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5376-14-2003 Iron ore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铁矿石-钙定量法》.pdf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638122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6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S 5376-14-2003 Iron ore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铁矿石-钙定量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CNS 5376-14-2003 Iron ore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铁矿石-钙定量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CNS 5376-14-2003 Iron ore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铁矿石-钙定量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CNS 5376-14-2003 Iron ore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铁矿石-钙定量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CNS 5376-14-2003 Iron ore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铁矿石-钙定量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鐵礦石鈣定量法 印行年月 94 年 10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總號 類號 ICS 73.060.10 5376-14 M3014-14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2 年 6 月 10 日 年月日(共 21 頁) Iron ore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 1.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鐵礦石中鈣之定量方法。 2.一般事項:定量方法共同之一般事項,依 CNS 5376鐵礦石分析法通則之規定。 3.定量方法之區分:鈣之定量方法,依下列方法中之一種。 (1) 共存元素分離草酸鈣沈

2、澱分離過錳酸鉀滴定法:本方法適用於鈣含量 0.1%(m/m)以上 10%(m/m)以下之試樣,其定量方法依附錄 1 之規定。 (2) 共存元素分離伸乙二胺四乙酸二氫二鈉( EDTA 2Na)滴定法:本方法適用於鈣含量 0.1%(m/m)以上, 10%(m/m)以下之試樣,其定量方法,依附錄 2 之規定。 (3)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國際一致標準( ISO 10203):本方法適用於鈣含量0.01%(m/m)以上, 10.0%(m/m)之試樣,其定量方法依附錄 3 之規定。 2 CNS 5376-14, M 3014-14 附錄 1 共存元素分離草酸鈣沈澱分離過錳酸鉀滴定法 1.方法概要:以氫氯酸

3、、硝酸及過氯酸分解試樣,過濾之。使用 4-甲基 -2-戊酮( 4-methyl-2-pentanone)將濾液中之鐵萃取分離。殘渣,以氫氟酸處理後再以二硫酸鈉熔融,併入濾液中。使用氯化銨與氨水中和此溶液,使 鐵、鋁、 鈦等沈澱並予以過濾。然後,以過氧二硫酸銨與氨水使錳沈澱並過濾之。再以草酸銨使成為草酸鈣而沈澱並過濾之。將此沈澱物分解於硫酸,以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所游離之草酸。 2.試藥 (1) 氫氯酸 (2) 氫氯酸 10+6(1),1+1,1+2,2+100 (3) 硝酸 (4) 過氯酸 (5) 氫氟酸 (6) 硫酸( 1+1,1+3) (7) 氨水 (8) 氨水( 1+1) (9) 過氧化

4、氫( 1+9) (10) 氯化銨 (11) 氯化銨溶液:秤取氯化銨 10g 移入燒杯( 500mL), 加 水 500mL 並攪拌混合後,滴加氨水至成弱鹼性。 (12) 過氧二硫酸銨 (13) 硫酸錳()溶液( 50g/L) (14) 二硫酸鈉 (15) 草酸銨溶液:溶解水合草酸銨 50g 於水,並稀釋成 1L。 (16) 4-甲基 -2-戊酮 (17) 0.02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調製、標定及儲存方法,依 CNS 1501化學試藥試驗法通則第 4.5.7 節( 0.02mol/L 過錳酸鉀溶液)之規定。 (18)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秤取過錳酸鉀 1.1g 移入

5、燒杯( 2000mL),加水約 1050mL 溶解之。和緩地加熱 1 2 小時後放置於暗處一晝夜。然後,使用玻璃過濾器過濾其上澄液(在過濾前後不實施洗滌),並裝入褐色瓶(已實施蒸氣洗滌約 30 分鐘者),儲存於暗處。依下述步驟求出本溶液之濃度係數。 精秤 CNS 12983容量分析用標準試藥所規定之草酸鈉(預先於 150 200 乾燥者) 0.6 0.8 至 0.1mg,以下,比照 CNS 1501 第 4.5.7 節( 0.02mol/L 過錳酸鉀溶液)操作,依下式自其滴定消耗量算出之。 00223.0211=)(VVBGF 3 CNS 5376-14, M 3014-14 式中,F1: 0

6、.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之濃度係數 G :所秤取草酸鈉之質量( g) B:分取比 V1:草酸鈉溶液之滴定所消耗之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量 ( mL) V 2:空白試驗溶液之滴定所消耗之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量( mL) (19) 0.017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秤取碳酸鈣(預先於 110乾燥約 1 小時者)1.6682g,移入燒杯( 300mL),以少量氫氯酸溶解後,使用水洗移至 1000mL之量瓶,加水至標線。依下述步驟求出本溶液之濃度係數。 分取此氯化鈣標準溶液 30mL,加溫水使液量為約 150mL,加氨水使稍呈鹼性,以下,依第 4.

