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84871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 基于原始汤的生命起源学说_化学进化学说,包括_等几个阶段(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A)有机大分子的协同进化(B)有机大分子的自我复制进化(C)简单有机分子聚合成有机大分子(D)原始细胞的形成(E)细胞内协调生理活动的发生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2 (厦门大学,2001) 现代达尔文主义(或综合进化论)主要在_层次研究进化的机理。(A)分子(B)细胞(C)个体(D)群体3 (云南大学,2004) 小且隔离的种群(居

2、群) 比大的种群更易于发生物种形成事件,这是由于_。(A)它含有更多的遗传多样性(B)它对于基因流动更敏感(C)它更易于受到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影响(D)它更倾向于在减数分裂中发生错误(E)它更有可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4 最原始的光能自养者是_。(A)光合细菌(B)古蓝藻(C)原绿藻(D)古裸藻5 (厦门大学,2001) 在古生代寒武纪,气候温暖潮湿,_、三叶虫等动植物日渐繁茂。(A)蕨类(B)藻类(C)苔藓(D)被子植物6 (厦门大学,2001) 南方古猿的特点包括_。(A)犬齿较大,颅顶比猿类高(B)犬齿较小,颅顶比猿类高(C)枕骨大孔位于颅骨下方,不能直立行走(D)枕骨大孑 L 位于颅

3、骨后方,能直立行走7 (厦门大学,2004) 说明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人的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与黑猩猩没有差别,和家兔相差 9 个氨基酸,和龟相差 15 个氨基酸。8 解释下列现象:被人血清免疫后的家兔抗血清对人、黑猩猩、大猩猩血清的滴定比值分别为 100、97和 92。9 长颈鹿祖先的脖子并不很长,试述其脖子伸长的可能机理。10 什么是性选择?11 什么是建立者效应?12 说明同义突变及意义。13 简述进化理论的发展。14 (云南大学,2002) 一种蛾中,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现有 640 只浅色蛾和 369 深色蛾,群体呈 hardWeinberg

4、 平衡,是杂合子的蛾有多少只?15 人的白化病由隐性基因 b 决定,且纯合子 bb 才表出为白化病。经调查某地区白化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比例为 1:10 000,试求:(1)b 基因的频率。 (2)B 基因的频率。(3)Bb 基因型的频率。(4)BB 基因型的频率。16 (云南大学,2000)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综合进化论。17 (云南大学,2000) 试论“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意义。 (青岛海洋大学,2001) 简答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8 试述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19 (厦门大学,2003) 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结构各自有哪些特点?虫媒花与传粉者之间如何协同进化?20

5、 (青岛海洋大学,2000)综合生命起源的几个主要假说,并阐明你的观点。21 什么是群体思想? 为什么说它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前提?22 综合进化论关于适合的定义对“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的口号作了哪些修正?23 遗传学家研究一种生活在雨量不稳定地区的草本植物群体。他发现在干旱年份,具有卷曲叶子基因的植株得到很好的繁殖,而在潮湿的年份,具有平展叶子基因的植株得到很好的繁殖。说明群体基因结构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意义?24 为什么必须将自然选择过程理解为重组与选择交替进行的过程,才能认识自然选择在创造新类型、新物种中的意义?25 什么是物种? 什么因素使有性生殖生物物种即使其自身进化不致停滞,又不使已

6、获得的适应因种间杂交而失去?26 为什么一个小的隔离的群体比一个大的群体更有利于物种形成?27 一个物种有两个亚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亚种群体相遇后,不同亚种个体容易交配生殖,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亚种个体之间比较难于交配生殖。这个差别是什么原因产生的?28 为什么说物种形成的渐进模式和点断平衡模式对于解释化石记录都是有用的?29 20 世纪 50 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宏观进化和生物系统发育的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30 印度的动物、植物和邻近的南亚地区动物、植物有很大不同。试从地球板块移动方面作出解释。31 假如你用 DNADNA 杂交方法来验证图 252 所示加拉帕戈斯地雀的系统树,你预测

7、哪一种杂交 DNA 将会在最低的温度下分开,为什么?32 已经测出一块火山岩含有 099 g Ar 和 3 g 放射性 40K。 40K 的半衰期为 13 亿年。该岩石是在何时形成的?33 已经计算出一块岩石在形成时含有 12 g 放射性 440K。它现在含有 3 g 40K。 40K的半衰期为 1 3 亿年。该岩石是在何时形成的?34 根据分支顺序和化石记录,鸟类和鳄鱼的关系较近而同蜥蜴和蛇的关系较远,这个现象为什么会给分类学带来难题?35 一方面化石记录往往表现出某种进化趋势,另一方面进化生物学强调生物进化没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这二者是矛盾的吗?普通生物学(生物进化)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

