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643292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图 41 所示三力矢 F2、 F2、F 3 的关系是( )。(A)F 2+F2+F3=0(B) F3=F1+F2(C) F2=F1+F3(D)F 1=F2+F32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 F1、F 2,满足 F1=F2 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B)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3 如图 42 所示,将大小为 100N 的力 F 沿 x、y 方

2、向分解,若 F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50N,而沿 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 200N,则 F 在 y 轴上的投影为( ) 。(A)0(B) 50N(C) 200N(D)100N4 已知 F1、F 2、F 3、F 4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 43 所示,由此可知( ) 。(A)该力系的主矢 FR=0(B)该力系的合力 FR=F4(C)该力系的合力 FR=2F4(D)该力系平衡5 平面汇交力系(F 1、F 2、F 3、F 4,F 5)的力多边形如图 44 所示,则该力系的合力FR 等于 ( )。(A)F 3(B)一 F3(C) F2(D)一 F26 两直角刚)AC、AC、CB

3、 支承如图 45 所示,在铰 C 处受力 F 作用,则 A、B两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与 x 轴正向所成的夹角分别为( )。(A)0,90(B) 90,0(C) 45,60(D)45,1357 知 F1、F 2、F 3、F 4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 46 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 )。(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系合力为零,力系平衡8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 D 点简化后,得到如图 47 所示的一个主矢 FR 和一个主矩MO,则该力系的最后简化结果为( )。(A)作用在 O 点的一个合力(B)合力偶(C)作用在 D

4、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 O 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9 图 48 所示结构在斜杆 CD 的中点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 F,杆 AB 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 A 的约束力 FA 的作用线应该是( )。(A)沿水平方向(B)沿铅垂方向(C)沿 A、D 连线(D)无法判断10 在图 49 所示四个力三角形中,表示 FR=F1+F2 图是( )。11 图 4 一 10 所示刚架中,若将作用于在 B 处的水平力 P 沿其作用线移至 C 处,则 A、D 处的约束力( ) 。(A)都不变(B)都改变(C)只有 A 处改变(D)只有 D 处改变12 图 411 所示一绞盘有三个等长为 l 的柄,三个柄

5、均在水平面内,其间夹角都是 120。如在水平面内,每个柄端分别作用一垂直于柄的力 F1、F 2、F 3,且有F1=F2=F3=F4,该力系向 O 点简化后的主矢及主矩为( )。(A)F R=0,M O=3Fl(B) FR=0,M O=3Fl(C) FR=217(水平向右),M 0=3Fl(D)F R=2F(水平向左),M O=3Fl13 等边三角形 ABC,边长为 a,沿其边缘作用大小均为 F 的力 F1、F 2、F 3,方向如图 412 所示,力系向 A 点简化的主矢及主矩的大小分别为 ( )。(A)F R=0,M A=(B) FR=0,M A=Fa(C) FR=2F,M A=(D)F R=

6、2F,M A=14 如图 413 所示,重力为 W 的圆球置于光滑的斜槽内,右侧斜面对球的约束力FNB 的大小为( )。15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两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 M,如图414 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 A 的约束力大小为 ( )。16 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 415 所示。支座 A、B 的约束力为( )。17 已知杆 AB 和杆 CD 的自重不计,且在 C 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 AB 上的力偶的矩为 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 CD 杆上的力偶矩 m2,转向如图416 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A)m 2=m1(B) m2=2m1(C)(D)18 若将图 4

7、17 所示三铰刚架中 AC 杆上的力偶移至 BC 杆上,则 A、B、C 处的约束力( ) 。(A)都改变(B)都不改变(C)仅 C 处改变(D)仅 C 处不变19 图 4 一 18 所示结构直杆 BC,受载荷 F、q 作用,BC=L ,F=qL ,其中 q 为载荷集度单位 Nm,集中力以 N 计,长度以 m 计。则该主动力系对 O 点的合力矩为( )。20 图 4 一 19 所示构架由 AC、BD、CE 三杆组成,A 、B、D、C 处为铰接,E 处光滑接触。已知:F P=2kN,=45,杆及轮重均不计。则 E 处约束力的方向与 x 轴正向所成的夹角为( ) 。(A)0(B) 45(C) 90(

8、D)22521 图 420 所示平面构架,不计各杆自重。已知:物块 M 重力的大小为 FP,悬挂如图所示,不计小滑轮 D 的尺寸与重量,A、E、C 均为光滑铰链,L1=15m,L 2=2m。则支座 B 的约束力为( )。(A)F B= ()(B) FB= ()(C) FB=FP()(D)F B=022 图 421 所示三铰支架上作用两个转向相反、大小相等且不为零的力偶 m1 和m2,支架自重不计。则支座 B 的约束力为( )。(A)F B=0(B) FB 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C) FB 的作用线平行于 D、B 连线(D)F B 的作用线平行于 C、B 连线23 已知图 422 所示结构中的 q

9、,L,则固定端 B 处约束力的值为( 设力偶逆时针转向为正)( )。24 两直角刚杆 ACD,BEC 在 C 处铰接,并支承如图 423 所示。若各杆重不计,则支座 A 处约束力的方向为( )。(A)F A 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B) FA 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C) FA 的作用线平行于 B、C 连线(D)F A 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25 图 424 中,均质杆 AB 重力为 F,用铅垂绳 CD 吊在天花板上,A、B 两端分别靠在光滑的铅垂墙面上,则 A、B 两端约束力的大小是 ( )。(A)A、B 两点约束力相等(B) B 点约束力大于 A 点约束力(C) A 点约束力大于 B 点约束力(D)