7、4.1 節及第 4.5 節之步驟操作。依下式求出該標準溶液之濃度係數。惟滴定標準溶液,係使用 0.007mol/ 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第 2.(18)節。 3012VFF= 式中, F2 : 0.017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之濃度係數 V :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20) 4 二甲胺基偶氮苯 -2-碳酸( 4 dimethylamino-azobenzene-2-carbonic acid)另稱:甲基紅( methyl red)溶液:調製方法,依 CNS 1501 第 4.4 節(指示劑)之規定。 註 (1) 因使用於溶劑萃取,須正確調製之。 3.試樣秤

8、取量: 1.0g 4.操作 4.1 試樣溶液之調製 (1) 秤取試樣移入燒杯( 300mL),覆蓋錶玻璃,加氫氯酸 30mL,首先將燒杯置於加熱板周邊之低溫部分( 60 100),保持約 1 小時後,移至高溫部分加熱至即將沸騰並保持此狀態約 10 分鐘。然後,加硝酸 5mL 及過氯酸10mL,繼續加熱蒸發至燒杯內部開始發生白煙,內部變成透明,並以過氯酸蒸氣沿燒杯內壁逆流之狀態加熱約 10 分鐘。放冷後,加氫氯酸( 1+1)30mL,加熱溶解可溶性鹽類。加溫水約 30mL 搖動混合,使用濾紙(種級)過濾不溶解殘渣。使用套橡膠管之玻璃棒擦拭燒杯內壁,將附著物移至濾紙上。以溫氫氯酸( 2+100)洗

9、滌濾紙直至濾紙上看不出有氯化鐵()之黃色,然後,以溫水洗滌至洗液檢不出有酸。將不溶解殘渣連濾紙移入鉑坩堝並保存。以燒杯( 300mL)承接濾液及洗液。 (2) 將此溶液加熱蒸發使發生白煙後放冷。加氫氯酸( 10+6) 20mL 溶解可溶性鹽類並移入分液漏斗( 200mL),再使用氫氯酸( 10+6)洗滌燒杯內壁,洗液亦移入分液漏斗。然後,加入較試樣溶液量稍多之 4-甲基 -2-戊酮,劇烈搖動混合約 1 分鐘,放置片刻使分離為兩層後,將下層之水相小心取於原來之燒杯。再加氫氯酸( 10+6) 5mL 於分液漏斗內之有機相,劇烈搖動混合約 10 秒鐘,放置片刻使分離為兩層後,將下層之水相取於原來之燒

10、杯。捨 4 CNS 5376-14, M 3014-14 棄上層之有機相。將其加熱並煮沸約 5 分鐘,使大部分之有機溶劑揮發後,加硝酸 5mL 及過氯酸 10mL,繼續加熱蒸發至發生濃厚之白煙。放冷後,加溫水約 50mL 溶解鹽類,煮沸數分鐘。自熱源取下,作為主液保存之。 (3) 第 4.1(1)節所保存之不溶解殘渣,經乾燥及灼熱灰化後,放冷之。以硫酸( 1+1)潤濕灼熱殘渣,加氫氟酸約 5mL 和緩地加熱 ,使二氧化矽及硫酸揮發。放冷後 ,加二硫酸鈉約 3g,加坩堝蓋,首先緩慢加熱,逐漸提高溫度至暗紅熱狀,以加熱熔融殘渣。放冷後將鉑坩堝直接放入第 4.1(2)節所保存之主液,加氫氯酸 5mL

11、,和緩地加熱溶解熔融生成物。以溫水洗滌鉑坩堝後取出。 4.2 氫氧化物之分離:依下列步驟中之一種。 4.2.1 鋁含量未滿 2.5%(m/m)之試樣 (1) 加水於第 4.1 節所得之試樣溶液使液量為約 100mL,加氯化銨約 3g,攪拌混合溶解之。加甲基紅溶液第 2(20)節 2 3 滴作為指示劑,邊將溶液攪拌混合邊滴加氨水( 1+1)實施中和,直至溶液呈黃色,使生成氫氣化物沈澱物。將其緩慢加熱並煮沸約 2 分鐘後,自熱源取下,待沈澱物沈降後,使用濾紙(種 E 級)過濾,以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氯化銨溶液第 2.(11)節洗滌數次,以燒杯( 300mL)承接濾液及洗液。 (2) 捨棄沈澱物

12、。 4.2.2 鋁含量 2.5%(m/m)以上之試樣。 (1) 依第 4.2.1(1)節之步驟操作,將所得之溶液保存。 (2) 將漏斗上濾紙中沈澱物,注水洗落於原來之燒杯,加氫氯酸 10mL 加熱溶解之。使用原來之濾紙過濾,首先以加熱至 60以上之熱氫氯酸( 1+2)洗滌3 次,再以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氫氯酸( 2+100)洗滌數次,最後以溫水洗滌至洗液檢不出有酸。使液量為約 100mL,以下,依第 4.2.1(1)節之添加氯化銨以後之步驟操作,將所得之溶液併入第 4.2.2(1)節所保存之溶液。捨棄沈澱物。 4.3 錳之分離:依下列步驟中之一種。 4.3.1 錳含量未滿 5%(m/m)之

