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84504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金融硕士 MF 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M=KPY 属于( ) 的理论。(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2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3 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C)避险功能(D)价格发现功能4 一般而言,货币供给方程中的高能货币取决于( )。(A)居民的行为(B)企业的行为 (C)中央银行的行为(D)商业银行的行为5 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社会

2、公众 (D)都不是6 基础货币的构成部分包括( )。流通中的现金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银行存款准备金(A)(B) (C) (D)7 影响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因素有( )。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 市场利率的高低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 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A)(B) (C) (D)8 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A)价格机制(B)利率机制(C)汇率机制(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二、名词解释9 通货膨胀10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11 永久性收入三、计算题12 原始存款 1 000 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9,提现率 6,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四、简答题13 货币

3、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14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过程及效果。15 简述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主要内容。16 比较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不同之处。17 在各种失业种类中,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是无法消除的?18 货币供给量是由哪些主体的行为决定的?五、论述题19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20 简述存款创造的基本条件。21 论述通货膨胀的成因、作用和对策。六、判断题22 在充分就业、劳动生产率不变情况下,若工资提高,则总产出提高。( )(A)正确(B)错误23 按费雪方程式中,人们持币的机会成本应等于名义利率。( )(A)正确(B)错误24 在典型的集中计划体制

4、下,货币需求经常偏大,从而总供给经常超过总需求。( )(A)正确(B)错误25 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A)正确(B)错误金融硕士 MF 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剑桥方程式又称现金余额数量说,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性收入是货币需求函数的决定性因素,而恒久性收入从长期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因此货币需求函数相对稳定。【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剑桥方程式从人们对货币的偏好

5、的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它将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资产,一类是人力财富。所以它重视的是资产的功能。【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础货币包括两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和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超额存款准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准备金,商业银行衡量成本和收益以后决定超额存款准备,但是非银行部门的偏好不会影响超额存款准备。【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

6、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货币均衡主要靠利率,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比,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比。【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二、名词解释9 【正确答案】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0 【正确答案】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1 【正确答案】 永久性收入,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期内所能取得的平均收入,可以用现在和过去至少 3

7、 年以上实际收入的加权平均数来估算。【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三、计算题12 【正确答案】 总存款=原始存款 存款派生倍数=1 0001(9+6+5)=5 000(万元 )派生存款=总存款原始存款=5 0001 000=4 000(万元)【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四、简答题13 【正确答案】 微观角度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来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都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是引入机会成本变量。宏观角度是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而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马克

8、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交易方程式分析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这些模型不考虑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也不考察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是从收入、市场供给等指标的变动状况来进行考察。【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4 【正确答案】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财政部门及其他政府机构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业务。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有价证券,或是增减流通中现金,或是增减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其结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或减少。不过,基础货币中增减的是现金还是准备金以及二者增减比例的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规模的不同。【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

9、与均衡15 【正确答案】 现金余额数量说是由马歇尔、庇古等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创立的。内容:货币首先可被视为一种资产,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是由于货币具有交易媒介和财富储藏的作用,使持有者可以便利交易和预防意外。货币持有额的多少,取决个人财富总额、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的预期等。于是:M d=KPY。 此外还假定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给 M 和货币需求会自动趋于均衡,于是:M=M d=KPY。 这就是剑桥方程式的典型形式。它表明,因为K 在短期内不变,Y 为常量,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作同比例同方向变动,货币数量决定名义收入。【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6 【正确答案】 凯

10、恩斯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 在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货币量与名义收入之间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 货币供给是决定名义收入的主要因素。 【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7 【正确答案】 对于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构成的自然失业只能尽力降低其失业程度,不能完全消除,因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及信息的不完备性,在这两个条件约束下,劳动力流动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结构性失

11、业产生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种结构的变化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当从衰落行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一时适应不了新兴行业的就业要求时,就会发生结构性失业。因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无法消除的。而另一些失业,如需求不足型失业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对于这种失业,按照凯恩斯的看法,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有效需求是可以消除的。【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18 【正确答案】 概括起来,货币供给量是由下述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它们是:中央银行的行为影响。中央银行既是一国金融活动的调节者,又是基础货币的供给主体,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垄断货币发行权上。流通中的现金全部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无限清

12、偿能力的支付手段,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现金的发行数量。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总量。商业银行的行为影响。商业银行既是基础货币的接受者,又是存款货币创造的主体。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总额。通过存款的创造,增加了货币供给量。财政机构的行为影响。财政机构是通过改变它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存款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在基础货币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机构若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则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并进而引起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从而减少货币

