正时的会计分录中,正确的为( )。(A)借:存货跌价准备 6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B)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C)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D)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44 针对事项(2),更正差错后 2012 年 12 月 31 日因该项固定资产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 ) 万元。(A)350(B) 0(C) 462(D)11245 针对事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47、 ) 。(A)2012 年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应为 200 万元(B) 2012 年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应为 240 万元(C) 2012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 万元(D)2012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200 万元46 针对事项(3),下列调整分录中错误的是( ) 。(A)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贷:累计摊销 40(B)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C)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40(D)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168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16847 2012 年 12 月

48、31 日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数为( )万元。(A)640(B) 350(C) 50(D)29048 2012 年 12 月 31 日未分配利润调整数为( )万元。(A)1245(B) 1120.5(C) 1240(D)1116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综合分析题)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综合分析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银行承兑汇票属于商业汇票,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选项 A 错误;对方代垫包装费和保险费应计入购入货物成本,选项 B 错误,选项 C 正确;购进材料支付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抵

49、扣,而非资产成本,选项 D 错误。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资料(2)的正确会计分录是:借:原材料W 材料 15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贷:应付票据 1765其他资料分录均正确。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盘亏存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选项 A 错误;因自然灾害毁损存货,其购进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无需转出,选项 B 错误;非常原因造成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平时发出材料只进行数量核算,不进行金额核算,选项 A 错误;平时购进材料既要进行数量核算,也要进行金额核算。选项 B 错误;月末(不是每次购入)计算加权平均成本,选项 C 错误;w 材料加权平均成本=(220+101+151+478)(800+400+600+2000)=025(万元千克),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