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83960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31-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A)可撤销民事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C)效力待定民事行为(D)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民事行为2 以下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有( )。(A)丙被绑架后,其妻丁向绑架者支付人民币 40 万元(B)乙向丙租房设立电子游戏厅进行赌博,并相约不得将此事告知他人(C)甲 13 岁时利用压岁钱购买了乙所持的面额 3 000 元的政

2、府公债(D)甲 13 岁时随父母弃学经商,17 岁暴富,购买了一套价值人民币 100 万元的房屋3 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 )。(A)请求权(B)抗辩权(C)形成权(D)支配权4 甲、乙订立合同,合同中约定“本合同自甲方去世时生效” ,该条款属于( )。(A)延缓条件(B)解除条件(C)始期(D)终期5 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合同自签订时起生效 ”,该约定是 ( )。(A)肯定解除条件(B)肯定延缓条件(C)不是所附条件(D)否定条件6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又属于无偿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赠与(B)融资租赁(C)保险(D)银行借贷7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3、该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是( )。(A)到达相对人时(B)知道相对人时(C)表示完成时(D)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8 甲赠与乙房屋一间,条件是:乙必须与甲结婚,该民事法律行为( )。(A)已经成立但未生效(B)无效(C)条件无效,但赠与合同有效(D)已经生效9 9 岁的张某接受了其叔叔赠与的一台电脑,该赠与行为( )。(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10 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偿法律行为的是( )。(A)样品买卖(B)赠与(C)杠杆租赁(D)居间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保险(B)赠与(C)定金(D)保证12 可撤销民事行为,在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后,( )。(A

4、)该民事行为仍然有效(B)该民事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为无效(C)该民事行为自始无效(D)该民事行为由效力待定转化为无效13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 )民事行为。(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14 撤销权的存续期间在性质上属于( )。(A)诉讼时效(B)取得时效(C)除斥期间(D)附期限15 根据合同法规定,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 )。(A)因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B)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C)因欺诈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16 申某 15 周岁,其实施的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有效的是( )。(A)申某花 120 元购买高考辅导书一套(B)申

5、某立遗嘱一份(C)申某通过签订合伙协议而成为某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D)申某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其发明的一项专利17 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租赁(B)加工承揽(C)定金担保(D)商业借款18 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授权行为(B)遗嘱行为(C)撤销行为(D)赠与行为19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 )。(A)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B)只需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便可以成立的法律行为(C)行为双方都为一人的法律行为(D)产生的民事权利与义务单一的法律行为20 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给乙公司建筑工程设备

6、,但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 )。(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21 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行为的是( )。(A)无因管理行为(B)无权代理行为(C)无权处分行为(D)票据行为多项选择题第 51-5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2 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赠与(B)遗赠(C)悬赏广告(D)设立遗嘱23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下列行为

7、可以撤销的有( )。(A)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B)行为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C)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D)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24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下列行为无效的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D)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25 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A)定金合同(B)保管合同(C)质押合同(D)赠与

8、合同26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D)采取特定的形式27 11 岁的董某接受其姑妈赠送的一台照相机,该赠与合同为( )。(A)有效(B)单务合同(C)经董某的父母追认后有效(D)无效28 甲的单位要分新房,甲预计自己会得到一套新房,于是购置了 8 000 元的新家具。后甲没有分到新房。关于甲购置行为的认定,错误的是( )。(A)无效行为(B)有效行为(C)可撤销行为(D)效力待定行为29 对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应当遵循的解释方法有(

9、)。(A)文义解释(B)习惯解释(C)诚信解释(D)目的解释简答题第 56-5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简述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别。31 简述意思表示的特征。辨析题第 5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请对这一说法加以辨析。33 有的学生说:“ 民事行为要么有效,要么无效。” 试对该说法加以辨析。法条分析题第 59 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 133 条规