8、析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 【正确答案】 A,B,C,D,E【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7 【正确答案】 细胞色素 c 由 104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从进化上看,细胞色素 c 是高度保守的分子,据估计,它的氨基酸顺序每 200 万年才发生 l的改变。这也说明,

9、利用细胞色素 C 完成的细胞呼吸是一个古老的过程。细胞色素 C 分子的变化必须是缓慢而不影响细胞呼吸功能的,否则,它在进化中早被淘汰而不能保存到现在。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 C 扣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 C 完全一样,和家兔相差 9 个氨基酸,和龟相差15 个氨基酸。这些数据说明了这些生物的同源性,也说明人和黑猩猩的血统关系最接近。【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8 【正确答案】 血清免疫实验是证明动物间亲缘关系远近十分重要的经典方法。它是用异种动物的血清进行免疫反应,从沉淀反应可以看出被测动物间在生理上的亲缘关系远近。一种动物的抗血清(抗体)除和本种动物的血清发

10、生强沉淀反应外,对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的血清也可发生程度不同的弱反应。将人、黑猩猩、大猩猩的血清注射到家兔体内,使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然后将含有不同抗体的血清(抗血清) 取出,与人、黑猩猩、大猩猩的血清相遇,反应强度的不同说明人和这些动物的亲缘关系有远近的不同。人和黑猩猩的关系较近,和大猩猩的关系较远。【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9 【正确答案】 (1)在古代的长颈鹿中,由于个体不同,它们的颈有长有短。在气候干旱,地面青草干枯,灌木死亡的自然条件下,身高脖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身矮脖短的长颈鹿无法吃到的高树木上的叶子,在生存竞争中脖长者得胜而生存下来,逐渐形成今天的长颈鹿。长颈鹿的长脖子可能是竞争导致

11、进化的结果,为自然选择进化的例子提供了证据。(2)古代的长颈鹿,由于发生各种突然变异而出现了长度不等的脖子。其中,颈长的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摄取食物,经过自然选择发展成为今天具有长颈的长颈鹿。(3)由于长颈鹿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条件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了长颈鹿生理功能的改变。从而促使其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产生了有利于它生存的“长颈性”基因突变。通过自然选择,使这类有利的适应性变异的个体保存下来,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和巩固,最终形成了今天长颈鹿的长脖子。这就是长颈鹿长脖子形成的主要原因及物质基础。【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0 【正确答案】 完全和繁殖相关的、某些个体超出同种相同性别其它个体的优

12、越之处。【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1 【正确答案】 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小种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频率。(1)小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迁移到它处定居下来,与原种群隔离开来,自行繁殖形成新的种群;有些等位基因没有带出来,导致新种群与原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差异。(2)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建立者(定殖者) 分离出来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3)意义:通过自然选择,有可能形成新物种。【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2 【正确答案】 是一种中性突变;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大多不止一个;即使密码子发生了突变,但突变后的密码子与突变前的密码子可能都是编码是同一蛋白,这样的突变称为同义突变。【知识模块

13、】 生物进化13 【正确答案】 达尔文式的进化与非达尔文式的进化;综合进化论对达尔文学说的修改;分子进化和中性学说;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物种绝灭和灾变。【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4 【正确答案】 哈迪一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p+q) 2=p2+2pq+q2=1 q2=640(640+369)=064,q=08,2pq=20802=032 杂合蛾有032(640+369)=323 只。【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5 【正确答案】 (1)设隐性基因 b 的基因频率为 q,根据题意,某地区白化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比例为 1:10 000,q 2=110 000,q=001。 (2)B 基因的

14、频率 p=1q,p=0 99。 (3)Bb 基因型的频率 2pq=2099001=00198。 (4)BB 基因型的频率 p2=099099=098。【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6 【正确答案】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正是由于物种的个体间存在着适应性、生存和生殖能力上的差异,使得自然选择可以进行。通过自然选择,造成“ 适者生存发展,不适者被淘汰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至今仍被人们所接受,它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但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和其它一些原因,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遗传、变异的机制未能阐明;强调物种变化是由微小变异逐渐积累成显著变异而引起的,对突变的作用认

15、识不足等。现代达尔文主义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学说以及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科学其它分支学科的新成就而发展起来的,又称为综合的进化理论。它认为进化是在群体(种群) 中实现的,进化的原料是突变,生物类型改变的遗传根据在于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就可以导致生物新类型的产生。【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7 【正确答案】 隔离是把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的最常见的方式。隔离使种群变小了,因而基因频率可以由于偶然的因素(基因漂变等)而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加上不同环境的选择,使各小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这样就可能形成新种。【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8 【正确答案】 (1)

