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论述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报业与现代报业的发展。2 newsletter3 纸草纸莎草4 特稿辛迪加5 KUKA6 媒介融合7 第四媒体8 国际互联网和互联网传播9 简述语言产生的意义和文字产生的意义。10 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11 简述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 3 个里程碑及其意义。12 古代新闻传播和近代新闻事业的不同特点。13 简述工业革命兴起对新闻事业的推动和影响。14 谈谈你对欧洲三大通讯社的认识。15 欧美最早出现的定期报刊、日报是哪些?16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业进程如何?它们受什么因素制约?
2、17 廉价报纸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它们有何共同特点?18 无产阶级报刊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有何特点?19 报业垄断有何标志? 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业 ?20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报刊与近代工人报刊的办报方针是否相同?如何认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允许共产党报刊出版?21 苏联时期报刊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22 新闻通讯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功能与作用如何?23 何谓“三社四边协定 ”?其内容及由签订至废除的大体经过如何?24 20 世纪初至 1945 年欧美原有著名通讯社的演变和重要的通讯社的建立情况如何?25 广播媒介的特性与电视媒介的特性。26 电视是怎样诞生的?“二战 ”后电视传播
3、样式有些什么发展变化?目前的局势如何?27 广播电视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功能?28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怎样诞生与发展的?其功能如何 ?29 Internet 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有何影响?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1)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报业的发展:从定期报刊到日报的发展。进入 17 世纪,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 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一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1650 年诞生于德意志地区的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
4、报。1663 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革命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前和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阶段,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第二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时期,资产阶级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第三个阶段是 18 世纪后期伴随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大众化商业报刊阶段。(2)西方资产阶级现代报业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继续商业化进程,报业的竞争和兼并加剧。报纸种数减少,“
5、一城一报 ”现象普遍。“二战”后,报业垄断加剧。垄断化是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即发行量增加,报团的出现,跨国媒介集团出现。新闻事业走向垄断,是 20 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19 世纪 80 年代初出现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1908 年,英国第一个现代报团北岩报团形成。【知识模块】 总论篇2 【正确答案】 以书信形式传播、交流信息。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始于古罗马。有官方和私人之分。官方新闻信具有传递政治和军事情报的性质。私人新闻信流行于上层社会,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内容包括重大国事、罗马民俗、竞技游乐等。【知识模块】 总论篇3 【正确答案】 人类早期使用
6、的一种书写材料。莎草纸是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水生植物,古埃及人用它的茎秆制成平展、易于书写的“纸” ,在上面书写文字,一直沿用到中世纪初,埃及统治者使用这种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信息,它在早期文字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总论篇4 【正确答案】 辛迪加是指授权承担某项责任或进行特定的商业交易的人们或公司的联合体。特稿辛迪加是国内通讯社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一般只采访国内新闻,发稿范围也在国内,一般与一个或几个世界性通讯社签有协议以获得国际新闻。有的国内通讯社也采访国际新闻,但一般只供给国内媒体,作为本国国际新闻的补充。与本国政府关系密切。【试题解析】 在对近
7、代西方报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概括的内容中,一些对专有名词的详细解释和界定,在后面的章节中会频繁出现,这也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知识模块】 总论篇5 【正确答案】 KDKA 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1920 年 10 月,美国匹兹堡市西屋电气公司创建了第一座正式的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正式播音,这是世界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这家电台获得了政府发放的商业执照,并且定时播放节目,内容也逐渐丰富。【试题解析】 这道题首先应回答什么是 KDKA,然后从时间、地点、创办人、具体内容、意义几方面进行分析。【知识模块】 总论篇6 【正确答案】 媒介融合概念(Media Conve
8、rgence)发端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彻森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003 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 媒介融合 ”类型: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知识模块】 总论篇7 【正确答案】 第四媒体是指“互联网” 或“因特网”。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代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同时也是一个基于信息一元空间的虚拟传播社会。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