13、試樣 (1) 將第 4.2 節所得之濾液及洗液加熱蒸發,使液量為約 150mL(2) 。邊將溶液攪拌混合邊加過氧二硫酸銨 1g,再加氨水 25mL 並繼續加熱。煮沸約10 分鐘以分解過氧二硫酸銨,使錳沈澱後以濾紙(種 F 級)過濾,以溫水洗滌數次。以燒杯( 500mL)承接濾液及洗液。 (2) 捨棄沈澱物。 註 (2) 在此時若產生沈澱物,則使用濾紙(種 E 級)過濾,以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氯化銨溶液第 2(11)節洗滌數次,以燒杯( 300mL)承接濾液及洗液,將濾液及洗滌加熱蒸發使液量為約 150mL。捨棄沈澱物。 4.3.2 錳含量 5%(m/m)以上之試樣 (1) 依第 4.3.1

14、(1)節之步驟操作,將所得之溶液保存。 5 CNS 5376-14, M 3014-14 (2) 將沈澱物仍在漏斗上的濾紙中之情形下,注水洗落於原來之燒杯,將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氫氯酸( 1+2)及過氧化氫( 1+9),自濾紙上逐次少量添加以溶解沈澱物,使用溫水洗滌至洗液檢不出有酸後,以氨水中和溶液。邊將溶液攪拌混合,邊依第 4.3.1(1)節之添加過氧二硫酸銨以後之步驟操作,將所得之溶液併入第 4.3.2(1)節之溶液。捨棄沈澱物。 4.4 沉澱物之生成:依下列步驟中之一種。 4.4.1 鈣含量 0.2%(m/m)以上之試樣 (1) 將第 4.3 節所得之濾液及洗液加熱蒸發以使液量為約

15、150mL,使稍呈鹼性,繼續加熱至沸騰。邊將溶液攪拌混合邊 加水合草酸銨溶液 15mL。 (2) 於 70 80將此溶液靜置 1 小時以使沈澱物成熟。使用濾紙(種 F 級)過濾沈澱物,以溫水洗滌約 10 次,捨棄濾液及洗液。 4.4.2 鈣含量未滿 0.2%(m/m)之試樣 (1) 依第 4.4.1(1)節之步驟操作。 (2) 將此溶液煮沸 2 3 分鐘後,於 70 80放置約 1 小時以上,或者正確加 0.017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第 2.(19)節 5mL,於 70 80放置約1 小時以上,使沈澱物成熟。使用濾紙(種 F 級)過濾,以溫水洗滌約 10 次,捨棄濾液及洗液。 4.5 滴

16、定:在濾紙開一小孔,注水將第 4.4.1 節或第 4.4.2 節所得之沈澱物洗落於燒杯( 500mL),首先以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氫氯酸( 1+3) 30mL,再以溫水將濾紙洗滌至洗液檢不出有酸。加溫水使液量為約 200mL,加熱至約 80,第4.4.1 節所得之沈澱物時,以 0.02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第 2.(17)節滴定,而第 4.4.2 節所得之沈澱物時,以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第 2.(18)節滴定(3),加最後 1 滴溶液變成粉紅色即為終點,求出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量。 註(3) 此時,若在滴定前添加硫酸錳()溶液數 mL,則測定之反應自開始就會加速。

17、 5.空白試驗:不使用試樣,依第 4.1 4.5 節之步驟與試樣並行實施相同操作。 6.計算 6.1 鈣含量之計算:自第 4.5 節及第 5 節所得之滴定消耗量,依下式中之一算出試樣中之鈣含量。 (1) 使用第 4.4.1 節之沈澱物時 100002004021=m.VVCa)(式中, Ca:試樣中之鈣含量 %(m/m) V1:試樣溶液滴定時之 0.02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V2 :空白試驗溶液滴定時之 0.02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m:試樣秤取量( g) (2) 使用第 4.4.2 節之沈澱物時 6 CNS 5376-14, M 3014-14

18、 100000680543=m.VVVCa)(式中, Ca:與第 6.1(1)節相同 V3 :試樣溶液滴定時之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V4 :空白試驗溶液滴定時之 0.007mol/L 過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量(mL) V5 : 0.017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添加量 (mL)(4) m:與第 6.1(1)節相同 註 (4) 在第 4.4.2 節之操作中,不使用 0.017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時,V 5 0 6.2 氧化鈣含量計算:依下式自鈣含量算出試樣中氧化鈣含量。 Ca.CaO = 3991 式中, CaO :試樣中之氧化鈣含量 %(m/m) Ca

