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68 年 8 月 22 日深夜,苏联纠集东欧四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压制捷的改革运动。这 4 个国家是( ) 。(A)波兰、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B)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C)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D)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2 1967 年,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 50 周年的报告中批评了赫鲁晓夫关于苏联处于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阶段的观点,提出苏联社会所处发
2、展阶段是( )。(A)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B)发达社会主义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发展中社会主义阶段3 1971 年 9 月美苏英法四国签署( ),肯定了西柏林的占领制度,柏林问题得以解决。(A)柏林协议(B) 柏林协定(C) 柏林决定(D)柏林合约4 波兹南事件后,( ) 出任波党第一书记。(A)拉科西(B)纳吉(C)哥穆尔卡(D)铁托5 勃列日涅夫曾宣称他最关心的两件事是( )。(A)军事和经济(B)科技和教育(C)安全与粮食(D)军事和民族问题6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重视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业投资。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八五” 计划期间为 23,“十五”计
3、划期间的比例为( )。(A)27(B) 10(C) 15(D)207 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A)斯大林时期(B)马林科夫时期(C)赫鲁晓夫时期(D)勃列日涅夫时期8 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苏联在农业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是( )。(A)解散集体农庄(B)改进计划管理(C)经济核算(D)集体承包制9 1988 年 6 月,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会议的主题是( )。(A)经济改革(B)政治改革(C)干部制度改革(D)价格体系改革10 1990 年 3 月,苏联实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任苏联第一任总统,苏联最高决策机构由苏共中央政治(A)总统委员会(B)最高苏维埃(C)
4、人代大会(D)苏共中央委员会11 1988 年起,苏联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运动加剧,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是( )。(A)格鲁吉亚流血事件(B)乌克兰冲突(C)爱沙尼亚流血事件(D)纳一卡流血冲突12 1990 年,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危机,出现了和平时期第一次负增长,与 1989年相比,国民总产值(A)10(B) 2(C) 5(D)1513 1991 年 8 月 24 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 )。(A)彻底改组(B)重新选举(C)自行解散(D)停止工作14 导致“八一九 ”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引起人们思想混乱(B)戈尔巴
5、乔夫的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C)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D)苏联民族分裂运动激烈15 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B)签署明斯克协定(C)发动 “八一九” 事件(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16 “八一九”事件反映的矛盾是 ( )。(A)苏联的民族矛盾(B)苏共党内的矛盾(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D)苏联的阶级矛盾17 戈尔巴乔夫“ 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纲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引起人们思想混乱(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C)苏联经济大滑坡(D)民族矛盾日趋尖锐18 苏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是( )。(A)
6、“八一九 ”事件(B)叶利钦掌权(C)苏共被排挤出政权(D)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苏南冲突20 波兹南事件21 团结工会22 匈牙利“十月事件 ”三、论述题23 评述 1968 年匈奴利“ 新经济体制 ”改革。24 简单评述四月行动纲领。25 分析东欧国家选择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主要原因。26 分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27 简述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全球战略性攻势的形成。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
7、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8、的苏联与东欧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二、名词解释
9、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正确答案】 指苏联和南斯拉夫在一系列有关南斯拉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的分歧、矛盾和冲突。早在二战期间,双方在南斯拉夫的游击队活动、援助和建立人民政权的问题上就有隔阂。战后初期,在关于的里亚斯特的领土归属,建立巴尔干联邦以及经济贸易问题上,双方矛盾更趋激烈和公开化。1948 年 2 月底,苏联中断了与南斯拉夫的外贸关系。1948 年 6 月,情报局做出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宣布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1949 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同年 11 月,情报局再次做出决议,攻击南共
