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对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出现了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就产生了法学(B)在西方,法学最早导源于古罗马,1216 世纪是罗马法的复兴时期(C)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学和新中国建立前历史上的法学,都没有揭示出法的本质和法的发展规律(D)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法学都否认经济对法的决定作用,都认为法是超阶级的、超历史的2 按照
2、法的创制与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A)根本法与普通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84 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规定所体现的是哪一个原则?( )(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中原则4 刑法第 13 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
3、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A)法律规范(B)法律概念(C)法律原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5 在下列我国现行法律条款中,哪项不属于法律原则?( )(A)经批准的上市公司的股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上市交易(B)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护,实行安全生产(C)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D)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6 构成
4、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规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规范7 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8 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一项?( )(A)已订婚的某对恋人之间的关系(B)某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他党员的关系(C)被告人聘请某
5、律师进行辩护(D)某甲赌博输给某乙 1000 元钱,立下字据表示在 3 天内付清9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0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律与道德是两类重要的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都是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建立而出现的(B)法律以道德为基础,
6、但在调整范围上小于道德的调整范围,法律通常只对其中严重的、需要动用国家强制力的行为作出反应。因此,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必然属于道德调整范围(C)由于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多元性,因此,法律和道德总是存在一定的冲突(D)有时一个行为可能合乎情理,但却不合法(法律不允许或者不受法律保护)。反之,也可能出现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行为,却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11 下列不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的是( )。(A)有关技术规范的法律(B)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C)有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法律(D)有关一般文化事务的法律12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 )。(A)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B)依照宪法规定的立法权限的划分(C)法制体系(
7、D)立法规划13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D)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14 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C)法院对某检察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15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一个法律
8、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6 关于法治国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法治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并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B)法治国家不仅要求有良法的治理,更要求在一个国家的制度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C)在法治国家里,应当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力制约的国家关系(D)确立司法独立等普遍的司法原则是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17 法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分,下列哪些属于法的非本质属性?( )(A)法的
9、规范性(B)法的强制性(C)法的普遍性(D)法的物质制约性18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的效力终止的情况?( )(A)在法中明文规定该法的有效期限,期限届满时,该法即自行终止效力(B)新法公布实施后,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行失去效力(C)新法中明文宣布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新法生效之日起终止效力(D)有权的国家机关颁布决定、命令等专门的法律文件,宣布某法失效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B)并非每个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C)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D)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前提
10、20 刑法第 20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法律条文包含了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 ) 。(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合法后果(D)违法后果21 某公司于 1997 年 1 月 8 日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具有法人资格,2 月 18日正式营业,2002 年 3 月 1 日被撤销,关于该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公司的行为能力始于 1997 年 2 月 18 日(B)该公司的权利能力始于 1997 年
11、1 月 8 日(C)该公司被撤销后,行为能力消灭,但权利能力仍在一段时间内存在(D)该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22 法律责任构成要素中所指的损害结果,包含的含义有( )。(A)损害结果表明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B)损害结果必须具有确定性,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已经实际造成的侵害事实(C)认定损害结果时一般根据法律、社会普遍认识、公众观念并结合社会影响、环境等因素进行(D)损害结果只能是对人身、财产的损害23 下列有关法律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从当代中国的语言环境来看,法律意识通常是指对法律的肯定的态度、心理、观点和思想(B)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12、法的传统之所以可以延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意识强有力的传承作用(C)法律意识相对独立于法律制度,它是法律文化最内在的深层次因素(D)法律意识包括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它在法的演进、创制和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4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司法的作用体观在( )。(A)司法解释(B)法律适用(C)事实认定(D)法律推理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简述法律解释的意义。26 简述执法的基本特征。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我国行政