9、革命性的变化,1998 年 5 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把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知识模块】 总论篇8 【正确答案】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简称为“互联网” 或“因特网” 。简单地说,互联网是指“ 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络联结起来的世界性信息传输电子网络。互联网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代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同时也是一个基于信息一元空间的虚拟传播社会。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跨国界、跨文化的全新空间。1998 年 5 月,联合围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把互联网定为继报
10、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互联网传播: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多元动态的传递新闻与信息的活动,它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它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同一载体同时并存的新的传播形态,是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知识模块】 总论篇9 【正确答案】 (1)语言产生的意义:语言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语言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起点;人类不再只通过体语传播,使传播手段更为丰富;使人类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确定,加快了人类信息的传播和接收的速度,加强了人类联系。(2)文字产生的意义:标志着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
11、来;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久远;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社会成员的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传播者或职业。【知识模块】 总论篇10 【正确答案】 首先,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发明与改良而增强的,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其次,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但是,传媒发展的过程并非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代地积累、升华、传递。最后,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相互制约和相互
12、促进。人类由于传播活动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人类传播活动的种种制约。【知识模块】 总论篇11 【正确答案】 (1)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在于:使人类传播手段更为丰富。人类不再只通过各种断续的嚎叫、音节,简单的姿势和体语来应付大自然的威胁和实现共同劳动。 使人类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确定。语言的产生使人们的分类、抽象、分析、综合及推测等思维能力加强,使人类在音讯传播的长度、深度、广度及精细程度上有了进步,并使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经验得以相传。语言的运用减少了编码解码时间,加快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加强了人类联系。(2)文字的产
13、生是传播史上第 2 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它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久远。它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社会成员的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传播者或职业。(3)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 3 个重要里程碑。其意义在于:使大量并迅速的复制信息成为可能,迎来近代报刊的诞生,可以向广大公众进行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新的思想、新的信息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变成了统治者无法遏止的潮流,进而促进了思想的广泛传播和社会的变革。【试题解析】 这部分内容除了名词解释之外,简答题和论述题的
14、考点通常都是与前两章和后面的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部分的内容关联在一起出题,所以考生一定要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复习。答题的要点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信息,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知识模块】 总论篇12 【正确答案】 (1)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从传播者来讲,没有出现以采集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业机构;从传播范围和对象来看,古代新闻传播活动虽然在形式上不断演进,但总体规模比较小,一般主要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对象,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传播范围和受众对象有限;从传播效果来看,影响力不大,因而还不能称之为新闻事业。(2)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存发展,它们是近代报刊的雏形,是古代新闻传播向
15、近代新闻事业的过渡,它们的出现使绵延了千百年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传播规模不断扩大,面向整个社会,并且出现了专门采集新闻的机构,报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试题解析】 对于类似于这种考查某一个发展阶段的新闻事业,可以从传播者、传播平台(报刊) 、传播内容、受众对象、传播效果几个层面来进行总结和梳理。【知识模块】 总论篇13 【正确答案】 18 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和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1)工业革命后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新闻信息需求量大;(2)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使新闻采