10、是帝国主义的奴仆,号召南人民推翻南共领导人的领导。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苏南冲突的根本原因。【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0 【正确答案】 1956 年夏发生在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的一次骚乱事件。战后波兰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56 年 6 月 28 日,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降低赋税遭拒绝而游行示威,但为人利用,演变成武装骚乱,政府出兵平息。事后,波兰党中央和政府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及教训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1 【正确答案】 198
11、0 年 9 月 5 日,波兰成立了以瓦文萨为首的独立自治工会,简称团结工会,宣传和改革民主、福利,获得不少工人支持。1981 年 9 月,团结工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改变现行社会制度,建立自治共和国,实行多党制。1989 年 1 月波党召开十中全会,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1989 年2 月,在波党的倡议下,举行了有团结工会参加的各党派圆桌会议,承认了团结工会的合法性,团结工会政治势力大增。1990 年 5 月,团结工会在地方自治体的选举中获胜。12 月,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并出任波兰总统。至此,团结工会掌握了全部国家权力,取代波兰统一工人党成为执政组织。【知识模
12、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2 【正确答案】 拉科西执政时期,匈牙利大搞全盘苏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 年 10 月,布达佩斯各大专院校学生要求党和政府改组党的领导机关,改革经济体制,保障言论和新闻自由,反对苏联干涉内政。以格罗为首的匈党政领导人的粗暴压制,使和平游行演变为动乱冲突。11 月,原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总书记卡达尔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邀请苏联出兵,动乱平息。十月事件性质十分复杂,开始是匈牙利人民要求民主、自由,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斗争,由于矛盾错综复杂,被外国势力和国内反动分子利用。【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三、论述题23 【正确答案】 1956 年匈牙
13、利十月事件后,经过多年的政治、经济上的整治和准备,到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匈牙利开始较大规模的经济改革。1966 年 5 月,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的决议,1968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主要内容有:(1)在计划体制方面,取消了国家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实行指导性计划体制。(2)在价格体制方面,实行多元的价格机制。(3)在收入调节制度方面,改企业把全部利润上交国家为只交部分税收和企业可以留成。把工人的平均工资制改为基本工资加浮动工资
14、制度。(4)在组织制度方面,精简组织机构,减少中间环节,使中央政府能保持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经营机构能够得到对生产过程微观管理的全权。(5)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两权分离,即把国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匈牙利通过 1968 年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经济生活日益民主化。尽管匈牙利的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作为区别于苏联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又一条独特的道路,对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建设来说,仍有许多可鉴之处。【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4 【正确答案】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
15、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68 年 34 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纲领的主要内容有:在政治方面,(1)主张党政分开,不能用党的机构代替国家机构、经济领导机构和社会组织;(2)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制度;(3)主张以民族阵线为基础,实行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政治体制;(4)在民族问题上,主张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联邦制国家。(5)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在进一步发展同苏联的“联盟和合作” 的同时,发展同一切国家的
16、互利关系。在经济方面,纲领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其主要内容是:(1)改革计划体制,一切经济活动都应利用税收、利润、价格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2)规定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都有独立自主权;(3)成立工厂委员会,它有权决定厂长的任免、利润的分配和职工的福利待遇等;(4)取消外贸垄断,企业有权独立进行外贸活动,国家只根据市场情况采取调节措施;(5)改革价格政策,缩小固定价格范围,逐步向自由价格过渡。四月行动纲领把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来捷政府所有改革方案中最激进的纲领,各界群众举行各种集会讨论国家生活中的各方面问题,出现了“ 布拉格之春 ”的活泼