13、立法概况是:1989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1996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7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999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0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问题:27 我国行政立法概况所反映的执法与法治原则是什么?28 从实现法治国家的角度分析上述行政立法概况。29 对于宪法的归属,甲、乙、丙三个同学有不同看法。甲认为:宪法是一个法律部门,它属于部门法。乙认为:宪法是法的渊源,它属于法的渊源之一。丙认为:宪法是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它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范围。请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对这些观点加以分
14、析。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论述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1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论述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和建成法治国家的标志。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学是在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法学的产生至少应当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因此,A 项
15、表述错误。在西方,法学最早导源于古希腊,1216 世纪是罗马法的复兴时期。B 项表述错误。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学和新中国建立前历史上的法学,都是剥削阶级法学。尽管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了对法律现象的某些方面、某些过程的真理性认识,但由于受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多重局限,都没有揭示出法的本质和法的发展规律。因此,C 项表述正确。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以往法学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有的否认经济对法的决定作用,大多数认为法是超阶级的、超历史的。因此,D 表述错误。【知识模块】 法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法律,又称为制定法
16、;不成文法是指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文字等表现形式的法,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知识模块】 法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属地主义是指法对人的效力以地域为准;属人主义是指法对人的效力以国籍为准。该条前半部分是属人原则的体现,后半部分是属地原则的体现。故D 项表述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刑法第 13 条的规定是犯罪的概念。【知识模块】 法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原则是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是法律规则的来源和基础。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基本区分是:规则必须有明确、具体的
17、行为模式,而原则只是概括的、宏观的要求。题目中只有 A 选项是法律规则。【知识模块】 法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部门法是由调整相同种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组成的,因此法律规范是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知识模块】 法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系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表现形式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法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的所有法律规范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整体。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具有国内性、现行性、部门性、联系性等特征。故只有 A
18、项表述不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 项中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B 项中的关系不是由法律调整所形成的; D 项中的关系不合法,不属于法律关系。【知识模块】 法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而言,权利应该是本位的,享有权利不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而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有权利。【知识模块】 法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与道德起源和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的产生必须以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建立为前提;道德是人们在交往中自然演进形成的,只要人们结成社会关系进
19、行生产和生活,道德就必然会出现并发挥作用。A 选项表述错误。有些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与道德无关,如程序性的法律关系、组织性的法律关系等。有些道德问题是法律不宜涉及的,如感情问题、友谊问题等。即使在二者共同调整的领域,二者的侧重点和调整方式亦有所不同。B 选项表述错误。一定社会中的道德是多元的,不同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理念,即使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集团和群体的具体道德观念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而国家法律则是统一的,这样,在多元的道德观念和统一严格的法律规范之间就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C 选项表述错误。由于法律和道德在调整对象范围、规范性特点和程度方面的不同,导致二者在一定场合下也可能发生冲突。
20、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可以概括为“情”与“法”或“情理”与“法理”的冲突。有时一个行为可能合乎情理,但却不合法(法律不允许或者不受法律保护)。反之,也可能出现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行为,却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D 选项表述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作用的法主要有: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有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法律;有关技术规范的法律;有关一般文化事务的法律等等。选项中只有 B 项不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作用的法律。【知识模块】 法理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立法体制,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
21、。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般政体对于立法体制的形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原则是指司法上的平等,而并非立法上的平等。【知识模块】 法理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中纪检监察部门不是国家权力机关;C 、D 项不属于法律监督行为。【知识模块】 法理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当然由法律条文体现出来,但一个法律规范并不一定等于一个法律条文。一个法律规范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一个法律条文也可能包括几个法律规范。【知识模块】 法
22、理学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治国家又称为法治政府,它强调法律在一个国家中的最高权威,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题中四个选项是法治国家的标准和条件,都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的规范性、强制性、普遍性等特征是法在与相近的社会现象(如道德、宗教)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象征和标志,是法的外在特征。而只有法的物质制
23、约性是法的本质特征。【知识模块】 法理学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我国法律效力终止的形式主要有:新的法律公布后,原有的法律即丧失效力;新法取代原有法律,同时宣布旧法作废;法律本身规定的有效期届满;由有关机关颁发专门法律文件,宣布废止某个法律;法律已完成其历史任务而自行失效。【知识模块】 法理学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在立法实践中,表述法律规则内容时,假定条件可以省略。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前提,前两者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会有不同的法律后果。但是不能因此说并