16、编发行便利;(3)教育有所普及,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广大读者群形成;(4)工商业繁荣,广告数量增加,报刊成为可盈利的企业;(5)各国阶级力量的变化和政治改革,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新闻自由度提高,政党报纸逐渐被廉价报纸取代;(6)各国先后出现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随后各国相继迎来了资产阶级报刊的廉价报纸时期。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 1833 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试题解析】 这道题同样可以从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文化、政治情况几个方面去理解并梳理答案。【知识模块】 总论篇14 【正确答案】 (1)欧洲三大通讯社指: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通
17、讯设,1835 年由法国人查利哈瓦斯创办,是今天法新社的前身。德国沃尔夫通讯礼,1849 年由德国人伯纳德沃尔夫在柏林创办,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英国路透社,1851 年由德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立。1858 年开始向报纸提供新闻。19 世纪末,路透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2)欧洲三大通讯社都是由向工商界、银行界提供金融、经济信息起步,之后发展成为提供综合消息的新闻通讯社。【试题解析】 关于具体通讯社的考题,我们可从通讯社成立的时间、地点、成立人、成立过程、地位和影响几个关键要素来把握。【知识模块】 总论篇15 【正确答案】 (1)进入 17 世纪
18、,印刷术开始广泛应用,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2)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 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一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1605 年安特卫普出版安特卫普新闻,这些定期报刊经常使用英语、德语、法语出版,定期或不定期刊登欧洲新闻,向邻近国家发行。(3)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1650 年出现的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1663 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英国最早的日报是 1702 年的每日新闻,首开双面印刷之风,四开小张,每版两栏,初步奠定了近代日报的基本形式;法国 1777 年出版的巴黎新闻;美国 178
19、3 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德国日报的产生比英、法、美要早 50100 年。【知识模块】 总论篇16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业的进程:英国对封建传统铲除不彻底,报业发展受到很多限制以至于发展缓慢。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时有出现,所以报业发展也较缓慢。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发展最快。(2)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及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知识模块】 总论篇17 【正确答案】 (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新闻信息需求量
20、大;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促进新闻采编发行便利;教育有所普及,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广大读者群形成;工商业繁荣,广告数量增加,报刊成为可营利的事业;各国阶级力量的变化和政治改革,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新闻自由度提高,政党报纸被廉价报纸取代;各国先后出现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 1833 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2)共同特点:政治上,标榜独立、超党派,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或倾向;以平民大众为主要对象;以刊登新闻为主,不刊登社论或评论,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和各类软新闻,内容通俗有趣;形式上,文字简短通俗,版面编排形式活泼
21、花哨,可读性强;经营上,主要是商业化经营,大量刊登广告,售价低廉,开创街头零售等商业经营方式,重视广告。【知识模块】 总论篇18 【正确答案】 (1)无产阶级报刊发展从工人运动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可分为三个阶段:工人报刊的萌芽时期。19 世纪 30 年代,英、法、德先后兴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报刊出现。最早的工人报刊大都由联谊会、互助会之类的工人组织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创办。其中著名的有 1830 年在英国创办、1835 年停刊的贫民导报。它是最早的工人报刊,第一次通俗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要求工人阶级的出版自由,抵制知识税,并以一便士价格出售,也是最早的便士报之一
22、。还有在英国宪章运动中诞生的北极星报。1837 年 11 月由宪章派左翼创办于利兹,1840 年成为全国宪章协会的中央机关报。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至 90 年代,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报刊阶段。马克思主义诞生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结合,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报刊也随着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展演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刊。马克思、恩格斯于 1848年创刊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这些报刊在宣传革命理论、批判错误思潮、组织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同反动派进行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 世纪末,伴随着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报刊出现,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动员和