19、 :與第 6.1(1)節相同 7.許可差:依附錄 1 表 1 之規定。 附錄 1 表 1 許可差 單位 :%(m/m) 同一試驗室內許可差 不同試驗室間許可差 D(n) 0.0077(鈣含量 )+0.0097 2.8 0.0177(鈣含量 )+0.0263 n=2 時, D(n) 2.8 n=3 時, D(n) 3.3 n=4 時, D(n) 3.6 參考:此許可差,係使用鈣含量 0.028%(m/m)以上, 4.93%(m/m)以下之試樣求得者。 7 CNS 5376-14, M 3014-14 附錄 2 共存元素分離 EDTA 2Na 滴定法 1. 方法概要:以氫氯酸及硝酸分解試樣,過濾之

20、。使用 4-甲基 -2-戊酮萃取濾液中之鐵。殘渣經氫氟酸處理使二氧化矽揮發後,以二硫酸鉀熔融並併入濾液。以氫氧化鉀中和後,滴加氫氯酸而調節 pH,加六亞甲四胺( hexamethylenetetramine)使生成氫氧化物之沈澱物,過濾之。取濾液之一部分,以三水合二乙基二硫胺甲酸鈉( 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trihydrate)(以下簡稱 N1N-DDTC)與氯仿分離共存元素後,加氫氧化鉀溶液調節溶液之 pH,加卡爾先瑞香草酚酞( calceinthymolphthalein)作為指示劑,以伸乙二胺四乙酸二氫二鈉(以下簡稱 EDTA 2Na)標準溶液滴定

21、之。 2. 試藥 (1) 氫氯酸 (2) 氫氯酸 10+6(1),1+3,2+100 (3) 硝酸 (4) 氫氟酸 (5) 硫酸 (1+1) (6) 氫氧化鉀溶液 (280g/L) (7) 鐵溶液:溶解 12 水合硫酸鐵 ( )銨 8.6g 於水 800mL 及硫酸 (1+1)10mL,加水使液量為 1000mL。 (8) 二硫酸鉀 (9) 六亞甲四胺溶液 (250g/L) (10) 六亞甲四胺洗滌溶液 (5g/L) (11) N1N-DDTC (12) 4-甲基 -2-戊酮 (13) 氯仿 (14) 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本溶液之調製、儲存及標定方法,依 CNS 1

22、501第 4.5.3(3)節 0.01mol/L 伸乙二胺四乙酸二氫二鈉溶液 (0.01mol/L EDTA 2Na溶液 )之規定。 (15) 0.01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將於 110乾燥約小時之碳酸鈣 (CaCO3)1.0009g溶解於少量氫氯酸,使用水將溶液洗移於 1000mL 之量瓶,加水至標線。本溶液對 0.01mol/L 之濃度係數,依下述步驟求出。 分取 0.01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 20mL,移入錐形瓶( 500mL),加氫氧化鉀溶液 20mL 及卡爾先瑞香草酚鈦混合指示劑第 2.(16)節約 0.05g 並搖動混合,加水使液量為約 200mL 後,以 0.01mo

23、l/L EDTA 2Na 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自黃綠色變成紫色,依下式求出該標準溶液對 0.01mol/L 之濃度係數。 20VF = 8 CNS 5376-14, M 3014-14 式中, F : 0.01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之濃度係數 V : 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16) 卡爾先瑞香草酚酞混合指示劑:以卡爾先 1,瑞香草酚酞 1,氯化鉀 100 之比例混合,並粉粹之。 3. 試樣秤取量: 1.0 4. 操作 4.1 試樣溶液之調製 (1) 秤取試樣移入燒杯( 300mL)中,覆蓋錶玻璃,加氫氯酸 25mL,首先將燒杯置於加熱板周邊之低溫部分

24、( 60 100)並保持約 1 小時後,移至高溫部分加熱至即將沸騰並保持此狀態約 10 分鐘以分解之。然後加硝酸 5mL 將鐵等氧化,繼續加熱蒸發之。放冷後,加氫氯酸 5 10mL 並加熱,加溫水約 100mL 搖動混合以溶解可溶性鹽類。使用濾紙(種 F 級)過濾不溶解殘渣,以套橡膠管之玻璃棒擦拭燒杯內壁,並將附著物移至濾紙上。以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氫氯酸( 2+100)洗滌濾紙直至濾紙上看不出有氯化鐵()之黃色,然後以溫水洗滌至洗液檢不出有酸。將不溶解殘渣連濾紙移入鉑坩堝( 30 號)並保存。以燒杯( 300mL)承接濾液及洗液。 (2) 將濾液及洗液加熱蒸發使產生皮膜於液面,加氫氯酸(

25、 10+6) 20mL 溶解可溶性鹽類。放冷後,移入分液漏斗( 200mL),使用氫氯酸( 10+6)洗滌燒杯內壁,洗液亦移入分液漏斗。加較試樣溶液量稍多之 4-甲基 -2-戊酮,劇烈搖動混合約 1 分鐘,放置片刻使分離為兩層後,將下層之水相小心取於原來之燒杯。再加氫氯酸( 10+6) 5mL 於分液漏斗內之有機相,劇烈搖動混合約 10 秒鐘,放置片刻使分離為兩層後,將下層之水相取於原來之燒杯,捨棄上層之有機相。將其加熱並煮沸約 5 分鐘,使大部分之有機溶劑揮發後,加硝酸 5mL,繼續加熱蒸發至產生皮膜於液面。加氫氯酸 10mL 溶解可溶性鹽類,作為主液保存之。 (3) 第 4.1(1)節所保