24、非每个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都是由三部分构成,即法律规则本身一定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缺一不可。【知识模块】 法理学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一部分是假定条件;“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这一部分为行为模式;“不负刑事责任”是法律后果。由于法律认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这种法律后果是合法的法律后果。【知识模块】 法理学2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成立时产生,至撤销时消灭。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知识模块】 法理学22 【
25、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损害结果包括对人身的、对财产的、对精神的或者三方面都有的损失和伤害。【知识模块】 法理学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因为我国传统社会是不大重视法律的作用的,法律往往只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因此,现在我们主张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从当代中国的语言环境来看,法律意识通常指的是对法律的肯定的态度、心理等。故 A 项正确。人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法律意识可以使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得以延续。故 B 项正确。法律意识可能先于法律制度而存在,也可能滞后于法律制度的发展,就法律文化的三个层面 (物化的、制度的、观念的)而言,观念层面
26、的东西是最为深刻和持久的。故 C 项正确。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意识在法的演进过程中起着传承作用,在法的创制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在法的实施过程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司法的作片 j 主要体现在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和法律推理三个方面,即司法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法律推理越来越深刻地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计算机在文书处理、信息检索查询和协助推理判案三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选 B、C 、D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三、简答题第 64-66
27、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正确答案】 法律解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前提。为使立法机关所创立的法律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贯彻,就需要法律解释对其详细化、具体化。(2)法律解释是克服成文法僵化的工具。成文法经立法机关创立后,其意义便凝固在其中,面对生机勃勃的社会现象,其僵硬性便显示出来,为克服这种现象就需要引入法律解释,以增大其灵活实用性。(3)法律解释是弥补法律漏洞,发展、完善成文法律的有效工具。为弥合成文法的稳定性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就需要适用法律解释弥补成文法的漏洞,根据社会的发展完善成文法。【知识模块】 法理学26 【正确答案
28、】 (1)主体的特定性。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所属的公职人员,以及法律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及人员。(2)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执法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它涉及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3)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支配地位,其意思表示和处分行为对于该法律关系具有决定的意义。执法行为仅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决定而成立,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和同意。(4)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国家行政机关在执法中,一般都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去履行职责,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示。(5)灵活性。由于执法涉及的社会
29、生活范围很广,加之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法律一般只作概括性的规定,由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国家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知识模块】 法理学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法理学27 【正确答案】 我国行政立法概况所反映的执法原则是依法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在全部行政管理中要严格依法办事,使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完全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1)执法的主体合法。2)执法的内容合法。3)执法的程序合法。我国行政立法概况所反映的法治原则是权力
30、制约原则。法治原则特别强调对国家行政权力的制约,要求严格依法行政。因为行政机关执掌着大量日常公共生活的组织指挥权力,代表公权力,通过各种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干预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活动,行政权力行使的广泛性、主动性、强制性和单方面性等都使得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成为法治的重点。【知识模块】 法理学28 【正确答案】 从法治的实质要求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第一,法律与政治相互关系的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具体主要包括:1)大部分政治行为应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非理性的权力习惯应通过立法修正为理性的政治经验,政治活动逐步走向程序化。2)加强法律对国家权力的控制,通
31、过权力的具体分工及相应职责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制约国家权力;以社会成员的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抵制国家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不适当的干预,提高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国家权力、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第二,政府权力与责任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具体主要包括:1)建立政府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制度,如国家赔偿制度、行政诉讼制度等,不能行使权力而回避责任。2)凡需要行使权力者,就必须预设责任。无论哪种权力主体,不管是具体权力行为还是抽象权力行为,也不管是自己执行或是受托代行,只要启动了权力就应预设相应的责任。3)立法机关应当经常检查,及时发现和补充被遗漏的政府责任,避免权力侵害发生后却找不到归责依据的现象。【知识
32、模块】 法理学29 【正确答案】 (1)宪法依不同的标准可分属不同的地方,上述三个同学的归类都是正确的。(2)有时宪法是在法律部门的意义上使用的。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凡是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即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原则、方针政策、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时宪法是在法律的渊源的意义上使用的。法律的渊源是指根据法的形式效力对法所作的分类,主要有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国际条约等,其中制定法在各国都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在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其中宪法是主要的法律
33、渊源之一。有时宪法一词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主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一。【知识模块】 法理学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正确答案】 当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时,就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现代市场经济一样,也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质上就是法制或法治经济,并且是与法制联系更加紧密的经济。(1)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