23、组织群众,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斗争的强大武器,为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一时期重要的报刊有:1900 年列宁创办和领导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1912 年,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的机关报真理报,为准备和进行十月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十月革命胜利后,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2)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办报方针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宣传斗争纲领。主要内容是批判旧世界,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战,也要同工人运动内部种种错误思潮和资产阶级影响作斗争。同劳动群众保持广泛而密
24、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是党和工会的宣传机构,党和工会的领导人往往是报纸的负责人或主编。【知识模块】 总论篇19 【正确答案】 (1)“一战”后,垄断化成为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垄断标志有两个: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一城一报” 现象普遍。(2)垄断资本控制报业的途径有:通过报团(报业公司)控制报纸的所有权;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内容;通过广告影响报纸的编辑方针。【知识模块】 总论篇20 【正确答案】 (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报刊的办报方针与近代工人报刊的办报方针有很大的不同:近代工人报刊很大程度上是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宣传者、组织者。其办报方针主要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
25、益,同劳动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工人报刊还是党和工会的宣传机构,宣传组织的纲领,指导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传播阶级斗争意识。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变化,工人报刊已经没有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和政治诉求,不再是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宣传者、组织者,在认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2)资本主义国家允许共产党报刊出版的原因: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规定新闻自由,任何党派、组织都有办报纸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阶级矛盾缓和,阶级斗争意识淡化,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报纸朝着商
26、业化的方向发展。大的垄断资本和报团在报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共产党报刊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影响力上都不能对其统治构成威胁,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允许共产党报刊出版的原因。【知识模块】 总论篇21 【正确答案】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以党的机关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报刊体制在苏联确立,其特征为:(1)报刊均为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2)苏联各级报刊绝对服从各级党委的领导;(3)苏联报纸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4)概括来讲,苏联时期的报刊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巩固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建设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它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
27、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为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创造了良好条件,有效联系和组织人民并发挥了报纸的批评监督作用。但后来由于受到领导人的错误影响,成为严密控制舆论、陷害优秀干部的工具。【知识模块】 总论篇22 【正确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变革:区际、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使人们对国内外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这时报业也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发展很快,报纸数量增多,廉价报纸出现,报纸以注重传播政治主张转而成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报纸对新闻的需求也大为增加。各家报纸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及时
28、地搜集各地新闻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同时工业革命中通讯技术革命给通讯社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可以说通讯社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和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必然。(2)功能与作用: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被称为“消息的总汇” 和 “供应新闻的大动脉”。近代新闻传播迅速、内容丰富,新闻通讯社功不可没。通讯社大致可分为国际通讯社、国内通讯社、专业通讯社三类,世界各国,不论是地方性、全国性还是世界性的报纸、广播及电视事业,都要依赖新闻通讯社来弥补自身新闻采访的不足。【知识模块】 总论篇23 【正确答案】 (1)“三社四边协定”是早期各大新闻通讯社竞争
29、和垄断的产物,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瓜分新闻市场,欧洲三大通讯社和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于 1870 年 1 月 17 日,签订了“联环同盟” 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称为“三社四边协定” 。(2)协定确定了各通讯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各社要交换采集到的新闻。具体范围划分如下:哈瓦斯社: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中美洲、南美洲、埃及(同路透社共享)。路透社:大英帝国、埃及(同哈瓦斯社共享)、土耳其、远东。沃尔夫社:德国、奥地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俄国和巴尔干各国。纽约联合新闻社:美国。采集的新闻经由
