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现阶段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2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以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主(B)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C)充分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D)使之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3 武汉长江大
2、桥建成于( )(A)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4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 )(A)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我国的政治协商体制正式确立5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正确的是( )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总的两个阶段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两者的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不同两者的革命性质和根本任务没有变化(A)(B) (C) (D)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体现了( )(A)保护公民私有财产(B)民主集中、依法治
3、国(C)民族平等、主权在民(D)人民民主、社会主义7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 )(A)华北地(B)西北地(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8 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9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B) (C) (D)10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 )国民政府财产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资本主义工商业(A)(B) (C) (D)11 新中国建立
4、初期,在工矿企业中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12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实行的关于农业生产的有利措施?(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 1958 年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片面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B)忽视了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C)违背了在综合平衡中求发展的原则(D)忽视了客观规律14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 )(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
5、中全会上的报告(B)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C) 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5 在下列我国建国之后的外交活动中,能够体现“和而不同” 思想的有( )亚非会议主张 “求同存异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友谊(A)(B) (C) (D)16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 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 1953 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1955 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70 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17 下列国家中,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A)美国(B)日本(C)法国(D)俄罗斯18
6、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同哪一国的双边谈判中?( )(A)中国与印度之间(B)中国与印尼之间(C)中国与美国之间(D)中国与苏联之间19 中共中央提出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中, “调整”主要指(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调整中央与城市的关系(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20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其根本依据是( )(A)民主党派曾经给予共产党以帮助(B)民主党派已经成为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C)民主党派信任共产党(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的帮助21 “文革”之前的十年中,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中
7、不包括( )(A)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区,形成独立的工业国防体系(C)开展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工业基地(D)石油可以全部自给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2 共同纲领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4 “三反五反 ”运动25 过渡时期总路线26 “一五”计划27 论十大关系28 “大跃进”运动29 庐山会议30 “八字方针 ”31 “七千人大会 ”32 北戴河会议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3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群众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根据,只是我们一部分同志自己造出来的宗
8、派主义思想在那里作怪。因为这种宗派主义在一部分同志中还很严重,还在障碍党的路线的实行,所以我们要针对这个问题在党内进行广大的教育。首先要使我们的干部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懂得共产党员如果不同党外干部、党外人员互相联合,敌人就一定不能打倒,革命的目的就一定不能达到。一切宗派主义思想都是主观主义的,都和革命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所以反对宗派主义和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应当同时并进。”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 2 月 1 日)“这次整风运动,应该首先从县级以上、军队团级以上的党的组织以及大的厂矿和大专学校的党的组织开始,并且应该首先从检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开始。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
9、可以同时选择若干基层党委进行整风学习,以便取得典型经验,逐步推广。在进行整风运动的时候,各单位应该组织领导小组。党委的第一书记必须亲自负责,抓紧领导。整风计划应该贯彻整风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并且必须使整风运动的进行同工作的改进结合起来,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解决结合起来,防止关门整风,妨害工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1957)简述中共历史上两次整风运动的不同后果。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34 简述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外形势。35 新中国成立之后都进行了哪些巩固措施?36 中共八大的召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7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文革” 开
10、始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历史学基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由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规定的,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体现。【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顿经济活动,调整工商业的措
11、施,而最后一项是在三大改造期间完成的,所以不在此题考查的时间范围之内。【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建立起了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基础工业,填补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多项空白,初步建成了我国工业的布局和架构。考生应对“一五”计划期间的一些代表性项目有所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考到。【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结束了我国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
12、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13、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结束了我国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土改。这是继续完成民
14、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所以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原有的阶级矛盾了。【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官僚资本是中国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明确将其收归人民所有;而对于在华的外资企业,则没有采取没收的政策,只是通过法令手段对它们进行管理和监督。【知识模块
15、】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土改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严重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最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从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上看是正确的,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共八大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但由
16、于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别是在对总路线的理解、宣传和实践过程中,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 11 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