10、无法判断26 图 425 所示起重机的平面构架,自重不计,且不计滑轮自重。已知F=100kN,L=70cm,B 、D、E 为铰链连接,则支座 A 的约束力为( )。(A)F Ax=100 kN(),F Ay=150 kN()(B) FAx=100 kN(),F Ay=50 kN()(C) FAx=100 kN(),=50 kN()(D)F Ax=100 kN(),F Ay=100 kN()27 平面结构如图 426 所示,自重不计。已知 F=100kN。判断图示BCH 桁架结构中,内力为零的杆数是( )。(A)3(B) 4(C) 5(D)628 图 427 所示平面桁架的尺寸与载荷均已知。其中

11、,杆 1 的内力大小 Fs1 为( )。29 图 428 中,桁架结构形式与载荷 FP 均已知。结构中杆件内力为零的杆件数为( )。(A)零根(B) 2 根(C) 4 根(D)6 根30 不经计算,通过直接判定得知图 429 所示桁架中零杆的数目为( )。(A)4 根(B) 5 根(C) 6 根(D)7 根31 不经计算,通过直接判定得出图 430 所示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数为( )。(A)2 根(B) 3 根(C) 4 根(D)5 根32 知图 431 所示斜面的倾角为 ,若要保持物块 A 静止,则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 f 所应满足的条件为( )。(A)tanf(B) tanf(C) ta

12、nf(D)tan f33 图 432 中,物块重力为 Q,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摩擦角 =20,若力 P作用于摩擦角之外,并已知 =30,P=Q,物体是否能保持平衡( )。(A)能(B)不能(C)处于临界状态(D)P 与 Q 的值比较小时能保持静止,否则不能34 重力大小为 W 的物块能在倾斜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下滑,为了维持物块在斜面上平衡,在物块上作用向左的水平力 FO(图 433)。在求解力 FO 的大小时,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F 方向为 ( )。(A)只能沿斜面向上(B) F 只能沿斜面向下(C) F 既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向下(D)F=035 图 434 所示物块 A 重力的大小

13、W=10N,被用大小为 FP=50N 的水平力挤压在粗糙的铅垂墙面 B 上,且处于平衡。块与墙间的摩擦系数 f=03。A 与 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A)F=15N(B) F=10N(C) F=3N(D)只依据所给条件则无法确定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理论力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力多边形法则。【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如图 483 所示,根

14、据力的投影公式,F x=Fcos,故 =60。而分力 Fx 的大小是力 F 大小的 2 倍,故力 F 与 y 轴垂直。【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平面汇交力系几何法合成,各分力首尾相连,力多边形的封闭边是合力。【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面汇交力系几何法合成,各分力首尾相连,力多边形的封闭边是合力。【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C 与 BC 均为二力构件,分析铰链 C 的受力即可。【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力的多边形自行封闭。【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8

15、【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若主矢 FR向 D 点左边某点 O平移后,将附加一顺时针转向的力偶。【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杆 ACB 为二力构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分力首尾相连,合力为力三角形的封闭边。【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力的可传性。【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主矢为三力的矢量和,对 O 点的主矩为三力分别对 O 点力矩的代数和。【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将力系向 A

16、 点简化。【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采用平面汇交力系的两个平衡方程求解。【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受力分析,A、B、C 处的约束力均为水平方向,分别考虑AC、BC 的平衡,采用力偶的平衡方程即可。【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均布力组成了力偶矩为 qa2 的逆时针转向力偶。A 、B 处的约束力沿铅垂方向组成顺时针转向的力偶。【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作用在 AB 杆 C 处的约束力为水平方向,根据力偶的性质,A、D处约束力应满足二力平衡原理。【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8

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力偶作用在 AC 杆时,BC 杆是二力杆;力偶作用在 BC 杆时,AC杆是二力杆。【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F 力和均布力 q 的合力作用线均通过 O 点,故合力矩为零。【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E 处为光滑接触面约束,根据约束的性质,约束力应垂直于支撑面指向被约束物体。【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取构架整体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M A(F)=0,F B.2L2 一FP.2L1=0。【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两主动力偶已构成平衡力系,故

18、A、B 处约束力应满足二力平衡原理。若选择 FB=0,则构件 BD 将不能平衡。【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先取 AC 为研究对象,由m C(F)=0 的平衡方程可求出 FA;再研究整体。【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BEC 为二力构件。对结构整体,根据力偶的性质,A 、B 处约束力应组成一力偶。【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B 处为光滑约束,其约束力均为水平并组成一力偶,与力 F 和CD 杆约束力组成的力偶平衡。【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列两个平衡方程F x=0,M C(

19、F)=0。【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依次分析节点 G、G 1、E、E 1、D、 D1。【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计算出 B 处约束力 FB,再用铅垂截面将桁架 1杆处截开取右半部分,列平衡方程M O=0,可得杆 1 受压其内力与 FB 大小相等。【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2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应用零杆的判断方法,分别分析节点 E、C 、G 、A 。【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力 P 与 Q 的合力作用线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为 15。【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维持物块平衡的力 FQ 的大小可在一个范围内,求 FQmax 时摩擦力 F向下,求 FQmin 时摩擦力 F 向上。【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用平衡方程计算摩擦力。【知识模块】 理论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