30、伦敦供给欧洲三社,欧洲三社发往美国的消息也只供给该社。(3)由签订至废除的大体经过:欧洲三大通讯社和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于 1870 年 1 月 17 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1870 年普法战争时,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关系紧张,双方都不从对方那里获得新闻。“一战”结束后,国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德国战败,美国崛起,沃尔夫社降为国内通讯社,通讯社条约体系名存实亡。1907 年美国合众通讯社诞生,这家新兴的通讯社自创立起便努力向拉丁美洲、远东以及欧洲发展,因此美联社于 1914 年退出“联环同盟” ,也开始向拉丁美洲、远东以及欧洲发展,争夺市场。此外 1909 年,赫斯特创办国际社,该社发展至
31、1930年也成为世界通讯社。因此,1934 年各大通讯社在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开会,宣布废除过去一切协定,完全遵循新闻自由的原则,由各通讯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发展业务。这样,三大通讯社三分天下的局面宣告结束,通讯领域也和报纸一样,恢复到了自由竞争的年代。【知识模块】 总论篇24 【正确答案】 (1)进入 20 世纪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讯社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沃尔夫社的衰亡。“ 一战 ”爆发后,与路透社、哈瓦斯社断绝交换新闻的联系,沃尔夫社中断国外业务。1915 年,德国设立官方新闻社海通社,沃尔夫社失去国外业务成为国内通讯社。1933 年,希特勒将它改组为德国通讯社,1945
32、年随德国战败而解散。哈瓦斯通讯社解体,并演变为法新社。哈瓦斯社“ 一战”前发展迅速,“一战” 后到1925 年之间,广告收入占全国广告收入的 80以上。1925 年后,受经济危机影响,业务亏损。20 世纪 30 年代接受政府拨款,体现出官方色彩。“二战” 爆发,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瓦解。战后由政府接手。1945 年 11 月法国几家参加抵抗运动的通讯社在原哈瓦斯社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法国新闻社,作为官方通讯社,经费由政府拨给,社长由政府任命。路透社、美联社的业务几乎没有受到战争和经济的影响,它们既是国内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业务和规模逐步扩展,技术力量雄厚,采集和发布新闻的范
33、围广泛。(2)其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内通讯社:20 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两家新的通讯社: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合众社于 1907 年由斯克里普斯报团创办。国际新闻社于 1909 年由郝斯特报团创办,最初是以摆脱美联社和合众社制约,向本报系自由供稿为目的。两大后起通讯社不受“三社四边协定”的约束,与美联社展开竞争。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于 1958 年合并为合众国际社,“二战”后,发展成为世界性通讯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通讯社塔斯社。1917 年十月革命后,彼得格勒通讯社改组为中央通讯社,1918 年,随中央政府迁往莫斯科,与新闻局合并,改称罗斯塔通讯社。1925 年 7 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34、,罗斯塔通讯社改组为苏联通讯社,即塔斯社,负责在全苏联和国外收集、发布新闻,在国内新闻发布上居垄断地位。3040 年代不断发展壮大,1938 年,已向国外派记者,建立分社,并向国外发稿。50 年代后,逐步成为国际性通讯社,打破了资产阶级通讯社垄断世界新闻市场的格局。【知识模块】 总论篇25 【正确答案】 (1)广播媒介的特性:接收方便、跨越时空。广播能够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把信息即时地传到四面八方,其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为之前其他媒介所望尘莫及。传播迅速即时。广播可以在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时同步进行报道,甚至比电视更为快捷。电视进行现场直播时必须配备各种大型的录像、录音设备,还需要考虑灯光、
35、音响等条件,而广播的直播却极为方便,几乎不需要什么设备。感染力强和较强的亲和力。广播是靠声音传播的媒体,其主持人的音质、语气、谈吐以及播音风格经常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受众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参与感,因而更接近于人际交流的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易接受性。对广播的接受不需要识字能力,只要能听懂语言就可以接受信息传播,信息接收的门槛低,因而各种文化程度的受众都能适用。多功能性。广播既是新闻媒介,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对各种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进行传播,并使这些艺术以声音吸引人的鲜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广播传播的劣势:广播是线性传播的媒体,需按照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转瞬即逝,无视
36、觉表现力,干扰度大,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2)电视媒介的特性:通过画面、声音、文字、音乐、音响等多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视听兼备,画面是电视的主要传播手段。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受众广泛、适用面广。电视节目具有针对性,可以重复播放,强化传播效果。其劣势是保存性差、信息转瞬即逝、投放和制作费用高。【知识模块】 总论篇26 【正确答案】 (1)电视的诞生:1884 年尼普科发明了机械扫描图盘,通过光电转换,可以在接收器上看到通过导线传送的图像,后改进为电子扫描,图像更稳定,清晰度更高。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和英国等国的科学家完成了一系列的无线电传送声音和图像的试验,为电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
37、926 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在伦敦公开表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贝尔德因为第一个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1928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纽约实验电视台播放了第一部电视剧。1936 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二战”以前,苏联、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都先后开办了电视,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生的电视广播都处于完全停办或者停滞的状态。“二战”结束以后,苏联、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电视台陆续恢复电视广播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到 50 年代末