17、66 年)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64 年,经过双方代表的谈判,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是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加强同西方关系的重要突破,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又一次的沉重打击,对欧洲各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是极大的促进。【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 1954 年 6 月共同倡导的。其中周恩来
18、代表中国政府首倡,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同印度、缅甸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比较重要的细节考点,考生还需熟悉其内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考到。【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将全国划
19、分为十个大区,建立各自完善的工业国防体系是文革时期所做的错误决定,并且造成了严重的恶果,所以此项错误。其他选项均为文革之前十年中我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2 【正确答案】 共同纲领的制定是新中国筹备建立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时势的变化,几易其稿,最终经由政协会议讨论通过,其全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的内容体现了全国人民共同的意志和利益,并对百年来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进行了经验总结。【试题解析】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颁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文件,对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都
20、作了规范和界定,考生须熟悉共同纲领的内容,此题也可能作为简答的形式出现。【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23 【正确答案】 土改运动是围绕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来进行的,这个文件中明确地规定了土改方针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同时强调在运动中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思想觉悟,把土改有秩序有计划地进行下去。【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24 【正确答案】 “ 三反” 是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是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展开的。“五反 ”是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
21、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是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展开的。“三反五反” 运动的开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打击了贪污腐败的行为,净化了党内的空气,而且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一次普法教育,为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三反五反” 运动采取的是群众运动的形式,难免扩大了打击的范围,制造了一些错案,但总的说来这次运动是胜利的。【试题解析】 “三反五反”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反腐倡廉、整顿工商业的重要举措,此题也可作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考生须熟知“三反”“五反”的具体内容,以便于区分。【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
22、1956 年)25 【正确答案】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载入了宪法,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26 【正确答案】 “ 一五” 计划是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简称,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步骤。1953 年到 1957 年是“一五” 计划的执行期,“一五”计划
23、创下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多项第一,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试题解析】 “一五”计划是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成就,考生须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成果,同时注意其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苏联援建两大特点。【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27 【正确答案】 十大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24、经济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的教训为戒,提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中共八大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做了准备。【试题解析】 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有可能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区分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内容和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内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28 【正确答案】 大跃进运动是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严重失误,领导人出于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善良愿望,却忽视了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严重挫折。大跃进运动非但没有使生产力得到提高,相反,因为盲目地追求高速,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知识模块】
2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29 【正确答案】 庐山会议是 1959 年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本以纠正“大跃进 ”中的“左”倾错误为基本内容,到后期却演变成为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进行了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所引发的斗争将阶级斗争直接引入了党的内部,严重损害了党内的民主生活,不仅没有纠正原有的“左” 倾错误,反而继续掀起跃进的高潮,“ 左” 倾错误变得更加严重化。【试题解析】 考生须注意庐山会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另外要将庐山会议放在一系列的“左”倾错误中来考查。【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30 【正确答案】 “ 八字方针 ”即“调
26、整、巩固、充实、提高”,它的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八字方针” 对“左”倾的错误并没有给予彻底的纠正,在 1961 年当年的经济计划中仍然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指标存在。【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31 【正确答案】 “ 七千人大会 ”是 1962 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由于与会人员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和重要厂矿以及部队的干部多达七千余人,所以又被称为“七千人大会 ”。 “七千人大会”的举行对公有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积极地
27、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作风。但是,大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左” 的思想,毛泽东等党内领导人对形势的判断依然存在错误。【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32 【正确答案】 1958 年 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讨论 1959 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当前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等问题。会议提出“ 以钢为纲,全国跃进 ”的方针,会议通过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奋斗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等多项决议。会后,在全国很快形成了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党犯经济错
28、误及后来一系列政治、经济各方面错误的重要一步。【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33 【正确答案】 1942 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但在整风运动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一批冤假错案,后经过甄别,得到了平反。延安整风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
29、大地提高了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在 1957 年整风运动中,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批评意见,但是一些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却乘机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迅速蔓延开来,加剧了国家的不稳定状态,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将右派的攻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为了避免造成思想和政治上的混乱,在对这种形势加以分析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式开始了针对右派分子的斗争,不仅伤害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损害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还动摇了中共“ 八大” 上确立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使之重回阶级斗争的老路,贻误了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知