16、古生物学证据:地层愈古老,动物的化石种类越少而且简单。在太古代地层中已有单细胞动物有孔虫的化石,而没有多细胞动物的化石。(2)形态学证据:现存的介于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之间的中间类型可以推测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演化的途径。(3)胚胎学证据: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基本相似都是由单细胞的受精卵开始的。又根据生物发生律(重演率)可以推测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途径。【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19 【正确答案】 风媒花一般较小,颜色不鲜艳;没有蜜腺,没有花香。花粉小而轻、干燥,易于飞扬。虫媒花大多色彩鲜艳,香味浓郁,有蜜腺;花粉相对少一点,黏度小。关系密切的生物,如虫媒花与传粉的动物,一方成为

17、另一方的选择力量,因而在进化上发展了互相适应的特性。植物的花和采粉昆虫协同进化、互相选择的结果,使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昆虫采粉,而不同的昆虫也以不同的植物为采粉对象。显然,采粉的“ 专门化 ”防止了遍身花粉的昆虫飞到其他植物的花中,白白浪费花粉。【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0 【正确答案】 最早关于生命起源假说是“神创论” ,它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入神学领域,是不科学的。19 世纪前广泛流传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实验证明这种他们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宇生论(Cosmozoa theory),这一学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

18、其他星球,这种观点缺乏实验证据;同时这个假说对于“宇宙中的生命又是怎样起源” 的问题,仍然是无法解释的。生命进化论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的物质经过化学进化的阶段而来的,生命发生的最早阶段是化学进化,即从无机小分子进化到原始生命的阶段,原始生命即是细胞的开始、细胞的继续进化,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等。我同意生命进化论的观点。在实验室中,人们早已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了;奥巴林和福克斯做了很多实验,分别提出团聚体学说和微球学说,揭示了多分子体系的生成;古生物化石、生理生化实验、细胞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提供生物进化的证据。【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1 【正确答案】 一群能互相繁殖的个体组

19、成群体(population)。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完成生殖,群体是生殖的基本单位,也是微观进化的基本单位。群体思想,即认为一个生物群体是由同种的而又互有差异的个体所组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前提。【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2 【正确答案】 在达尔文学说中,自然选择来自繁殖过剩和生存斗争,它是基于繁殖过剩和生存斗争作出的一个推论。综合进化论中,将自然选择归结为不同基因型有差异的延续。在种间或种内的生存斗争中,竞争的胜利者被选择下来,它的基因型得以延续下去,这固然具有进化价值,但除此以外,生物之间的一切相互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都具有进化价值、没有生存斗争,没有“生死存亡” 问题,

20、单是个体的繁殖机会的差异也能造成后代遗传组成的改变,自然选择也在进行。不同基因型在存活率和生殖率的差别程度,用适合度表示,是指生物生存和生殖并将基因传给后代的能力。【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3 【正确答案】 这一现象说明变异增加了群体基因的多样性和自然选择的空间,有利的变异将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得以遗传与保留,群体基因的多样性利于种群的生存发展。【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4 【正确答案】 基因重组是指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其细胞学基础是性原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时候,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能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产生新的基因型

21、,使后代产生变异。基因重组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通过环境的选择作用,可产生新类型、新物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将自然选择过程理解为重组与选择交替进行的过程。【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5 【正确答案】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单位,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是隔离的。每一个大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个体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并发展。基因交流使有性生殖生物物种即使其自身进化不致停滞,又不使已获得的适应因种间杂交而失去。【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6 【正确答案】 隔离使小

22、种群单独繁殖,小的隔离种群,由于它们的基因频率不同于原来的大种群,基因频率更容易由于偶然的因素(基因漂变等)而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再加上它们被新地区的不同因素所选择而向着不同方向发展,因而有可能出现新性状,形成新品种或新种。【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7 【正确答案】 2 个种群如果只是在地理上被隔离开了,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依然可以彼此交配,因此它们就依然是一个种。如果地理隔离之后,发生了生殖隔离,再把它们放在一起时,它们就不能彼此交配,许多类似种尽管生活在同一地区,但不能彼此杂交,这就是生殖隔离。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亚种已经走到物种分化的边缘,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亚种无生殖隔离。【知识模块】

23、 生物进化28 【正确答案】 物种形成的渐进模式认为隔离是把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的最常见的方式,隔离使种群变小了,因而基因频率可以由于偶然的因素(基因漂变等)而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加上不同环境的选择,使各小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这样就可能形成新种。按照这种方式形成新的物种一般都需要很久时间,要以万年、10 万年以上的时间来计算。美国古生物学家艾尔德里奇(Niles Eldredge) 与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 1972 年提出了间断平衡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一种间断式的平衡,即短时间的进化跳跃与长时间的进化停滞交替发生。寒武纪后,在约 500 万年的短时间内出现