17、局面。【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5 【正确答案】 (1)指导思想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是东欧共产党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指导思想,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则主要在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商品关系与市场交易,实行平等的按劳分配等,没有认识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以发达的工业国为舞台、以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为前提的。(2)现实环境的作用:二战也成为新社会制度产生的催化剂。战争一方面摧毁了旧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旧有的政治结构、财产关系均被打破,为战后新社会制度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巨大破坏,东欧各国均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需要强有力的集中机构统一管理有
18、限的资金和设备,选择国家集中计划和控制的模式便具有了历史必然性。客观现实推动了东欧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模式的确立。(3)苏联模式的吸引力: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来看,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景蒙上了可怕的阴影,而置身其外的苏联却一枝独秀,工业化成绩斐然。尽管粗放式经营需以不断增加投入来维持增长,但更为强烈的效应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优越,可以避免西方经济的危机,而当时的苏联模式就是社会主义模式,因此,苏联模式的普遍推广便有了历史的必然性,即使是独立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南斯拉夫也不例外。【知识模块】 第
19、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6 【正确答案】 1964 年 10 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些改革。从 1965 年起推行“ 新经济制度 ”的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后,经济改革趋于停顿,趑趄不前,国民经济不断滑坡。主要原因是:(1)僵化的教条主义的束缚。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对苏联所处的社会阶段作了错误的估计,在理论上仍坚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不相容、截然对立的观点把市场调节当作“ 市场社会主义 ”加以否定,这就从根本上阻塞了改革的深人发展,
20、使其无法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只能在旧框架中打转,在集体与分权的层次上摇摆。(2)改革缺乏宏观的整体性,各项措施未能综合配套,而是零敲碎打,应急而就。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产生严重负效应,或衍生新的矛盾,或初始有一定效应,因无其他措施相配合而难以为继,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3)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同经济改革相协调,勃列日涅夫片面追求“稳定” ,政治改革步伐严重落后于经济改革,没有触动过分集权的政治体制。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批判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大谈加强集体领导,另一方面又把权力集中在个人手中,大搞个人崇拜,独断专行。党政领导机关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日盛,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情绪蔓延滋长,以权谋私,贪污腐
21、化等腐败现象成风,国家管理的正常运转失灵。总之,以上种种严重阻碍了经济改革的深化,到勃列日涅夫执政晚年,苏联的经济改革近乎偃旗息鼓,经济陷于停滞,社会矛盾激化,人民不满情绪增长,国家处于危机前的困境。【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27 【正确答案】 (1)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加速发展军事力量,其军费开支的年增长率几乎高于美国一倍。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苏联已经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了美国,形成了苏美战略力量的均势。同时,在常规军事力量的对比中,苏联处于领先地位。军事实力的增强,使苏联获得了与美国进行全球性争霸的条件,而美国在同一时期正处于实力衰退、被迫从海外
22、收缩的态势。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苏联在 20 世纪 70 年代展开了全球战略性攻势。(2)欧洲历来是美苏争夺的重点,为加强在欧洲的战略地位,苏联除在东欧地区部署大批常规兵力,提高华约军队的作战能力,还通过部署中程导弹,谋取战区核力量的优势。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苏联在欧洲地区的中程导弹已大大超过北约集团,对西欧构成了核威慑。(3)在争夺欧洲战略优势的同时,苏联加快在亚、非、拉地区的扩张,以实现从南线突破、全球包抄、控制世界各主要战略据点和交通线的霸权主义目标。东南亚和西南亚是苏联南进的两个主要方向。在东南亚苏联同越南建立了军事联盟,取得了在金兰湾的海空军基地,并大力支持越南
23、在该地区的侵略扩张,使亲苏势力在该地区占据优势地位。西南亚方向的阿富汗被苏联看作南下战略的突破口,为了控制这一联结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要地,苏联于 1973 年和 1978 年两次策动政变,在阿富汗扶植亲苏政权,并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和协定,使阿富汗成为依附于苏联的仆从国。在这个方向,苏联还控制了南也门及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从而使红海南端的出海口和红海战略通道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占据了向波斯湾地区展开攻势的有利地位。作为南下战略的延伸,苏联在非洲大陆也频频发起进攻,其中利用古巴武装干涉安哥拉内战是最突出的事例,通过此类代理人战争或策动亲苏政变,苏联在非洲的影响明显扩大,并在一些国家获得了军事基地或可供利用的军事设施,直接威胁到西方国家赖以生存的能源、矿藏和南大西洋运输线。此外,苏联还向美国的“ 后院 ”伸手,通过古巴支持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的亲苏一方,向美国在拉丁美洲的传统地位挑战。(4)1979 年 12 月,苏联出动数万军队,大举入侵阿富汗,以维持亲苏傀儡政权。此举被看作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全球战略攻势的顶峰,也是苏联霸权主义面目的彻底暴露。【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