26、存之不溶解殘渣,經乾燥、灼熱灰化後,放冷之。以硫酸 ( 1+1)潤濕灼熱殘渣,加氫氟酸約 5mL 和緩地加熱,使二氧化矽與硫酸揮發。放冷後,加二硫酸鉀約 3g,加坩堝蓋,首先緩慢加熱,逐漸提高溫度至暗紅熱狀,以加熱熔融殘渣。放冷後,將鉑坩堝移入燒杯( 300mL) ,加溫水 60mL和緩地加熱溶解熔融生成物,將鉑坩堝洗滌後取出,將此溶液併入第 4.1(2)節所保存之主液。 4.2 氫氧化物之分離:加水於第 4.1(3)節所得之試樣溶液使液量為約 100mL(1)加熱至 50,加氫氧化鉀溶液中和至最初之沈澱物產生,然後,使用 pH 計並滴加氫氯酸( 1+3)以調節 pH 為 1.5 3.0。加六

27、亞甲四胺溶液 20mL,置於溫浴上使生成氫氧化物之沈澱物 (2)。以濾紙(種 E 級)過濾沈澱物,使用六亞甲四胺洗滌溶液洗滌數次。以 250mL 之量瓶承接濾液及洗液,保存之。捨棄沈澱物。 註 (1) 以 4-甲基 -2-戊酮已將幾乎所有之鐵萃取,且試樣中之鋁、鈦等之含量少時,加鐵溶液第 2.(7)節 10 20mL。 (2) 亦可置於加熱板上煮沸數分鐘,以替代置於溫浴上使其成熟。 9 CNS 5376-14, M 3014-14 4.3 N1N-DDTC 分離:將第 4.2 節所得之溶液冷卻至常溫後,加水至標線。依附錄 2表 1 之規定,對應鈣含量自此溶液分取特定量於分液漏斗,加 N1N-D

28、DTC 約 0.1g與氯仿 50mL 搖動混合,將干擾元素萃取於氯仿中。靜置後捨棄有機相,再實施此操作,並反覆實施至有機相變成透明,以完全去除干擾元素。將水相移入錐形瓶( 500mL),以水洗滌分液漏斗內壁,而將洗液併入。 附錄 2 表 1 試樣溶液分取量 鈣含量 %(m/m) 分取量 mL 未滿 2 100 2 以上 50 4.4 滴定:加氫氧化鉀溶液 20mL 及卡爾先瑞香草酚酞混合指示劑第 2.(16)節約 0.05g 於第 4.3 節所得之溶液 ,並搖動混合,加水調節液量為約 200mL,以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第 2.(14)節滴定,以最後 1 滴,溶液由黃綠

29、色變成紫色,即為終點,求得 EDTA 2Na 標準溶液消耗量 (3)。 註 (3) 滴定時,混合指示劑之顯色不鮮明時,可操作如下。正確加 0.01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第 2.(15)節 1 3mL 於已添加混合指示劑第 2.(16)節之溶液,以 0.01mol/L EDTA 標準溶液滴定之。此時,須自此 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之滴定消耗量,減掉所加之 0.01mol/L 氯化鈣標準溶液之 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相當量( mL)。 5. 空白試驗:不使用試樣,依第 4.1 4.4 節之步驟,與試樣並行實施相同操作。 6. 計算 (1) 鈣含量

30、之計算:自第 4.4 節及第 5 節所得之消定消耗量,依下式算出試樣中之鈣含量。 100000401021=Bm.VVCa)(式中, Ca :試樣中之鈣含量 %(m/m) V1:所分取試樣溶液的滴定時之 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V 2:所分析空白試驗溶液的滴定時之 0.01mol/L EDTA 2Na 標準溶液消耗量( mL) m:試樣秤取量( g) B:試樣溶液及空白試驗溶液之分取比 (2) 氧化鈣含量計算:依下式自鈣含量算出試樣中氧化鈣含量。 Ca.CaO = 3991 式中, CaO :試樣中之氧化鈣含量 %(m/m) Ca:與第 6.(1)節相同

31、 10 CNS 5376-14, M 3014-14 7.許可差:依附錄 2 表 2 之規定 附錄 2 表 2 許可差 單位: %(m/m) 同一試驗室內許可差 不同試驗室間許可差 D(n) 0.0098(鈣含量 )+0.0071 2.8 0.0092(鈣含量 )+0.0177 n=2 時, D(n) 2.8 n=3 時, D(n) 3.3 n=4 時, D(n) 3.6 參考:此許可差,係使用鈣含量 0.057%(m/m)以上, 2.02%(m/m)以下之試樣求得者。 11 CNS 5376-14, M 3014-14 附錄 3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 1. 適用範圍 依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