24、了多种多样的无脊椎的动物化石。中生代末恐龙以及鱼龙、翼龙等突然绝灭。用点断平衡模式能较好的解释我们在化石记录中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人们在考察微观进化时,以代为时间尺度,这是缓慢的过程;相对于数百万年的物种历史,新物种看来是突然出现的。多数物种总的历史符合点断平衡模式,而在这模式中也包含了渐进变化的阶段。因此,渐进模式和点断平衡模式对于解释化石记录都是有用的。【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29 【正确答案】 20 世纪 50 年代,分子生物学兴起,人们发现所有生物在基本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的生命过程上存在着高度的同一性。这都有力地表明,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的由来,另一方面,蛋白质、核酸又是地球上已知最复杂的大

25、分子化合物。在各种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分子中蕴含着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对不同生物的蛋白质核酸进行比较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生物宏观进化的重要内容和有力工具。根据中性突变与蛋白质的比较确定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DNA 的比较是一种最精确的测定亲缘关系距离的方法;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性突变相对恒定的速率起了分子钟的作用,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时,粗略地估计分歧时间很有意义。【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0 【正确答案】 我们脚下的陆地是组成地壳的板块的一部分。板块总是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在漂移。在生物学时间尺度里,漂移距离很小,它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也很小。而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上的陆地曾经大合大分,它对环

26、境和生物进化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25 亿年前,接近古生代的末尾,板块移动使所有大陆连续在一起构成泛古陆。中生代早期,大约在 18 亿年前,泛古陆开始再一次破碎分开。在 6 500 万年前,现代大陆开始成形。1 000 万年前,印度和欧亚大陆连接。地球“板块”的漂移,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插入,所以、印度的动物、植物和邻近的南亚地区动物、植物有很大不同。【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1 【正确答案】 DNADNA 分子杂交判定动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的原理和方法:首先从不同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可比较的 DNA 片段。第二步,加热使 DNA 双链解旋。再将来自不同物种的 DNA 单链混合,并冷却重新形成双链 DN

27、A,这时的双链已经是杂交 DNA 双链。一个物种的 DNA 单链和另一物种的互补单链能结合多紧,取决于两个物种 DNA 序列的相似程度。两个物种的 DNA 越是相似,在杂交的双链分子中形成的氢链越多,结合得越紧,再加热使杂交分子分开时所需的温度也越高。加拉帕戈斯地雀同属地雀亚科,从大地雀到仙人掌地雀 6 个属地雀属,食芽雀到啄木鸟雀属树雀属,刺嘴雀属莺雀属,从分支进化上可知刺嘴雀与大地雀亲缘关系较远,杂交 DNA 将会在最低的温度下分开。【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2 【正确答案】 40K 是钾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钾的同位素中占0012, 40K 衰变到 40Ar,并发射出能量为 146 Me

28、v 的伽玛射线。火山岩含仃099 g Ar 和 3 g 放射性 40K,表明初形成的火山岩含 399 g 放射性 40K,14 衰变,该岩石是在 65 亿年前形成的。【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3 【正确答案】 40K 的半衰期为 13 亿年,12 g 放射性 40K 衰变成现在的 3 g 40K,需要 26 亿年。该岩石是在 26 亿年前形成的。【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4 【正确答案】 用谱系分类方法时,分析的特征是有方向性的。最早的分支发生在龟、鳖与其他各类之间,然后是蛇和蜥蜴先后分支出来,而恐龙、鳄鱼与鸟类在最后才陆续分支出来。鸟类与恐龙、鳄鱼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有最近的共同祖先。而按表型分

29、类分析,鸟类因其特化的体型、飞翔器官、有羽毛及恒定体温而与恐龙、鳄鱼、蛇、蜥蜴、鱼、鳖差别很大。恐龙和鳄鱼不是更接近鸟类,而是更接近蜥蜴和蛇。这一现象给分类学带来难题,鸟类到底是相对于爬行类的独立一类,还是和鳄鱼以及已灭绝的恐龙构成爬行类中的一小群?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分支分类学主张,构建系统树所依据的是系统发育谱系的分支顺序,不需要考虑表型分歧程度等因素。在分支分类学家看来,鸟是恐龙的一支。经典的进化分类学则认为鸟类因适应于飞翔,在体型、前肢构造、皮肤附属物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恐龙到鸟类,表型适应进化的速率很快。鸟类和鳄鱼虽然有较近的共同祖先,但在某些表型特征上已经相距甚远,在分类系统中应把它排除在爬行类之外,成为和爬行类并列的一类。【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35 【正确答案】 二者不矛盾。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但这种方向不是在生物和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之前被预定的,而仅仅表现在选择的结果之中。一个群体,在每一个世代都可能面临新的选择、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不同的群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它们经受的选择压力不同,向适应各自环境的方向进化,形成不同的新物种。在一个进化谱系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不均等的存活,就能够产生进化趋势。如果存活机会是相等的,物种形成却是不均等的,也会呈现进化趋势。【知识模块】 生物进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