10、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34 条文中“意思表示 ”的含义。35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36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案例分析题第 6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6 甲、乙为逃避房产交易税,假借赠与名义,买卖某处房产。双方商定房价 50 万元,乙方先行支付 5 万元,随后双方签订房产赠与协议。协议约定,甲将房产无条件赠与“表弟 ”乙。赠与协议经公证办理了房产变更登记。同时,双方签订房产买卖协议,约定房价 50 万元,乙在协议签订后 3 天内给付 25 万元房款,甲交付钥匙,乙入住。余款 20 万元一年

11、内付清。一年后,甲索要余款,乙以房产已赠与他并已完成产权变更登记为由拒付。甲诉诸法院,要求乙清偿余款。问:37 甲、乙双方的赠与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38 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民事法律行为)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31-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50 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据此,选 A 项。【知识

12、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合法性,A 项和 B 项不合法。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之一就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C 项表述的行为人不具有购买公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 项表述属于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撤销权属于形成权,即只要当事人一方行使该权利,就可以使当事人一方与对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动。【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方必然会去世,因此合同具有必然性,故为附期

13、限,而不是附条件。期限分为始期和终期。以约定生效的期限为始期,以约定解除的期限为终期。【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明文规定的内容不能作为条件。【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赠与为单务、无偿法律行为,其余都是双务、有偿法律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38 条规定,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据此,选 C 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违法的或者违背善良风俗的事实不能成为条件,如果以此为民事法律

14、行为设定条件的,应当认定整个行为无效。【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利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有效。【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样品买卖也必须支付对价;杠杆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而融资租赁为有偿法律行为;居间为有偿法律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保险、保证和赠与均为诺成性法律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行为溯及既往,即溯及行为成立之时,行为自

15、然自始无效。【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54 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据此,选 B 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撤销权的存续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不是时效,而是民事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附期限长短不一,而撤销权期间是不变期间。【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合同法第 54 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

16、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据此,选 B 项。根据合同法第 48 条规定,A 项表述为效力待定合同。根据合同法第 52 条第 1、3 项规定,C 、D 项表述为无效合同。【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申某未满 18 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A 项表述的情形属于订立合同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 47 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但由于申某购买高考辅导书的行为属于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申某也能够理解其行为。民法总则第 145

17、 条第 1 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据此,申某购买高考辅导书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有效,故选 A 项。继承法第 22 条第 1 款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据此,不选 B 项。合伙企业法第 14 条规定,合伙人应当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据此,不选 C 项。发明专利的行为本身属于事实行为,事实行为不受行为人行为能力的限制,但申请发明专利的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受行为人行为能力的限制,因此,申请发明专利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故不选 D

18、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租赁和加工承揽属于诺成性法律行为,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且不必交付标的物即可成立。定金担保的成立不仅需要意思表示一致,还要实际交付定金。借款行为是否属于实践性法律行为,关键要区分商业借款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商业借款为诺成性法律行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则为实践性法律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行纪、委托等。授权行为、遗嘱行为、行使撤销权的行为等都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赠与须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因此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知识模块】

19、 民事法律行为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仅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赠与。【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的表述中不存在否定性的用语,因此不是附否定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期限是必然到来的,因此不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更谈不上是附延缓期限的行为。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效力,即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暂不生效,而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才引起民事法律行为之法律效力的产生。附解除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则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解除效力,即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时即行生

20、效,而当所附条件成就时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解除。【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与原因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有因行为是指行为与原因不可分离的行为。所谓原因就是民事行为的目的,如买卖合同的原因就是取得钱款和获取标的物所有权,没有这个原因,就不能称之为买卖合同。无因行为是指行为与原因可以分离,不以原因为要素的行为。例如票据行为就是无因行为。无因行为并非没有原因,而是指原因无效并不影响行为的效力。可见,选 D 项。无因管理中的 “无因”与无因行为中的“无因”并非同义。无因管理中的“无因”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者约定的“原因”

21、,而无因行为中的“无因”是指不考虑行为发生的“原因”,此原因非彼原因,故不选 A 项。无权代理行为和无权处分行为都是效力待定民事行为,而民事行为除了票据行为外都是有因行为,故不选 B、C 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多项选择题第 51-5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无须他方作出一致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赠与为双方法律行为须双方当事人就交付赠与物意思表示一

