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 )(A)是否承认人民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语言的变
2、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3 “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 )而德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4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5 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在阶级社会,从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
3、超阶级的人性(B)意识形态有时候是不反映经济基础的(C)在阶级社会中,对事物的标准与看法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而不同(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当时是正确的意识形态6 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7 经济基础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8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
4、这个“ 可能性空间 ”( )(A)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等既定条件决定的(B)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C)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的重要作用(D)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9 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C)改革(D)生产力发展10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上论断的含义是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C)科技革命会引起社会政治革命(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1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
5、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能动性(B)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C)人的社会关系(D)人的实践能力12 有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B)唯心史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唯物史观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
6、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4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具有历史继承性(B)它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15 下列关于生产力及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B)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是生产工具(C)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D)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
7、16 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个表述中“一定要适合”是指( )(A)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调整或变革(B)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状况(C)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17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机构改革是系统工程,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B)机构改革就是转变职能,职能转变了机构改革就完成了(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服从和服务于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
8、建筑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18 有人说:“ 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19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 )(A)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B)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C)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D)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0 在当今时代,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全球问题”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
9、是 ( )(A)“全球问题 ”是科技发展造成的,科技越发展,“ 全球问题”越严重(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C)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21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的价值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类进步相一致(B)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C)重视社会价值,轻视生命价值(D)人在社会中总会承担一定的社会
10、责任,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22 关于现实的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B)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C)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D)具有能动性23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的规律原理(D)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24 2013 年 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11、活动( )(A)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B)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C)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D)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哲学基本问题中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中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
12、主义的唯一标准。【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常见的宣传语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中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客观实际情况,即社会存在的反映,A 项为正确答案。 C 项说法错误,应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没有涉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问题,BD 项排除。【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 项不符合题意;BD 项说法错误;古人的话强调的是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A【试
13、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社会意识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这些都是社会意识的特点。但社会意识中有先进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起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结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
14、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意识形式,称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变化,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ACD 项都是正确的,因此不选。【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后者决定前者的性质。正是所有制关系才能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的变为现实的,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分配、交换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其他选项内容都被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
15、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基础的概念。经济基础作为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重要范畴,其确切含义就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道试题提示考生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的主体选择性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
16、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更不是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或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和更替的诸种社会动力。要求考生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准确的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中,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在质变时的一种形式。本题问的是“
17、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只能选 A。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中的发展,不属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所以不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题是问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一个直接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总原因,所以 D 项也不选。【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考查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作用。马克思说,“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讲的就是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
18、命。考生回答本题,必须首先得读懂题干这句话的意思,这样就会逻辑地选出C 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这属于本章最基本的知识点之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历史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但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是有条件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这是一种唯物史观。【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
19、均不得分。1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上,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上,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在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
20、的理解掌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但这不是社会意识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原因,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社会意识可以发挥其消极的作用。所以排除 AC 两项。社会意识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起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 B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
21、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人们不能随意选择和改变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物质性力量。【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
22、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重点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做到了统筹兼顾,突出了主要矛盾,故选 A。职能转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但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在解决主要的矛盾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非主要矛盾,故 B 项不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而不是相反,C项说法错误,D 项说法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 A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等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审
23、题,题目问的是“错误之处”。个人意志可能影响、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所以错误的表达有ABC 三项。这段话没有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相反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 D 项不选。【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题选项都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表现。正因为革命的作用重大,所以,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24、的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既造福人类,又带来了危及人类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所致,二者能否和谐,取决于科学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全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BCD 项。A 项的错误在于片面理解“全球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人的价值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它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尊重的统一,人的价值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ABD 正确。C 项中轻视生命价值的说法是不合理的,不符合马克思
25、主义的价值观。【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选项 A 说的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人,是抽象的人,不是现实的人。【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考生加强基本的理解。选项 B 是错误的。只有人民群众才创造了历史。如果承认人民群众和
26、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最后必然会导致杰出人物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之所以是杰出人物,是因为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所以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用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这样的概念。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A 项从唯物史观的角度,CD项从认识论的角度,都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A 项说法错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群众路线教育的直接目的;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故 D 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B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