32、定量鐵礦石中鈣之方法。 本方法,適用於天然鐵礦石、鐵精礦及包括燒結礦之結塊礦,且鈣含量在 0.01%(m/m)以上, 10.0%(m/m)以下之範圍者。 參考:本方法,亦可適用於硫化鐵燒礦,銹皮( scale)及礦屑( dust)或將此等粉粒狀物加工成團礦等之鐵原料。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係引用於本附錄條文中,故構成其規定之一部分。在本標準發行之時點,各標準之發行版標示皆為正確,惟國際標準總會修訂,故同意使用本標準之當事人,宜設法參照最新版之標準。 ISO 648: 1977 Laboratory glassware One mark pipettes ISO 1042: 1983 Lab

33、oratory glassware One mark volumetric flasks ISO 3082: 2000 Iron ores-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dure ISO 7764: 1985 Iron ores-Preparation of predried test samples for chemical analysis 3.原理 以氫氯酸與少量硝酸分解試樣。 加熱蒸發將矽酸脫水,經稀釋後予以過濾。將殘渣灼熱後,加氫氟酸與硫酸並加熱蒸發,以去除矽酸。然後,以碳酸鈉熔融。冷卻後將熔融生成物溶解於濾液。 使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燃燒器,

34、將此溶液噴霧於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儀之火焰中。 測定鈣之吸光度,與檢量線溶液吸光度比較,以實施定量。 4.試藥 分析時,使用分析用保證試藥( recognized analytical grade),蒸餾水或同等以上純度之水。 4.1 無水碳酸鈉( Na2CO3) 4.2 氫氯酸(密度 1.19g/mL) 4.3 氫氯酸(密度 1.19g/mL)之稀釋液 1+9 4.4 硝酸(密度 1.4g/mL) 4.5 氫氟酸 40%(m/m)(密度 1.13g/mL)或 48%(m/m)(密度 1.185g/mL) 4.6 硫酸(密度 1.84g/mL)之稀釋液 1+1 4.7 背景溶液 將不含鈣之純鐵純度

35、 99.9%(m/m)以上,鈣含量 0.0002%(m/m)以下 10g 溶解於氫氯酸 (第 4.2 節 )50mL,滴加硝酸(第 4.4 節)氧化之。加熱蒸發將溶液濃縮至呈糖漿狀。加氫氯酸(第 4.2 節) 20mL,以水稀釋成 200mL。將無水碳酸鈉 12 CNS 5376-14, M 3014-14 (第 4.1 節) 17g 溶解於水後,小心加入鐵溶液中,加熱去除二氧化碳。將此溶液冷卻後,移入 1000mL 之量瓶,加水至標線,混合之。 4.8 氯化鑭溶液 將氯化鑭 LaCl3 xH2O,鈣含量 0.002%(m/m)以下 50g 溶解於氫氯酸(第 4.2節) 50mL 與熱水 30

36、0mL。冷卻後稀釋成 1L。 4.9 鈣標準溶液, 25gCa/mL 將已乾燥之碳酸鈣 CaCO3,純度 99.9%(m/m)以上 1.2487g 溶解於氫氯酸(密度 1.19g/mL)之稀釋液 1+3 100mL。完全溶解後予以冷卻,移入 1000mL 之量瓶,加水至標線,混合之。 自此溶液分取 10mL,移入 200mL 之量瓶。加水至標線,混合之。 4.10 鈣檢量線溶液 使用鈣標準溶液(第 4.9 節),調製鈣檢量線溶液如下。 使用吸量管,分取鈣標準溶液(第 4.9 節) 2.0mL、 5.0mL、 10.0mL、 20.0mL、40.0mL 及 50.0mL,分別移入 200mL 之

37、量瓶 (1)。 各加氫氯酸(第 4.2 節) 6mL,背景溶液(第 4.7 節) 60mL 及氯化鑭溶液(第4.8 節) 40mL,加水至標線,混合之。不含鈣之零檢量線溶液,加背景溶液(第4.7 節) 60mL、氫氯酸(第 4.2 節) 6mL 及氯化鑭溶液(第 4.8 節) 40mL 於200mL 之量瓶以調製之。 註 (1)鈣之濃度範圍亦可對應所使用之裝置適宜變更。高靈敏度之裝置時,注意第 5.3 節所示之裝置基準,可減少標準溶液分取量,亦可使用經稀釋之標準溶液。 5. 裝置 使用通常之分析用器具及下列者。 5.1 鉑坩堝:容量 30mL 以上 5.2 蒙孚爐( Muffle furnac