22、致。注意:单方不同于单务。【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46 条第 1 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据此,不选 A 项。 民法总则第 147 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据此,选 B 项。民法总则第 150 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据此,选 C 项。民法总则 第 151 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

23、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据此,选 D 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44 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据此,选 A 项。民法总则第 145 条第 1 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据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但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可见,不选 B 项。民法总则第

24、 153 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据此,选 C、D 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担保法第 90 条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据此,定金合同属于实践合同,故选 A 项。合同法 第 367 条规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据此,保管合同属于实践合同,故选 B 项。物权法第212 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据此,质权的设定需移转质物的占有,否则质权不成立。但根据物权法第 15 条有关区分物权效力和合同效力的原理,质

25、权设定行为和质押合同是两个行为,一个是物权行为,一个是合同行为,二者效力不能混淆。因此,质押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而不是实践合同,如果质押合同有效而没有转移质物占有的,虽然质权没有成立,但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可见,不选 C 项。根据合同法第 185 条有关赠与合同的定义可知,赠与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而不是实践合同,故不选 D 项。【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43 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据此,选 A、B、C 项。D

26、 项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因为有些民事法律行为并不需要特定的形式。【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7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从事纯获利益的民事行为有效;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双方法律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购置新家具与是否能够分到新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谈不上无效、效力待定和可撤销的问题。【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民法总则第 142 条第 1 款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

27、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据此,备选项应全选。【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简答题第 56-5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正确答案】 (1)无效的条件不同。无效民事行为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也不论当事人之间是否有争议,该行为都是无效的,是绝对无效;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相对无效,是有条件的无效,当事人提出申请并经法院或者仲裁机关认可是该行为无效的前提条件。(2)无效的时间不同。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就不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就没有约束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被撤销之前,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就有了约束

28、力,只有在被撤销后,才丧失法律上的效力。当然,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后具有追溯力,追溯到行为开始。另外,可撤销民事行为受到 1 年行使撤销权的除斥期间的限制,而无效民事行为则不受这种时间的限制。(3)主张无效的人不同。无效的民事行为,双方当事人或者与该民事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可以主张无效,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在受理案件中发现属于无效范围的,也可以主张确认其无效;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只有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才可主张无效,其他人不享有撤销权。【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1 【正确答案】 (1)意思表示的表意人具有旨在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意图,该意图不违反法律强制性和公序良俗,因而发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效

29、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意思表示是实现意思自治的工具,行为人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志与外界发生法律关系,从而塑造与自身有关的私法秩序,形成了民法特殊的调整方法。(2)意思表示是一个意思由内到外的表示过程。单纯的停留在内心的主观意思是没有法律意义的,该意思必须表示于外部,才能够为人所知晓。(3)意思表示依据是否符合生效要件,法律赋予其不同的效力。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意思表示可以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不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意思表示发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与当事人的意思不尽一致。【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辨析题第 5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正确答

30、案】 (1)该说法不完全正确。(2)表意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作出的表示行为并不反映其真实意思的单独虚伪表示无效。(3)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表示内心真意的意思表示的通谋虚伪表示无效,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4)表意人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为发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的隐藏行为中,虚假意思表示无效,而真实意思表示有效。【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3 【正确答案】 (1)该说法不正确。(2)有效的民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除了有效民事行为外,还有无效民事行为。(3)但是,民事行为不仅仅限于有效和无效两种状态,还有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法条分析题第 59

31、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4 【正确答案】 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5 【正确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6 【正确答案】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案例分析题第 6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7 【正确答案】 甲、乙双方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因为该合同名义上属于赠与合同,但实际上属于买卖合同,该买卖合同以逃避课税为目的,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该合同不仅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且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故为无效。【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38 【正确答案】 法院应当宣告该赠与合同无效,并撤销公证和登记手续,对于双方刻意规避法律所得,应当依法予以追缴。【知识模块】 民事法律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