34、的经济,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市场主体的地位需要法律来确认和保障;第二,市场经济关系是契约关系,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几乎都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契约关系是一种法的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也需要法律来确认和保障;第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法律就是竞争的规则;第四,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有正常的秩序,需要有正常的市场准人、市场交易秩序,这些都离不开法律的作用;第五,市场经济还是开放性经济,要求主权国家不仅要完善国内法律体系,而且要善于运用国际法律、规则和惯例等。另外,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方面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引导、促进、保障和必要的
35、制约方面。(2)市场经济对法治的推动作用,可以概括为下列三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助于培育和激发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法律积极性,而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又是法治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意识的增长,是法治实现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2)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规则调整,从而促进了法律规范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而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又是法治的制度基础。3)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自治能力,造就了一支从外部制约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这支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规制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保证国家权力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知识模块】 法理学31 【
36、正确答案】 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1)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任何形态的经济来说,规则都是必要的。但只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中,依法治国才能实现,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对法治具有推动作用,表现在:1)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助于培育和激发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法律积极性,而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又是法治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意识的增长,是法治实现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2)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规则调整,从而促进了法律规范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而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又是法治的制度基础。3)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自治能力,造就了一支从外部制约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这支
37、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规制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2)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民主政体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政治基础,法治是民主政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这是因为:1)民主政体为法治国家提供价值基础和理论基础。法治国家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来源于民主观念,通过法律规制国家权力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2)民主政体为法治国家提供制度基础。法治是指法律的运行原则,而这种原则是以民主政体为依托的,这是因为:法治的良法基础,是靠少数服从多数的代议制度和立法程序来保障的;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权力来保证的,而国家权力又是
38、依靠民主原则确立的;在法治发达国家,法律通过宪政制度来规制国家权力、提升法律的权威,而权力制衡、宪政制度又是法治发达国家民主政体的基本内容;社会公众通过形式多样的渠道参政议政,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权力腐败和恣意的有力保障;民主政体严格限制国家权力的膨胀,大力培育和发展市民社会的自治能力,这也有助于防止国家权力的专横和促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3)全民较高的文化素养。1)法治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与人治需要愚昧、无知、迷信和愚忠等非理性文化支持相反,法治国家需要理性文化作为其观念基础。2)法治国家要求权利观念深入人心,并在社会中得到普及和弘扬。3)法治国家的实现还需要发达的制度
39、意识和规则意识。有了正确的制度意识,有助于把社会关系的重大领域制度化、法制化,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助于正确处理制度与人尤其是领导人的关系,防止因为领导人的变更或因为领导人注意力的转变而随意破坏制度或成例,保证任何人的活动都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法治本身就是一种规则之治,它与一般的规则之治的区别在于,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并由国家的权威和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规则。显然,规则意识的深人人心,是法治国家存在和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上述只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还不意味着是一个法治国家,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是:(1)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从形式上看,重要的社会关
40、系必须有法律调整;法律规范必须明确、肯定、具体,具有可诉性和可操作性;法律体系应当结构严谨、内部和谐、内容完备,各部门法之间、各种不同渊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要彼此衔接、和谐一致。从内容上看,立法必须体现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原则。(2)健全高效的法律运行机制,主要包括:1)在法律实施方面严格的执法体制和公正的司法体制。在行政执法体制建设上,应当建立行政权力分工和制约制度,包括行政权力的具体分工及职责的制度、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公务员制度、行政程序制度、行政赔偿制度等。在司法体制方面,必须健全和完善保障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各项制度,如司法人事和经费独立制度、独立审判的相关制度等。2)在法律监督方面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法律监督是实现法治的必要保障,离开有效的监督,国家权力很容易日益膨胀而摆脱法律的约束。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法律监督机制,并为监督活动的实施提供可靠的途径和保障条件。(3)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作为一种高度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社会调整手段,法律的实施离不开专业人员法律职业者的工作,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是法治国家的组织保证。(4)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法治社会的基础归根结底在于民众。广大公民自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动机和行为是依法治国最根本的动力所在。(5)良好的法律秩序。法治的目标和结果是实现良好的法律秩序,因此法治最终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知识模块】 法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