38、e):可加熱至約 1100者 5.3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儀:具有一氧化二氮乙炔燃燒器者。 警告:為了防止爆炸事故,一氧化二氮乙炔之點火及熄火,應依製造廠商之操作指引實施。在火焰點燃期間,應戴有色防護眼鏡。 在本方法所使用之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儀,須滿足下列裝置基準。 a) 最小靈敏度:檢量線最高濃度溶液(參照第 4.10 節)之吸光度,最少為 0.3。 b) 檢量線之直線性:檢量線上部 20%範圍之斜率(以吸光度變化表示)與以相同方法算出之下部 20%範圍之斜率之比,須為 0.7 以上。 c) 最小穩定性( Minimum stability) :對最高濃度檢量線溶液與零檢量線溶液,分別實施充分次數

39、之重現測定時,所得標準差須分別為最高濃度檢量線溶液平均吸光度之 1.5%, 0.5%以下。 參考:最小穩定性之求法 將最高濃度檢量線溶液噴霧 n 次,求得各個吸光度讀數AAi,計算平均值AA 。 將最低濃度檢量線溶液(零檢量線溶液除外)噴霧 n 次,求得各個吸光度讀數 ABi,計算平均值BA ( n 為 10 次以上)。 13 CNS 5376-14, M 3014-14 依下式計算最高及最低濃度之檢量線溶液各個標準差 SA及 SB。 11222=nnAAnAASiiAAiA)()(11222=nnBBnAASiiBBiB)()(最高及最低濃度之檢量線溶液各個最小穩定性,依計算式 SA100/

40、AA 及SB 100/AA 求得之。 備考 1. 基準 a)、 b)及 c)之評價及 /或以下之一切測定,本附錄推荐採用圖表式記錄器與數字顯示裝置之併用,或其中之一項。 2. 測定條件會因裝置而不同,以下所示之測定條件,係在數所試驗室使用,可順利進行試驗者,因此可作為操作之指針使用。將測定溶液噴霧於預混合燃燒器之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中。 鈣中空陰極管電流 (mA) 15 波長 (nm) 422.7 一氧化二氮流量 (L/min) 13.8 乙炔流量 (L/min) 6.6 即使在無法適用上述氣體流量之裝置,一氧化二氮與乙炔之氣體流量比率,將成為操作之有效指針。 6.取樣及試樣 6.1 試驗室試樣

41、( Laboratory sample) 分析時,使用依 ISO 3082 之規定採取並調製之粒度小於 100m 之試驗室試樣。結合水或易氧化化合物含量高於基準含量( significant contents)之鐵礦石時,使用粒度小於 160m 之試樣。 備考:關於結合水及易氧化化合物基準含量之準則,依 ISO 7764 之規定。 參考:結合水及易氧化化合物含量,規定於 CNS 5376。 6.2 預乾分析用試樣( Predried test sample)之調製 將試驗室試樣充分混合後,採取若干個單位試樣,使能夠代表容器中之試樣,作為分析用試樣。依 ISO 7764 之規定,於 1052將分

42、析 用試樣乾燥所得者,為預乾分析用試樣。 7.操作 7.1 分析次數 對於 1 個預乾分析用試樣,依附錄 3 附件 A 之規定,至少獨立 (2)實施兩次分析。 註 (2) 所謂“獨立”之意義,為第二次或繼續實施之分析結果不受以前之結果影響。尤其是在本分析方法,意謂該條件為操作之重複須由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或由不同之人實施,並且兩種情形須實施適當之再校正。 14 CNS 5376-14, M 3014-14 7.2 分析試樣( Test portion) 自第 6.2 節所得之預乾分析用試樣採取數個單位試樣,精秤約 1g 至 0.0002g。 備考:為了避免再吸收水分,須迅速秤取分析試樣。 7.

43、3 空白試驗及核對試驗 在每一次定量,須以同一條件,與鐵礦石分析試樣( 1 個或數個)並行實施 1個空白試驗與 1 個同一種類鐵礦石驗證標準物質(3)之分析。驗證標準物質之預乾分析用試樣,須依第 6.2 節調製。 註 (3) 驗證標準物質,須為與分析用試樣同一種類,並且兩者性質非常相似以致分析操作不需作重大變更者。 同時分析數個試樣時,若操作相同並使用同一試藥瓶之試藥時,則可以 1 個空白試驗值代表。 同時分析同一種鐵礦石之數個試樣時,可使用 1 個驗證標準之物質驗證值。 7.4 定量 7.4.1 試樣之分解 將分析試樣(第 7.2 節)移入燒杯( 250mL)。以水數 mL 潤濕,加氫氯酸(

44、第 4.2 節) 25mL,覆蓋錶玻璃,和緩地加熱之。加熱分解至即將沸騰之溫度並看不出有反應之情形。加硝酸(第 4.4 節) 2mL,分解數分鐘。取下錶玻璃,將溶液蒸發至乾涸。 於 105 110之加熱板上將鹽類加熱 30 分鐘。加氫氯酸(第 4.2 節) 5mL,以錶玻璃覆蓋燒杯,加溫數分鐘。加水 50mL,為了避免鈦之水解,邊攪拌混合邊加熱使其沸騰。將錶玻璃與燒杯內壁洗滌,使用內由少量濾紙漿之一般定量用濾紙,將此溶液過濾於燒杯( 250mL)。使用套橡膠管之玻璃棒或潮濕濾紙,完全去除附著於燒杯之粒子並移至濾紙上。以氫氯酸(第 4.3節)將濾紙洗滌 3 次後,以熱水洗滌至看不出濾紙上有鐵離子

