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5105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 1982 年党十二大(C) 1987 年党的十三大(D)1992 年党的十四大2 改革的性质是(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3 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城市企业承包制(

2、D)设立经济特区4 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A)实现中国和平崛起(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5 “三个有利于 ”标准是( )(A)判断改革姓“ 社” 姓“资”的标准(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6 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A)以改革促进发展(B)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C)以稳定保证发展(D)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7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

3、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不断促进社会和谐(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8 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建设上海宝钢(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9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提出( )(A)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B)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D)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10 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 “请进

4、来” 与“ 走出去”相结合(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11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以外向经济为主(B)以利用外资为主(C)保证国家安全(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3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B)辅助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辅助陛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决定作用(D)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

5、挥政府作用14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 )(A)计划经济为主还是市场经济为主这个问题(B)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的问题(C)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D)宏观调控还是自由发展的问题15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 )(A)处理好计划经济为主和市场经济的关系(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处理好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关系(D)处理好宏观调控和自由发展的关系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在党的(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二届三中全会17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生

6、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B)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C)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18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 )(A)行政力量的支持(B)产业结构调整(C)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D)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20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国有制(B)集体所有制(C)股份制(D

7、)股份合作制 21 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决定于( )(A)企业法人代表(B)企业法人治理结构(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控股权掌握在哪一种经济成分的手上22 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殊性在于( )(A)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B)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C)国家制度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活动(D)国家有计划调节市场活动2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4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8、(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2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是( )(A)我国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承认并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D)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产力的发展水平26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有( )(A)高校教师的工资(B)文艺工作者的工资(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D)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27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人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人(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

9、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28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部分人富裕(B)实现国家的现代化(C)实现公平的原则(D)实现共同富裕29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科技创新(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统筹区域发展30 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免除农业税(B)提高农民收入(C)加快新农村建设(D)城乡发展一体化31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A)

1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民族平等(D)社会主义法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2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 )(A)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D)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3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近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之一,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是( )(A)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开拓了民主思

11、想进步的道路(B)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C)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D)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34 邓小平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其主要内容有(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C)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D)解决社会主义初

12、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35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A)废除人民公社(B)改革人民公社(C)发展乡镇企业(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36 中国近现代革命与改革的共同点是( )(A)根本目的相同(B)所处的条件相同(C)内容和对象相同(D)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同37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 )(A)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B)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8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A)稳定是改

13、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B)改革是动力(C)改革和稳定是发展的前提(D)发展是目的39 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就要做到( )(A)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C)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D)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正确

14、答案是 A。【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改革性质的理解。A 、D 项讲的是改革的深刻影响,B 项讲的是性质,C 项包含在 B 项中,是 B 项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也就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所以本题只选 B 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改革的开端。新时期改革启动的标志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A 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改革

15、开放的目的。BCI)项涉及十七大报告概括改革开放的三大目的,其中 D 项是最根本的目的,因为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人民生活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民族伟大振兴是重要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个利于”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是“三个有利于”,故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CD 项讲的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一条重要经验”的标准提法是 B 项。故选 B。

16、【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和谐的深刻基础。所以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外开放的起点是设立经济特区。所以 A 正确。【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所以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项是某一项政策方针,C 项是

17、对新格局的概括。【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基础和立足点。故选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为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使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能够相互协调、相互配套,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 C 项是正确答案。AB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3 【正确

18、答案】 D【试题解析】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

19、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这是中央文献的确切表述,需要记忆。【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所以 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靠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政府的作用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环境。所以选 D 项。 【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理解。对股份制的认识有一个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所以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股份制的理解。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

21、在谁的手里,所以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决定于控股权。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指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和特征,主要表现为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目前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他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A 项的概括不全面,也不能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22、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因此,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的理解。国民收入创造出来后,需

23、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过程。其中,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再分配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ABC 项都是发生在非物质生产领域,显然不符合题意,因此,D 是本题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按劳分配的理解。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如果个体劳动者劳务或经营项目失误,即使投入劳动,也可能一无所得。只有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的劳动与报酬之间才具有必然的内在对应关系,所以 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

24、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的这一大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他强调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所以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所以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2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的理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所以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二、多项选择题每

26、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ABCD 均是对改革内涵的具体化,为本题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BCD 项是近现代中国

27、三大伟人,三次伟大革命。所以正确答案是 BC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ABCD 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理论,而不是按“以阶级斗争为纲”,达到了三位一体地科学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内在统一。【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A 项正确,B 项就不能选;发展乡镇企业邓小平称之为 “意外收获”,是农村改革、开放、搞活的结果,但严格讲不属于农村第一次改革的内容,但可以看作农村改革的第二步。所以正确答案是 AD。

28、【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6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与改革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从根本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看,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AD 正确。但是,中国近现代革命与改革也有不同之处。一是内容和对象不同。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对象是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第二,形式和手段不同。革命是大规模的群众式的阶级斗争,主要运用暴力手段。而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依靠群众,

29、但不属于阶级斗争。第三,条件不同。革命是在半殖民半封建制度下进行的,而改革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条件下进行的。可见,BC 不符合题干要求。【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问题。在“三者关系”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地位和作用,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9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因此,BCD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