38、,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全部拥有了电视台。(2)“二战”后,电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和更新,具体分为五个阶段:黑白电视阶段(“ 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 193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阶段(50 年代中期以后 )。1951 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试播彩色电视节目,1954 年正式播出,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卫星电视阶段(60 年代以后 )。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克服了电视传送距离近的问题。卫星电视包括 60 年代的卫星转播电视(利用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节目具有传输范围大、环节小、受地形影响小、信号稳
39、定可靠等优势)和 80 年代以后的卫星直播电视(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3)电视传播的新趋势:传播范围国际化。随着各大媒体集团对世界市场的占领和互联网的发展,电视传播日益国际化;传播方式数字化。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传播对象个体化。在媒体发展日益多元化的前提下,电视传播有窄播化的趋势,为少数特定受众服务将成为发展方向;传播内容多样化。随着先进电视制作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以及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电视传播的内容也必将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知识模块】 总论篇27 【正确答案】 (1)广播电视的特点:以科技进步为依据
40、,属于综合性的传播媒介,可以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作为线性连续传播的媒体,具有视听的被动性。广播电视因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而各有特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业较为发达,具有高度的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特征,并为资产阶级,特别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要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发展中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维护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满足本国人民的信息和娱乐需要服务。(2)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传播新闻和信息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和主要任务,通过不同的节目形式实现舆论引导、监督功能。通过广播电视进行选举、演说,对国家和政党方针政策的传播发挥政治影响作用。给受众
41、提供衣食住行等各种信息,发挥服务社会和大众的功能。通过播出各种教育、娱乐综艺节目,为大众教育传播知识、提供娱乐。通过广播电视经营,包括出售节目、播放广告、电视收视费和其他多元化经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知识模块】 总论篇28 【正确答案】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1986 年,互联网的产生和早期应用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网络非民用化,主要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军事部门人员和政府部门使用。第二阶段:19861995 年,互联网的民用化和商业化阶段。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一批提供上网服务的公司应运而生,万维网(World Wide Web)开
42、始在全世界普及,通过万维网,几乎任何组织和个人只要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都可以连接国际互联网,轻松自由地公布网页和阅读网页。随着民用化和商业化,各种传统的大众传媒开始与互联网相融合,使互联网开始成为当代信息系统中的主导,开辟了传播的新纪元。第三阶段:19952003 年,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网上服务竞争阶段。具体表现在个人电脑迅速普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和网络媒体功能凸显三个方面。互联网日益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类传统媒体先后向互联网进军。第四阶段:2003 年至今,网络传播发展呈现出两大方向:在“网内” 实现Web20 式传播;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新媒体异军突起。【知识模
43、块】 总论篇29 【正确答案】 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变革,从信息传播过程分析其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1)对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影响。互联网实现了公众自由参与信息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不再垄断新闻信息传播。媒体功能不再局限于发布信息,还提供信息搜索、电子商务等服务。新闻媒体内部的人员构成中,技术和经营人员比例不断上升,采编人员比例下降。(2)对新闻传播运作过程的影响。简单来讲,一次新闻传播的运作过程可分为: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发布反馈,互联网的影响贯穿了整个过程。在线信息采集。现在的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不受空间限制地搜索到各种信息,并通过网上调查迅速取得专家的反馈,甚至普通网民也可以参与
44、新闻采集。因此,在互联网上搜寻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访成为记者工作非常重要的手段。把关权的分散。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集中于媒体的信息把关权分散了。虽然新的媒介集团依然拥有绝对的内容提供优势,但互联网的链接功能和无尽的容量空间使内容提供被少数媒体垄断几乎不可能。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新闻传播领域,受众个性化需求越来越被重视。多媒体和超链接的信息产品。多媒体的平台模式使记者编辑在写作和加工稿件时,可以将文字、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材料结合起来处理,尤其是网上新闻的“超链接”技术使多个层次、不同的文本之间也可以进行链接。全天候 24 小时不间断的新闻发布。多渠道的反馈。互联网不仅使网上媒体拥有即时反馈的“ 交互式”传播优势,也为媒体提供了更便捷的反馈渠道,可以和受众实时进行互动交流。(3)对受众的影响。从受众的构成来看,能够接触网络的用户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并懂得英文,所以网民群体通常是受过教育且比较年轻的受众群体。从受众的地位来看,互联网上的受众和媒体属于互为传受的关系,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受众拥有了选择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事件的传播者,传受两者日渐一体化。【知识模块】 总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