13、供给量。反之,财政机构取出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基础货币和根据货币乘数而得出的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企业的行为影响。企业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通过它们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来实施的。货币供给总是以企业、社会公众等存在相应的货币需求作为前提的。比如,企业对资金需求增加,如果追加投入靠自身积累,则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如果追加投入靠增资发行有价证券,则会影响货币供给的结构;如果申请银行贷款,则会影响货币供给。社会公众的行为影响。社会公众通过对货币需求的行为引起不同存款类型之间的转换,以及影响现金与存款的比率,从而影响货币乘数。【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五、论述题19 【正确答案】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

14、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

15、。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调控效果缓和,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局限性: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

16、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我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率。我国的存款准备率一直存在偏高的问题。虽然 1998 年以来两度下调,即从 13调至 6,但仍然偏高,还存在下调空间。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在我国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商业信用不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商业信用,加快商业信用票据化的进程,并进一步简化再贴现的票据及机构限制。公开市场业务。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源集中在两点:一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规模有限;二是

17、中央银行用以展开公开市场业务的有价证券的品种非常匮乏。因此,增加证券尤其是政府证券的品种、增加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措施。【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0 【正确答案】 存款的初始增加会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是因为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部分现金提取。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不具备存款创造。部分准备金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当你在银行存入一笔现金或者支票之后,银行不必将这笔金额都放入保险柜中,或者存入中央银行,以等着你来提取;而只要保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就可以了,其余的则可以贷出去,或者用来购买证券。在银行将存款者存款的一部分用于贷款或购买

18、证券的过程中,新的存款就被创造出来了。如果现在法律规定,银行必须对它所吸收的存款保留 100的准备金,那么银行除了把存款锁入保险柜之外,不能再有进一步的举动。部分现金提取。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 20,这样银行在收到 1 000 元存款之后,可以把其中的 800 元贷放出去。但是如果借款人在得到这笔贷款之后,立刻以现金的形式把它全部从银行取走,而且在贷款归还之后这笔现金始终在公众手中流通,而不被存进银行,这时候也不会有存款创造。因为收到 1 000 元存款的那家银行在它的 800 元贷款被提走之后,就不再有多余的准备金来扩张贷款,从而也不能创造新的存款;同时这笔现金又未被存入别的银行,所以别的银行

19、的资产和负债都保持不变。这样整个银行系统存贷款的增加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多倍的存款创造。然而,真正以现金的形式游离在银行系统之外的只能是贷款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这就使多倍的存款创造成为了可能。【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1 【正确答案】 (1)通货膨胀的成因一般有三种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扩张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是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二是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

20、入之和。三是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成本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仅仅是物价上涨的最初动因,政府为维持其就业和产出目标而采取的扩张性政策是价格水平维持上升的必要条件,因此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结构型通货膨胀。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称为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性失调表现在:表现一:“ 瓶颈” 制约。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使得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则严重滞后,形成

21、发展的“瓶颈” 。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甚至是生产过剩部门的连锁反应,形成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表现二:需求移动。原先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因需求的移动而出现新的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但是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发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其结果,需求的转移导致了物价的总体上升。表现三: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一国经济可根据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而划分为不同的部门:生产率增长较快的先进部门和生产率增长较慢的落后部门。先进部门的工资上涨率较高,价格上涨较快,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落后部门的工人往往要求与先进

22、部门的工资上涨率看齐,使其货币工资的整体水平与先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比例增长。其结果是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并进而造成物价整体水平的上升。(2)通货膨胀的作用通货膨胀有利有弊,要视情况而定: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原因:存有“货币幻觉” 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动供给和消费支出。促退论:非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同时,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表现如下: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国家得利,居民受损。(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需求管理政策。政府利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

23、货币政策来抑制过旺的总需求。收入政策。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利用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温和的收入政策,如规劝及自愿的工资一价格指导线,往往收效甚微。其次,严格的工资一价格管制将严重削弱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第三,即使是严格的工资一价格管制,在没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长期奏效。因此,收入政策只能作为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一种补充。收入指数化。即使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收入指数化政策在消除收入的不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因为收入的调整往往滞后于物价的实际上升;另一方面因为并不是

24、所有的合同中都有指数化条款。更为重要的是,指数化强化了工资和物价交替上升的机制,容易导致工资和物价螺旋式的上升。因此,指数化也只是一种消极地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供给政策 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克服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第一,减税。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能力与积极性。第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改善劳动力供给。第三,限制货币的增长率,实行“单一规则” 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六、判断题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充分就业时,总产出不会发生变化。【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典型的集中计划体制下,货币需求大于供给,从而社会总需求大于供给,社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知识模块】 货币供求与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