30、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34 【正确答案】 国内形势:(1)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全国人民空前紧密地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周围,正是这种团结和热情才促使中国的人民大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它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和保证,奠定了新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基础。(2)十几年的抗战和内战,留给了新中国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而百年来受尽屈辱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有的经济和文化都相当的落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是一个所有国民生产
31、指标都十分低下的情况,人均指标更是排在世界末流,多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依赖进口,全国的科教文卫事业根本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这些情况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也就是威胁到新中国的生死存亡。国际形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进行了人民民主革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以靠近苏联的东欧地区为最。苏联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国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实力。苏联领导人本来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但是通过中共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沟通,加之国内战场上的胜利,赢得
32、了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支持。(2)同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国际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走向决裂,冷战格局正式形成。美国原本希望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所以在战争未结束时,便执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从新中国建立到中美建交的几十年中,美国一直对中国执行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35 【正确答案】 (1)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时,国民党军队还有大约 100 万的残余势力留在大陆境内,盘亘在西南和华南地区,以及沿海的一些岛屿。1949 年底,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向华南进军,在几个月时间内,相继解放广
33、东、广西全境,1950 年上半年,又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及周边的岛屿。与此同时,解放军也开始向西南进军,解放贵州,迫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重庆逃往台湾,此后由于国民党将领的起义,云南、西康两省和平解放。1949 年底,解放军还进行了漳厦战役,解放福建全境。此后又解放了舟山群岛,但是由于缺乏海战经验,恰逢朝鲜战争爆发,未能解放台湾。此时,除了西藏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解放。解放军于 1950 年底向西藏进军,发动了昌都战役,随后,西藏内部发生了分化,经过与中央政府的谈判,达成了融入祖国大家庭的共识,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自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2)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早在新
34、中国成立之前,各解放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就已经存在,但是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新解放区地方人民政府的筹建工作,从 1950 年开始,政务院开始着手制定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通则,使各地的人民政权开始规范化,并对全国进行了行政区划,此后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和调整。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将全国各族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整顿经济秩序,扭转恶劣的财政状况。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经济困难,首先,投机资本猖獗,肆意扰乱金融秩序,哄抬物价。其次,国民党
35、留下巨大的政府财政赤字,再加上连年战争造成的物资匮乏,全国的经济秩序一片混乱,物价不断地上涨。所以整顿经济秩序,就成了新中国的当务之急,它同时也关系到新生的政权是否能够得到巩固。面对上述困难,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首先,通过打击制裁破坏金融秩序的坏分子,加强金融管理,将居高不下的物价稳定了下来;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主要的物资,在大城市集中抛售,实行价格管制,将物资采购控制在国家手中,同样对抑制物价上涨发挥了作用。政府财政收支实现了平衡,全国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是党和政府在无声的经济战场上取得的又一次胜利,为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条件。(4)整顿社会秩序,清除旧
36、社会的遗毒。土匪恶霸是在旧中国混乱的社会状况下一直存在着的毒瘤,国民党溃败后,残留的势力成为各地土匪的一部分,严重威胁各地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解放军为执行剿匪的任务,抽调百万多的兵力,在各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之下,以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式对匪患严重的地区进行了清剿。旧中国的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的丑恶现象,其中以吸毒和嫖娼最具代表性。针对这些旧社会遗毒,中央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除此之外,对赌博和旧的婚姻制度,也采取了禁绝和改造的措施。【知识模块】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年)36 【正确答案】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37、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 1956 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决定召开的。(1)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
38、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陈云提出了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有一定的自由市场的存在,这是对
39、整个经济体制的补充,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对国营和集体经济的补充。上述观点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初步探索,并且在八大上得到肯定。(3)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党内的思想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反对在党内搞个人崇拜和专权。党对自身建设的思考,标志着中共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日益成熟。(4)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度,具体要求包括:扩大全国的民主,反对新滋生的官僚主义作风,加强人民群众对党政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批评,完善各级政府机关自身的上下级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国家
40、机关和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同时八大上还决定,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便于其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管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5)为我国的文教事业确立了发展方针,具体要求包括:普及小学的义务教育,扫除文盲,扩大中高级院校的学生数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帮助各类科研机构;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杜绝不正确行政干预现象。【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37 【正确答案】 (1)工业方面,各项工业指标均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指标得到改善,全国的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 3 倍,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41、,特别是我国的原油实现了自给,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在这十年中,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些原有的部门得到了充实和加强,而新兴的工业部门建立了起来,例如电子工业、石化工业和原子能工业。除此之外,在巩固东北、沿海老工业基地的同时,内地建立起了一批资源导向型的工业基地,全国的工业布局得到了改善。(2)农业方面,大力推动农业的基本建设,改善种植条件,使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农村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农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电力、化肥的使用量显著增加,此外,还在改良土壤、农业气象预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3)国防方面,这一时期国防建设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成功爆炸原子弹,使我国拥有了核武器,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其次,在其他尖端国防科技领域中也实现了突破。人民解放军加强自身现代化、正规化和多兵种的建设,民兵队伍也得到了重视与壮大,成为保卫祖国的重要群众力量。(4)科教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院校的在校生增长迅速,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十年闯毕业人数达一百多万。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支持,在这期间,多项研究发明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从事科研工作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