45、顏色。將濾紙連殘渣移入鉑坩堝(第 5.1 節)。將濾液加熱濃縮至約 100mL 並保存。 7.4.2 殘渣處理 於低溫( 500 800)將鉑坩堝中之濾紙及殘渣灼熱。放冷後,以水數滴使其潤濕,加硫酸(第 4.6 節) 3 滴或 4 滴及氫氟酸(第 4.5 節) 10mL。緩慢蒸發使二氧化矽揮發後,使發生白煙以去除過剩之硫酸。於約 700灼熱之。加無水碳酸鈉(第 4.1 節) 1.0g(4),加鉑坩堝蓋,以燃燒器或蒙孚爐熔融至得到透明之熔融生成物(於 1100熔融約 15 分鐘)。 註 (4) 此時,若熔融有困難,則使用無水碳酸鈉(第 4.1 節) 2g,氫氯酸(第4.2 節)亦使用 2 倍量。

46、背景溶液(第 4.7 節)亦使用 2 倍量之無水碳酸鈉與氫氯酸(第 4.2 節)調製。 7.4.3 試樣溶液之調製 將冷卻後之熔融生成物溶解於第 7.4.1 節所保存之溶液,而將坩堝與坩堝蓋洗滌後取出 (5) 註 (5) 在此階段若溶液為混濁時,表示多量之鈦已水解。此時,在移入 200mL量瓶之前,須先過濾。 15 CNS 5376-14, M 3014-14 將此溶液移入 200mL 之量瓶中,加水至標線,混合之。 自此溶液分取適當量(參照附錄 3 表 1)移入 200mL 之量瓶中,加氯化鑭溶液(第 4.8 節) 40mL。再依附錄 3 表 1 之規定加背景溶液(第 4.7 節)與氫氯酸(

47、第 4.2 節)。加水至標線,混合之(6)(此溶液稱為試樣稀釋溶液)。 分取空白試驗溶液之相當量,移入 200mL 之量瓶,加與試樣溶液時相同量之氯化鑭溶液(第 4.8 節)、背景溶液(第 4.7 節)及氫氯酸(第 4.2 節)。加水至標線,混合之(此溶液稱為空白試驗稀釋溶液)。 附錄 3 表 1 試樣溶液稀釋指南 試樣中鈣之預估含量 WCa%(m/m) 分取量mL 相當之試樣質量 背景溶液(第 4.7節)添加量 mL 氫氯酸(第 4.2節)添加量 mL 0.01 WCa 0.1 100 0.50 30 3 0.1 WCa 0.5 50 0.25 45 4 0.5 WCa 2.5 10 0.0

48、5 60 6 2.5 WCa 10.0 2 0.01 60 6 註(6) 附錄 3表 1所規定之稀釋率,係使鈣濃度落在檢量線範圍內。對於更高靈敏度之裝置,可減少試樣溶液分取量。此時,應預先將溶液稀釋,使分取量不小於 2mL。空白試驗溶液亦如此。此時,亦須調整背景溶液(第 4.7節)及氫氯酸(第 4.2節)之量。 7.4.4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儀之調整 設定鈣波長( 422.7nm),調整吸光度為最小。裝設適當之燃燒器,依製造廠商之操作指引點燃火焰。將燃燒器預熱 10 分鐘後,邊噴霧最高濃度檢量線溶液(參照第 4.10 節)邊調整燃料氣體與燃燒器,使吸光度為最大,然後確認第 5.3 節所規定之裝置

49、基準。 噴霧水與最高濃度檢量線溶液,並確認吸光度讀取值沒有變動後,將對應水之讀值調整為吸光度零。 7.4.5 吸光度之測定 自稀釋空白試驗溶液與零檢量線溶液開始,以吸光度增加之順序將檢量線溶液(第 4.10 節)及最終試樣溶液(參照第 7.4.3 節)噴霧,以使最終試驗溶液在一連串測定之適當時點噴霧。若得到穩定之應答,記錄其讀取值。在各溶液噴霧之間,應噴霧水。 至少反覆實施測定 2 次。 必要時,將各溶液讀取值之平均變換為吸光度。減去零檢 量線溶液吸光度,以求各檢量線溶液淨吸光度。同樣,減去稀釋空白試驗溶液吸光度,以求最終試樣溶液淨吸光度。製作鈣濃度 g/mL 與檢量線溶液淨吸光度之關係線,作為檢量線。 使用檢量線,將最終試樣溶液淨吸光度變換為鈣濃度 g/mL。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际标准 > 其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