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13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经济全球化2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文里,哲学之义是“爱智慧”。哲学是( )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科学之科学”(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具体规律的科学3 2016 年 3 月,著名韩国围棋选手李
2、世石与 Google 公司所研发的“AlphaGo”(“阿尔法狗”)围棋人工智能程序进行了一场围棋 “人机大战”,最终“阿尔法狗” 取得了胜利。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模仿人类的大脑研制出人工智能(电脑),其运算速度远远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这说明( )(A)电脑能战胜人脑(B)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C)电脑有无限思维和创造力(D)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4 “当某一件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一样 )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当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
3、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 这段话强调了( )(A)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客观性5 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直观和反思的关系(C)实践和反映的关系(D)认识的“ 源” 和“流”的关系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入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
4、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7 “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 )而德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8 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5、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9 马克思指出:“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10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基础是( )(A)国际贸易高度发展
6、(B)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C)国际投资的发展(D)科技革命的发展11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者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现实世界有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的世界(B)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
7、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技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13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有(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C)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14 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 ,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 ”太子便令断美入手送荆轲 “欣赏”,而 “从人身上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这主要说明了 ( )
8、(A)部分依赖于整体(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15 下列成语说明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有( )(A)水滴石穿(B)量小非君子(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6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有(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7 1939 年,爱因斯坦在获得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 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
9、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首次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B)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由实践来检验(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D)追求真理也是为了创造价值18 思想体系又称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系统性、抽象性的特点。思想体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另一类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下列都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是( )(A)政治思想、法律思想(B)
10、宗教、艺术、哲学(C)语言学、逻辑学(D)数学、道德1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B)决定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C)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20 马克思指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21 土地、资本以及科技、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11、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共同创造价值22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 )(A)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D)劳动者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费用的价值23 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 资本主义 ”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 ?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 。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
12、连为一体,是因为( )(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4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 地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资本主义的本质(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25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 )(A)发达国家与
1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B)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C)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原有的体制等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增强,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增大26 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因为(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一切冲突的萌芽”(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2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14、)(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历史上有“ 杞人忧天” 的故事,用以形容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但从科学角度看,它不仅不是庸人自扰,而且还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天为何掉不下来?几百年来,从 “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弄清了这个“假如”。由是观之,没有
15、“假如”,何来真知?“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说杞人忧天是傻问题,其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做中止了探索和发现。当初,“骨诱导功能” 欲把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有生命的组织,被称为“怪异想法” ,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没有动摇,潜心探索 18 年终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头植入人体受损部位,诱导断骨自动生长愈合,被誉为“划时代的医学材料发现” 。事实上,“假如”在没有成真知前,差不多都是“ 怪异想法 ”。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 “怪异”恰恰是“ 见人所未见”。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研究只会原地踏步。当务之急,是从忙、急、快、躁中
16、解脱出来,不为眼前功利所困。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离不开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科学,“假如” 也就毫无意义。法拉第提出“ 磁能转化为电能 ”的假设之后, 10 年间做了无数次实验,才发现和证实了电磁感应背后的规律。有些人或是因为惧怕求证过程耗时费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学术操守,篡改和修饰数据以证明伪假设,这不仅会大大伤害学术声誉,也为社会埋下了巨大隐患。正因为这样,越要激励“假如” ,就越需要严惩造假。老子有言:“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处理好“有之之利 ”和“
17、无之之用”的关系,激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精神,人才的苗子才能在肥沃土壤顺利成长为科学巨匠,我们这个科技大国也才能真正崛起为科学强国。摘自人民日报,2015 年 5 月 4 日材料 2遭遇挫折失败,就如同路遇死角,面对死角怎么办?转换视角。而视角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成败,方向对了就不怕到不了岸。当年,面对试验田中首季杂交稻人们傻眼了,“稻谷减产了 15,稻草反而增长了 70”。有人嘲讽, “可惜啊,人不吃草,不然杂交稻就大有前途”。袁隆平说,试验已证明水稻杂交有优势,只是这种优势现在表现于稻草而不是稻谷上,是配种不当。改变配种,优势就能发挥在稻谷上。第二年,杂交稻果然比常规
18、水稻增产30,杂交稻种植大门从此打开。可见,死角不是死路而是拐角,视角变则柳暗花明。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回想提取青蒿素过程时说,课题组筛选了 4 万多种抗疟疾化合物和中草药,历经 190 多次失败。为搞清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屠呦呦重新细阅经典医籍肘后备急方。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让她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水煎法因高温破坏了青蒿中有效成分,于是用沸点只有35 摄氏度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终于开启成功之门。科研死角就是这样把问题摆在你面前,告诉你“此路不通” 。当此之际,转换视角,另觅新途,往往就是坦途。面对死角转换视角,既是思维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是重新选择又是不
19、断证明。“当真理碰到鼻尖时,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这种缺憾在科技史中俯拾皆是。美国人莱斯最早发明了传声装置,但只能用来传送音乐,无法使人互相交谈。在这个死角前,菜斯止步了。贝尔在莱斯研究基础上改用直流电,把传声装置中一颗螺丝钉往里多拧了 5 丝米,电话机成了贝尔专利。许多时候,“错过” 比“过错”更糟糕。“过错”可改正,“错过”无法弥补,就如莱斯这个“5 丝米教训”。屠呦呦说,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可以说,死角面前怎么办,既决定着科研成果价值,也锤炼和考验着科学家的精神与品格。在科技发展史上,一流人物在其道德品质方面的贡献,通常都不亚于其才智方面的贡献。勃发我
20、们时代的创新,不仅呼唤善于转换视角的智慧,也同样呼唤其背后的科学精神与品格。摘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0 月 20 日请回答:28 联系实际怎样理解“ 没有实证, 假如 也就毫无意义”?29 为什么说“ 面对死角转换视角,既是思维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得以确立,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弊端和基本矛盾初露端倪,工人阶级作为独立
21、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提出了创立科学理论的要求。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条件;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通过斗争积累经验,并提出了创立科学理论的要求,这是实践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选项 B,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就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选项 C,把哲学当成“科学之科学”是黑格尔的观点,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是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13 答案 解析 DOC
